明变

余寿

首页 >> 明变 >> 明变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北洋大唐:拜托,我真没想造反啊龙腾美洲大文豪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明贼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司马懿穿越秦桧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
明变 余寿 - 明变全文阅读 - 明变txt下载 - 明变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51章 南下准备(二)地方存留问题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个存粮问题很是严重啊。

朱载壡知道现在还没有爆出来,是因为很多事情被积压了而已,而且现在京仓内海有1点存粮。

但是按着这个消耗来看,整个帝国崩坏时间的到来是不会太短的。

不单单是粮食,更有钱的问题。

整个嘉靖就是转折点,边防的钱粮问题极为突出。

到了2十8年的时候,整个军饷,还只是9边的军饷,不算上京军和其他军队,就已经由原本的5十多万石,1路飙升到了2百3十万石。

这个数据是很恐怖的,而且增速也太快了,差不多5倍的增幅,让帝国现行的财政体系根本是吃不消的。

所以嘉靖,也就是父皇研究出了1种新的战术,那就不满饷,甚至于拖欠军饷。

这就很恶劣了,因为这会直接造成边防战斗力的整体下滑,本身内地卫所兵已经废掉了,大明的体面也就靠边军来撑腰了。

正德年间,像是内地很多次民变,都是需要调动边军才能完成镇压的。

现如今,自己的父皇还高出这么1个花样来,这是认为帝国崩盘还不够快吗??

不过,说归说,朱载壡也知道这件事不能太怪嘉靖。

钱粮问题,又或是收不上税1直是帝国,每1个大1统帝国需要面临的大难题之1。

就算是自己现在也是如此。

自己日后事想要打造1支十5万的军队啊,朱载壡的野心可不单单只有浙江新军和神枢营这两支部队。

但是若是想要养十5万的军队,不算长夫,那起码要有十万匹马吧,当然不可能都是战马,这里面有着大比例的驮马,因为机动性必须要提上去,所以十万匹对于十5万人的军队来说,已经是最低配了。

但就是这样1支低配的军队,朱载壡也自己在内心计算过。

这每年固定下来的消耗也是极大的。

这每年饷银差不多就要3百2十5万两,因为士兵待遇,朱载壡还是有些看重的,粮食差不读要1百1十万石。

还有饲料9十7万又两千石,饲草两千1百6十万捆。

而这还是每年的固定支出,还不算上那操练的费用,购置武备的费用,甲胄衣物这些不说,单单1支上好的穿甲箭,就需要银5分,而1张弓更是需要2两银子。

钱啊,还是钱啊。

现在自己钱银空余那是通过抄家养肥猪的方式得来的,这可不是细水长流啊。

像是应天府留屯诸卫的设置,这是节流的方式,也不能算是开源。

只有等到考成法结束之后,将整个南方官场梳理1遍之后,才能进行土改。

土改,才是赋税的根本啊,哪怕是后世,也1度是农民交公粮支撑起了整个国家的前行。

农民,1如既往是整个民族当中最为伟大的存在!!

但是这是后路啊。

现目前不动征收体系的情况,想要让中枢变得稍微宽裕1些,那就是地方留存问题。

让中枢有钱,让地方没钱,从而更好地推行新政的改革。

当然了,这样做可能会造成地方上经济无法发展,乃至腐败等问题,但是朱载壡不认为这些银子在地方上能发挥多大作用,最终还是填入了那些地方官的腰包。

这样让中枢变得紧巴巴是1点都不对的,大1统国家为什么要存在,就是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

但是明朝从1开始建立的时候,就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个点。

明朝的地方留存钱银可是远远大于后世那满清鞑子的,这就让明朝在处理危机的时候很难发挥全力啊!

所谓地方留存,其实就是存留。

大明建国以来,所有州府县的各类赋税,都是分为两个部分,按着每年的春秋2季上解到中枢的那1部分赋税叫做起运。

剩下的赋税则是地方上的存留了!

而这存留部分,在明朝1度占到了1半多,中枢所收上的钱银不过3分之1。

而明朝的赋税又是以黄册为基准,是有着定额,地方上多了,那么中枢就会少,原理就这样简单。

这其实也说明明朝的中枢对于地方上的掌控力度是远不如过往的朝代的。

而朝廷中枢上每年只有定额的赋税,百年来没有太多变化。

但是地方上的钱银,据朱载壡所知是越来越多了。

其增长点主要有两个,其1为各类加耗,其2就是徭役折银。

先说加耗问题。

自从宣德年间,将那漕粮改兑旗军推行下去之后,整个漕运费便成为了地方的财政点。

就以赋税重地苏州来计算吧,通过平米法的操作,原本苏州两百万石的赋税,所加的耗米有这4十万石,这1部分被称为余米。

而这些余米除了用于漕运费之外,更被用在地方财政上。

而除了加耗之外,更有尖收等手段,所以4百万的漕粮额数,地方上往往会收到整整5百1十8万9千7百石!!

这些多出来的麦米自然就成为了地方上的富余了。

而另外1种,就是徭役折银了。

但是占大头的还是随从皂隶折银。

这1点,朱载壡之前也讲过,那就是这1部分的折色银子是用来给官员发俸禄的。

因此不要再说明朝官员们怎么穷了,这样那样的收入加起来,可是多得很。

而且还不算灰色收入,这随从皂隶折银,可是受朝廷默许的啊。

诶,这帮子文官啊!

这两种收入加起来,已经超过了田赋,成为了地方财政上的主要支柱。

啧啧,这两种都是地方财政充裕的原因之1啊。

因此地方上的钱可远比中枢要来的充裕得多啊。

“你们都先等等啊,孤先写份题本给父皇。”

朱载壡的声音在这时响起。

也不是朱载壡不礼貌,而是朱载壡突然想到这个点,自己必须要写下来,他现在已经不太相信自己的脑子了。

自己现在已经很容易忘记事情了,上天啊,自己十8岁都没有啊。

“诺——”

帐内的众多将领面对这个要求自然是没有不答应。

随后朱载壡也就不耽误,直接坐回桌前,抽出1张磁青纸开始写了起来。

这大明的财政啊,主要分为田赋,盐课,钞关税,以及其他杂7杂8的税种,又分属于不同的衙门进行掌控。

这是非常非常混乱的,不过朱载壡暂时不想去动这中枢内部的财政体系,他要改变中枢与地方的财政分配体系。

他打算要向嘉靖建议,通过改变地方留存问题,来试图建立1个相对高度集中的财政体系。

其他税种还好,都是有着专门从中枢下派到地方的衙门进行直接的征收。

但是田赋不1样,它是由省州府县征收的。

先是省,省这1级别,有着布政使,就是司1省钱谷之出纳,均税役,登民数,相当于后世的财政厅。

而后又设分守道,用来分担布政使的工作量,最后具体操作则是各县的知县以及各粮长进行的。

往往分别征收赋税,1般是春秋两个时节,春季为“上忙”,秋季为“下忙”。

当然了,各地因为农事时间问题而有所不同。

但,大体上不会变动,都是1年分两次征税,

而后将需要起运的钱粮解到布政司藩库,之后各省布政使分两次,也就是春拨和秋拨解交中枢各衙门内。

这个过程啊,其实并不复杂,而何解决地方留存问题呢,其实也简单。

就是敢于动他们那帮子文人利益即可。

朱载壡打算解协饷,以及奏销制度的构建,来实行对于地方财政的进1步支配和控制。

这上面两个说起来很复杂,其实吧,前者就是后世的年度预算,而那奏销制度气势就是审核外加决算。

第1步就是明确预算,也就是具体明确出各地存留部分的具体额数。

各省在每年冬季要对本省内部的开支做出1个预算来,而后交给户部审核,这1步朱载壡打算称呼它为冬估。

这冬估必须要具体到各县当中,而实际操作起来也不算太难。

因为每个县的固定支出其实已经很明确了。

1般啊,1个县就那么几项支出,1是官俸,各种典吏儒学都算上去,1年差不多在2百多两银子。

2是饭补,各县当中的办事人员,包括门子,库丁,铺司,更夫,吹手,皂隶,马快,民壮,禁子等等,1般来讲在1百5十人到两百人之间,这1项也不过是1千2百两银子左右。

3是文教,文庙关庙祭祀,行香,乡饮酒礼,县内廪生的孤贫粮衣银,时宪书银啊也不过2百两。

4是驿站支出,这1项算是比较大,但是因为有着摊派制度,官府所支付的钱银,1个县,朱载壡估计也不过3百两银子。

这样1来,1个县的银子不过2千来两。

而1个县按着均值来算,各类赋税加上,上万两是有的。

也就是说毕竟上留存在地方上赋税部分1般在两成便可了!

而原本地方上存留的赋税,普遍多在4成以上,那么这多出来的银子去哪里了?

是入了各地的府库吗?还是入了各地官员的腰包呢??

当然了,这各省的情况不1样,所收上的赋税额数也不同,不能1概而论。

喜欢明变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明变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网游:重生后,我建立天下第一村穿越六零年代宿主劝你要善良重生后,爷爷为我暴打富豪爸爸纵猎天下空间农女:七岁公主带领全村致富神级强者在都市远东王庭综影从欢乐颂开始中国古代历史史实梳理涉灵人召唤七龙珠罪仙岛聊斋之中的和尚四合院:最强反派,请众禽兽升天快穿炮灰逆袭任务一咬定情:异能萌妃,抱一抱收到未来短信,我赚百亿很合理吧九重仙图果然,人杀多了,就有经验了憨批宝可梦大师
经典收藏参商直播三国:这个主播太不稳健!我,人皇武帝兴元之大宋科技兴国铁血山河志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乱世第一能臣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超神学院之我是天使凉冰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绝代废材倾天下抗日之铁血军旅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逆转红楼:从拯救秦可卿开始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穿越古代:倾城萱王妃(完结)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大唐之九子夺嫡
最近更新穿越汉末:从黄巾什长开始逆袭重生刘协,开局召唤白袍军!记忆重启:我是赛博太刀侠陛下莫慌,臣弟无敌了明末:我有帝国全面战争系统季凤文牧师二明末争雄大明最强皇太子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红楼:贾琮崛起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我是混世魔王程咬金弘农杨氏,恭送大汉!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魂穿灵帝,疯狂截杀穿越者再兴大汉四百年我在贞观朝当神豪穿越皇朝:如履薄冰不是我的风格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明变 余寿 - 明变txt下载 - 明变最新章节 - 明变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