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山泽

首页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篡清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抗日之敌后争锋抗战之铁血狙击手楚汉争鼎问棠gl一戟平三国大唐:李世民死后,观音婢怀孕了重生三国练精兵收美女刚参军就立一等功,你这叫新兵?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山泽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全文阅读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txt下载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16章 华夏有来日(全书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科学院院长一职,暂由朕担任。”

“军校校长,非太上皇莫属。”

“啊?”

“太上皇圣明,陛下圣明!”

就在老朱低声惊呼的同时,一众官员的称颂声顿时响起。

也是在百官齐声赞颂下,大朝会结束。

朱标留下徐达、汤和二人,同老朱、朱樉他们径直朝后宫走去。

“标儿,咱离京这半年多究竟发生了什么!”

还未走进武英殿,老朱便有些迫不及待的看向朱标问道。

“爹您想先听哪个?”

“嗯.....”

被朱标这么一说,老朱沉吟数秒,转而看向徐达。

“先说说诸国为何要放弃国号,都想并入咱大明朝吧!”

“徐天德,你身为三军统帅,怎敢擅离职守!”

“上位,仗都打完了。”徐达有些无辜的看向老朱,“而且末将也是奉陛下旨意,先行返朝。”

“胡扯,方才大朝会你不是说只攻下安南半境,剩下那一半呢?”

“剩下那一半自然是望风而降啊。”

老朱正欲发怒,徐达赶忙继续道。

“上位有所不知,因陛下派人送去新式火器,末将三日内便攻破安南王都。”

“也是见到我朝火器的威力,安南一朝,还有其他诸国立时即降。”

“一月前末将奏疏上禀明了诸国欲并入去国留省,并入我朝。”

“陛下得知消息,这才下令让末将带着诸国使臣回朝。”

见老朱看向自己,朱标十分坦然的点了点头。

可此时老朱仍旧有些想不明白。

“见识到咱大明新式火器的威力,那些安南望风而降也就罢了,为何其他诸国也纷纷示好。”

“而且还是去国、去王位,甘愿成为我朝行省。”

“嘿嘿!”

徐达坏笑一声,当即说道。

“臣带兵进入安南之时,爪哇、占城等国就曾假扮安南兵卒,埋伏我军。”

“当时臣想着先铲除安南,随后再跟这群王八羔子算账。”

“所以也就没有声张,只是派人将那些兵卒狠揍了一番。”

“当然,为了保证事后能找其他诸国算账,臣还生擒了不少假扮安南兵卒的诸国士兵。”

“而等陛下将新式火器送至军中,臣发现好像是时候跟这些家伙算账了。”

“所以臣便在安南王都宴请了诸国统帅。”

徐达说着,脸上更多了几分狡黠,转而冲老朱笑道。

“哥啊,诸国统帅都不是蠢蛋,他们谁也不愿眼睁睁看着自己麾下兵士白白送死。”

“依照那些新式火器,其他诸国的兵卒还没冲到咱阵前,死伤就要达到半数。”

“若是贴身肉搏,新式火铳一枪毙命。”

“谁会这么蠢,愿意和这样的对手作战!”

“那.....”老朱略有些迟疑,“那也不至于放弃国号,俯首称臣吧。”

“即便咱大明有其他诸国假扮安南兵卒,埋伏我军的证据。”

“诸国也只需赔礼,卑躬屈膝进京请罪。”

“他们为何上来就要放弃国号。”

“这还是陛下的功劳!”

徐达说着将目光转向朱标。

朱标见状,笑着继续道:“正如徐叔方才所言,诸国统帅都是聪明人。”

“而诸国朝廷,也都有聪明人。”

“此次安南一战,诸国皆想占领一块安南的土地,伺机侵扰我朝。”

“儿子也是点明了他们的心意。”

“因此,其他诸国便也觉了来我朝请罪的心思,一个个乖乖的上表去国。这样一来,他们的王室还能有个善终,也能保全富贵。”

说白了。

原本大明与诸国都坐在同一张谈判桌上。自然,大明因军武强盛,分量自然也就越足。

只不过却还没有能到掀桌子的地步。

所以在面对其他诸国蜷缩在谈判桌下,私下谋划的行为,大明也是睁一只闭一只眼。

而如今。

因新式火器的出现,再加上大明远超诸国的军武实力。

朱标上来就把桌子给掀了。

要么,俯首称臣,成为大明行省。

要么!

百万明军带着新式火器,打到他们家门口!

更不用说从大明建国以来,其他诸国都整日生存在大明天朝的威慑之下。

上表去国,诸国王室同样能够安享富贵。

他们自然也就不愿继续过先前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自然也就不用当亡国之君。

“说起来,诸国齐齐上表去国,也和您、和吴良吴祯两位将军分不开关系。”

“哦?”

“我朝攻下吕宋只用了不少三月时间,而治理吕宋却花了五年之久。”

“如今见吕宋百姓虽不至富贵,可人人都有一口饱饭。”

“诸国百姓自然也就更愿意归顺我朝。”

“再者。”

“这十年来,咱大明一朝先征北境,再战高丽。灭倭国,平吕宋,定安南。”

“诸国王室及其朝臣自然认为我大明有囊括诸国之心。”

“即便诸国王室不答应,其朝臣也有心投降我朝。”

当下老朱算是听明白了。

表面来看,诸国突然请求并入大明,成为行省十分突然。

可实际上,却也和大明十来年的辛苦经营分不开干系。

对待倭国,明军扫穴犁庭。

对待北元的草原部族以及吕宋国民,大明多有恩待。

而对待高丽,虽未尽屠其民,可治政严苛。

其他诸国不明白大明如此处置的理由,那自然也就担心他们会步倭国、亦或是高丽的后尘。

所以在明军火器远胜他们的情况下,其他诸国自然想着尽早归顺大明,好借此保境安民,有富贵安稳。

说到底,大明有今日景象,绝非一日之功。

“那科学院和军校?”

老朱想明白后, 看向朱标继续问道。

“科学院是什么?”

“爹,此次诸国宾服乃是因神机坊研制出的新式火器。”

“而要想保证大明对诸国的统治,我朝火器也要一直占据领先地位。”

“所以!”

“科学院便是研究火器以及水泥等物的部分。”

朱标说着,冲门外刘保儿点了点头。

随即朱标将传声筒递给老朱,示意老朱贴在耳边。

“重八,是我。”

听到里面传来马秀英的声音,老朱猛地瞪大双眼,很是惊异的看向朱标。

“你娘.....”

“你娘的声音怎么会.....”

“科学院还要研究这些东西!”

实际上,两年前凤阳三司便造出了高效燃炉。

因此也就能打造出铜丝等物。

而且也找到了磁铁,有了电力。

一定要说的话,朱标将所谓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给隐瞒了下来。

不出二十年,大明便能进入次电力时代。

虽说手机、电话这种太过现代的科举想要制造出来,仍旧希望渺茫。

可电报还是极有希望的。

也正是三司中的天工局已不能满足大明的科技井喷,因此朱标才在应天京郊建造了科学院。

“至于军校。”

朱标看了汤和一眼,“待收拢安南,将诸国划分行省后。”

“很长一段时间,咱们大明不会再有战事。”

“只不过,咱大明的军武却不能就此搁置。”

“所以还请徐叔、汤伯以及军中诸将前往军校,担任老师,为我大明培养后来的军武之才。”

“好!”老朱闻言大喜。

而一旁的汤和也是双眼放光,紧紧注视着朱标。

他是想过朱标治下,即便没有战事,军中老将也有善终。

可汤和却没有想过,朱标还会给他们另寻一份差事。

在大明军校担任老师,可不仅仅是能为大明培养新一代的军武之才。

他们这些老将军不仅有事可做,有俸禄可拿,还能得到尊重。

如此安排下来,恐怕军中那些老东西们便不再会想着骄奢淫逸,乱法害民。

“臣代军中诸将,拜谢陛下!”

当看到汤和起身,冲着朱标郑重一拜。

老朱有些意外道,“何必行此大礼,军校也是为朝廷长远计。”

“上位所言虽是,但让军中那些杀才在军校中找一份差事,也省的他们闲下来为非作歹。”

“仅凭如此,陛下便是淮西老将的恩人!”

“汤伯言过了。”

受了汤和一拜后,朱标躬身将汤和搀扶了起来。

几人正说着,刘保儿于殿外躬身禀道。

“陛下,定远侯求见。”

“请进来。”

听到王弼请求,汤和猛地一怔,此刻竟不免生出几分愧意。

片刻功夫,王弼刚走进武英殿大门便立时拜道。

“陛下,臣请命带兵前往安南战场!”

“嗯?”

“上位答应过末将。”

王弼有些委屈的看了老朱一眼,继续提醒道。

“四个月前,太原的时候!”

“上位说处置好太原之事,便让末将带兵前往安南前线。”

“一个月前,汤帅也答应回京之后,为末将请求陛下,准臣带兵前往安南。”

“陛下!”

性子耿直的王弼将头狠狠磕在武英殿的青石板上。

“末将请命,即刻率兵,前往安南!”

“你个杀才这是来讨账的?”老朱看向王弼,忍俊不禁。

“臣不敢,只是.....”

“王弼啊。”徐达苦笑说道,“方才大朝会上你也听到了,安南战事已近尾声。”

“即便你现在率兵前去.....”

“还有一半的安南领土没能打下来.....”

“没有打下来,是因为不必打!”徐达笑着打断道,“那一半安南土地,其地百姓已愿投效大明。”

“如此何需再动刀兵!”

“那我没仗打了?”

见王弼表情沮丧愣在原地,愣了片刻后,当即便要拱手告辞。

朱标顺势叫住他。

“定远侯不必失落。”

“你虽没能随军征讨安南,不似随军将帅一般沙场立功。”

“可朕给你一个其他诸将没有的好处。”

“陛下说吧,让末将率军打谁!爪哇还是占城,苏门答腊也行!”

看着王弼双眼放光,脸上也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朱标笑着摆了摆手。

“不是打仗,是到军校中担任总教官。”

“教官是啥官?”王弼眼神古怪看了朱标一眼,旋即有些不好意思嘀咕道。“臣.....臣认不得几个字.....”

“军校教官自然不是传授文墨,乃是传授兵谋、战法,排兵布阵、冲锋陷阵。”

“而且!”

“待诸将还朝之后,也会编入军校,担任教官。”

“而你王弼则是总教官,可以管着他们!”

此言一出,原本还十分沮丧的王弼猛地抬头。

“那总教官和副校长谁大!”

“你个杀才还想踩到我头上?”徐达听后立马就不乐意了。

“这.....嘿嘿。”王弼倒是没有否认想压徐达一头的想法,忙看向朱标寻求答案。

“陛下,我俩谁大?”

“自然是徐叔更大一些,军校除父皇外,便是徐叔。”

“汤伯也要比总教官高一点点。”

“不过耿炳文、陆仲亨等人,暂拟定为军校教官。”

“那也成!” 王弼笑着点了点头,“能比他们高一点点,也成!”

语罢,王弼顺势拱手退出了武英殿。

他心中也是盘算好等陆仲亨那些人回来之后,他可要好好抖一抖军校总教官的威风。

而等王弼离开,在场几人纷纷笑出了声。

说句实在话,军中武将都是似王弼这般的性子耿直之人。

只要给他们些事做,给足他们尊重。这些直率之人平日里更愿意聚在一起胡闹、饮酒,加之国法严肃,他们也是不愿做 那些乱法害民之事。

而军校,自然是这些老将军们最好的归宿。

众人谈笑间,太子雄英吵闹着便也跑到了众人跟前。

朱标上前,将雄英抱在怀中,转而冲老朱、徐达几人笑道。

“等雄英再大一些,也是要将他送至军校,也要送到科学院去。”

“而我之后,便是雄英。”

“我朝尚有来日,我朝百姓尚有明天。”

老朱三人听后也是笑着点了点头。

而在朱标看来,自己几乎把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北境边患,民族自强,官员贪墨,勋贵乱法。

今日之大明若初日朝阳,其光其泽不日必将广耀四方。

看着老朱、徐达、汤和几人笑着逗弄小雄英,朱标也可以在心中很有底气的说一句。

“这一朝大明,自己没有白来!”

全书完~~~~~

..........

三百多万字,两年多时间,首先自然是感谢诸位读者大佬的陪伴。

其次,自然也就是抱歉。

中间章节水了不少,因为生病、因为写论文、因为乱七八糟的事,因为稿费不理想等等。

写作受到影响,质量下滑,所以要跟所有读者大佬说声抱歉。

不过哪怕一个月稿费只有不到两千,小作者也没想过烂尾,没想过挂枪,没想过断更,更没想过ai乱码。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

两年时间,每天更新四千字,没有断更、渣更吊着,算是小作者对所有读者大佬最大的敬意。

小作者起码能拍着胸脯保证,这接近三百五十万字是一个字一个字认真码出来的。

说些题外话,小作者喜欢明史是因为刚读研那段时间,读书学习、操作试验备受打击。精神空虚且崩溃,甚至有一了百了的念头。

但是读了明史,似乎发现还有感兴趣的事。

明史越看越觉得遗憾,所以就尽自己所能,想写一篇存在幻想中的明朝故事。

说回到这本书。

小作者本就是最底层的码字工,所以剧情不敢设计的太跳脱,目的是为了迎合一些读者,但是好像踩了不少雷点。

就比如有人说男频写洪武时期的小说必须娶徐妙云。(书前面提过,但后来一直没有再写。)

再比如,生怕番茄的读者不满意,所以整本书不敢把人写死等等。

之后还会继续写,估摸着还是写明朝的小说。

不过这本书犯过的错,肯定会长教训,不会再犯。

书不尽言,感谢诸多读者大佬看到这里。

番外的话,大佬们有啥想看的可以评论,后续会更。不过要等小作者等级升到五级。如果新书扑街,会在评论区更新番外。

山泽拜谢~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七零找个队长老公,生活甜蜜蜜权财来自东方的骑士离婚后霸总哭唧唧追妻水木生绝世帝神叶辰萧初然与南宋同行重生九零娇娇媳今夜有戏历史科代表一品国将天才布衣红色仕途太古玄幻神王年代:我和四个小姨子相依为命陆沉周若雪全文阅读惨死重生后冰山总裁变疯批了网游:重生后,我建立天下第一村罪仙岛任家小厨娘:美食惊爆古代全天下重生后我靠抽卡系统征服大反派
经典收藏崇祯是我老丈人!超神学院之我是天使凉冰大人,得加钱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血药世家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乱世第一能臣初唐:砥砺前行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天云大陆之唐天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王妃本狂妄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万世师表从收徒汉武帝开始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铁血山河志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汉疆喋血风云录高门庶子锦衣血诏明朝的名义史上最强县令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铜镜约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山泽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txt下载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最新章节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