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赵麟的脸上。
他睁开眼,映入眼帘的便是薛浅浅温柔、甜蜜幸福的俏脸。
以往,他都是五更天就起床读书。虽有前世的记忆和知识,可他一点也不敢懈怠。
只是昨夜真正的洞房,他来回奔波,操劳了一晚,没想到一夜睡到了天明。
一想到,昨夜二女的谦让,赵麟就感到好笑。
可惜,二女脸皮太薄,不愿意同塌而眠。
“夫君,你醒了?”
薛浅浅端着温水上前,熟练地伺候他洗漱,动作轻柔,眼神里满是依恋。
她用青盐帮他擦牙,用温热的毛巾替他净面,一切都做得那么自然妥帖,带着乡村姑娘特有的淳朴和细心。
赵麟享受着这份青梅竹马带来的温情,心中难掩的幸福。
不过,他也知道,绝对不能沉醉在这温柔乡中。
要知道,二王相争九尊之位,正是关键时刻,再加上乡试在即,他真不敢太过放纵自己。
赵麟用罢清淡可口的早膳,门外便传来了环佩轻响。
苏诗诗穿着一身淡雅而不失华贵的衣裙,款步而入,身后跟着捧着一叠文书的女侍。
“夫君,浅浅妹妹。”
见到情郎,想到昨夜疾风骤雨,她先是俏脸一红,而后连忙转向薛浅浅说了会体己话。
随后,才正色道:“这是这几日城中一些往来的记录,以及我从商会渠道听到的一些风声,觉得或许对夫君有用,便整理了出来。”
她将文书递上,上面不仅罗列了哪些官员、士绅送来贺礼,还简要标注了其背景以及与各方势力的关系亲疏。
更有一部分,是她凭借苏家庞大的商业网络,捕捉到的关于京城、关于首辅一系、关于大梁书院残余势力的些许动向分析。
虽然信息琐碎,但经她梳理,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显露出了不凡的商业嗅觉和信息整合能力。
薛浅浅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苏诗诗与赵麟探讨那些她不太明白的“大事”,眼中没有嫉妒,只有些许好奇和对夫君的崇拜。
她默默地为两人重新斟上热茶。
赵麟看着眼前这两位风格迥异,却都对自己倾心相付的女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豪情。
齐家,若能如此,夫复何求?
就在这时,管家来报,魏王府派人送来了贺礼。
礼物抬进来,颇为引人注目。
并非寻常的金银珠宝,而是十几箱珍贵的典籍孤本,以及一套据说是前朝宫廷御用的紫檀木嵌螺钿文房四宝,古意盎然,价值连城。
这份礼,既显雅致,又合赵麟文人身份,足见魏王用心。
不用说,这定是为了那几幅字画的馈赠。
他可能觉得一人全部席卷走了,可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吧。
随礼物一同到来的,还有魏王的一句口信。
“京城风起,望兄静观其变,潜心向学,以待时机。”
话很模糊,但其中的关切和提醒之意却很明显。
赵麟看着那套珍贵的文房宝具,手指轻轻拂过冰凉的紫檀木面,眼神微凝。
他结合刚才苏诗诗带来的情报,心中顿时了然。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他轻叹一声。
首辅一系吃了文比的大亏,又岂会因一个主考官的位置就善罢甘休?
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短暂的平静罢了。
他们真正的目标,恐怕不仅仅是打压自己这个新晋的“中原第一才子”,更是要借此机会,沉重打击大力支持自己的魏王在士林和朝野中的声望,这是一石二鸟之策。
乡试,就是下一个战场,而且凶险程度,远胜文比。
如今,他与魏王是一条船上的。
若是助他登上那至高尊位,那么作为从龙之功的他,必将得到他想都不敢想的。
可若是失败,下场可想而知。
前世历史上那些失败之人,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正当他沉思之际,又有小丫鬟说,他的恩师到了,老太太正在接待。
赵麟听到这,不敢怠慢,忙起身就往前院走。
客厅里,老太太正与疯道人汤尹说说笑笑着。
在乡下的时候,他们本就认识了,再加上其作为孙子的恩师,当然要亲自接待了。
虽说不谈什么诗词经策,但说起修道,以及家常,倒是唠个没完。
汤尹看到赵麟神采奕奕,不由松了口气。
他还真担心这小子沉醉在温柔乡里,忘了自己的根本了。
“看来你并未被这温柔乡消磨了志气。”
汤尹笑呵呵揶揄自己的弟子道。
赵麟连忙起身一礼:“弟子可可是警醒的很,万万不会的。”
随后,二人一起去了他的书房。
就这样,一天的忙碌开始了。
赵老太太看着两个孙媳妇,不由有些同情:“唉,道长也真实的,麟哥儿这才刚成婚,就拉着去读书了。”
薛浅浅、苏诗诗忙为自己夫君辩护。
老太太见她们如此的明事理,愈发的开心了:“也是,麟哥儿科举在即,是不能太过留恋闺房。你们就多担待一些,等乡试结束,老婆子就让他带着咱们去爬山,看看海去。”
二女听了,都是高兴不已。
书房内,当汤尹看过赵麟的刚写的文章后,赞赏的同时,又指点了几句。
“凭你现在的文章,足够应付乡试了。不过……听你林师说,可能会有波折?”
赵麟也不隐瞒,就把苏诗诗、魏王朱麒的情报详细说给了他听。
汤尹点了点头,直接问道:“对于眼下局势,你有何看法?”
赵麟将自己分析娓娓道来,从对方的必然反扑,到其更深层次的政治目的,再到魏王面临的潜在压力,分析得条理清晰,入木三分。
他甚至还推断,对方可能会在“科举公正”上大做文章,试图从根本上否定他的成绩和才华。
汤尹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直到赵麟说完,他才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欣慰。
“你能想到这一层,为师便放心了。”
汤尹的声音依旧平淡。
“名利场亦是生死地,你能保持这份清醒,甚好。记住,接下来的日子,你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言论,都可能被人逐字逐句的找毛病。‘正’字当头,无懈可击,方是破局之基。”
“弟子谨记。”
喜欢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