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永乐二十一年,九月初,沙城。
老皇帝朱棣的第四次北征出兵已经一月有余,依然毫无所获,裹挟着整个鞑靼汗庭躲进大漠深处的阿鲁台,更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瓦剌和鞑靼的内讧,让阿鲁台损失惨重,更不敢与明军正面交锋,这一次躲的更加彻底,连用于袭扰的小股散兵都没有派出一支。
大明中军帅帐,朱棣一脸怒容的坐在帅位之上,下面的文武官员们一个个都低头噤声,不敢妄言。这也难怪,跟随圣驾北征已经快一个月了都没有找到阿鲁台的主力,让文武大臣们也是有力无处使,一个个都在心里诅咒阿鲁台这个该死的大老鼠,去年北征时刚刚躲过了数次灭顶之灾,这明军才一走他就又打进来了,他哪怕是消停两年也好啊!
去年好歹还和阿鲁台交锋了几次,小有斩获,又重收朵颜卫,也还算说得过去,可这次再来,三倍的探子在漠北四下搜寻他的踪迹却毫无所获,只找到几个依附于他的小部族,可这样无兵无势的小部族,打他们都是浪费时间。老皇帝虽然扬言这次不扫平阿鲁台绝不回师,可谁都知道,这得建立在找到阿鲁台主力的前提下。
阿鲁台这只大老鼠不露面,明军想要击败他,就只有深入大漠一个办法,这对于明军而言是风险很大的。十四年前,老将军丘福就是因为不信邪,一直追着本雅失里进了大漠深处,结果全军覆没,这也才让老皇帝兴起了第一次御驾北征的念头。
如今是进不得,退不是,难道真要一直耗到阿鲁台在大漠里活不下去了?老皇帝朱棣在生闷气,众文武也束手无策,正在朱棣抬起手想要把书卷摔到地上开始发火骂人的时候,一个大家都好多天没见的身影伴随着一声拖长的“报~~~~~”进入了大帐。
来人直接冲进了大帐,跪倒行礼,欣喜的说道:“启奏陛下,沙城西北发现阿鲁台部将阿失帖木儿的踪迹。”朱棣已经举起要摔东西的手缓缓放下,看了眼前的人片刻,知奴莫如主,看看马云的表情,朱棣就知道一定是有大好消息了,故作镇静的将书卷扔到案几上,冷冷的问了一句:“哦,原来是马提督啊,多日不见,朕还以为你一去不回了。”
马云这个上任不久的大明首任东厂提督,能两次自告奋勇的跟随朱棣远征,就是想要让东厂也沾点军功。这一次眼看着老皇帝因为找不着对手而焦急,便向朱棣请命后亲自带领东厂属下做起了探子,起初对于这个自愿承担责任的属下,老皇帝朱棣是很赞许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日一无所获,最初的赞许也就变成了责难。
这东厂提督马云也是急了,亲自上阵,施展了特务机关的全部手段,还越走越远,而且,他这运气,也真是好的出奇,因为这阿失帖木儿本也是故意露出行踪的,就是等着明军的探子找到他,可偏偏,就让东厂找到了!
这一下,众文武大臣心里皆是咯噔一下,特别是杨荣和张辅这些坚决主张裁撤东厂的人,更是心内大为焦急,这东厂要是有了放得上台面的战功,那再想提裁撤,可就真的是难上加难了。当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这位东厂提督的身上。
马云自然也深谙老皇帝的脾性,调整了笑容和语气,用赞颂的口吻说道:“全赖陛下洪福齐天,皇威浩荡,才让臣等得此佳讯。那阿鲁台手下部将不和,阿狼尼受宠独大,排挤同僚,阿失帖木儿备受欺压,忍无可忍之下愤而率部族全体出走,约有五万之众。”
听完奏报,朱棣的眼睛亮了,面上全是抑制不住的喜色。杨荣张辅等人心中却轰然一声,这下完了,五万人的战功,这还了得!这东厂,以后还真是可以扬眉吐气,挺直腰板了。
帐下的众文武们也忽然有了生气,议论纷纷,可说的基本都是一个想法——迅速追上去,围住,全歼,然后顺藤摸瓜找到阿鲁台!老皇帝朱棣喜滋滋的看着众文武,任由众人议论片刻之后,嘴角才泛起了一丝诡异的笑容。
一看见这个笑容,众文武的议论就渐渐停止了,大家都还清晰的记得,去年的北伐虽然一鼓作气掏了阿鲁台的老窝,却让狡猾善逃的阿鲁台先跑了,没能歼灭阿鲁台的主力,在众文武议论纷纷下一步怎么办的时候,皇帝陛下也是露出了这样的笑意。
然后老皇帝在大家的一片惊愕之中命令张辅向西疾行二百里扎营,挑选好地段等着伏击兀良哈部,当时很多文武都以为老皇帝是被气糊涂了,可最后事实却证明这位伟大的皇帝陛下似乎是能未卜先知,那一场伏击战,打掉了兀良哈部的主力骑兵,让他们降的降跑的跑,再也无法嚣张,更让大明册封一个和义王就重新收服了朵颜卫。
现在,又看到皇帝这样的笑容,大家就都不再自作聪明的提议,等着皇帝说话就是了,朱棣看大家都安静下来,才缓缓说道:“好个东厂提督,马爱卿,如果你的情报正确,朕自会封赏,你先先起来吧。”
马云谢恩后起身入列,朱棣目光转向远方,沉声说道:“诸位,去年歼灭兀良哈主力骑兵,是不得不为,不打掉他的獠牙,他转过头来就还会咬你,可今时情势不同,这是阿鲁台自己斩断的利爪,我们就没有必要再费力歼灭了,以夷制夷之策,还得用这些利爪才行。”
众人纷纷点头应和,朱棣声音一变:“张辅!”武将第一位的张辅立刻出列行礼:“臣在!”“命你率兵五万,追上去,围住他们,记住,围而不打!”“臣领旨!”朱棣继续唤道:“杨荣!”文官第一位出列行礼:“臣在!”“速速准备劝降诏书和受降封赏事宜。”“臣领旨。”
朱棣说罢,忽然饶有兴致的看着杨荣说道:“勉仁啊,你这内阁首辅应该是在京师的紫禁城里审阅奏报的,如今却要随朕来此枯守军营,也实在是委屈爱卿啦。”
杨荣一听这话,心里暗道不妙,连忙翻身拜倒:“能追随陛下左右,乃是臣莫大的荣幸,哪里会有委屈,若不是士奇抱恙,臣还没有这个机会,臣还要多谢他才是。”朱棣点点头:“是啊,只可惜士奇不在,我大明这朝堂之上,胆识最高口才最好也最机敏的,还要数他,去年就是他只身前往朵颜部劝降成功,若是他在的话……”
朱棣话未说完,杨荣已经慨然说道:“陛下无需忧心,士奇能做到的事,臣也能做到,臣向陛下请命,亲自前往敌营劝降,不成功,誓不回营!定不负陛下隆恩。”朱棣一看激将法又奏效了,心情更是大好,哈哈一笑:“我大明朝堂文武忠勇若此,看他草原鞑子还能如何猖狂!”
众人齐声道贺,山呼万岁,马云却不屑的撇撇嘴腹诽不已,小声对身边的海寿说:”这些大臣一个个倒真会演戏,猜出了装猜不出,知道了装不知道,看破了依然装傻,处处要体现得陛下英明神武断事如神,他们还整天讥讽咱们这些太监拍马屁,可相比之下,这些文武大臣哪一个这马屁拍的少了的?”
海寿也小声回道:“就是,咱们无非就是表现的时候多些,怎么就要背上这样的骂名,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么?”马云冷哼一声:“等着吧,咱们先站稳了,再慢慢收拾他们!”
当天,张辅领兵在东厂指引下先行出发,第二天一早,杨荣就带上仪仗直奔阿失帖木儿驻地卡城,这卡城原是明军的一个哨站,只能容纳数百人,其实算不得城,也就是个堡垒,可在草原人的心中,这样的建筑,就算是个城了,由于刚好卡在沙城和上庄堡之间,这卡城之名便在草原上叫开了。
穿过张辅的包围圈,来到堡垒外,早有属官高声叫道:“大明内阁首辅杨荣到此,请阿失帖木儿将军一见。”一听杨荣亮出身份,阿失帖木儿大喜过望,心想自己这面子还真大,居然是内阁首辅亲自来了。
当下也没有含糊,亲自开城门出去迎接杨荣,杨荣手持劝降诏书立于车上,刚想开场陈词,阿失帖木儿却等不及杨荣说话,直接问道:“贵使直接说说吧,大明皇帝陛下给了我什么条件?”
杨荣闻言一愣,想了一夜的开场陈词生生卡在了喉咙里,心想这草原鞑子还真是不懂礼数,好歹让他把这劝降的过程走完啊!就没见过这样猴急的,这下倒好,本想演一出大明首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劝降番将的戏码,现在全砸了。
杨荣无奈的摇摇头,阿失帖木儿以为他不信,立刻继续更大声的说道:“贵使不用怀疑,我此来卡城,就没打算再回去,要么受降封王,要么血战而死,反正再也不想再窝囊的活着。”
杨荣无奈的一笑,收起了原先想好的说辞,将劝降诏书展开道:“我大明皇帝陛下求贤若渴,只要将军愿意诚心归服我大明,一切恩遇,一如和义王金勇。”阿失帖木儿拍手道:“好,爽快,在下愿意归降大明,唯有一请,烦劳贵使转呈皇帝陛下。”
杨荣点头道:“将军但说无妨。” 阿失帖木儿道:“这卡城周围便是我部族发源地,我等也不想在迁徙他处,恳请皇帝陛下准许我镇守卡城,做大明边塞的第一道屏障。”
杨荣想了一想,点头应允道:“好,待本官回去奏与陛下,若是陛下允准,本官立刻快马加鞭的回来。”阿失帖木儿躬身施礼,连称呼也变了:“首辅大人无需再跑一趟,若能如愿,只需派个人来告知一声,我便立刻前往觐见陛下。“”
杨荣也还礼道:“如此,本官这就回去,顺利的话,信使明天一早便到。”阿失帖木儿依然躬身道:“那我就备好快马和礼物,在此静候首辅大人佳讯了。”杨荣欣慰的说道:“好,到时本官一定准备好美酒迎接,告辞!”
杨荣回到明军大营,将情况向朱棣如实汇报了一番,老皇帝也有些出乎意料的哈哈一笑:“这个阿失帖木儿,倒也真是直爽得可爱,居然都不让首辅大人把劝降的说辞讲完,白费了朕的一片苦心啊!”
东厂提督马云适时的在旁说道:“全仰仗陛下天威,首辅大人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啊!”老皇帝笑笑:“那倒是,这首辅大人的面子还是管用的。”杨荣连忙说道:“都是托陛下之福,臣哪敢贪功,只是这卡城位置特殊,若是阿失帖木儿故意诈降,将后患无穷啊!”
老皇帝难得的低头沉思了片刻,才缓缓点头说道:“爱卿所虑极是,只是眼下我们急需打击草原各部士气,也急需更多的阿失帖木儿出现,所以,先答应他吧,派人暗中严加防范,一有异动,立刻消灭。”
马云连忙说道:“陛下,此事就交给微臣,保证万无一失!”杨荣心中大集,正在想如何化解,老皇帝已经微微一笑:“这事儿还是交给边军吧,东厂早晚要随朕回京,要做的事还多着呢。”马云心中失望,面上却依然谄媚的说道:“全凭陛下安排就是,臣等就是为陛下分忧的!”
朱棣呵呵一笑:“杨爱卿,拟诏吧,册封阿失帖木儿为忠义王,赐名金义,命其率部族永镇卡城,着山西都司助其修筑城廓。”杨荣一听,大为赞叹:“陛下此举甚妙啊,将堡垒扩为城郭,不消数年,这阿失帖木儿,便再也回不去了!”
第二天一早,杨荣派出的使臣便到了卡城宣诏,阿失帖木儿大喜,随即便一起来到明军大营,老皇帝朱棣亲至辕门相迎,阿失帖木儿感激涕泪,拜服于地,誓死效忠。
接下来的十多天,老皇帝朱棣帅领的明军,按忠义王金义提供的信息,又捣毁了阿鲁台的几处巢穴,缴获了阿鲁台的大批辎重粮草,但阿鲁台依然不见踪影。
这一日,又是军议时间,由于没有太大的收获,众文武依然不敢多言,朱棣高坐帅位,这次倒是面容安详的看着帐下文武说道:“众位爱卿无须忧虑,这半月来的行动也算卓有成效,缴获了阿鲁台的大批物资,就等于断了他的命根,他虽善于躲藏逃跑,却不可能凭空变出粮草来,朕的大军在此,他无法再劫掠大明境内,就只能向周边去抢自己人,那时,不用我们出手,草原各部都不会让他好过。所以,只要我们再坚持三个月,他的末日也就快到了。”
英国公张辅出列奏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是我们在此三月,所需钱粮消耗也极大,以臣连日搜集的情报看,阿鲁台大军由于缺乏物资,也不敢太深入大漠,所以一直就在大漠边缘不断游移活动,不若让臣带领一军,追寻其踪迹与其决战,就算一时难以致胜,也能拖住他,等到陛下大军将其合围,全歼此蛮!”
朱棣微笑的看着张辅,他可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也依稀还记得当初他父亲张玉第一次带着他上战场,他就差点就被流箭射死,现在虽然已经四十来岁,但在朱棣眼里,他始终都还是个孩子,会心一笑之后,朱棣却不同意:“文弼忠勇可嘉,可孤军深入大漠,非同小可,阿鲁台善于逃跑又熟悉地形,一旦被拖入死地,丘福就是前车之鉴,你父亲与朕情同手足,朕可不想九泉之下愧见老友。”
张辅听的激动异常,再次下跪奏道:“陛下隆恩,臣铭感五内,但食君之禄当分君之忧,若不能消灭阿鲁台,我大明重兵就将被拖在漠北,漠南和其他各部也不会一直安静下去,若不及早动手,后患无穷,请陛下允准臣率军追击阿鲁台,臣只要五万——不,两万精兵就好,臣定当效蒙恬、卫青建功大漠,稳固国门!”
一直觉得心有愧疚的忠义王金义也上前跪倒奏道:“陛下若准英国公出兵,臣愿率部为前驱,有臣在,定使我军顺利出入大漠。”本来朱棣都已经快被张辅说动了,可金义这一下,却让老皇帝多疑的毛病又犯了。
朱棣本来就对他不放心,都还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心归降,还是阿鲁台故意损失点粮草搞的诱敌之计,准备反咬一口。心里虽这样想,面上还是一片欣慰之色说道:“两位爱卿快快平身,你等一心为国,朕心甚慰,然,朕不想再打无把握之战,让将士白白牺牲,此事先暂时搁下,待到时机更成熟时再说,不过眼下倒是有另一件事你们可以做的。”
——未完待续——
本文为篇长历史小说《大明危局》第二卷“边塞医神”章节,如果觉得还不错,敬请点击下方书名加入书架订阅更新~~~~~~
喜欢大明危局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明危局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