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名剑山庄

首页 >> 明天子 >> 明天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寻唐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一个人的抗日2我也是皇叔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秦时小说家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特战兵王三国模拟器:这个刘封绝地求生御天邪神
明天子 名剑山庄 - 明天子全文阅读 - 明天子txt下载 - 明天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32章 一揽千里长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而今朱祁镇就有这样的感觉。

顺流而下,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将朱祁镇连同船队都送上了快车道,不出半日,就到了武昌,与来的时候截然不同。

从武昌开始,朱祁镇算是进入大明最繁华的地带了。

可以说是长江中下游经济区,长江一线的繁华,就好像是一副画卷,在这里向朱祁镇徐徐的拉开,一副盛世之相美不胜收。朱祁镇一时间也收起了心中别的心思,似乎真的来旅游的。

在武昌一日,登黄鹤楼。

在黄州停留一日,登赤壁之岸,思慕古人。

入九江之后。去看当年湖口战场,并令有司祭奠死在宁王之乱的官员士卒还有百姓。

然后在安庆,铜陵都没有多停留。

就这样不过数日,就过了大胜关,燕子矶就遥遥在望了。

朱祁镇心中暗叹:“长江一线乃是大明根本重地,果不其然。”

朱祁镇一路上,从东北到草原,从草原到西域,从西域到西北,从西北到中原,再加上朱祁镇也知道河北等地的经济情况。但是整个北方,都比不过南方,即便是河北地区包括北京地区在内。

即便朱祁镇用了不知道多少力量推动发展出来河北地区,也比不上这一带。

有一种东西叫做底蕴。

河北地区在唐末战乱,还是宋金元时代,受到了反复蹂躏,反复摧残,要在安史之乱前,河北与江淮地区,才是大唐最富有的地方,但是经过这些战乱之后,河北的基础设施等等全部都没有留下多少,还有自然环境的变化,天气变冷等因素。

这才是整个北方经济没落的原因。

朱祁镇这些年补课,最多不过追平了一些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但是很多东西是追不平的。别的不说,就是他们与江南之间的距离,就能说明了一切。

江南富甲天下,这一点不管是谁也不能否认。

江南也成为大明最大的生产中心与消费中心。这一点从大明开国以来就是事实。

虽然而今北京发展迅速,也因为对外战争红利,让北京在消费一端,特别是那些因军功封爵的将领,还有得了赏赐的士卒们,也让北京成为一个大消费市场,但是比起江南,也就不算什么了。

江南士绅低调奢华的时候,北京这些暴发户们还不知道什么是上流社会。

而长江作让这些地带与江南联系非常紧密,比如蚕丝与粮食,都源源不断的流入江南,成为江南经济一部分,同样,这种交流与跟随,也成为长江上游这一带经济发展的功力。

从很多地方就能看出来。

朱祁镇很明白,他说过之处,当地地方官都会或多或少的粉饰太平,表现出非常好的一面。

朱祁镇也不会太不给面子,硬生生拆穿。毕竟是官场上的人之常情。只是他不拆穿,并不代表不知道他们玩的什么把戏,如果弄的太过分,扰民过甚,朱祁镇也是好好处置的。但到而今,也没有那个不开眼的做的太夸张。

不过,这并不代表让不知道这些地方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子。

而北方很多地方,即便再怎么粉饰,也不能与南方相比的,可以说从城池,当地名声,乃至于百姓的吃饭穿衣,都有这明显的差距,最大的差距莫过于一点,在西北很多地方,一天吃两顿饭,而在这里很多时候,人们还加一顿夜宵。

同是大明子民,地方与地方差别,人与人差别就是这样大的。

即便是九江的一些地方,在不久之前遭遇战乱,但是而今也看不出一点点的端倪来。

从武昌到南京这一段,固然是大明繁华之地,但是真正的繁华,却是要靠近南京才开始的。

从长江顺流直下,朱祁镇并没有做什么封江的举动,长江乃是大明的主要内河航道,如果这样做的话,影响太不好了,还有另外一点,没有必要。因为长江很宽的,是可以容纳朱祁镇的船队,与其他船只的。

只要这些船只在朱祁镇经过的时候避让一二就可以了。

但是到了南京附近就不行了。

因为船太多了。

朱祁镇顺流直下,有数万人马,船只上百,这一点并没有增多。增多是商船。

从南京附近就是整个大明最繁华的水道了。

而长江水道在江阴以东,才变成开阔起来,甚至于汪洋如海,在哪里根本不用担心什么水道宽窄的问题。

但是在这里,却不是这个样子的。

为了朱祁镇数百艘的船队通过,只能让他们船只纷纷在两岸停留,一眼看上去,好像是长江两岸有了一座形式不大一样的桥梁。

船与船,船头与船尾相连,帆与帆遥相呼应。

一艘接着一艘,一杆接着一杆。

到了燕子矶的时候。更是热闹非常。

燕子矶,乃是万里长江第一矶,也是南京有名的渡口。本来是繁华的商贸之地,也是一等一名胜古迹,也是所谓的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此刻已经聚集了相当多的人群,却是大明在南京达官显贵都在这里了。

文官以南京留守王恕为主,武将以魏国公为首,其余各级官员一个也不少。除此之外,还有不知道多少商人与百姓,可谓是人山人海。

两边的船只更是如此。

一艘一艘船只,就好像是一片片树叶纵列在燕子矶两岸。

朱祁镇的御舟缓缓的靠岸。朱祁镇一身素衣,缓缓的从御舟走了下来。

王恕为首,大声喊道:“臣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即文武百官,乃至于士卒百姓大声喊道,万岁之声来回回荡。

朱祁镇遥遥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大报恩塔的反光一时间有一种回到北京太和殿的感觉,缓缓的说道:“诸卿平身。”

一番礼仪过后。朱祁镇在各方文武的簇拥之下。进入了南京城之中。

在南京城中,有无数百姓簇拥在街道两侧。跪倒在地。睁大眼看着朱祁镇的御架。

这也是南京百姓与其他地方百姓的不同。

其他各地百姓一般来说都不会怎么围攻圣驾,毕竟军队戒备森严,虽然而今大明军队军纪好了不少,但依旧作风比较粗暴,百姓都是敬而远之的。

至于南京人却不一样。

南京本地人一直觉得自己是天子脚下,对于帝都北迁是比较遗憾的,似乎也不怕这些当兵的,对朱祁镇南巡是最欢迎不过了,甚至希望皇帝,将京师迁回南京,是最好不过了。

南京人对大明皇室的感情,是与其他地方的人不一样的。

很多时候人都是有运数的。

就比如说王恕。

王恕是很有能力的一个人,绝对是有内阁首辅竞争之力,只是阴差阳错,失之交臂。

而今内阁大部分人都比王恕小。王恕的年龄也不足以负担大明首辅的重任。

他比朱祁镇要大上十几岁。

而朱祁镇已经六十出头,而王恕已经七十多岁了。纵然王恕的精神很好,一个倔强的小老头,但是依旧不能让人相信可以承担内阁事务。

所以,朱祁镇就让他当了南京留守。

负责代皇帝监督安徽,江苏,浙江数省。

王恕在南京这两年,可以说威风凛凛,所过之处,只要是有干王法之事,不管有什么样的后台,都一律绳之以法。

说起来南京留守是一个供重臣养老的位置。事务可多可少。

可少,就如同曹鼐一般。

曹鼐在南京任上最后一段时间,真真是一个隐身留守,但是王恕根本就好像是开来了大明都察院南京分院。打出一个赫赫有名的王青天的名声。

但是在官场之上,百官对王恕却是另外一个说法,不是王青天,而是官屠。

南方数省的官员与士绅,都是暗中讨厌王恕。比起曹鼐,王恕是非常非常不得南方士绅之心。

这一点,王恕本人知道,但是也不在乎。

无他王恕是北方人,准确的说是陕西人。

对南方士绅一些奢侈荒淫之事从来是看不过眼的,想想就明白,陕西人过的是什么日子,江南人过的是什么日子。

即便如此,江南士绅还对朝廷赋税等事,多有怨言。在王恕看来,自然是分外看不过的。

而朱祁镇派王恕来南京,未必不是没有这个原因。

而魏国公而今又换了一代,当代魏国公才二十多岁,刚刚从武学出身。但是身份尊贵,而且南京这里的军队也不多。

大明南方的军队都聚集在南洋一带。并没有多少在南洋,在南洋之战前,南京附近的军队大抵有五万上下。但是在南洋之战后,陆陆续续抽调,而今只有两万上下,包括了长江水师一系。

长江水师总兵官,自然有水师一系的官员掌管。而魏国公仅仅掌管万余南京驻军,却合适的。

毕竟南京这里一片太平景象。根本不需要大明这么多兵力。当南洋之战结束之后,这里也会恢复到原来情形。

而今仅仅是临时状态。

喜欢明天子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明天子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太古玄幻神王综影视之美色撩人开局成为亿万富豪:钱多的花不完二十四异开局偶像成为内娱白月光重生后我靠抽卡系统征服大反派离婚后我的国医技能觉醒了她想咸鱼躺,非逼她造反综武:以医入道,剑斩李淳罡!凤鸾九霄末世:洗劫海外万亿物资我无敌了都市超级邪医陆沉周若雪全文阅读重生柯南当侦探终止暗恋后,傅总对我死缠烂打罗峰顾雪念我的七个姐姐绝世无双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我的供货商遍布三千小世界家族旁系分支修仙指南漫威之神级法师诸天中间商
经典收藏直播三国:这个主播太不稳健!穿越明朝小王侯维多利亚的秘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醉枕江山帝国再起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参商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三国之诸葛天下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回到古代建特区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兴元之大宋科技兴国异域之星球领主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吸血亲王的甜蜜宠物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
最近更新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云起惊鸿客大明辽国公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玉符传奇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穿越古代异界争霸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衣冠谋冢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铁骑红颜:大秦霸业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明天子 名剑山庄 - 明天子txt下载 - 明天子最新章节 - 明天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