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样样稀松

首页 >> 我真是大昏君 >> 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盛唐剑圣寒门枭士重生宠婚:吻安,老公大人亮剑:让你驱逐倭寇,你马踏樱花?赵氏虎子职场沉浮录篡清残唐局大清隐龙明贼
我真是大昏君 样样稀松 - 我真是大昏君全文阅读 - 我真是大昏君txt下载 - 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十章 圣上不说,你就别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说到官商勾结,浮现在脑中的第一个想法可能是贿赂,或者是入股一起赚钱。

这当然是有的,但江南豪商采取的办法却更长远,更隐蔽,也更见效,那就是办书院,资助学子。

表面上来看,捐资助学是做善事,做好事,会带来好名声。但这不是主要目的,而是长线的投资。

在豪商所资助的学子中,将来肯定会有金榜题名、出仕为官的。哪怕只是举人,只能做地方的小官吏。对豪商来说,也是收回了投资,将要得到回报。

道理很简单,得到过资助的学子变成官员后,往往会出于感恩之心,给予商人些便利。

开始可能是举手之劳,比如合理范围内的适当照顾。

可天长日久,就会形成更紧密的联系,生出千丝万缕的关系。最后,官员和商人就很有可能勾连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

而这样做的好处也显而易见,比现用现交的讨好成本低了太多。

通俗地说,在人家未发迹时雪中送炭,可比等到他发达时再锦上添花,强得太多,也有效得太多了。

真是深谋远虑的稳健投资啊,朱由校简直佩服极了。

你想啊,士子的出身或是官宦世家,或是商贾子弟,用不着资助,也与商人有着联系。

寒门学子呢,书院能食宿,还有名师,肯定是相当具有诱惑力。

可谁又能想到,在乐善好施捐资助学的背后,还会有这般长远而精明的算计呢?

我去,连朕之前也没想到啊!

花得起时间和金钱,耐得住性子,这可是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有可能见到效益的投资啊!

查封各地书院?朱由校马上就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

不管背后有怎样的目的或算计,捐资助学的积极意义都不能否定。因噎废食,要不得。

再想想,让朕再想想,这里面肯定还有一些东西,在朕的这个角度看不明白。

嗯,那就试着从商人的角度来思考,看能不能得到答案吧!

换位思考,是朱由校擅长的,也从中得到了很多启迪,产生了不少灵感。

刚把自己“换”成商人,王体乾便送进来今科武进士的名单。

朱由校无奈地抚着额头,又变回了九五至尊的皇帝。

乡试、会试、殿试,武举的规矩最终确定下来。虽然正式,但朱由校已经不象春闱时那般亲力亲为。

千金买马骨的宣传效应已经显现,拔内帑给武举发路费,更使今科的武举会试在规模上,在明朝历史上也是排得上号的。

朱由校不愁录取太多,没地方安置。

现在的新军改制还很粗疏,在武学中经过培训,在新军中进行大量基层军官的补充,则将使新军的整体素质又有很大的提升。

知识就是力量,朱由校笃信这一点。

而冷兵器的末落,乃至消失,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趋势;热兵器战争中,对于军官的文化知识水平,则要求更高。

翻看着名单,朱由校希望找到一两个名人,好进行重点培养。但看了半天,他有些小失望。

都不认识哈……

除了这个,朱由校的目光停在了一个名字上。有点眼熟啊,少年皇帝皱起了眉头,揣测着到底是不是那个家伙的死鬼老豆。

………………………

少年皇帝在揣测别人,别人也正在琢磨着他。

京城徐光启的府内,孙元化、李天经正在和徐光启谈论工作,商讨事宜。

皇帝已经准奏成立历局,徐光启作为修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自然要把全部精力放在修撰历书上。

而且,徐光启的的心愿是编成一部融汇中西历法优点,达到当时最高科学水准的历书。

这不仅要翻译一些西方的天文书籍,还要制造仪器设备进行观测,并进行大量的计算,还有历局的聘用人员及钱粮细事,工作将是相当的繁琐。

为此,他觉得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管其他事情,便要给已经能挑起大梁的孙元化交代清楚。

而李天经,则是历局的副领导,将协助徐光启完成历书的编纂。

“某和长德约略算过,编纂历书怕是至少要五六年的时间。”徐光启捋着胡须对孙元化说道:“兵器火药局和炼钢局的工作,便要初阳独自承担了。”

孙元化拱手道:“学生省得。老师只管专心完成历书,其他工作交由学生,自当尽心竭力,不牵扯老师精力。”

徐光启微笑颌首,说道:“也不须事必躬亲,那样太过劳累。多提拔些官员和人才,替你分担。万岁对你还是极信重的,事有难决,便多上奏疏题本请示。”

孙元化点头称是,又有些疑惑地问道:“老师,您知道万岁何时涉猎西学,且理解甚深嘛?”

徐光启犹豫了一下,看向李天经,见他轻轻摇头,也不由得苦笑了一下,说道:“某亦不知这其中究竟。不过,倒是有些个人的猜想。”

摆了摆手,徐光启觉得这样议论万岁有些不敬,又接着说道:“嗯,胡乱臆测,不说也罢。”

“徐大人说说又有何妨?”李天经笑道:“西人传教士也有传言,说万岁身边或有英人,或有旅欧明人。”

徐光启摇头道:“英人怎会在万岁身边,若是有,实是瞒不住的;旅欧明人嘛,倒有那么一点点可能,却也没有证据。依某之见,万岁或许是读过西书,又与贩海出洋懂得西语之辈有过接触。”

停下来想了想,徐光启说道:“除此以外,便是万岁天姿聪绝,悟性极佳。”

说着,他摊了摊手,苦笑道:“难道还有别的解释?”

李天经连连点头,说道:“确是如此。某也想不出别的理由,只能说是天分使然。从万岁擅长机巧之技,绝顶聪慧亦能看出一二。”

徐光启看向孙元化,语重心长地说道:“万岁若不说,便不要问,更不好当面求教。初阳,你的性子某知道,定是这样做过。”

孙元化苦笑点头,说道:“万岁宽容,未与回答,亦未降罪。学生日后却是不敢了。”

“有问题可以上题本,万岁若加指导,便依照去做。”徐光启缓缓说道:“万岁若无办法,便自己去解决。”

孙元化拱手道:“学生明白。”

李天经笑道:“徐大人对初阳也不必过于苛责,好学好问,万岁兴许就因此而信重初阳呢!当面问或许不妥,在题本上请教,应是可以。”

徐光启缓缓眨着眼睛,没说什么,算是默认了。

孙元化知道老师也不确定,便不再多问,转而岔开了话题,“现下除了打造武器,便是铸银币,学生都有把握做好,老师只管放心修撰历书。”

“铸造银币乃是国家千秋大事,万岁虽不急,却更要用心。”徐光启告诫道:“东南沿海多有西夷银币,并逐渐进入内地。长此以往,于我大明不利。”

孙元化恭谨应承,三人又随意地谈论起其他事情来。

…………………

明代万历年间,随着海上贸易的繁荣,西方所铸造的银元开始流入。因为茶叶瓷器丝绸的畅销,也就是贸易顺差的增大,外国银元的数量和种类也日渐增多。

开始的时候,外国银元是以重量和成色折合足纹交易。

后来,因银元成色稳定、重量统一,加之使用方便,而受到国内商贾喜欢,竟愿意以每两纯银兑换纯度百分之九十左右,重约七钱多的银元。

长此以往,这样的兑换必然导致国内白银外流,严重地侵害大明的经济。

所以,朱由校加快了废两改元的步伐。同时,帝国银行的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在朱由校看来,既然外国银元能被东南沿海的商贾接受。依照他们的成色和重量,大明铸造出来的,没有理由会被抵制而无法流通。

当然,传统的思维和习惯还会存在一段时间,也就是元两并用的过渡期,但影响应该不大。

北京、南京、上海、广州,朱由校相当谨慎,帝国银行的分行,第一批只设定了这四个地方。

而铸币厂暂时则只在京师设立一处,将来可能在天津和上海再建铸币厂。

规划已经完成,令朱由校感到困难的则是经济人才的欠缺。

朝堂上的文官论诗词歌赋、锦绣文章是没问题,可涉及到金融经济,可就没几个人能懂了。

朱由校无奈之下,只好先从民间的钱铺、银号中招募人才,再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帝国银行的工作人员。

而首任帝国银行行长,也颇令朱由校头痛,谁让明国擅长经济和理财的官员那么少呢!

思来想去,只能把津抚毕自严调回来了。虽然不是现在,但朱由校已经通过密奏的渠道与毕自严进行了交代。

比如帝国银行的业务范围和运作特点,这些都是朱由校亲自编写的,并经过很多人研究完善的。

毕自严了解了皇帝对帝国银行的大致思路后,肯定也作了不少功课,给皇帝的密奏中又提出了很多建议。

这样的沟通后,朱由校便放下心来,派出李邦华前往天津熟悉工作,准备与毕自严进行交接。

喜欢我真是大昏君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我真是大昏君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七零找个队长老公,生活甜蜜蜜罗峰顾雪念我的七个姐姐绝世无双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苟在无尽海域修妖仙年代:我和四个小姨子相依为命地球唯一修士我说抄家你不信,流放路上你哭啥三体!我是星灵大主教阿塔尼斯快穿之路人甲奋斗成大佬综武:以医入道,剑斩李淳罡!绝世剑神内重生后我靠抽卡系统征服大反派隐秘偷欢柯南之从聊天群开始超级锻造师煮酒点江山末世危机:黎明重启恐怖都市重生74:我在东北当队长重生爆红娱乐圈后,渣们后悔了九重仙图
经典收藏奇缘之旅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三国的真相许你盛世安宁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回到东汉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重生—深闺九王妃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盛唐再临大人,得加钱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温水煮相公穿越之女扮男装惹桃花万世师表从收徒汉武帝开始
最近更新大明辽国公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巨宋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大唐躺平王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锦衣血诏万浪孤舟,沧海一粟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穿越之原始之路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我真是大昏君 样样稀松 - 我真是大昏君txt下载 - 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节 - 我真是大昏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