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武江湖

用之

首页 >> 医武江湖 >> 医武江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豪门独宠!反派的漂亮亲妈觉醒后斗罗:开局契约王冬儿,唐三急了0幻梦0影踪0行异界宗门风气不对劲?凭什么都怪我!穿越到碧蓝档案然后被当成八零军婚,我被逼嫁给痞帅军官明月照冰雪爆!冰凉凉的矜贵机长私下撩翻了修仙:我有一颗聚灵珠蚀骨情糜
医武江湖 用之 - 医武江湖全文阅读 - 医武江湖txt下载 - 医武江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551章 本草入药的原始思路(2)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五百五十一章

我们继续上一章内容,当理解了药的“色、味、性”之后,治疗疾病就有了“阴阳”观念,这里的阴阳简单来说就是寒热,也就有了“热证用寒凉药,寒证用温热药”的定式,在经方中“四逆汤剂”和“白虎汤剂”就是这定式的代表处方,理解了这一层,基本上是可以开方了,但离行家还是差了一步,差哪一步的?差在对药的“行”的理解上。

药的“行”简单说就是“药物进入人身体后是怎么走的”,这个“行”是根据药物的“味和性”融合之后出来的,具体就是:酸味的药是从上从外往下往内走;辛味的药是从内从下往外往上走;甘味的药内外上下皆走的同时可以让别的药走的速度变慢;苦味的药是从上往下走的,这个从上往下和酸味的从上往下有点差异,酸味是以收的方式做到从上往下,而苦味是从泄的方式做到从上往下,一个是内化,一个是贯通;咸味的药走的方式是‘猛冲’,是‘横行无阻’的意思。简单概括就是“酸收辛散苦降甘缓咸软坚”。

这种药物“行”的理论在内经很多处都能体现出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内经的《脏气法时论篇》、《至真要大论篇》等。

知道了药物的“行”,开方就更加水到渠成了,例如有人感觉身体有点虚,爱出汗,那就可以考虑用到“酸”的药,因为酸能“收”嘛,如山茱萸。再比如肾虚导致津液不固,那我们在补肾的基础上就要想到用“酸味”的药,既要补虚也要固住津液。

如果详细写原理我觉得太繁琐了,在这里我试着用处方说一下吧。先提前说明啊,以下我所举的例子是很“单纯”的例子,不涉及五脏的相生相克,也不涉及具体病证,只为了说明药性而提取出来的单一证。

如果有一位患者是肾虚,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用黑色的药,因为黑色入肾嘛,查遍本草发现黑色的药很多,有熟地黄、黑芝麻、黑豆、何首乌、女贞子等等。

再从“色”延伸到“味”上,入肾的药得是咸味的,查本草发现咸味的药也有很多,有鹿茸、鹿角胶、肉苁蓉、玄参等等。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这色和味对不上啊,色入肾的味不入肾,味入肾的色不入肾,这怎么办呢?很简单,我们先把这些药全部放在一起,反正要么色是入肾的,要么味是入肾的。

于是一个九味药的补肾处方就出现了,熟地黄、黑芝麻、黑豆、何首乌、女贞子、鹿茸、鹿角胶、肉苁蓉、玄参。

此时这处方兼具了“色”和“味”,于是要进行下一步,延伸到“性”上,我们观察这九味药的温凉寒热平的“性”,。

这九味药有温有凉有平,首先我们将“平性”的药排除,因为只做滋补的话可以选择平性药物,但要治病的话“平性”药力量不足。

将平性的药排除后,我们的处方剩下了七味,熟地黄(微温)、何首乌(微温)、女贞子(凉)、鹿茸(温)、鹿角胶(温)、肉苁蓉(温)、玄参(凉),这里的药有温有凉,这时候就要再次辨证患者的肾虚表现是热证还是寒证,假如是热证,那么上述处方中就得把温热药排除,因为热证用寒药嘛。

排除了温热的药后,留下了四味药,分别是熟地黄(微温)、何首乌(微温)、女贞子(凉)、玄参(凉),此时就要延伸到下一步上了。

我们再看药物的“行”,熟地黄味甘,甘能让药走的慢下来,正好对应补,缓才能补嘛;何首乌味甘苦涩,甘涩能缓苦能降;女贞子甘苦,甘能缓苦能降;玄参甘苦咸,甘缓苦降咸软坚。

我们回到病人身上,病人是肾虚,表现是热证,所以熟地黄在虚上是对证的,甘能缓以及黑入肾嘛;女贞子和玄参既有苦味也是凉性,合起来苦凉就能降热,所以用在热证也是对证的,何首乌是既有跟熟地黄一样的甘味,也有跟女贞子和玄参一样的苦味,也是对症的。

再分析这处方,发现甘苦的药有三味,有点重复用药的问题,药简力专嘛,所以我们继续回到病人身上,病人是肾虚、热证,既然是热证,那么应该留下凉药,肾虚的话应该留下黑甘的药,所以这里应该去掉何首乌和玄参,因为何首乌甘苦涩微温,药力不专一的同时性也跟证有点不符,玄参甘苦咸,药力也不专一。

于是再次出现了一个处方,“熟地、女贞子”。

现在我们面临了一个问题,如何将三味“性和味”不相同的药合在一起,这里面我们就用到调和诸药的甘草这味药,甘草能将这三味性和味不相同的药合在一起,但至于用炙甘草还是生甘草呢?炙甘草偏温,生甘草偏凉,病人因为是热证,我们这里选择用偏凉的生甘草。

此时此刻,一个不考虑其它,简单肾虚热证的处方就出现了,“熟地、女贞子,生甘草”,熟地温补肾、女贞子补肾的同时降热、生甘草降热的同时调和诸药。

如果我们继续回到玄参上,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这玄参的色黑味甘苦咸性凉,色黑味咸正好入肾,甘能补,味苦性凉又能降热,这跟“熟地、女贞和生甘草”三味药合起来的处方的性是一致的啊。

有人会问那能不能只用玄参,不用那三味药?答案是可以的,可是在临床中只用玄参的话,会发现一个问题,病人喝了玄参后可能会出现胃酸的问题,长时间服用甚至会出现脾胃不良的预后问题,为何会出现这一问题呢,是因为单味的玄参中缺乏了护脾的药。

因为脾主运化,药物进入身体后通过脾,输送到指定的脏腑,单味玄参由于性凉,脾又是阳脏,久服单味玄参会损伤脾阳。

那怎样的药是护脾的呢?根据前文中的内容可以推出是味甘色黄的药,有人会问色和味知道了,那护脾的药的性是什么呢?这个要根据脏腑阴阳来论,脾属阳脏,所以护脾的药的性要跟脾性相和,得是温性,所以在很多处方中我们能看到炙甘草或者大枣这种色黄味甘性温的药,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护脾胃。

于是为了护脾胃,单味玄参的处方就变成了“玄参、大枣”两味药的处方。

但如果根据病人的证象分析玄参和大枣这一处方,会发现此方味偏甘、性又不是很凉,跟患者的证又稍微有点偏差,需要长时间服用此方才能有效。

写到这里,就出现了中医的派别之分,用“熟地、女贞、生甘草”是直达病变,用“玄参、大枣”则是从后天之本的脾着手,这两种理念造就了两种不同流派的中医,前者(A派)简单直接但风险比较高,后者(b派)迂回缓慢但风险较低。

A派在针对某些疾病时为达到一击必中的效果,会用到大毒之药,如果学艺不精容易发生医疗事故;b派由于选择了迂回缓慢的方式,基本上不会用到大毒之药,所以也很大程度上不会发生医疗事故。

我这里说两个处方,第一个处方是“石膏、知母、粳米、生甘草、大黄”;第二个处方是“党参、山药、天花粉、生地、麦冬、知母、葛根”。这两个处方是A派和b派各自在同一病症上的具有代表性的处方,从这两个处方基本就能看出A派和b派的用药理念的不同。(如果看不出来没事,慢慢再学,总会看明白的,哈哈哈哈。)

话题我们继续回到用药上,药的“色”“味”“性”“行”如果都搞懂了,我们就得及时建立“联系”的观念,要明白药的“色味性行”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杂糅的,举例子,假如一味药是味辛性热的,那么这味药就能散寒,因为辛能散,辛中带热就能散寒。

再比如一味药是味甘性温,那这味药就是温补的药,如果是味甘性凉,则是去热的,因为甘味能让药的速度缓下来,甘凉就能让凉性变持久。

如果一味药是味辛性凉,则这味药就能散热,味苦性凉就能降热,味苦性热就能补火,因为苦入心,心又是火脏,所以味苦性热就能补火。

再比如一味药味咸性热,则这味药就能攻寒实,因为咸能软坚嘛,如果是味咸性寒就能攻热实……。

我们开方不是将所谓的补药随便杂糅起来,也不是根据药的主治将某一类药合在一起,而是根据身体的证象,对证开方,力求方中药物的“色味性行”跟身体产生互补,这才是立方的根本,不是单纯的药物叠加,而是“取出”每味药特有的“色味性行”,将这些特点杂糅起来“创造”出一个对症的“药”。

用药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而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问题。

如果某个方子中有三十味不同药,那么服用这个方子会有三种结果,第一种是此方中所有药的性味等都是相同的,那么此方药效太剧,一付下去说不定就让患者“原地升天”;第二种是此方中的药性味等都是不同的,有升有降有收有散有寒有热五脏皆入,那么此方服用后没有什么大的功效,因为通过升降抵消、收散抵消、寒热抵消、五脏相克抵消后功效都抵消完了;第三种是此方虽说升降收散寒热等药皆有,但通过抵消后具有一性之特点,那么这处方服用后会有那么一点效果,但效果不大,话又说回来,只取一性之特点,又何必用到三十味药呢?徒让患者增添药费负担罢了。

这种三十味的处方不管有没有用,都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庸医开的既损脾胃又损肝,如果不是庸医,里面有护脾的药的话,那脾胃不会有损,但肯定会损伤肝脏。这也是很多西医非常反对中药的原因,这点上我对西医是持有肯定意见的。

切记一切药物进入人身体里面皆是对身体内部的一场“革命”,我们中医追求的是身体内部的阴阳和谐,不是内部的“动荡”,内部动荡久了怎么能来阴阳的和谐。

所以说,人嘛,还是要少吃药,不能听信“中药没有副作用”这种无稽之谈,须知是药皆有三分毒,这世上的东西哪个吃多了都会有副作用的。

我们身体如果出现轻微问题时,第一步想的不应该是吃药,而是应该想的是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如缺乏锻炼的应该锻炼一下,锻炼过量的应该减轻锻炼强度,喜欢暴饮暴食或是吃饭不规律的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平时某种东西吃的太多的应该相应减少,心眼小爱生气的多读读佛教典籍,心态变“飘”了的多读读道家典籍,感觉对生活没了信心的多读读“成功学”方面的书,从调整生活习惯到调整心态,这是养生的关键,而不是有病没病吃几个药,美名曰是“未病防治”或者是“养生”,哈哈哈。

中医入药追求的是叠加的变化,而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一定要建立这种“叠加变化”思维方式,须知中医入药不是药越多越好,而是通过药物的叠加改变的处方的性,目的是跟身体内部出现的偏差产生互补。

一个单味药的处方和多味药的处方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尽量在纠正身体内部的偏差,当年我学中医开方时,我的师父先是让我用单味药,只有单味药药性不足时,才会再补充一至两味药,而补充的这一至两味药跟前面的单味药会产生联系或者呼应,用这种方式学着开方,会逐渐加深对药性的理解和对身体疾病变化的把握。也就逐渐明白了古方中“君臣佐使”的配比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有中医爱好者想学习开方用药,首先不要去看一些四味药以上的大方,先看单味或者两味药的古名方,特别是注意从单味药增加到两味、三味药的原理,以及处方中两味或者三味药之间的联系,如果能搞懂了这中间的联系和变化,那么再去看四味药以上的大方子就不会被迷惑了。

《医武江湖》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医武江湖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医武江湖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三体!我是星灵大主教阿塔尼斯温宁厉北琛许逸全文免费恐怖都市红色仕途无上血脉综武:以医入道,剑斩李淳罡!病娇男主顶替双生弟弟夺我入洞房重生柯南当侦探离婚后霸总哭唧唧追妻水木生竹马的小冤家她超甜历史科代表菌临天下之神龙觉醒今夜有戏权财贷灵来自东方的骑士地球唯一修士一剑独尊云起瓦罗兰太古玄幻神王
经典收藏纵横诸天:我能无限许愿!穿书七零嫁给男主他叔帝少的清纯小妻三国经销商揽青华轮回乐园:坦的逆袭地狱倒影灵霄战史戏仙记茅山道士传奇2穿越之农家老四余不换是六眼,也是火红眼梧桐深处流光晚殇祭病娇哥哥要黑化怎么逃肆意玩弄未来曙光,基因救赎斗罗:我是僵尸,我为植物代言!囚云雀
最近更新疯批王妃和她的病娇王爷开发游戏,竟被全网称作神!混沌石:开局一块砖,神仙都砸翻盛大旅途剑气寒灵魂摆渡:我的客人来自古今穿越兽世!被腹黑毒蛇盯上了都市归田园:我种的菜能救命穿成程咬金四子,长乐公主赖上我美女总裁和我在荒岛从东汉开始的诸天长生者星恋月慕综漫:无敌的我只想摆烂系统:我在梦中来抽奖官道红颜:她们助我一路升迁神豪归来逆转人生从毕业开始每天1点修为,苟成道祖出狱前重生她靠狱中手艺发家致富我超人之体,极品美妇都说好修真废柴?我的系统有点猛!
医武江湖 用之 - 医武江湖txt下载 - 医武江湖最新章节 - 医武江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