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医生请。”裘益民看向庄启文,眼神中带着审视。
裘益民对这个靠着陈阳“破格”晋级,据说用药“孟浪”的村医,并无太多好感。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庄启文身上。
肖景云也抬眼望去,想看看这个被陈阳如此看重的人,究竟有何能耐。
庄启文站起身,神色平静,目光沉凝,仿佛置身于他那间简陋的诊所,面对着他的患者。
沉吟了一下之后,庄启文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此证,非单纯阴虚发热。观其症状,低热缠绵,午后加重,手足心热,心烦失眠,口干不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数……看似一派阴虚火旺之象。但关键在于——‘口干不欲饮’!”
顿了顿,庄启文强调道:“若是纯阴虚津亏,必然口干欲饮。此患者不欲饮,说明并非单纯津液亏损,而是体内有湿邪或瘀血等病理产物阻滞,导致津液输布失常,不能上承于口。加之常规清热滋阴无效,更佐证此点。”
这番分析如同拨云见日,让许多陷入思维定式的选手恍然大悟!
“因此,其核心病机,应为阴虚挟湿,郁而化热。湿邪黏滞,阻碍气机,郁久化热,与阴虚之内热交织,故发热缠绵;湿热扰心,故心烦失眠;湿阻津液,故口干不欲饮。”庄启文思路清晰,层层递进。
“好!”评委席上,孙智仁忍不住低声赞了一句。
陈阳嘴角微露笑意,微微颔首。
墨新知也微微点头。
事实上墨新知和裘益民、肖景云之前都算是一个派系的,特别是裘益民,也是学院派的专家,肖景云虽然是传统祖传中医,但是某些认知倒是和裘益民比较接近。
只不过相比起肖景云和裘益民,墨新知更看重事实,在认识陈阳之后,墨新知反思了很多问题。
裘益民脸上闪过一丝意外,但依旧不动声色:“那么,庄医生认为该如何治疗?常规滋阴恐助湿,清热恐伤正,颇为棘手。”
这正是问题的难点所在。
庄启文沉吟片刻,道:“确属棘手,但不能畏难。治宜养阴与化湿并行,清热与透邪共举。可选用《温病条辨》中的青蒿鳖甲汤合三仁汤加减。”
“方中,鳖甲、生地、知母滋阴清热;青蒿、丹皮透热外出,领邪出境;杏仁、白蔻仁、薏苡仁(三仁)宣上、畅中、渗下,分消湿邪;可酌加淡竹叶、通草增强利湿清热之效。诸药合用,使滋阴而不腻滞,化湿而不伤阴,清热而不冰伏,邪有出路,则热自能退。”
庄启文的方案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阵议论声。
这个用药思路确实精妙,将治疗阴虚热病的名方与宣畅气机、清利湿热的方剂相结合,正对此复杂病机,胆大而心细,绝非墨守成规之辈所能想出。
“荒谬!”一个低沉而充满威严的声音突然响起,压过了现场的议论声。
众人循声望去,开口的正是肖景云!
只见肖景云面色沉凝,目光如电,直视庄启文:“庄医生此论,听起来似乎有理,实则牵强!《伤寒论》明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此患脉细数,舌红少苔,阴虚之象明确无疑。‘口干不欲饮’,焉知不是热在血分,耗伤阴液,而非你所谓的‘挟湿’?青蒿鳖甲汤尚可,合以三仁汤,一派香燥渗利之品,岂不更伤其阴?”
“治病求本,当以大剂滋阴为主,佐以清透虚热即可,如黄连阿胶汤、青蒿鳖甲汤去知母加白薇、地骨皮等,方是正途!你这般杂药乱投,非但不能愈病,反而可能引邪深入,加重病情!”
肖景云的声音洪亮,引经据典,气势逼人。
他直接否定了庄启文“阴虚挟湿”的核心病机判断,并严厉指责其用药思路是“杂药乱投”,可能加重病情。
这一下,会场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看向庄启文。
肖景云的质疑并非胡搅蛮缠,而是基于他深厚的伤寒功底提出的正统观点,极具分量。
庄启文能顶住这位杏林泰斗的压力吗?
面对肖景云如同泰山压顶般的质疑,庄启文深吸一口气,非但没有退缩,眼神反而更加坚定。
庄启文深知,此刻他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陈阳所倡导的“不拘一格”的理念,是无数像他一样没有显赫出身,却凭着实干走出来的中医人的尊严。
他迎着肖景云锐利的目光,不卑不亢地开口,声音依旧沉稳:“肖老前辈言之有理,注重顾护阴液确是治疗虚热证的基本原则,晚辈受教。”
先礼后兵,他先是肯定了肖景云观点中合理的部分,彰显了后辈的礼节,随即话锋一转:
“然而,临床千变万化,证候错综复杂,绝非书本理论可以完全涵盖。”
“此患者病程三月,低热缠绵,若果真是纯阴虚或热在血分,使用黄连阿胶汤或常规滋阴清热法,即便不能速效,也应有所缓解。但事实是,‘效果不显’。”
庄启文抓住病例描述中的关键四字,作为反击的支点:“这便提示我们,病机并非如此单纯。‘口干不欲饮’是重要鉴别点。热在血分,耗伤阴血,固然可见不欲饮,但多伴见斑疹、出血、神昏等症,此患者并无此象。反之,湿邪阻滞气机,津不上承所致之‘不欲饮’,在临床中更为常见。”
庄启文语气平和,却逻辑严密,步步为营:“至于肖老担忧香燥渗利之品伤阴,晚辈在方中选用‘三仁’,杏仁苦辛宣肺,白蔻仁芳香化湿,薏苡仁甘淡渗湿,三者药性并非大辛大燥,而是侧重于宣畅气机,开通湿郁之通路。”
“且方中有鳖甲、生地、知母等大队滋阴之品为君为臣,足以制其燥性,而取其通利之效。此正如叶天士所言‘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此处亦是‘滋阴不在腻,而在开邪路’。”
“湿邪一去,气机通畅,阴液自然得以输布,虚热亦随之而解。若固执于纯阴纯虚,忽视实邪(湿)的存在,一味滋腻壅补,恐闭门留寇,使湿热胶结,病更难愈。”
庄启文的这一番论述,不仅回应了肖景云的质疑,更引用了温病学派大家叶天士的观点来佐证自己的治法,将辩论提升到了伤寒与温病不同学术流派思路碰撞的层面!
《离婚后我的国医技能觉醒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离婚后我的国医技能觉醒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离婚后我的国医技能觉醒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