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石旁边不远处,正对着大海的地方,竖立着一面二三十平米的钢架喷绘。
就这么一面喷绘图,都是从美国“进口”来的。
因为目前国内就没有这个技术,需要用到宣传画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依靠手工描绘,费时费力不说,图像还没那么真实,一眼就能看出来是画的。
而在国外,西门子于1972年就发明了压电按需喷墨技术,随后佳能、爱普生等公司都纷纷跟上,早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在欧美广告界普及了这项技术。
所以周亚丽直接让美国那边,把奠基仪式和未来酒店宣传需要的大幅图画、用喷绘的方式做出来,直接带到内地。
那些港商富豪们还好一点,他们在香港也看过这种东西,只是用的不多,倒也不至于感觉稀奇。
而内地的领导们,在陈凡跟港商们聊天的时候,都不由自主地聚集到了喷绘前,满脸惊叹地品头论足。
“这是照片吧这照片也太大了吧”
“不可能是照片,这不是鹏城大酒店的样子吗,酒店都还没建成,哪里来的照片”
“那这幅图是怎么做出来的”
正好陈凡被李兆基套了话,生怕再被他们下套,听见他们的交谈声,便走了过去,笑道,“这个叫喷绘,是西方国家的一种大型打印技术,主要用于室外大幅图画广告。”
现在国内商业广告已经逐渐恢复,而且广东这边的领导,几乎是国内最先、也是最主动与世界接轨的,自然明白什么是广告。
省里来的领导当即抓住了重点,问道,“这种技术可以引进来吗贵不贵”
陈凡笑道,“引进倒是可以引进,就是设备有点贵,大约要几十万美元。”
事实上,我国是在90年代以后才引进大型宽幅喷绘机,当时的机器一台就要几百万本币,只有资金深厚的大企业才有实力投资。
现在去买,大几十万美元肯定是要的。
不过,如果是在欧美本土使用,价格又是另外一个低很多的数字了。
没办法,技术壁垒是垄断最大的依仗,而垄断又是最赚钱的生意。
即便到了九十年代,世界上做这种宽幅喷绘机的公司也只有三家,分别是威特、nur、赛天使。
直到后来咱们自己研发出国产机器,才将价格打下来。
其实后来的国产机器,也不是成套研发,而是依靠“拼接”。
因为成套的专业大喷机技术都是人家的核心机密,不可能卖给你。后来有聪明人发现,喷绘机跟汽车很像,只要能够买到几个关键配件,就可以组装生产,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rip软件。
当时内蒙的蒙泰公司看准机会,搞出一套rip软件,尽管这东西不怎么好用,但只有他的能用,有总比没有强。
于是短时间内,各种品牌的国产喷绘机喷涌而出。
结果就是,外资公司立刻照着脚后跟打骨折,把价格降到跟国产机一个档次。
差不多的价格,人家的还更好用,市场风向便又随之一变,全都去买进口货了。
直到后来国产技术终于成熟,加上外资也看到了确实封锁不了,才开始同意进行技术合作,最终形成以国产喷绘机为主、内嵌外国技术的市场格局。
但是现在嘛,想买喷绘机,只有进口一条路可以选。
而领导们一听要几十万美元,就买一个图画打印机当即就打了退堂鼓。
“蒜鸟蒜鸟,买不起、买不起。”
“就是。其实我觉得靠人工去画也挺好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简单好用,还能增加就业岗位。”
“我有个亲戚就是画室外图的,手艺可好了,我们单位建厕所,都是请他过来写的字。”
“咦,正好我们单位也要建房子,要写几个字,不如……”
“好哇好哇。”
……
陈凡揣着手手站在一旁也不说话,就保持微笑,主打一个陪伴。
另一边,市里的几位领导则由叶语风几人作陪,其中一位领导好奇地问道,“叶总,这个‘鹏城大酒店’的名字,是谁起的”
叶语风笑着回应,“是我们公司的顾问陈先生起的。”
顿了一下,反问道,“这个名字是有什么问题吗”
那位领导摇了摇头,说道,“没有问题,只是深圳以前名声不显,却没想到,陈作家竟然知道鹏城,显然对深圳的了解很深呐。”
旁边周亚丽立刻充满自豪地说道,“您有所不知,我表弟他还是江南大学的客座教授,专门教民俗学,对民俗方面有很深的研究,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关注当地的历史。
当时我们商量酒店名称的时候,他说这里最早源于宋元时期建鹏城村,明初朝廷又在这里设‘大鹏守御千户所’,并因之建城。从此,这里逐渐成为了广、客、潮文化的交汇地和我国南部的海防重镇。
再看深圳的地形,东西向狭长、南北向扁平状,就像一只大鹏鸟向海而飞,所以用鹏城来代指深圳,再合适不过。”
其实一开始周亚丽的意思,是直接叫“深圳大酒店”,没见人家广州那边还有“中国大酒店”自己直接叫个深圳又怎么了
然后陈凡告诉她,中国大酒店建成后是要移交给国家的,你也想把酒店上交
凡是直接以地名命名的单位,只有国家单位才能用,你算哪颗葱
周亚丽自然不想把酒店上交,于是乖乖地听从老弟的意见,退而求其次,用了鹏城这两个字做名字,也算“曲线救国”,占了一手先机。
其实就算是“鹏城”,也是取了巧。
这时候鹏城的名号还没有被叫响,只有本地人知道鹏城是深圳,外地人根本不了解,要到新千年以后,鹏城的名号才声名远扬。
如果换成“珠江”这种具有代表性的地域名称,一听就知道是哪里的称谓,他们也不会开放给私人或外资使用。
此时的领导们,有的是没意识到这一点,知道内情的呢,又觉得这个名称影响不大,鉴于万木春公司的“贡献”,还有陈凡的背景,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差不多就过去了。
这就让陈凡捡了个大便宜。
等几十年后深圳腾飞,单单这个名字,恐怕就能在“品牌价值榜”上占据一席之地,最起码也是和“广州酒家”一个档次。
这事儿好说不好听,搞清楚内情之后,领导们便不约而同将话题转到陈凡身上。
“嚯,原来陈作家还是大学老师,真是失敬失敬。”
“大学生已经是天之骄子,大学老师那得是什么”
“娇子的老师呗。不过话说回来,可惜深圳没有大学,要不然也可以请陈老师过来做个客座教授,也是可以的嘛。”
“就是就是。”
“哎,要不,我们向上级打个报告,申请建立一个正规的大学,你们觉得怎么样”
“哎呀,这个想法不错。我强烈支持。”
“领导领导,刚好省里的主管领导也在,要不……”
“嗯,有道理。这样,我先去探探口风,要是领导也支持,我们再正式提出申请。”
“好嘞。”
……
就这样,在赵婉茹等人惊讶的目光中,这些领导们你一言、我一语,提前三年提出了建设深圳大学的构想。
然后,当市里的领导跑过来,跟省领导这么一说,省领导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二话不说就同意,并要求市里尽快拿出具体方案,及时向西苑提出申请。
正好现在全国都处于从“恢复教育”往“扩大教育”过渡的阶段,只要理由充分,得到批准的可能性非常大。
至于“普及教育”,那已经是九十年代的事。
他们这一番“即兴”商议,结果直接震惊了陈凡。
他呆呆地站在一旁,脑子有点转不过弯来。
刚才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会让深圳大学提前三年现世
领导们还在商量着,要找那些广东籍的教育界大佬一起帮忙,有人立刻就想到罗征启,说他虽然是出生在京城,祖籍却是番禺,本身又在清华工作多年,肯定能助一臂之力。
还有人说谁谁谁,总之是群策群力,只差开现场办公会议。
可是这里也不是深大选址地啊。
关键时刻,还是陈凡出面“搅局”,走过去笑着说道,“领导、领导。”
等众人被他的叫声吸引过来,他便继续说道,“筹办深大是大事件,不如回去好好商量。咱们先奠基”
领导顿时反应过来,当即哈哈笑道,“对、对,先奠基、先奠基。”
随后,在叶语风的主持下,几位领导先后以喷绘为背景,发表了激情洋溢并意义深远的重要讲话。
领导讲话之后,叶语风硬着头皮,求到陈凡面前,小声嘀咕道,“表少爷,今天来了这么多人,怎么挖土啊”
陈凡环视一眼,脸上表情不变,笑道,“小意思,看我的。”
随后上前两步,只邀请了最大的那位领导上前,然后又请了霍先生过来。
他们两个,加上赵婉茹和周亚丽,四把铁锹便上阵。
其他人,包括总经理叶语风和陈凡自己,都站在一旁做背景板。
别人怕得罪人,他可不怕。
霍先生是股东,请他理所当然。其他港商们都是奔着他的墨宝来的,谁敢有意见
这边则是有了最大的领导出面,其他人还想跟领导肩并肩谁能有意见
让叶语风抓麻的事情,在陈凡手里轻松搞定。
随着电视台的摄影师架起照相机、按动气动门,瞬间将这一刻定格。
……
奠基仪式结束,众位嘉宾又一起上车,返回万木春工业园。
领导们则另有要事,婉拒了午宴的邀请,乘车返回“市区”办公。
话说现在深圳的市区也够土的,嗯,就是字面意思上的“土”,除了原来深圳镇上两条总长不到两公里的水泥路,其他地方到处都是土,路面土、施工带来的土方也土,全是土。
而“特区第一条路”的深南路,这时候还在开建首段工程,设计总长2.1公里,路面更是只有7米宽,没有一点后来深南大道的影子,实在是可怜。
领导们在土路上往回赶,陈凡也坐在中巴车上,看着窗外飞扬的尘土直摇头。
尽管蛇口工业区还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幸好万木春园区在强大的资金支持下,完成了所有的基建,全部都是水泥路面,要不然他都不想来。
不过现在不是吐槽的时候,等车开平稳了一些,他便转头看向周亚丽,问道,“刚才领导们在聊什么怎么突然就跑过去要申请筹建深圳大学了”
周亚丽很无辜地摊了摊手,说道,“我也没说啥啊。就说你在江南大学做客座教授,教授民俗学,然后他们就有人说,可惜深圳没有大学,否则可以请你过来做客座教授。说着说着就说要建大学,然后就跑过去了。”
陈凡一听,不知道该给点什么表情才合适。
筹办一所大学,应该不至于这么儿戏吧
周亚丽看他满脸纠结的样子,不由得小声问道,“我说错话了吗”
陈凡回过神来,摇头说道,“没有。”
顿了一下,他忽然笑了笑,说道,“我估计,你的话只是一个引子。深圳未来想要取得大发展,必定离不开培养自己的人才,那么有一所自己的大学,肯定会方便很多。
我猜是你的话让他们想到了这个短板,再加上现在深圳已经是一座正规的地市级城市,也有资格建立自己的正规大学,他们才会想到这个。”
周亚丽拍拍胸口,呼出一口长气,“唉呀妈呀,我还以为又闯祸了呢。”
这话一出,车厢里顿时笑声一片。
姜丽丽就坐在她旁边,当即挽着她的手臂,说道,“这叫什么闯祸,就算是因你而起,也是好事儿啊。”
叶语风也笑着说道,“现在我们已经确定要在内地扎根发展,深圳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据点,如果这里能办成一所大学,无疑对我们是非常有利的。”
说到这里,她转头看向赵婉茹,问道,“夫人,如果这所大学能办成的话,我们要不要给大学捐款”
赵婉茹刚准备点头,却又迟疑了一下,转头看向陈凡,说道,“小凡,在美国有富豪向学校捐款的传统,不知道在内地适不适合”
毕竟两国国情不同,而且风暴的余音还在,谁也不知道贸贸然捐款,是好事还是坏事
陈凡自然明白她的意思,想了一下,说道,“捐是肯定可以捐,不过捐的方式可能需要再商量一下。”
随即抬起头笑道,“这个肯定是好事,何况还是在这片被定义为改革试验田的地方。最多回头我给师父打个电话,让他去老政委那里探探口风,只要老人家同意,那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喜欢穿在1977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穿在1977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