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些有趣的话题:三观。
不过能聊的话题越来越少了,更多的应该是旁触类通,而这又太多了,无聊。
三观。
世界、生命、无纪。
解释一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首先是世界观。
这样的观念不止世界,但以世界为主更多的应该是世界更为简单,而无论是宇宙观,还是文明观,都是以完整以主题。
一:世界观本身是没有的。
活在世界,活在宇宙,活在文明,不代表就有自己的世界观。
文明有自己的文明观吗?没有。
世界有自己的世界观吗?也没有。
其没有的地方在于这一个个家伙以本身承载了十个巨无霸。
如一个世界,承载了虚空,幽冥、地狱等等因素,它可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吗?不能。但世界观又是存在的?
怎么来的?啧啧。与生俱来。
简单来讲,当世界和生命承载了其他十个家伙,则世界里面的生命体具备朦胧的世界观,而这样的世界观仅仅只是对于自身所在的认同。
如认知世界的存在,认同世界的合理性,但本身是不具备世界观的。
在简单一些,这样的基础世界观让你觉的世界是对的,而不会质疑世界的错误,或者说这样的世界观仅仅是一种常识。
常识的存在,不代表自身具备世界观。
那世界观是怎样来的?
嗯...构建出来的。
以文明,以幽冥,以虚空构建出以世界为主的世界观,若不构建那就是没有,只是具备常识而已。
这一点可以理解成转化,把其他家伙转化的世界的观点,架构出基础的世界观,如同认知。
当没有世界观时,你知道文明,幽冥,虚空的因素是什么吗?不知道。
所以当以外在架构内在时,认知的是世界,而不是幽冥,虚空以及其他。
作为基础世界观,无论以什么元素架构,你认知的只有世界而无其他,因没有这个基础不存在跳板,而世界也是唯一可以认知的,因活在世界,只有架构出基础的世界观之后,才会认知到其他,比如文明等等,对世界做出区分,譬如对错。
唯一是没有对错的,可谓是绝对。
当有了基础世界观,则可以分出对错,而当没有建立出基础时,所谓的世界观只是一种朦胧的常识,而这样的常识需要述说吗?不需要。
与生俱来,习以为常,连认知都没有,而当认知世界时,则是在建立基础,这样的基础不应该说是世界观,而是论,讨论的论,犹如把某种常识给确定下来,成为一种既定认知。
这样的认知即是绝对,也是错误。
毕竟是唯一的,你不可能否定,而认定是绝对的同时也是错误,所以是论,是既定,是认知,而不是认定,这样才有的改。
不然要是认定了,当后者划分出对错,你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若本身是认定的事实,那当然不会同意。
常识是没有必要拿出来讨论的,而当把常识拿出来讨论时,则是认可,这样的认可是小范围的,如同一对一,影响大吗?不大。而提出讨论的家伙则建立了基础世界观,不过这个建立世界观的家伙对另一个产生了影响。
换句话,这个家伙建立世界观容易,但下一个家伙由于受到了前者的影响,则不太容易建立出自己的世界观了,因第二个家伙所认知的是第一个家伙提出来的,对于前者而言是巩固,对于后者却是影响,而这样的影响如同大势所趋,随波逐流一般。
但一对一终究是小范围,影响不大,可我们也说过,常识是没有必要拿出来讨论的。
若自议,还会影响他人吗?不会了。
论的影响是负面的,而非议的影响则是正面的。
即是唯一,当然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这是唯一,更是认知。
于世是唯一。
于生是认知。
唯一世而不是唯一生。
作为生灵,它是会在往后认知到其他的,而世界不会,故世唯一,这就像是生灵可能会背叛世界,但世界不会背叛自己,故世唯一。
当然了,也可以说,这种唯一的效果是生灵造成的,由于认知到世界,从而让自己产生自我的唯一认知。
又或者说第一个认知到世界生灵的是唯一的,别名绝对,又名绝无仅有。
无论第二,第三生灵怎么去证明世界是错的,第一个都会认为世界是对的,唯一的绝对。
这是一生一世,而这样的生灵也是世界绝对的守护者,因它们所认知的是唯一,毋容置疑,毋容反驳的唯一,不要和这样的唯一对立,不然会很惨。
如你质疑世界是错,那唯一可能会认为你不容于世,所以不要和这样的家伙唱对台戏,因谁都不会站在你这一边,包括我们,因这样的家伙只有一个呀。
极端些的例子譬如众叛亲离,仅此一生,如全都背叛了,仅留唯一,那就是于世不容了。
当全部背叛时,即与世不容的开端。
这可以说是清洗,又可以说是放逐,如众生全部背叛向往文明,那唯一的家伙则会把众生扫向文明,要是没有文明的渠道,那就是清洗了,不容反抗的清洗,除非你想与世为敌。
可以说是唯一VS全部。
这是比较极端的例子,理论上并不会,众叛亲离太过奇葩,容的下背叛,但不能是全部,因当全部背叛时,又没有唯一的存在,那世界是子虚乌有的。
如世界是唯一,而不是世生唯一,当众生全部背叛时,则子虚乌有一场空。
额...说多了。
聊世界观。
基础的世界观最为简单,对于常识的认知。
一份思想,一份记忆,世界观建立了,如此简单,但只是基础,之后的世界观建立会越来越难,因不排除有负面的影响,比如传播,这并不利于世界观的建立,但利于唯一的巩固,若唯一传播会它的让世界观坚不可摧,同样的,也会造成既定的事实,这对于其他人来讲则是负担。
既定事实所产生的负担,可能会让世界观停留在基础的层面上很久,当然,这也是唯一的一种形成的方式,有利有弊。既定事实的负担会产生难以违逆的效果。
比如谁都觉的世界是对的,当有这么一个家伙跳出来说世界的不对,那就可能被千夫所指,因是既定事实,因全部认可了,因塑造了唯一,这不存在什么对立了,毕竟谁要是跳脱就是千夫所指,谁敢跳?更多的是想象,独自想想。
好吗?啧啧。
顽固是会很迟钝的。
当尽可能的排除外在因素,世界的会举步维艰,原地踏步,额额额...可能没那么严重,毕竟只是世界观而已。
不过...只可想象,别名不可言,那世界观能普及吗?少之又少。而世界观所代表的东西可不少,比如说知识,智慧,以及悟性。
换句话讲,拥有自己的世界观,类似于天道,如同站在上帝视角看待众生万物,或者说它们的理解力超乎寻常。
天才?嗯。
当世界观越是杂乱无章,那天才自然是越多,基础的世界观太简单了,简单的世界观全是笨蛋,因只是基础,有对错之分吗?没有。
愚不可及。
所以还是自己想想,塑造一个基础即可,传播?没必要。因思易成,更因极简。
如同看山是山,如此简单,简单的看过就行,但这样的情况只适用于初始,如我等的情况就要复杂很多很多了,不在是初始的看山是山,更不是看山不是山。
如看山是山可以说是世界观的基础,当产生出对错,觉的世界有哪里不对了,那是不是看山不是山了?嗯。
那不对是不是会改?嗯。
当照着世界的模样改,那看山还是山,而这样的改动只是因为你看的是世界,虽说是按照自己的世界在改变世界,但归根究底还是世界,而不是其他家伙,所以看山还是山。
这是第三重了。
不过改变世界简单吗?嘻嘻。
这样的改变是利世,还是祸世呢?这是二。
在有事为己,还是为世呢?
利世者顺,但为己则阻。
把自己的东西加在别人的身上以谋私利,人家不阻止你才怪,要知道你的世界和所在的世界是不同的,如这座世界不止有你,还有大家,而你的世界只有你,而无大家,那大家会不会阻止你?会。
利世为己则受阻,若不为己呢?拦。
不说世与世不同,但世界观是完整的,当把完整的东西合在一起,那本身还是完整的吗?不完整了。所以会拦着你,这不是世界拦着你,而是你拦着你自己。
虽说是小小的世界观,好歹也是一世之尊,岂可易合。
拦着你是为你好,换句话说,当你改变了,世界观合二为一了,你的世界观没有了,甘心吗?而之所以会没有了,则是以为你在改变,按照自己的世界改变既定的事实,故此消彼长。
在有吧,若世界安好,需要改变吗?无需。锦上添花而已,虽利世,但于己不利。
简单来讲,改变的作用没那么大,作用很小。而当世界不是那么安好时在改变,这时作用更大,利世为世益己不亏。
一个不利,一个不亏。
作为生灵,选哪个?当然是选第二个,这也是谋私,而这个谋私是双赢,一个赢的是现世,一个赢的是自己,而亏的是世界观,不过世界观虽说没了,但却成为了世之常态,不亏就是了。
一个双赢,一个不亏。
赚的。
当然了,这样的世界观都很基础,基础到什么地步呢?比如基础到世界观里其他生灵的存在,说是唯我独尊并不为过,又或者说这等世界观里存在的生灵都是与现世相同的影像。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就是三重世界观了。
怎么说?
到了看山还是山的地步,你不能保证看山是山的基础世界观还有,可能已经没有了。
若是自证自然是还有的,若是传播,那可能已然消弭,于世界观而言传播是负面的,传的多了,越难以建立自我认知的基础,第一层基础也就跨了。
若世界观只有一层,它是不会崩塌的,可要是世界观的层数高了,底层是会崩塌的,不过由于世界观只是观而已,所以底层崩塌了对上层的影响不大,但不是没有,譬如底层崩塌的多了,上层容易崩溃,不过这样的崩溃大多因外在的压力而导致。
如世界观崩溃的效果...啧啧。世间又多了一个疯子。
当然了,每一种世界观崩溃的效果是不同的,文明有文明的效果,宇宙有宇宙的效果,有些世界观的崩溃可能是压力导致的,但有些却出自于污蔑等等。
三重世界观之后...看山又不是只有山,山可以有角的,山里也可以有石头的,或者说看山象山。
看山象山,看山如山,看山是石。
一个虚,一个真,一个变。
这是简单的形容,多少重的不想深究,不过当观山石之变而成真时,可以传了。
如山说给石听,在由石传。
这不是山在传,而是石在传,而能说给石听的原因,因石是山所生,自可倾听。
换个例子。
我等说给世生听,世生知道了,当世生离世成真而出,自可相传,这传是真传。
非真不传,因它是观。非真相传,误人子弟。
世界观实吗?不实。可当自真时,实锤了,只不过它是你观望出来的,若你代传,不假而已,因它才是你观望出来的真。
一个是假传,一个是真传,差别可想而知,而假传又别名家传,不是特别亲近的真难会。
说白了。
山传给石,是亲传,因特别近,非常近。
若山传给生则是嫡传,得需近亲才可以。
石传给生,则是真传。
其中的区别吧,嫡传的不一定能学会,但真传的总能学会那么一点。
世界观这东西是不好说的,而真传能说,或者说这样的说是问。
问问:你看山是什么?
一问一答,一问再问。问山几许,观山几何。
像我们那是说的非常白,因观个屁,无论我们怎么看,那山还是那座死山,根本撼不动,要是世界观不是崩塌的那么厉害,观念可是活的,越往上越厉害,变态的瞳术,败家败完了,这变态的瞳术也就封杀了。
看山是山,斗转星移,这是看的是世变,还原视为不变,要是滥用如何?要是看生灵,又怎样?啧啧。
世界观这玩意是不能看生灵的,看世一如既往的不变为好,只是观望几何。不看生,因观望一下容易对生灵造成影响动摇,若皆有瞳,看多了会瞎。
可以观自在的瞳,所以自己世界的生,但不能观自己同等的,观自己世界的生灵,因它们是虚,所以可以用世界观来观望成真,而等同的则是窥视,你观望造成的动摇对于其他人而言可是很不礼貌的,类似于反噬,就算人家不介意,但仅仅只是遮挡也会失去光明,所以看多了会瞎。
这也是世界观的一种用处:观望。而瞳亦可创生。
到了我们这,世界观那就是看个寂寞了,那都是构思出来的,胡思乱想,架构一世,即为世界观,这不在是什么认知,而是认真,而且不在仅仅是瞳。
怎么说?观想思慧。
不排除特别变态的到了我们这样的地步还能观,但那应该是瞎子,由瞎子观想思绘出来的眼,或许这样的瞎子能看出不同,而我们做不到。
世界观有关于瞳,但说这个东西吧...其实...咳...随便聊聊。
这玩意挺有用的,关乎于智慧,以及知识,有总比没有要好,就是这样。
下一个话题:生命论。
《十五轮回周》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十五轮回周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十五轮回周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