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大明

北冥老鱼

首页 >> 走私大明 >> 走私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大唐懂王汉明穿越古代:倾城萱王妃(完结)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汉天子西游:贫僧又破戒了神谕亮剑:你一游击队长竟有十万雄兵问棠gl
走私大明 北冥老鱼 - 走私大明全文阅读 - 走私大明txt下载 - 走私大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与正德一起忽悠内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听到正德皇帝说起他任命周重为四海提督的理由,李东阳他们也都立刻安静下来,想看一看正德皇帝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们?只见正德皇帝微旁边的谷大用示意了一下,对方立刻高声道:“宣锦衣卫千户吴山、百户马亮、吴石三人进殿!”

随着谷大用的话语,只见吴山三人从大殿外走进来,先是向正德皇帝行礼后,紧接着又向周重行礼道:“属下参见同知大人!”

“同……同知?”听到吴山三人对周重的称呼,李东阳等人的脑子一时有些转不过弯来,在他们的印象中,周重不但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大才子,而且还是个胆大包天的走私商人,可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是,现在三个锦衣卫军官竟然称周重为同知,难道说周重竟然还有第三重身份,那就是锦衣卫的指挥同知吗?

正德看到李东阳等人脸上震惊的表情,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当下强忍着说道:“各位爱卿,我知道你们反对周重担任四海提督的理由之中,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他只是一个秀才,甚至还经营商业,不过各位可能有所不知,那些只是周重在外的伪装,他真正的身份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只是他向负秘令,不能公开自己的身份,因此才不为外人所知!”

锦衣卫虽然不是太监那样的内臣,但却是天子的私军,内部的升迁理论上全都归天子掌管,可以说只要正德愿意,他可以把任意一个人提拔到指挥使的位子上。之前在猜出李东阳他们可能会因周重不是官员的身份而反对他做四海提督后,于是正德就把周重安排了一个锦衣卫的身份,甚至为了逼真,还把吴山三人叫来演戏。

李东阳也怀疑周重的锦衣卫身份是正德临时安排的,当下开口质疑道:“陛下,锦衣卫虽然自成体系,但据老臣所知,锦衣卫指挥同知已是从三品的高官。向来都是坐镇京城指挥,怎么会派到外地办事?另外整个锦衣卫只有两位指挥同知,前段时间刘谨倒台,使得锦衣卫也清洗了一部分阉党,现在两个指挥同知的职位都空着,到现在也一直没听说提拔什么人担任指挥同知?”

看的出来,李东阳对于锦衣卫也是十分熟悉,竟然还知道锦衣卫两个指挥同知职位空悬的事,而且还知道指挥同知的职权,由此提出两个疑问。若是正德无法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那么李东阳等人就可以肯定。周重的官职肯定是临时安排的。

不过李东阳却是小看了正德和周重,以他们两人的精明,自然不会犯下如此简单的错误,因此只见正德笑呵呵的开口道:“李公问的这两个问题倒也不难回答。其实周重在进京之前,他仅仅只是一个千户,为了协助他做事,我将吴山等人派到他手下效力,不过在进京之后,周重立下一件大功,朕才决定提拔他为指挥同知。”

“哦,臣斗胆敢问陛下,不知周同知立的是什么样的大功?”这时站在李东阳身边的内阁大臣刘忠开口问道。他同样怀疑周重锦衣卫的身份。

“周重向朕献上两件宝物,分别是佛郎机火炮和望远镜,其中佛郎机火炮比我大明的火炮威力强上数倍,特别是还解决了火炮容易炸膛的大问题。望远镜则可以观敌于数里之外,不但可以提前发现敌情。更可让将领用来观察战场局势,可以有了这两样宝物,我大明军队的战力将再次提升几个档次,因此朕这才提升周重为指挥同知,可能因为时日太短,所以消息还没有传出去!”

正德也深知在真话之中掺杂假话,这样说出来的假话才更加逼真,而且在说完之后,他立刻让谷大用取来几架望远镜让李东阳等人试用,结果把几个老大臣也惊的说不出话来,脑子中更是想不通这望远镜为何能把远处的景物拉近?

确认了望远镜是真的,那么传说中的佛郎机火炮也不会作假,毕竟以李东阳他们的身份,可以随时到兵部验证,正德根本没必要骗他们。

“陛下,这望远镜的确神奇,若是佛郎机火炮的确比我大明火炮优良的话,那么提升周公子为指挥同知倒也很正常!”杨廷和这时开口道,虽然他话中没有明说,不过语意中已经透露出相信周重具有锦衣卫官身的事了。

听到杨廷和的话,正德也是脸色一喜,不过还没等他说话,却见李东阳开口道:“陛下,就算周重身有官职,但以他现在的年纪,实在不宜担当四海提督这样的重任,而且献上火炮和望远镜虽是大功,但赏赐一个指挥同知已是不小的恩赐,若是再贸然提拔为四海提督,那就显得陛下对周重太过偏爱,恐怕会引发其它大臣的不满!”

看到身为内阁首辅的李东阳依然反对,正德也有些生气,周重年纪太轻,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不过正德却也有自己的杀手锏,只见他再次向谷大用示意了一下,结果谷大用立刻亲自跑出去,不一会就端进来一个托盘,托盘中放着两样东西,正是周重献上来的玉米和番薯。

看到谷大用手中托盘上的两样奇怪事物,李东阳他们也都是满脸的不解。只见这时朱厚照指着托盘上的玉米和番薯向李东阳几人问道:“各位爱卿可识得托盘上的这两样东西?”

听到正德的话,李东阳和杨廷和等人都是面面相觑,他们自幼饱读诗书,年纪也都比较大了,人生阅历算是十分丰富,也算是见多识广,可惜却唯独没有人见到托盘上的两样东西,最后还是李东阳硬着头皮道:“启禀陛下,老臣看这两样东西似乎是某种植物的根茎和果实,只是臣等却从来没有见过!”

周重听到这里却是心中暗笑,若是李东阳等人能够一口叫出玉米和番薯的名字,那才真的叫有鬼呢,甚至周重还会怀疑对方和自己一样都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

“哈哈~,朕就知道你们各位爱卿不认识!”正德大笑着说道,过了好一会儿,才见他停下笑声走到谷大用身边,指着玉米和番薯介绍道,“各位爱卿请看,这个金色的名叫玉米,另外一个红色外皮的则叫番薯,这是两种可以食用的农作物,本不是我中原之物,而是出产于极东之地的大陆上,后来被佛郎机人带到印度等地……”

“又是佛郎机人?”听到这里时,李东阳和杨廷和等人都是对视一眼,然后又抬头看了看周重,他们已经猜出来的,这两种农作物肯定又是周重带回来送给陛下的。

正德将玉米和番薯简单的介绍了一遍后,然后一脸神秘的开口道:“各位爱卿,朕之所以亲自向大家介绍这两种农作物,主要是因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大明将有一个天大的变化,而这个变化就是由这两种农作物引起的!”

听到正德讲了半天也没有讲出介绍这两种作物的原因,李东阳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陛下,不知这两种农作物有何特异之处,竟然值得陛下如此重视?”

“哈哈哈~,李公不要着急,玉米和番薯都是周重带回来的,而且他在南方已经试种了一年,现在就由他介绍一下这两种作物的特点和产量!”正德再次大笑着说着,在知道了玉米和番薯的产量后,他已经将推广这两种作物当成自己未来最大的政绩了。

看到正德让自己介绍,只风周重清了清嗓子,第二次开口道:“各位阁老,这两种作物差异颇大,我们先以玉米为例,它是一种比较搞旱的作物,亩产量很高,在下在南方试种了一些,结果亩产达到了五百斤,而且这还是因为第一年没有经验,田地也不是很好,相信等到积累了经验,而且换成上等田地的话,恐怕玉米的产量还会更高!”

当李东阳等人听到五百斤的亩产时,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听到后面玉米的亩产还能提高,更让他们有些不敢相信,甚至脸上直接露出怀疑之色。

“周同知,你确定玉米的亩产可以达到五百斤?要知道就算是最好的稻田加上最好的稻种,也很难达到五百斤的亩产!”这时又是李东阳第一个开口质疑道,不过这时他已经改口称呼周重的官职了。

“李公请放心,当初收获这些玉米时,属下特意将吴山等锦衣卫都叫到田地边,让他们亲眼看着玉米过秤,所以若是李公不信的话,可以亲口询问吴山他们!”周重也是一脸肯定的道,不过他心中却是在暗笑,玉米五百斤的产量就已经让李东阳他们如此失态,等一下自己介绍番薯的产量时,恐怕会把他们惊的跳起来。

李东阳听到周重的保证,心中还是有些不信,当下转头对站在殿上的吴山等人的问道:“吴千户,你们真的可以证明玉米的亩产吗?”

“李大人放心,我们兄弟的确是亲眼见到玉米过秤的,所以我们敢有项上人头保证,同知大人所说的产量绝对不会有假!”吴山一脸斩钉截铁的保证道。(未完待续)

喜欢走私大明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走私大明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权宠嫡女:世子妃夜夜想和离修仙重生:我在都市无敌了!斗罗:震惊,最美新娘千仞雪!快穿:病娇大佬他又凶又黏人穿越到原始部落当祭司农门长姐:我娇养的五个弟弟是大佬天娇星河战队:从机动步兵到星际主宰妄折娇枝桃花沟龙刺四合院:重生傻柱,开局搬出大院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为病弱少爷冲喜后,她成了掌中宝绝世神医:腹黑大小姐开局草屋,我能合成万物!官途,从小科员到一省之首!檀郎魏逆网游之黑暗起源
经典收藏血药世家三国之诸葛天下大人,得加钱初唐:砥砺前行千古奸臣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大明:刚中状元,被曝科举舞弊?穿越古代:倾城萱王妃(完结)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重生崇祯之山河一统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塞音老仙闹大明山河血攻约梁山吸血亲王的甜蜜宠物兴元之大宋科技兴国制霸大宋之奸臣传行道:兵道开元情诗与剑榜
最近更新佳丽三千还不够,女帝你都上手了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我打罗马?真的假的?这个开局有点惨啊!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周九皇子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正德皇帝朱厚照三国大军湿家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
走私大明 北冥老鱼 - 走私大明txt下载 - 走私大明最新章节 - 走私大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