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追击“鬼子”的名义收复外蒙古,是老家秘密定下的决策。
由于事关重大,极易影响国际局势,知悉人员都是老家核心层以及秘密战线人员。
张云虽然参与了整个决策的讨论和细节制定,但后续具体实施却无需他和独立支队参与。
老家认识极为清晰。
独立支队是整个八路军最精锐的部队,是所有中国部队中战果最为卓着、名声最为响亮也最受国民推崇的部队,是威震华夏甚至东亚的重装集群。
这样的部队,不应该参与到类似隐蔽的事件中,以免光辉蒙尘。
它就应该立在那里,永远凭借自己的强大击溃敌人,给敌人留下无法匹敌的固有记忆。
而后,凭借这样的威名,哪怕独立支队什么都不做,都能牵制住百万鬼子\/毛熊部队。
正因为无需参与后续工作,在认真琢磨了一会儿收复外蒙古的善后事宜后,张云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曹县战场,翻看起了李云龙、丁伟两人每日上报的战报。
……………………
相比刚刚经历了艰苦战斗的丁伟2纵。
身处曹县战场的老李,如今正是得意和畅快的时候。
几天前的突袭鬼子联合舰队之战,虽然身处陆地上的3纵并未参与太多战斗。
但由于其炮兵部队、增援部队配合守备1旅很好完成了反登陆作战以及后续的围歼登陆部队作战,较好牵制住了鬼子联合舰队撤退步伐,3纵仍然得到了总部的嘉奖。
李云龙作为已经打了17年仗,头上嘉奖处分无数的八路军宿将,自然不在乎这样的嘉奖。
但麾下部队亲自参与了这场近乎改变东亚局势的突袭海战,他多了一项可以与丁伟、孔捷等众多老战友们显摆的功绩,自然春风得意。
不过这些只是小事。
近期真正让李云龙畅快的,却是鬼子近几日的连绵攻势和顽强阻击。
没错,鬼子这几日一直在猛烈反击。
在联合舰队突然覆灭,且3纵大军逼近汉城后,鬼子们终于认清了己方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战局的现实,更认识到地面战争已经距离本土不远。
为了防止八路军全占曹县,并以此为桥头堡,向其本土登陆作战。
过去的几天里,鬼子们一方面忙着应对漂亮国持续的本土轰炸,一边源源不断的向曹县增兵,将大量仅仅训练了三四个月,且仅配置了轻武器和少量火炮的部队送入了曹县境内,补充到了与3纵作战的第一线。
曹县南侧鬼子兵力迅速从12万人增加到了31万人,且开始在汉城后方各处要地挖掘战壕,构筑防线。
快速增加的鬼子兵力,确实让3纵继续推进时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
在数次对汉城外围阵地的进攻中,3纵都遭遇了鬼子极为顽强的阻击和抵抗。
甚至是遭到鬼子大规模夜间突袭。
深受武士道精神熏陶的鬼子士兵们,面对着家乡可能要遭遇中国部队进攻和报复的恐惧,爆发出了令八路军战士们都有些惊讶的战斗意志。
很多不到二十岁且明显训练不足的小鬼子们,前赴后继的从后方开赴过来,不断填补着汉城防线的缺口。
在汉城外围防线上,双方进行了极为猛烈的攻防。
鬼子在八路军优势炮火下,却仍然凭借着极为顽强的意志,坚守着被炮火蹂躏的防线。
甚至在面临极为娴熟的3纵步坦协同进攻时,直接持续开展了自杀式爆破进攻。
很多小鬼子手持炸药包,迎面向着八路军的机枪枪口冲去,宁可付出巨大伤亡,也要炸毁一辆坦克。
甚至很多鬼子将自己掩埋在弹坑或者散兵坑中,待3纵的坦克及步兵经过时直接引爆身下绑的炸药包。
虽然大部分准备进行自杀式袭击的鬼子都被之前猛烈的炮火覆盖或者机枪消灭,但仅仅少量残余的鬼子,却已经让步坦协同部队付出了不小的损失。
面对这种情况,在征求了张司令的意见后,李大团长立即命令部队转攻为守。
3纵一边利用装甲部队突袭调动敌人,一边依托汉城北侧平原和山区已经设置好的大规模炮兵阵地,对暴露的敌人进行重点杀伤。
双方围绕汉城进行了数天的炮战、突击和反突击。
而占据制空权的八路军联合空军更是对着汉城北侧的鬼子炮兵阵地、辎重部队等进行了密集空袭。
虽然不知道确切战果,但根据前线阵地观察员侦察以及高空侦察,鬼子阵地及后方的道路上“尸横遍野”、“血流漂橹”。
鬼子正在遭遇极为残酷的失血。
这是李云龙抗战以来,打的最为轻松的一仗。
……………………
平壤东侧的一个小山村里,3纵指挥部。
时值盛夏,虽有山风吹拂,但指挥室里仍然炎热。
连同李云龙在内,很多参谋们都被汗水浸湿了军装。
但众人却恍若无感,仍然坚守在岗位上。
正当李云龙趴着桌前继续琢磨着前方局势时,只听咣当一声门响。
政委赵刚举着一盘切好的西瓜走了进来。
“老李,歇一歇吧,尝一尝井水冰镇的西瓜。”
赵政委招呼道,“王参谋,将这些西瓜给大家分一分。刚刚从井水中取出来的,还凉着呢!”
老李抬起头来,看着眼前的西瓜嘿嘿一笑,直接上手拿起一块就尝了起来。
“老赵,哪里来的西瓜,曹县百姓也种西瓜么?”
“曹县百姓们种没种我不知道,但沈阳周边种的着实不少。”
李云龙闻言顿时一喜:“哦,鸭绿江大桥彻底修复了?京义线恢复了?”
之前鬼子联合舰队筹划登陆的时候,安排长门号战列舰炮击京义线丹东-新义州段的鸭绿江大桥,摧毁了其中两个桥墩,中断了鸭绿江江口附近的铁路运输。
由于京义线铁路是3纵最为倚仗的运输线,因此过去几天里3纵的后勤总是紧巴巴的。
当然了,在占领平壤后,3纵已经可以依托从辑安直通平壤的铁路进行后勤补给。
但该铁路毕竟属于单线运行,补给能力没法跟复线铁路京义线相比,因此只能优先满足3纵的弹药和粮食需求,根本没有富裕运力运输西瓜这样的零嘴。
但赵刚既然说西瓜是从东北运来的,那必然是鸭绿江大桥那边有好消息了。
“没错,咱们的铁路兵部队经过七天的抢修,终于基本修复了铁路。虽然目前该车段还不能运行重载列车,但一般的客货列车已经没问题了。
这不,军区后勤部知道前线战士们炎热,特意从后方送来了大量西瓜,给战士们解暑。如今大批西瓜正在运往前线,估计晚上战士们就都能吃上了。”
“好啊,好啊。”李云龙狠狠啃了一口西瓜,感受着沁人心脾的凉爽,感叹道:“这是我自黄麻起义以来经历过的后勤最充沛的一仗,感觉真的不错!”
赵刚也颔首认可。
其实跟着张司令打仗后,独立支队的后勤就一直走在全军前列。
各级将领和战士们从来没有为弹药、粮食甚至肉食操心过,认真训练和作战就够了。
不过,不缺粮食弹药仅仅是后勤充裕的第一阶段--吃得饱罢了。
张云虽然可以为部队套现枪支弹药、药品粮食、罐头奶粉,但总不能连蔬菜水果都要操心。
因此,战士们的副食都是各级部队自己操心,主打一个周边百姓有什么就吃(买)什么。
在收复东北并完整接收东北工业、农业产能后,联合军区后勤部门开始向后勤第二阶段--让战士们吃的好而努力。
新鲜的瓜果桃梨,借助便捷的铁路,直接送到前线,让战士们可以一边吃瓜果,一边操作枪炮将鬼子送进地狱。
已经有了漂亮国少爷兵们在曹县吃鸡腿喝可乐的风采。
《亮剑:我给云龙当领导》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亮剑:我给云龙当领导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亮剑:我给云龙当领导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