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伟大舵手

英联邦

首页 >> 明末之伟大舵手 >> 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最狠世子,曹操求我别杀了大明:抬棺进谏,老朱求我别作死了红楼,我乃薛家长子红楼春残唐局曹贼系统:马踏樱花 、统治全球!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赶我去封地,成了最强藩王刚参军就立一等功,你这叫新兵?汉明
明末之伟大舵手 英联邦 - 明末之伟大舵手全文阅读 - 明末之伟大舵手txt下载 - 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59章 妖孽再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米柱知道对方武器是什么?就是清议,就是由读书人所掌握的舆论导向,这也是清流们的一大杀器。

米柱为了对付清流们所掌握的清议,煞费苦心,经营己久。

这利器就是报纸,也就是由司礼监经厂所掌管的《大明日报》,今年五月,《大明日报》销量正式突破四十万份,是第一大读物。

这还不算,米柱在全国十三大承宣布政使司驻地开设锦衣卫分卫,名义是为了保证厂卫利益,其实召开《大明日报》地方分社也是主要任务之一,《大明日报》分社遍及两京十三行省,销量直逼二百万份,它们借助大明发达的驿站系统,送往各地。

大明有二百万读书人吗?肯定没有,识字的总人数应该接近,大明识字之人,人手一份,这还得了?

在《大明日报》推出后,成为了茶楼酒馆必备的神器,许多茶楼为了照顾那些不认识字的客人,安排一些认识字的,当众朗读,吸引了不少的闲人顾客。

这已相当于后世民众中集中在村头听无线电收音的场面。

《大明日报》报道皇帝大婚,是销量最高之时,说销量,其实是言过其实了,因为《大明日报》一开始,就是免费的,这让许多有心跟风的学不来,这投入也太大了,而且必须向司礼监报备,获得批准之后,才可以办报,否则就会让锦衣卫砸了。

这么高的门槛,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但许多大佬们是看到了其中的厉害之处,争夺清议权,就在于此,所以他们是排除万难,办了《东林日报》、《南方日报》等等与《大明日报》一较高低,争夺舆论权。

但是他们的资金、人力、办报理念,被《大明日报》甩了几条街,根本无法竞争,《大明日报》主编是汪文言,一个多谋狡诈的监生,有中书舍人之衔,米柱助理,是可以驱策厂卫的人,其它诸报,如何和他竞争?

更高大上的是,连皇帝都接受《大明日报》独家专访,皇帝在报纸上号召国民:读书明理、忠君爱国、孝顺父母、友睦邻里等等。

其它报纸想采访皇帝,那是不可能的,皇帝不会这么掉价,接受小报釆访。

只要你打开《大明日报》,就可以看到最新朝廷大事、边镇战争、各地奇闻趣事,应有尽有,可以是这时代最全面的资讯娱乐,其影响力与日俱增。

五中旬,《大明日报》刊登了皇帝朱由校和段皇后在地坛挖番薯土豆的信息。

今年春耕,皇帝朱由校与五皇弟朱由检在地坛种下半亩土豆半亩番薯。

四个月后,喜获丰收,皇帝携皇后凤驾前来挖掘,五皇弟和一干大臣在打下手,场面好生热闹。

日报记曰:帝亲临农庄,挖掘番薯和土豆,喜得番薯四百斤,土豆三百斤,帝大悦,赐大臣公卿番薯土豆各一斤,余者收回御膳房自用,帝有感百姓不易,当众许诺:“永不向百姓加赋!”在场百姓有感帝恩,三呼万岁谢恩,甚至有磕破头者。

时有户部尚书孙公承宗拦驾进书,上投《新税法》,其核心用意,只有数条,其一,百姓永不加赋,地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增加赋税、徭役;其二:官民一体,同交赋税……。

韩爌将报纸一扔,拍案怒道:“荒天下之大谬也!岂有读书人与农民同负徭役之理?真是有失斯文,孙承宗糊涂至此!欲做天下读书人之公敌否?”

他的党羽惠世扬道:“孙承宗大奸似忠,邀名买直而己,此等奸人,为媚上幸进,不惜与天下读书人为敌矣!韩公为当今清流领袖,何不登高一呼,天下读书人必定望风景从,共诛奸邪,震妖孽!”

韩爌道:“赵尚书、邹尚书怎么说?”

惠世扬道:“还能怎么说?皇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是祖制,凭何因他孙某人一句话而推翻?魏忠贤、米柱、孙承宗等奸佞,媚上幸进,一味劝君沉溺于逸乐,与民争利,实乃是当今之奸贼,我等何不上书弹劾,也让世人知道,这等无耻奸贼的嘴面?”

“竖子不足与谋,他在福建败给米柱,败得这么惨,一点也不冤!”韩爌心道,远远不是一个档次的,人家的攻势凶狠凌厉,挟天下民意以自重,你竞然还以几个官员之意对抗天下大势。

大明仕农工商四民,农和工又占了绝对多数,不加他们的赋税徭役,就只加当官的,他们有什么理由反对,有什么理由拒绝,以几个当官的官意抗衡皇权,这是找死。

嘉靖朝伏阙请愿的大礼议和万历朝的立国本之争,看似是官员和皇权之争,其实是官员代表的是祖宗家法,挟天下民意以自重,以天下民意抗衡至尊皇权,皇权只有选择退让一途。

现在皇权挟天下民意以自重,来势汹猛,连韩爌都觉心惊,这货却是不当一回事,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也不知水深水浅。

韩爌道:“惠大人且回去召集更多的同道中人,大伙儿统一意见之后,再决定行动。”

惠世扬道:“好!”在他眼里,东林党自然是叶向高为首,三君中的赵南星、邹元标居次,韩爌则又次,作不了主,自然是去找更大的大佬商量。

韩爌让人请来西席李沧海,这李沧海是他们家新请的西席,他学识十分丰富,深受他儿子韩勇的赏识,负责教育韩家儿孙们读书,韩爌与他谈过几次,这是一个有大见识,胸中有滔略的人。

李沧海很快来到,他向韩爌一拱,说道:“东翁何事相召?”这潇洒从容气度,惠世扬远远比不上。

韩爌道:“李先生想必看了最新一期《大明日报》,皇帝竞听信奸佞之言,计划实际新税法,向天下仕绅收税,真斯文扫地也!”

李沧海道:“高招!这其实是解决大明税收、社会疑难的唯一方法,减少贫穷农民之税,多收富商豪强之税,这是解决大明疑难的唯一方法,此法若行,大明如同商周之国,有千年国运都有可能!”

韩爌脸色一沉,他是想听反调的,不是让人高唱赞歌的,他说道:“李先生如此推许新税法?”

李沧海看出韩爌的不悦,但还是道:“解决大明社会难题的唯一办法,惜乎不是大人所推,然则大人必成千古名人了。”

韩爌道:“李先生身为读书人,居然也支持这样的政策?”

李沧海说道:“学生态度并不重要,这确是皇帝解决危机的唯一办法,然而身为一个读书人,必须反对,皇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免仕绅赋税则是根本,如若仕绅与农工一体交税,谈何特权?谈何共治天下?”

这一句韩爌爱听。

李沧海道:“仁宗皇帝,提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是优渥读书人,争取天下读书人之心,免赋税徭役才能专心读书,研究学问,为国效力,这是有违祖宗家法,不孝之举。”

韩爌道:“当今天子,重利轻礼法,喜好玩乐而怠于政务,放权魏米之流,一味与民争利,一味穷兵渎武,非明君所为也。”

李沧海道:“历代帝皇,成就霸业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开科取仕,缘何?是为了收取天下仕子之心,仕林不归顺,皇位就坐不稳,为了霸业,必须这么做?今上坐稳龙椅,又挟天下民意以自重,自然不用将仕林放在眼里?但这现实吗?没有天下仕子支持,他可以做这皇帝吗?要想马儿肥,又不让马儿吃草,这现实吗?”

韩爌道:“李先生慎言。”

李沧海道:“没有了特权,仕如何领导四民?又如何共治天下?所谓收税,意在收权,人家既要尔等办事,又要尔等下死力干活呢?〞

韩爌道:“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寒窗苦读只为金榜题后,这也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真谛,如果没有这一切,谁人肯寒窗苦读?本官的意思的,这应该怎么办?该如何应对?”

李沧海道:“皇帝站在道德制高点,又有民意支持,扛之如同螳臂当车,只有软相抗,消极怠工,官不是有一至理名言,任你官清如风,我自吏滑如油,这国家政策的制订是一回事,怎么执行,执行的力度又是一回事,他要向官员收税,总不能让泥腿子们去收吧?官收官税,还不是停留于纸上?”

韩爌听得暗自点头,这李沧海熟悉官场运作,又深悉人性,比之惠世场,强上许多倍,他叹道:“惜乎李先生不是正途出身,否则必定前途无量。”

李沧海道:“科举出身又如何?本人万历二十三年乙末科二甲十一名,与刘一燝、刘一煜,李思恭、聂正同期。”

韩爌笑道:“万历二十三年乙末科二甲十一名?李先生说笑了吧?这人应该是李无忌,任福王府长史,己在开封府狱自杀……。”他看见李沧海一点笑容也没有,严肃认真,他惊道:“李无忌!”

喜欢明末之伟大舵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明末之伟大舵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蜉蝣玄幻:成为瞎子,我游历江湖魏逆歌王从再就业开始咸鱼郡主回京,全皇朝追着吃瓜甜诱,撩宠!顾先生蓄谋已久黑欲青春邵顾问的心理陷阱医妃天下:三王,快来撩精灵:一只捷拉奥拉投喂星际网民,军舰上交国家暴富重生港岛,家大业大我的供货商遍布三千小世界蓝道江湖:老千和尤物寒灾荒年,他们村却连肥肉都嫌弃长安好明星渡灵记一宠成瘾:喵系萌妻,甜甜哒蚀骨情糜
经典收藏循霸三国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大明:刚中状元,被曝科举舞弊?穿越明朝小王侯大唐之九子夺嫡吸血亲王的甜蜜宠物穿越古代:倾城萱王妃(完结)行道:兵道盛唐再临乱世第一能臣吾父朱高煦直播三国:这个主播太不稳健!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维多利亚的秘密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异域之星球领主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
最近更新明朝写作素材大全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梦回西晋娶女帝白话三侠五义大明抄家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大明狗腿子山贼之谋定三国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高衙内的恣意人生大齐之君上传奇
明末之伟大舵手 英联邦 - 明末之伟大舵手txt下载 - 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章节 - 明末之伟大舵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