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伟大舵手

英联邦

首页 >> 明末之伟大舵手 >> 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曹贼系统:马踏樱花 、统治全球!大蜀相:截胡诸葛亮亮剑:让你驱逐倭寇,你马踏樱花?三国:从宛城开始明末之力挽狂澜大明:抬棺进谏,老朱求我别作死了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血雨腥风逆天行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五代梦
明末之伟大舵手 英联邦 - 明末之伟大舵手全文阅读 - 明末之伟大舵手txt下载 - 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74章 制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京城的防卫,一向是由三大营负责,即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

至正统十四年二月,总人数约为十七万,五军营分为中军、左﹑右掖和左﹑右哨。军士除来自京师卫军外,又调中都留守司及山东﹑河南﹑大宁三都司卫所马步官军轮番到京师宿卫和操练,称为班军。

隶属五军营的还有掌随驾马队官军的十二营,掌操练上直叉刀手及京卫步队官军的围子手营,以及幼官舍人殚忠﹑效义诸营。

三千营以三千蒙古骑兵为骨干,实际人数不止三千,全部为骑兵,分五司,分掌皇帝的旗﹑舆服﹑兵仗金鼓、御用宝物等。

神机营,因用兵交址,得火器法,立营肄习而名,其下亦分中军、左﹑右掖、左﹑右哨。中军分设四司,掖﹑哨各分设三司,掌铳﹑炮等项火器。隶属该营的还有五千营,掌操演火器及随驾护卫马队官军。

三大营初建时,颇有战斗力,土木之变中主力损耗殆尽。景泰时,兵部尚书于谦对京营编制进行改革,于三大营中选精锐十万,分十营团练,以备紧急调用﹐称十团营。十团营由总兵官一人统领,监以内臣﹑兵部尚书或都御史一人为提督,现在由英国公张惟贤负责。

各营分设都督、号头官﹑都指挥﹑把总﹑领队﹑营队等官,京营规制至此一变,天顺初,罢十团营。

成化初,复十团营旧制,二年又罢,三年复置,且增为十二团营,其名为奋﹑耀﹑练﹑显四武营,敢﹑果﹑效﹑鼓四勇营,立﹑伸﹑扬﹑振四威营。十二团营由十二侯分掌,佐以都指挥,监以内臣,各团营又分五军﹑三千﹑神机三营,时人称为选锋。

正德初,十二团营仅选出六万零五百锐卒,于是调边军数万人入卫京师,名之外四家,又立东西两官厅,东官厅操练正德初所选官军,西官厅选团营及勇士﹑四卫军操练,从此,两官厅称选锋,而十二团营被称为老家。

嘉靖二十九年,罢团营和两官厅,恢复永乐时三大营旧制,不同的是三千营改名神枢营,其三营司哨掖等名及诸内臣俱裁革,而以大将一员统帅,称总督京营戎政,以文臣一员辅佐,称协理京营戎政。

其下设副参等官,凡团营两官厅之兵,悉归五军营,而宝纛令旗等项则仍神枢营,嘉靖后,三大营增设监视内臣﹐营务尽领于中官。

三大营是皇城的主要保卫力量,米柱就怀疑,当地的土木堡之变败得凄惨,败得傒侥,没有土木堡的勋贵集团覆灭,就没有文官势力的崛起。

后世还有什么“文官阴谋论”,甚至胡说“于谦策划土木堡之变”的论调在网上甚嚣于尘上。

米柱却知道,那就是死在土木堡的文官首脑和大有前途的高级文官,比武将勋贵们只多不少。

传统史学观点,均认为此战大败的元凶,是朱祁镇宠幸的宦官王振王公公,犯下了各种匪夷所思的低级错误,才导致大军覆没。

可是随着米柱对明代历史的不断深入研究,可以确定明代宦官仅仅是秉承皇帝意志的代言人,本身并没有足以左右皇帝的权柄,只是皇帝用来驾驭抵抗朝廷百官的枪盾,强如党羽满朝的九千岁魏忠贤,也仅仅是崇祯帝这么一个刚登基的新君就轻松拿下,太能说明问题了,因此土木堡之战的真正罪魁祸首,应当是皇帝朱祁镇无疑,而王振公公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他的进退失措、指挥不当背锅罢了。

在所有关于土木堡之战的相关记述中,朱祁镇这么一个成年人,整场战争中居然就像个王振的提线木偶,王公公怎么说,他便怎么去指挥群臣三军去做,全无半点异议,这怎么可能呢?

作为大明帝国皇帝的朱祁镇会智商低下、神智不正常?事事听一个下人的?这位神通广大的王公公,纯粹是在史书中某人的决策失误背黑锅?君看后来朱祁镇归来复辟之后,还为王振立庙纪念,就知他并不恨王振,而且有些怀念和感激--难为了先生为他背锅了。

所以,米柱可以断定,土木堡之变,没有什么阴谋可言。

土木堡之变后,整个大明王朝文武中枢,几近一扫而空,京城门户亦已洞开,经历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鼎盛时期的帝国经此一败,竟到生死存亡关头,正统十四年八月癸亥:时京师戒严,羸马疲卒不满十万,人心汹汹,群臣聚哭于朝,议战守,有欲南迁者。

大明此时未灭,有于谦等趁势而起,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只能说大明气数未尽,这个由一个有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朱棣、郑和、于谦、戚继光、王守仁、朱载堉、杨慎、沈练、李时珍、海瑞、高拱、张居正等英雄守护的大明皇朝命不该绝,在此危难时刻,有英雄挺身而出,拯救天下和苍生。

比如现在的我,就是这么一个人物,米柱经常在美美的想。

土木堡之变后的仕大夫集团势力急剧崛起,只能说是因势而起,时势造英雄。

而且他们也知道了一点,有一个弱智的皇帝,是多么坑爹的事,所以皇帝的权力必须受到限制,自此皇权与仕大夫共治天下,皇帝被限制在皇宫之中,武人被全力压制,地位急剧下降,皇帝不甘皇权旁落,捧起内廷,与之相斗,你内阁有票拟之权,但内廷有批红之权,斗个不亦乐乎。

大明二百多年,就是这样渡过,二百年的重文轻武政策,让大明腐败虚弱到了极点,这才会有建奴的崛起。

米柱现在进行大反攻,也有一点明确的事,他在为皇帝收权,但是并不是一味的无条件屈从,而是将权力集中在军机处,军政大权是由军机大臣们负责,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并不会听从皇帝脑袋一拍,异想天开式的指挥。

皇帝是可以有想法和意图,但是这意图必须经过军机处的完善和认可,变成可执行性的计划。

朱由校与老宗祖朱祁镇相比,高明不到那里去,但是他有一点优点,那就是自知之明,自己不懂的,就交给懂行的人去干,结果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效果相当的好。

米柱与皇帝相处,并不是像外界所传的,一味的媚上取宠,其实他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皇帝。

皇帝你敢吹万能?请问这一堆数学课怎么做?你能和太监比高音?能看懂专业的军事地图?会看星图?会填词作诗?所以皇帝是一直的明白,这世界上没有万能的人和事,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国家的基石是文治武功,任何一种单独极端的方式,都会让国家走向衰亡,武夫当国,就会有唐末的藩镇之乱,而武文轻武,宋徽宗父子的下场够惨了吧?老婆女儿尽成了女真人尽情蹂躏糟蹋的妓女,最后死在了异国,屈辱之极。

大明的内阁制度是不错的,至少有可能转化为君主立宪制,只是他们将武人排除在外,不懂装懂,让这制度未出生就畸形化。

米柱则希望,大明最终是走向君主立宪制,天下人共治天下,内阁负责内政,军机处负责军事,相互取长补短,让国家良性发展。

君主立宪制这种虚君共和是未来治理国家的主流方式,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这就避免了国家由一个人治理,如果这个人老了,昏庸了,国家就悲剧了,他朱氏可以不在乎天下得失,但是米柱这等天下人自己在乎呀!皇帝可以无视天下人的生死,所以他们这些天下人就必须自己的重视了。

英国,是世界上最君主立宪制国家,现在还没有开始呢?这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君主制,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君主立宪制确立初期,英国国王的权力还是相当大的,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实际地位并没有超越于王权之上。但随着君主立宪政体的发展,国王的权力逐渐削弱,在后来英国,国王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权力象征。

权力的转移,制度的完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踘而就只会煮成了夹生饭,现在大明还是朱家当家,还是皇帝当家,但是他种下了这种子,就会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最后成形。

就像这内阁学士,一开始只是为皇

帝写诏书的助手,官居五品,离开了皇帝的护翼支持,什么都不是,现在呢?这是成长为百官之首,是有实无名的相国,只是改名为首辅而己。

如果他们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发展成为君主立宪制这是迟早的事,这才是为大明续命的方法呀!

现在,他们都知道,在献俘之后,就是短兵相接之时。

喜欢明末之伟大舵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明末之伟大舵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全职法师:从获得白虎吊坠开始四合院:距离枪毙还有三天九梦茶室通兽世,她靠茶艺抚慰毛茸茸暴躁君主综影视之美色撩人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全民游戏:开局极夜荒野求生师妹低调点,我还没无敌呢!万人迷向导:S级哨兵们的菟丝花无敌修仙奶爸她命中缺鬼,鬼王的鬼北洋龙吟斗罗:震惊,最美新娘千仞雪!女配快穿后,她风情万种军婚:七零国医在北大荒撸大猫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狂赎寒灾荒年,他们村却连肥肉都嫌弃你不知道?温总,我前夫
经典收藏混在大唐当首富回到东汉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绝代废材倾天下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铁血山河志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帝国再起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我有皇后光环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循霸三国穿越之女扮男装惹桃花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黄沙百战穿金甲许你盛世安宁带个手机回汉朝
最近更新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穿越大明朱雄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宋终:一拳镇关西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成州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我这等人,也能称帝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的女皇老婆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明末之伟大舵手 英联邦 - 明末之伟大舵手txt下载 - 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章节 - 明末之伟大舵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