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伟大舵手

英联邦

首页 >> 明末之伟大舵手 >> 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大明:抬棺进谏,老朱求我别作死了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寻唐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扶蜀逆天换明
明末之伟大舵手 英联邦 - 明末之伟大舵手全文阅读 - 明末之伟大舵手txt下载 - 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76章 丁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

这源于汉代,在汉末丁忧去官很通行,非但是父母三年之丧要丁忧,就是兄弟姊妹期功服之丧也要丁忧。陶渊明诗有说及奔妹丧的,潘安仁《悼亡诗》也有说及奔丧的,可见丁忧之风在那是很盛,唐时此风渐息,宋代,由太常礼院掌其事,凡官员有父母丧,须报请解官,承重孙如父已先亡,也须解官,服满后起复。

西汉时规定在朝廷供职人员丁忧(离职)三年,至东汉时,丁忧制度已盛行,此后历代均有规定,且品官丁忧,若匿而不报,一经查出,将受到惩处。

但朝廷根据需要,不许在职官员丁忧守制,称夺情,或有的守制未满,而应朝廷之召出来应职者,称起复。到明代把它定在律令,除了父母丧不必去官。

韩爌作为当朝阁臣,文坛领袖,道德文章,为仕林标杆,身负天下之名,如果让人知道母亲去世,不回乡丁忧,只怕会是天下群情激愤,难挡天下人悠悠之口。

做官的父母死了,要告丁忧回乡守孝,孝服满后再陈请复职。三年守孝中不能参加宴会应酬,夫妇不能同房,家属不能生孩子,否则经人告发就要办罪。

正统七年令,凡官吏匿丧者,俱发原籍为民。正统十二年又令,内外大小官员丁忧者,不许保奏夺情起复。皇帝诏令明确,隐瞒父母丧事,不辞官守孝的,一旦发现削官为民,而且不准在守孝期起用为官。所谓夺情指因为某些官员职位重要,皇帝特别下令,不许辞职,继续为国效力,从内心里,韩爌命望皇帝夺情,至少给他几个月的时时间,但是夺情的情况很少见,为父母尽孝道乃是人生大事,皇帝这么做,也会被人批评,罔顾他人孝道,非仁君所为。

而且惨的是,当官的政治前途问题,朝廷当官,实权在握的缺,一个人萝卜一个坑,还有无数人盯着这坑,守孝三年后还能做官吗?当然是可以的,毕竟如果一个官员辛辛苦苦几十年,父母一去世就要从头再来,岂不是不合情理?

不过官员未必能够官复原职,毕竟职位要人做事,不可能等人三年,具体职位需要朝廷安排,大明内阁宰辅,可以丁忧后成功起复的,只有杨荣一人,当然这只是文官,武将丁忧不解除官职,而是给假100天,这是重文轻武的时代,粗鲁武夫有什么资格丁忧?

所以老夫人的死,对于韩家来说,真的是相当于天塌了,亲人去世己是一种打击,韩氏家族的守护神,当朝阁老韩爌回乡丁忧,这对于韩氏家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这时代,一个当官的为家族带来的巨大好处,真正的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韩爌家乃官宦世家,该捞的,该享受的特权早就享受了,金钱己引不起他的兴趣,他只有政治上的追求和抱负了,他相当担心,一旦离开朝廷,再回之日,己是人是物非。

韩爌乃官场老鸟,万历时都朝廷官场都是十几年变化不大,但是这过去三年,变化也太快和太凶险了。

萨尔浒之战、万历驾崩、泰昌驾崩、康熙登基,然后是沈阳卫之战、开原之战、奢崇明之乱、贵州之战、蒙古之战,大明帝国像是打了鸡血般奋起,惨烈外战,百战百胜,但一系列的大战和大动作,透支了国家最后一点元气,大明对外无敌,但国库和内帑却是饿死老鼠,这是极其的危险了。

而且随着系列大战的胜利,武将勋贵集团开始崛起,皇帝为小人所惑,竟有放弃二百年既定国策之意。

仕大夫共治天下,这是既定国策,二百年稳定的关键,这也是他们仕林的逆鳞,他们所一直追求和保护的伟大理想,大明处于变革的前夜,他实在不想此时离去,这相当于于少保(于谦)缺席京城保卫战呀。

但是母亲归天,锦衣卫又知道了,是无法隐瞒和拖延了,张居正的经验也太惨痛的了点。

万历五年,张居正十九年未相见的父亲张文明去世了,这时正值张居正掌握权力不久,各项改革事业刚刚铺开,他当然不愿意此时离职。恰逢小皇帝万历这时也对他崇拜得不得了,两边一拍即合,夺情!

张居正这么干,一是贪慕权力,二是实在不想心中理想,付诸东流。其时十五岁的万历也非常需要他,主少国疑,朝廷恰是需要重臣发挥定海神针作用之时,韩爌完全理解张居正的做法。

但是大明仕林的舆论力量非常强大,无数官员上书谴责张首辅的不孝行为,结果小皇帝生气了,当众痛打反对者的屁股,有人甚至被打成残疾。

这件事的结果是复杂的,对于张居正,夺情一事让他愈发自我膨胀,开始了从贤相到权臣的转变;对于万历,长大以后觉得自己被张老师骗了,拿夺情做文章,将死去的张居正抄家夺爵、子孙流放;而对于政敌来说,由于万历记恨张居正,导致初见成效的张氏改革人亡政息,而且张氏墙倒众人推,子孙后代下场极惨。

这件事也给了后面的官员一个警省,父母归天,没有什么好想的,直接丁忧,他的老乡万历的首辅张四维也是如此。

万历十一年张四维其父嵋川公亡,四维将归里服丧,辞朝廷于文华殿,劝神宗以法祖、孝亲、讲学、勤政、清心、寡欲、惜财、爱民,保终如始。

他是作好了政治安排,也为日后复起埋下伏笔这才回家,谁知人算不如天算,他倒霉到了极点。

四维带病匍匐奔丧,日夜兼程,废寝忘食,道病几殆。刚至家,后母胡夫人亦亡,两弟又亡,悲痛交集,带病致哀服丧,十三年十月,四维服丧将满,病殁于家。神宗闻卒震悼,辍一日视朝,遣官治葬事,赠太师,谥文毅。

大明官场常态,人走政息,欲离茶凉,韩爌没有什么好想好说的,直接的写了请求丁忧的折子,态度坚决,不可挽留。

对于朝中的政争,他只是向叶向高和刘一燝写了一封信:朝中大事,仕林福祉,唯公作定海神针,领导群臣,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象云拜别。”

韩爌深知朝廷冷漠,人末走茶己凉,他没有再要必要上朝,与同僚告别,告诫君王十二条清规戒律什么的,这只会让人生厌。

在阁臣之位,有辅助君王之权,自应该敢犯颜直谏,劝君王近贤臣,远小人,现在不在其位,还啰啰嗦嗦的说教劝人,只会惹人生厌,令君臣生分,复起无望。

所以韩爌,连早朝也不去了,只等天亮之后,旨意下了,立即回乡奔丧。

今日早朝,讨论的议题是,后日的献俘大典之事,另有西南亓诗教来了消息,各路大军分进合击,收复泸州,攻入永宁,擒获奢崇明,其百户以上军官,全部处斩,奢崇明也被处以五马分尸之刑,西南乱平。

这确是锦上添花的美事了,国内的战乱全部平定,蒙古帝国归降,他们大明经过这些日子的战乱,是时候放马南山,休养生息了,大臣们都喜气洋洋的,十分的高兴,所有人都知道了一点,在大伙儿的努力之下,大明很快走上了盛世了。

他们将成为盛世名臣,流传千古。

但是当收到韩爌请求丁忧的上书,请多人都觉得婉惜不己,更多的人是幸灾乐祸,心中燃起野望。

朱由校道:“骤闻恶噩,朕心甚惊?韩老三朝老臣,朝廷磐石,朝廷不可一日有离,朕欲夺情驳回,众卿以为然?”

皇帝永远必须做好人,坏事脏事都是下面的人干的。

礼部尚书周如磐立即道:“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人以礼义立天下,国以孝而自治,人若无孝顺之心,与禽兽何异?皇上贵为天子,却需体恤下臣,不可夺人孝顺之心。”

魏广微等把心放回了肚子里,有人抢了先,就不用他们枉做小人了。

朱由校道:“非是朕无情,而是朕年幼,主少国疑,正需韩老这种重臣相辅,可保朝政无虞矣!”

叶向高和刘一燝震惊不己,正统十二年令,内外大小官员丁忧者,不许保奏夺情起复,但上可夺情,权在皇帝之手,他们内中燃起希望,皇帝毕竟重情,关爱老臣。

但是周如磐这一根筋的人不依不饶,大声道:“皇上岂能因为政事,而剥夺他们孝顺之心?异日天下民心所摘,皇上宁为坏人否。”

朱由校一叹:“准了!敕令韩老夫人加护国夫人号,令礼部携千金与祭品代朕前去祭拜。”

众臣大声道:“皇上圣明。”

这样,东林党名臣,身负天下之望的韩爌阁老回乡丁忧,在朝廷出局,想再次起复,己是二十七个月之后事,那时人是物非,一切不同矣。

喜欢明末之伟大舵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明末之伟大舵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医妃天下:三王,快来撩离婚后我的国医技能觉醒了长夜君主怪谈:抽了个疯子?是大佬小号!咸鱼郡主回京,全皇朝追着吃瓜七星彩重生之我从天龙活到现代九梦长安好修仙重生:我在都市无敌了!龙吟万人迷向导:S级哨兵们的菟丝花北洋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摆烂五百年,剑仙身份藏不住了!官场,女局长助我平步青云斗罗:震惊,最美新娘千仞雪!九叔:我是茅山大师兄石坚斗破:我都成帝了,怎么系统才来攻略失败回现代,暴君忏悔求复合
经典收藏大唐开局震惊长孙皇后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兴元之大宋科技兴国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朕绝不当皇帝重生—深闺九王妃大明极品赘婿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寒门霸主帝国再起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维多利亚的秘密大隋幕僚长吸血亲王的甜蜜宠物超神学院之我是天使凉冰千古奸臣乱世第一能臣循霸三国
最近更新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我不叫谢石头古今名人记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星落门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秦朝历险记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秦始皇荡平六国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明末之伟大舵手 英联邦 - 明末之伟大舵手txt下载 - 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章节 - 明末之伟大舵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