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伟大舵手

英联邦

首页 >> 明末之伟大舵手 >> 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宋医灵祭震惊!开局召唤汉朝皇帝围攻三国大明崇祯:朕不做亡国之君三国:最狠世子,曹操求我别杀了北洋大唐:拜托,我真没想造反啊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寒门霸主
明末之伟大舵手 英联邦 - 明末之伟大舵手全文阅读 - 明末之伟大舵手txt下载 - 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96章 动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葡萄牙对大明宣战,这是大明单方面定义的,只要他们对大明属国下手,大明将以武力还击。

这一点虽然霸道,但适合现在世界之上所有的国家法律和利益标准,作为一个强国,连自己的小弟都保不住,有何面目立足于天下?人家又凭什么向你朝贡,奉你为老大?

只是以前,大明国家政策性禁海,漠视南洋小弟生死,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才敢在南洋如此的肆无忌惮攫取利益,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但是现在,大明政策性开海,重视海洋利益,这一点,是荷兰人和葡萄牙人预料不到的,他们如果知道大明政策变得这么快,一定不会为西班牙人出头,自寻烦恼,损害在该地区的利益。

无论是西班牙人还是荷兰人、英国人,他们的海军力量都强于大明,问题是他们布署在广大的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因为这的时代航海条件恶劣,自欧洲出发,杀至南洋,这是万里调兵,要冒极大的风险的和付出极大代价的。

他们的海军尚好,可以适应沿途恶劣的气候和颠波之苦,对于各种恶劣气侯和疾病,也有一定的免疫力,但陆军士兵火枪手们,则没有像小强一般顽强的生命力,往往十成里折了五成,他们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往安达曼海以东投放一万名士兵,没有足够的士兵,就没有办法保护他们的利益,这让他们无法快速的殖民。

所以没有办法,他们只好多管齐下,一方面疯狂夺取南洋利益,一方面又尊重大明,与大明做生意。

当然,他们也在试探大明,几次交手,他们吃亏不小,不敢打大明主意,转而全力经营南洋。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大明会因一南洋小国,而与他们开战,就是开战也不怕,大明在南洋地区没有军事存在,有什么好怕的?

张利达剥夺了葡萄牙人在澳门的一切权益,没收了全部财产,这是因为在昨天,荷葡联军炮击马尼拉,战争开始了。

马洛斯怒道:“我严重抗议,这是狡辩,只为你们偷袭澳门而砌词掩饰,昨天在马尼拉发生的事,你们怎么现在就知道了。”

张利达道:“你们以为做得隐蔽,但是可以告诉你们,在你们的舰队离开港口之时,我们就知道了,全程跟踪和监视,你们开出了第一炮时,我们的信鸽就起飞了,现在,北边的皇帝陛下都知道了,圣谕下:让西夷滚回西洋,东方属于东方人。”

马洛斯脸色苍白,跌坐于地,他还希望这一切是下面的人搞的,皇帝不知道,他们还可以去告御状讨回公道了,这康熙小皇帝年纪虽小,却比他老狐狸爷爷贪多了。

大明果然是庞然大物,地区第一强国,一出手,就占领了澳门,斩断了他们伸向大明的手。

张利达十分得意,领着马洛斯,参观炮台。

海面上五艘主力战舰在短暂停留之后,加水补充物资,又再出发,前往南洋。

而且马洛斯亲眼看见,光是今日,就有三支船队迅速南下,他们是运输船,运送物资的。

马洛斯惊恐道:“你们派出这么多船只干什么?”

张利达道:“荷兰和葡萄牙舰队覆灭之后,南洋将出现权力真空,当然是由大明接上。”

马洛斯冷汗直冒,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达南洋己快百年了,百年经营,才有今日之盛况,谁知大明一旦出手,就让他们百年努力,化为乌有。

这些该死的,什么时侯不选,偏选这时候用兵,现在是季风时节,大明可以顺风顺水,迅速南下支援。

秋冬季节,尤其是冬季,11月至翌年3月为冬季风时期。因为在这季节里东南沿海盛行偏北风,主要是东北风),东北季风将使从沿海各府县出发的商船顺风南下。

古代利用季风实施航海活动,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当郑和下西洋,除了第一次夏季启航秋季返回外,其余六次都是在冬半年的东北季风期间出发,在夏季(西南季风期间)归航。

顺风行船对古代扬帆而行的船只及其重要,在这种情况之下选择启程时间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当年郑和船队从南京龙湾出发时间是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六日,而从太仓至长乐的航行时间是从闰十二月二十日至次年二月二十六日,这两个月东海正是东北季风盛行的季节。

船队到长乐港已是冬末春初,东北季风将结束,为此船队在长乐停留了九个多月,至冬季来临,东北风劲吹才重新出洋。而回国的日程,自占城经南海,东海到大仓,正是夏季西南季风盛行之时。

另外,跟随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巩珍,在其着作《西洋番国志》中有过这样的记载:派往各地的船舶完成任务后,都按期在马六甲集中,“停候五月中风信已顺”,然后返航。可见郑和船队的返航日期,也是根据季风确定的。

郑和下西洋远至波斯湾及非洲东海岸,在整个航程中,船队还利用了印度洋的季风,印度洋赤道以北水域是世界海洋最显着的季风区。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风力较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风力较弱。四月、五月和十月为季风交换期,风力较弱,风向不定。

现在正是十一月,季风初起,大明舰队顺风顺水,全速南下,由泉州出发,六日抵达马尼拉,十日抵达马六伊,十三日抵达巴达维亚,整个南洋,都在他们的攻击范围。

如果由大明水师来,他们只怕连路都不认得,但是黑水舰队负责,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他们本来就在这一带打家劫舍惯了,正是熟门熟路,像是自家门口一样,他们熟悉当地季风和水文,又有足够强大的兵力,大举进入南洋,西洋人惨了。

完了!一切都完了,马洛斯失魂落魄,伤心之极。

张利达还得意的道:“总督大人,您夫人和小姐住不惯战俘营,己经让我接回市长官邸住,有本市长日夜保护,她们的安全不会有问题,请你放心也。”

马洛斯气愤之极,当场晕了过去。

张利达则是哈哈大笑。

作为一个商人,负责为米利坚的利益而奔走,他的成绩引起米柱的欣赏,被任命为澳门市长,所以他决定以死相报,不令米柱失望。

接管了澳门葡萄牙人的财产,获得了价值几百万两的财产,这些他一两也没有私吞,如数上交,他知道这位厂卫提督大人的厉害,眼睛里容不进半粒沙,自然是不敢搞鬼。

米柱将海上事务,交给了李旦负责,李旦坐镇天津,遥控指挥一切,在战争爆发前,率众南下,主持大局。

当荷兰人和葡萄牙人在南洋有所异动之时,他便将北方海的舰队南调,在宝岛集合,并准备了大量的物资和兵力,无论是东进马尼拉还是南下马六甲,这都十分方便,作为锦衣卫指挥使,黑水舰队总司令,他才是东大洋权力最大的那一个。

随着平定奢崇明之乱,在喜峰口大破蒙古大军,这让米柱抽出手时来,注意力放到了南洋,他也暗中抽调了多支兵力,秘密南下,支援南洋。

夺取澳门,这只是其中的一节,确保铲除葡萄牙在大明沿海的势力,戳瞎他们的眼睛,切断他们的日本贸易线,将他们的势力逐出大明海,退至马六甲以南地区。

米柱既来,就不会让富饶的南洋成为欧洲人的殖民地,源源不断为他们提供肥料,然后制造飞机大炮,再来欺负华人。

在大明北边转危为安之后,米柱就开始他的南洋战略了,他要把南洋变成帝国的殖民地,华夏文明圈的一部分,南海不是帝国前沿,而是帝国内湖,华夏人可以自由自在在这里旅游、捕渔、采矿、繁衍生息。

这个时代,全世界的女人都应该以嫁得大明男人为荣,而不是欧洲白种人。

荷兰人和葡萄牙人联手围攻吕宋之时,也是大明献俘大典之时,马尼拉城下大战连场。

荷兰远征军,司令官就是燕·彼德尔斯逊·昆总督,海军舰队指挥官是阿姆斯特朗少将,陆军则由特尼特少将指挥,不过打头阵的是海军,在海军没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陆军不会出动。

葡萄牙人如同荷兰人一样,人口稀少,所以他们也组成了一支远征军,有各种军舰船只二百多艘,一万五千多人,陆军则有一万人,五千葡萄牙火枪手,五千马来人、爪哇人雇佣兵。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还从印度果阿调来了全部舰队,他们为了拿下吕宋,是拿出了全部家当,准备在大明人干涉之前,拿下吕宋,那时面粉做成了面包,大明在这地区又没有军事存在,除了默认,最多就是几通训斥和抗议。

对于这一套,他们早己了然于心,只要装作诚惶惶恐,虚心受教,表现出后悔的样子,大明政府就会愿谅他们,最后不了了之。

喜欢明末之伟大舵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明末之伟大舵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她命中缺鬼,鬼王的鬼九梦HP:躺在金山上的里德尔小姐权财巅峰:我靠着政法系直上青云官场,女局长助我平步青云港片:人在和联胜,爆兵称霸港岛你不知道?温总,我前夫双胎胖妃要跑路,病娇王爷追着宠斗罗:震惊,最美新娘千仞雪!为病弱少爷冲喜后,她成了掌中宝二十四异檀郎快穿:宠夫日常桃花沟女配快穿后,她风情万种一宠成瘾:喵系萌妻,甜甜哒四合院:距离枪毙还有三天全职法师:从获得白虎吊坠开始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白富美系统:我的资产有亿点多
经典收藏三国之诸葛天下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穿越明朝小王侯王妃本狂妄千古奸臣大人,得加钱罗斯君王大明极品赘婿逆转红楼:从拯救秦可卿开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寒门霸主三国的真相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明:刚中状元,被曝科举舞弊?许你盛世安宁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朕绝不当皇帝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
最近更新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烽火燃情山河虹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秦始皇荡平六国穿越大明做女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我不叫谢石头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梦回春秋当大王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成州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
明末之伟大舵手 英联邦 - 明末之伟大舵手txt下载 - 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章节 - 明末之伟大舵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