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楚庙寒鸦

首页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亮剑:让你驱逐倭寇,你马踏樱花?合体双修蒙山军寒门枭士大文豪抗日之敌后争锋煮酒点江山残唐局三国第一狠人我领海宽,战舰多亿点过分吗?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楚庙寒鸦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全文阅读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txt下载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3章 大河向东流?向北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不过官家出宫看棉花这件事,并没有引起朝中多大的波澜,反倒是因为夏天天热停了经筵,有大臣上书替小皇帝可惜,认为在最适合学习的年纪就应该抓紧时间,因为后面就很难这般专注于学习了。

至于其他大臣,大家的注意力又转移了,这回是关于黄河治理的问题。

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仁宗朝、神宗朝都大规模地讨论过,还折腾了两次让黄河回归故道的工程,不过都不怎么成功,现在又拿出来说事,一是夏秋之交,暴雨频频,黄河水暴涨,有决堤的风险,二是神宗朝的水利工程是新党的人负责的,但效果并不好。

所以自元佑元年开始,关于黄河是该东流还是该北流的议题便一直都有讨论,如今又是汛期,自然免不了撸起袖子开始吵了。

但这个事吧,它首先得是个科学问题,黄河不是你想让它往哪流就行的,官家说了不管用,挖了哪里堵了哪里也不一定有效。

像现在,黄河是北流,但文彦博、吕大防、都水监和台谏的官员,大多支持让黄河回归东流,范纯仁、苏家兄弟、范百禄和胡宗愈等大臣却支持维持北流现状。

这年六月,官家下诏,以工程已在进行之中,不可半途而废为由,要求三省和枢密院赶紧商量对策,一定要使黄河回归故道,就是东流。

苏澈一连数封折子上去,宫中都不予理会,所以他近来颇为焦虑,才有了前面呵斥苏过一幕。

苏过也知道这件事,但他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黄河治理可不是小打小闹,任何决定都影响到数十万家庭的生计,没有实地勘测,苏过可不敢大放厥词。

不过文彦博等人拿出的新观点有些让苏过看不起,他们认为黄河不东流,将会使大宋失去天险,万一再往北流到辽国国境,那不是更利于契丹人南下了吗?

北流派这边的反驳也不高明,尚书左丞王存就说,宋与大辽交好八、九十年,早已亲如一家,根本不需要天险。

就这样的两拨人,还争来争去的,苏过实在是哪边都看不上。

宰执们之间的讨论最终由范纯仁一锤定音,说黄河北流目前并没有出什么大问题,有人怕失去地理优势非得让它改道,就如同大宋和西夏本来相处得好好地,朝廷非要趁他病要他命,反而以战败告终。

这话一出,大家都觉得有理,能维持现状干嘛要作,于是朝廷又收回了前面的诏书,大臣们继续扯皮。

苏过都麻了,治河也不说先去看看黄河到底怎么样了,整日里讲这些虚头巴脑的大道理,所以说旧党短于具体事务,真不是偏见,他们的治国观念就有问题,最好是能效法三代,不行的话就效法仁宗,再不行就维持现状。

在这种理念下,大宋当然只会越来越差了, 家里有老鼠,你只会补洞能有什么用?

但苏过还是劝了苏家兄弟几次的,朝上扯皮归扯皮,黄河那边至少得派个靠谱的人去看一下,不然总停留在一些大而空的讨论上,根本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不过一直拖到十一月,朝廷才派吏部侍郎范百禄前往考察黄河回归故道的利弊,要求他绘图上奏。

熟人好办事,苏过这才有了机会,忙让苏轼带着他跑了一趟范府,在朝廷的要求之上,另外提了采集多地黄河水样本和沿河两岸土样的要求,范百禄详细地与苏家父子讨论了半日,也觉得苏过的制作模型一法有些说服力,决定大力支持。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秋天的时候,最大的事自然还是棉花到了收获期。

九月间的收获过程,朝廷全程派人监督,从采摘、剥离,再到晾晒、脱籽,每一步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最后的数据是亩产籽棉近六十斤,脱籽后的皮棉二十斤出头。

这个数据和后世动不动亩产四、五百公斤自然是没得比了,不过在这个时代,一家人种上几亩地便足够数年的使用了。

朝廷为此也讨论了数次,决定先在京畿路、京西两路和京东两路推广种植,大概就是苏过所熟知的河南、山东等地。正如苏过预想的那样,所有的种子都被拿走了,不过皮棉朝廷没要,毕竟除了苏过,这边还没人会处理这个。

裁缝铺又开始忙碌起来,除了弹棉花的工具需要改良外,苏过还专门留了一批籽棉,同时进行手摇式脱籽机的研发。有了棉花,若不能快速简单地转化为棉絮或者棉线棉布,也会打击到种植户的热情。

这一阵忙碌下来,苏过也是焦头烂额,不过之前挂在天机阁外的告示终于起作用了,开始有人报名参与到纺车和织布机的制作中来,为苏过解决了不少麻烦。

腾出手的苏过也没闲着,庄子上建好的玻璃大棚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他专门请了几位经验丰富的菜农负责操持此事。

苏家人在黄州也是开过荒种过地的,所以苏过稍微解释了一下原理,大家也都能理解,苏轼对吃尤为在行,笑道:“不就是《汉书》里面生火升温种韭菜的太官园嘛,不算稀奇,李唐也有利用温泉种蔬菜的记录,五郎这个设计想必是从这些地方得到启发。”

有个博学的老爹就有这点好,无论苏过做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他都能从古籍里面找出记载帮他圆回来。

可苏过还是不识好歹地笑道:“爹爹怎么不提《论语》里的‘不时不食’,圣人可说了,不合时令的东西不能吃。”

“就知道给我找不痛快,”苏轼也笑道:“我再不上你的当了,反正种好了也不会少我吃的。”

见堂堂苏大学士耍起无赖来了,苏过正颜道:“我这可是在与爹爹讨论圣贤之道,您怎么摆出邓绾的样子来。”

王安石变法时,邓绾为图巴结,上书说王安石就像伊尹、吕尚一样,新法也深得民心,神宗皇帝一高兴,将他调入集贤院任职,别人都不耻邓绾的行为,他却毫不在意,说道:“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

真是生得一副好脸皮。

苏轼当然也知道这桩旧事,指着苏过笑道:“你这可是揭自己先生的短,邓绾可是王荆公推荐上去的。”

“那又如何,后来也是先生将他贬出去的,”苏过反问道:“识人不明本就是先生的短处,我从不替他遮掩,过而能改,这有什么问题?”

于是苏轼又不爽了,说道:“也没见你这么维护我。”

“爹爹这话可就冤枉我了,”苏过笑道:“我在吃的上面花了这许多心思,就是为了让您不要惦记南方的美食,好好地呆在京城。”

苏轼照他脑门上轻轻拍了一下,说道:“瞎说什么呢,我又不是为了吃的才求外放。”

苏过笑而不语。

冬日将近,蜂窝煤炉和蜂窝煤的生意也好起来了,高俅又招了不少人负责烟囱的安装,在京城里大展拳脚,有那么些高官做例子,推广起来十分容易。

而闲下来的苏过,看着大棚里的青菜,又想起前阵子去范府发现范镇近来也在京城,便起了别的心思。

喜欢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还情剑绝世高手在都市悠然山村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天降我才必有用家族旁系分支修仙指南三体!我是星灵大主教阿塔尼斯重生官场:从驻村干部到权力巅峰七零找个队长老公,生活甜蜜蜜开局就长生,可我咋是奴隶啊桃花沟罗峰顾雪念我的七个姐姐绝世无双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超级锻造师重生之逆回千年(都市最强帝君)重生后,爷爷为我暴打富豪爸爸收到未来短信,我赚百亿很合理吧煮酒点江山天才布衣网游:重生后,我建立天下第一村我巅峰第一修个仙很合理吧
经典收藏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抗战之重整河山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超神学院之我是天使凉冰铁血山河志初唐:砥砺前行朕绝不当皇帝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穿越明朝小王侯吾父朱高煦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人皇武帝十七世纪富二代乱世第一能臣高冷王爷对上冷情军医奋斗在汉末乱世逆转红楼:从拯救秦可卿开始万世师表从收徒汉武帝开始
最近更新笔架叉将军道藏辑要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寒门状元路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三藏还俗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衣冠谋冢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靖康前夜:帝业重光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大周第一婿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楚庙寒鸦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txt下载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最新章节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