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工们排队打饭,端碗蹲在地上吃,由于干活一天很累,许多人吃完饭就去睡觉。
到处都是搭建的木棚,不时能看到衙役的身影,在河道上来回走动,显然是防备夜间出现意外。
甚至,隐隐还能看到一队县卒,手持长弓,驻守高处。
杨一笑颇为满意,点点头夸赞道:“此处县域的官员不错,看起来是一些有才干的人,黄裳你帮朕记下来,回京之后发旨奖赏。”
老太监顿时答应一声,笑呵呵的道:“能入陛下的法眼,从此平步青云啊,倘若这地界的官员知道了,恐怕今晚会兴奋的睡不着觉。”
杨一笑微微吐出一口气,语带肃然道:“有功于民,便该奖赏,老爷子教导过我,做皇帝治国和百姓治家差不多,道理是相通的,朕并非因为一己喜好而拔擢官员。”
老太监听完之后欲言又止,好半会儿过去之后才小声开口,道:“其实,太上皇做不到,老奴伺候太上皇一辈子,经常见到一己喜好的决定。”
杨一笑不由叹口气,道:“你说的没错,老爷子也跟我说过这些情况,因此,他老人家才告诫我要时刻警醒。”
老太监正要再次说话,忽然脸色微微变幻一下,看似浑浊苍老的目光,一瞬间变的锐利如刃。
这老家伙轻声道:“陛下,小心,有几个衙役过来,领头的是个书吏。”
杨一笑连忙低头,端着碗假装唉声叹息,并且由蹲着改为半躺地上,看起来像个饿到虚弱的乞丐。
老太监比他装的更像,直接躺下来假装饿晕了。
没过片刻,几个衙役走近,领头的确实是个书吏,脸色隐隐透着焦急颜色。
只听书吏的语气明显慌张,不断道:“快快快,看看饿死没,老天爷啊,可别让我负责的这一段出事。”
“如果被巡查官员知道,我这里竟然有流民饿死,这几个月我可白干了,不但没功劳而且得治罪。”
“喂喂,大兄弟,你哪里来的啊,莫非何处又遭灾不成。”
“起来啊,别躺在地上,我求求你,千万不要出事啊……”
这书吏的语气无比焦急,杨一笑的心中则是满意。
但他现在微服私访,假装的是个乞丐,因此有气无力道:“没啥,您别担心,就是饿的,如果能有口吃的就能缓过神。”
书吏听到他能说话,顿时长舒了一口气。
只不过看到躺着装晕的老太监时,这书吏顿时吓的连声音都变了腔调,不单是他吓的不轻,几个衙役也瞬间脸色苍白。
“我的老天……”
“饿死人了!”
“完了完了,大罪过啊。”
“这这这,咋办,咋办才好啊。”
几个人的慌张表情,全都落在杨一笑眼里,绝非假装,而是真的惊恐。
这让杨一笑越发感觉满意,于是伸手推了推躺着装晕的黄裳,道:“老叔,老叔,你醒醒,有官儿来……”
黄裳很配合,虚弱的睁开眼,艰难喘着气息开口,仿佛饿的迷糊了一般,喃喃道:“啊?有吃的吗?”
这一幕让书吏和衙役又惊又喜。
只听书吏大叫一声,几乎是暴吼一般,道:“快,快,粥,弄两碗粥来。”
其实不用书吏出声催促,已经有两个衙役拔足飞奔,宛如发狂一般,冲向不远处一口大锅。
虽然河堤之上人声嘈杂,但是杨一笑能清晰听到衙役在大喊。
只听衙役连连吼叫道:“快点,盛粥,这位大嫂,有新的流民来……”
“赶紧盛两碗热粥,慢了怕是要饿死人。”
“老规矩,流民的饭钱由衙门出,事发突然,书吏来不及给你记录,大嫂你自己把账目记着,回头结算的时候给你三倍钱。”
“快快快,大家让一让,有新的流民来,饿的躺在地上,别挡路,别挡路啊。”
衙役们语气中的焦急,顿时引起一阵不小的轰动。
隐隐听到河工们议论纷纷起来……
“这次不知是哪里的地界出事啊,我猜肯定不是咱们大唐的子民。”
“对对对,肯定不是咱们大唐的。”
“前阵子不是刚接收一批流民么,过来的时候饿的也快要死了,听说,老家是南边的!”
“那地方叫做…叫做,额,想起来了,那地方叫做大楚。”
“听说他们那里没有遭灾,但是盘剥严重到活不下去,所以一整个村子逃荒,朝着咱们大唐这边过来。”
“说起来还是大唐这里好啊,都知道到了大唐就饿不死……”
“我老家那里也是活不下去,所以我只能带着全家逃荒,才一过来就被安家落户,不但发了地而且还招募挖河,这才干了不到三个月,攒了一贯钱呢。”
“来的早,真好啊。”
“每次看看后来的流民,我就感觉当初的决定太对了。”
“这阵子已经接收七八次流民了吧,最远的听说是从一个叫南汉地方来的,可远了,几千里。”
……
河工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煮饭的女人也凑在一起叽叽喳喳。
至于端着碗的衙役,这时已经跑了回来。
由于粥太热,害怕烫到杨一笑和老太监,这俩衙役竟然端着碗不断吹气,一边吹一边还焦急的跺脚。
“快点啊,快点啊,赶紧凉下来,你这该死的热粥赶紧凉一凉……”
终于,粥不算太烫了。
那书吏第一时间把碗抢过来,直接一屁股坐在杨一笑面前,他根本不在乎河堤上堆积的淤泥,满脸全是担心杨一笑下一刻饿死的急切。
也许是害怕吓到杨一笑,又或者是因为娴熟的救助经验, 明明书吏和衙役满心焦急,但却努力的在缓和语气。
只听书吏用极为温和的声音道:“大兄弟,你保持这种半躺就行,不用动弹,千万别动弹!”
“让衙役在后面扶着你,我负责给你喂粥吃。”
“来,第一口……”
“别太急别太急,小心烫。”
“老天爷啊,谢天谢地,还能张嘴吃饭,能吃饭就是好事。”
“快快快,你们几个别闲着,这位老人也要喂,让他躺着直接吃,记住,别翻动他身体。”
“大家都背诵熟记了朝廷发的救治章程,对于这老人的情况决不能翻动他身体。”
“先喂粥,让老人家回回精气神再说。”
真的是有娴熟经验,因为书吏和衙役的兜里都带着小勺,很明显,这是专门用于喂饭给饿晕之人准备的。
每个喂饭的勺子都擦的很干净,喂饭的时候隐隐有一股草药味道……
杨一笑一闻就知道,这草药是用于消毒的。
虽然救灾章程不是他亲自制定,但是消毒方面的条款由他亲手撰写,现在看到书吏喂饭的勺子,杨一笑对于此地的执行力度越发满意。
……
【第三更送上,后面紧跟第四更】
喜欢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