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对,李焕神色凝重地点头,我们国内的半导体产业,远比表面看到的更加薄弱。特别是在上游的材料、设备等关键环节,几乎是一片空白。
他继续向林南教授详细说明:张博士从中芯国际离开后,一直致力于补齐这些短板。我们在考察中芯国际时发现,由于制程精度不足,他们甚至不敢接下橙子科技的订单。这个发现让我和张博士都深感震撼,也让我们对合作的方向达成了共识。
听到这里,林南教授不禁扼腕叹息。但当得知张汝经博士愿意挺身而出,承担起突破产业链瓶颈的重任时,他的神情才稍稍舒展。
其实,我还委托了张博士一件更重要的事。李焕压低声音,语气诚恳,我恳请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向高层建言献策,希望国家能够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特别是上游产业链的扶持力度。
他进一步解释道:半导体产业投入巨大,回报周期长,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很难实现突破。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战略支持和持续投入,我们永远都只能在别人设定的游戏规则里打转。
林南教授若有所思地摩挲着茶杯:你这个想法很有远见。不过要让高层下决心投入如此巨大的资源,恐怕需要更有说服力的论证。
这正是张博士的价值所在。李焕的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不仅了解国际半导体产业的最新动态,更清楚我们的短板在哪里。由他出面建言,比我们这些企业家要有分量得多。
但是,林南教授话锋一转,即便获得政策支持,人才培养也是个长期过程。我们在这方面欠账太多。
人才固然重要,但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思维定式。李焕的语气变得凝重,现在很多人还在用纯粹的经济账来衡量这个产业。比起从国外进口芯片,建立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链确实更加费钱费事。但这些人没有看到,芯片进口已经连续多年超过原油,成为我国最大的大宗进口商品。
他放下茶杯,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无奈:更值得深思的是,这条庞大的进口链条背后,究竟养活了多少依靠差价生存的中间商和买办集团?这些既得利益者,恐怕才是最不愿看到国产芯片崛起的阻力。
林南教授闻言神色一凛,目光变得锐利:你的意思是......
就像当年的运十飞机。李焕意味深长地说,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有时候阻碍技术进步的不仅是技术瓶颈本身,更是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格局。如今每年数千亿的芯片进口额,维系着太多人的饭碗和利益。
所以你这次特意来访,是想让我在即将召开的北京座谈会上,帮着敲敲边鼓吧?林南教授爽朗一笑,直接点破了李焕的来意。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老师的眼睛。李焕坦然承认,脸上带着敬重的微笑。
对于自己的恩师,他确实无需隐瞒。李焕深知,这位向来以家国情怀着称的学者,面对这样关乎国家战略的重要议题,从来都不会袖手旁观。
作为最高决策层的核心智囊之一,林南教授在政策建议方面的分量不言而喻。有他在重要场合发声,半导体产业自主化道路上的阻力必定会小很多。
这个边鼓,我不仅愿意敲,而且必须敲。林南教授收起笑容,神色郑重,这不仅是为了你们的企业,更是为了国家的产业安全。半导体产业若不能自主可控,我们永远都只能受制于人。
他站起身,在书房里缓缓踱步,神情凝重:不过,光敲边鼓还不够。我们需要准备一份详实的报告,用数据和案例说话。这些年我在调研中发现,半导体产业链的缺失,已经对我们的国防安全、经济安全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老师说得对。李焕立即回应,我们已经在着手整理相关材料,包括完整的技术路线图、产业布局建议,以及国际上成功案例的深度分析。这些资料整理好后,我会第一时间送过来。
那就好。林南教授赞许地点头,下个月的高层座谈会上,我会把这些内容系统性地提出来。不过,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沉,你们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在触动既得利益的时候。
我完全明白。李焕深有同感,在眼下这个阶段,推动半导体自主化确实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势必会遭遇不小的阻力。”
“且不说那些在进口贸易中获利丰厚的既得利益集团,恐怕就连一些中立的企业家,都会指责这种大规模投入是在浪费资源。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如果不是贸易战开打,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只会更加的艰难。
反而是国外的封锁,让国内的一干企业彻底放弃幻想,开始了半导体产业自主化的进程。
只是到了那个阶段,虽然不说是亡羊补牢,但最起码确实付出了更多的代价。
“刀子没有砍到自己身上,很多人是不会感觉到痛的,可如果等对手的刀子都砍过来了,我们再想抵抗,似乎又太晚了。”李焕颇为矛盾的感慨道。
“我能理解这种感觉,而且我们在这方面吃了太多的亏了。”林南教授顿了顿后接着说道:“这一次上北京去开会,我会尽我所能,把其中的利害关系说清楚,我相信我们的决策层是有这个智慧。”
“好,那就麻烦老师了。”李焕起身致谢道。
“跟我还客气。”林南教授随即起身说道:“走吧,一起吃个饭,好久没见了,咱们好好的喝一杯。”
和林南教授在一起,李焕总能被这位老人身上的激情和纯粹所感染,让他在这样物欲横流的时代,保持一些清醒和坚持。
喜欢重生之酒色财气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生之酒色财气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