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三体》的故事以当时世界上一大批最优秀最顶尖的科学家自杀开始,引出了神秘组织科学边界。这个组织的成员多是高级知识分子,宣扬科学的尽头,对于科学信仰已经动摇。
汪淼和史强在调查中接触到《三体》VR游戏,终于了解三体星球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那个星系有三个恒星,时刻处于不稳定状态。
大量的新奇设定如潮水一样涌来,比如三体星人的进化,三体星为未来抵抗高温的脱水、人列计算机,思想钢印……让正在阅读的姚海南瞳孔一阵阵放大。
随着调查的深入,叶文洁再次出现,她已经是Eto的精神领袖,并向汪淼坦白了自己的红岸基地往事和究竟是如何同三体联系的。
然后就是揭秘一系列顶级科学家自杀的真相。
原来,三体星人是用一颗智子锁死了人类的基础科学,并进行超级监控。
所谓智子,就是将质子进行二维展开、蚀刻电路后改造而成的高维智能粒子,既能以光速在宇宙中传递信息、进行干扰,又能化身为宏观可见的幻象(如“幽灵倒计时”)。
简单说来,就是一颗智子无限展开,包裹整个地球,让人类所有基础物理学的研究数据都被修改和删除,科技被锁死。同时,还能时刻监视,制造幻象。
人类的科学研究到这时,已经无法取得任何进步。
这是何等绝望,这也是为什么一大批顶尖科学家选择自杀的原因。
同时,三体舰队正用十分之一光速的速度朝地球驶来,预计四百年后会进入太阳系,人类的灭亡进入倒计时。
同时,又有一个危机出现。Eto核心成员伊文思的巨轮正驶入太平洋,携带着大量三体信息。
警察大史提出了一个疯狂的计划,利用纳米材料专家汪淼研发的超强度纳米材料飞刀,在巴拿马运河上布下切割网,把伊文思的巨轮切成碎片,截获了三体人的信息。
在截获的三体信息中,三体人轻蔑地对地球人说:“你们是虫子。”
《三体》第一部的故事最后,叶文洁最后来到了红岸基地
同时,太空深处,三体舰队还在浩浩荡荡出发,四百年后就会降临,人类的生死存亡面临挑战。
……
稿子终于看完,姚海南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窗外天色已暗,不觉中一天过去,已经到了下班的时候。
其他编辑还在定睛看着电脑屏幕,神色都是凛然。
编辑们看的就是看稿子的工作,阅读速度都非常快。像《三体》这种三十万字的稿件,落他们手上,一目十行,也就几个小时的事情。但这本书实在太精彩,你读的时候,会不知不觉慢下来,慢下来,然后细细咂摸其中的味道,这大约就是沉浸式阅读吧。
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这么看过书,真令人愉快。
“真是惊心动魄啊。”一个资深编辑说:“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叶文洁是主角,没想到镜头一转来到现代,主角变成了汪淼和大史。故事也从外星人变成了,顶尖科学家自杀的迷案。随着调查的深入,Eto组织浮出水面,三体文明重新出现,叶文洁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成为配角。等到整个世界都为你闪耀的那一段,我真的是被震惊到了。”
另外一个编辑插嘴:“真不知道大刘的脑子是怎么做的,连智子锁死人类科技的点子都想得出来。”
小刘:“里面的新鲜点子实在太多,比如人列电脑,三颗恒星,用太阳做信号放大器,相比之下,最后部分的飞刀也不算什么。”
“什么也不算什么,就飞刀那个灵感,换成我,都能单独写一本小说。”有编辑插嘴:“这本书里的任何一个点子拆出来都能单独成书,结果被大刘不要钱似地塞进一部小说,真是浪费。”
小刘:“刘慈新好像就没有缺过点子,我听其他科幻小说作家说过,他们很羡慕。”
其实,科幻小说有点点子文学的味道。只要点子好,以作家们的能力,很轻易的就能撑一本书出来。而很多科幻小说,归根结底,其实一句话就能概括,这一句话,或者说这个点子才是最值钱的东西。
因此,科幻小说作家们聚会的时候,无论私交再好,都很默契地不讨论写作,就是怕自己的灵感和点子被人偷了去。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想法是何等珍贵,也由此可见,刘慈新浪费这么多好点子是何等的败家子行为。
小刘长长叹息:“可惜这么多字,也就写了个开头,真想看看刘慈新接下来又会怎么写。三体人科技那么强,人类的科技又被智子锁死,四百年后,三体人一到,我们又该如何应付,难道就这样灭亡了吗?老姚,半年奖我不要了,苹果手机也不买了,愁啊!”
“你倒是带入进去了。”众人哈哈大笑。
姚海南说:“三十万字才写了个开头,悬念十足啊!他讲诉了一个关于两中文明首次接触的故事,提出科学文明人性和生存的一系列问题,张力十足。让人期盼,接下来的故事是何等的宏大。这本书也不用修改了,直接发,发在下一期,所有的版面都给刘慈新,他配得上这个待遇。”
这事大家倒没有什么异议,都点了点头。没办法,书实在太好了,谁能不被他所征服呢?
但姚海南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都惊骇莫名。
姚海南掏出手机,拨了个电话:“老李,上次你不是问我这里有什么好稿子吗,我找到了一本,你出不出?”
老李是重庆出版社的编辑,和《科幻世界》是老交道:“什么书,那个作者的?”
姚海南:“刘慈新的新书,长篇小说,名字叫三体,写外星人侵略地球的。”
老李哈哈笑道:“刘慈新的书我肯定要,不过,外星人打地球人的故事太大路货,没多大意思,销量我可不敢保证,至少不敢保证是畅销书。”
姚海南反问:“你告诉我,刘慈新写过大路货的小说吗?”
“那倒是没有。”
“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也就是从这部书开始,刘慈新会成为真正的大师,儒勒凡尔纳、乔治威尔斯、阿瑟克拉克、阿西莫夫那样的大师。不,或许更伟大。因为这是不同于以往的事物,是前所未有的开创。”姚海南:“我不是在恳求,我是在给你出版这部小说的荣耀。”
姚海南最后说:“老李,伸出手,摘下那颗金苹果。”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