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找回妻子和儿子,于虎用了八年的时间,受尽了千辛万苦,最后仍是没得到妻儿一点儿的消息。
他对此感到不可思议。
因为儿子还小,而且被人控制了,确实需要人去救。若是不救,凭他自己的能力,是无获得自由的。
他被人抢走时还小,对家没有什么概念,即使别人把他放了,没人指点,他也回不了家。
而且,了然等人绑架他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作为人质使用的,以此向于虎施压,以换取他们的利益。
于虎己在家中做好了接受他们要求的准备,只要不是太过分,他愿意牺牲部份利益来换取儿子的自由。
为此他专门和康熙做了沟通,得到的回复是,只要能救出庆武,一切损失都可不计。
康熙的想法很简单,于虎为帝国所做的贡献太大了,而所应得的回报,与功绩明显不对称。而今他又失去了珍珠,内心的凄苦可见一斑。
因此康熙也在急切地等待着对方的要求出炉。
但若干年过去了,却从未收到对方一丝这方面的消息。
仿佛他们把这档子事忘了,这显然极其不正常。
对此,康熙和于虎,以及他那庞大的幕僚群,专门对此事进行了研究。
得出的结论是,有可能他们费尽周折取得的这张牌,失去了筹码的作用。
当然,不是说这张牌没有了价值。相反,于虎在康熙面前的份量,越来越重,几乎无人可代替。
他的一言一行,完全可以影响康熙对张信行动上的决策。
同时,于虎也并没有因爱子的丢失而对他们的打击有所收敛。相反,对他们的威胁越来越大,大有不把他们赶尽杀绝不收手的决心。
在这种情况下,这伙人为什么还保持沉默,不把人质的作用释放出来,就很令人生疑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个可怜的孩子已经不在人世了。
当然,杀害是不可能。虽然这伙人杀人成性,但花费那么大的代价弄回来的人质,他们显然不会图一时痛快,咔嚓了事。
很可能是庆龙得了一场不可治愈的病,或者水土不服等,反正死了。
他死了,另一个人,也就是珍珠,也没动静,难道也出事了?否则,为什么也没动静呢?
珍珠和儿子最大的不同,就是她已是一个成年人了,一个行为完全可以自我控制的人。并且对家有清晰的概念,家里除有她深爱的丈夫外,还有他最疼爱的儿子。家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然而就是这些,都不足以让她在几年内,到家去看一看,这是为什么?
显然,不是她不回,这里面可能有两种原因,阻止了她回家的路:一是有可能她被俘虏了,想回家身不由己。
二是她可能遭遇了不幸,已经终止了生命。
如果这样,对于虎来说,可谓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丢失了爱子,又失去了爱妻,这打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毁灭性的,一般人难以承受住。
虽然人们都这样怀疑,但由于没有得到验证,所以于虎还是希望,这母子能出人意料,平安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于虎才没有倒下来,但人己瘦了许多。
对于他来说,虽然知道母子危险了,但仍希望某一天,他们母子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给他个意外惊喜。
所以,他特别怕听到有关她母子不好的消息,怕某一天噩耗真的传来,他会承受不住而倒下。
这一天,他路过佛教圣地五台山,听说这儿有一个素真和尚,被称为当代活佛,擅长算卦,十分灵验,便准备试一卦。
他双手合十,默念了很久,才抽出一卦,递给了大师。
并按大师的要求,报上了母子的生辰八字。
老和尚看后,满脸做痛苦状,从他表情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凶卦。
老和尚刚要说话,被于虎制止住了。
于虎知道和尚要说什么,他现在可不想听不利于她母子的话,也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
对于他来说,只有母子二人平安,他也才有活下去的动力。
到这寺庙里抽鉴,也想抽到一个好卦,以得到心灵上的安慰。
老和尚的神态,已表明了一切,他可不想听。
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得知珍珠已经离家出走,很可能遭遇了不测,柳英便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这个家的责任,使于虎再没有了后顾之忧,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寻找珍珠母子的征途上。
在这一点上,康熙给了他极大的支持,并且还别出心裁地让他把寻找张信一伙结合起来,一块完成。
尽管于虎从多方面得到情报,张信还在国外,其余的同伙也都销声匿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从此就隐身民间,成为了顺民一个。他们在适当的时候,还会跳出来,继续与朝廷对抗。
叫于虎千万不可被眼前的和平假象迷惑,而掉以轻心,这正好中了张信等人的套路。
就在这年的八月,康熙接到了驻守广元寺值守人员的报告:广元寺前面的山林中,出现了一个山洞。
这是驻守广元寺的值守人员在一次巡视中发现的。
这个山洞位于广元寺的前方约五百步远的一个丘陵地带。那儿怪石嶙峋,地形复杂。值守人员对这个地区已相当熟悉,但从不知道这儿有一个山洞。
可能是它伪装的太好的缘故吧,以致它一直未被人发现。
洞口有一个大石头,是用来堵洞口的。虽是天然巨石,但它的一面十分光滑齐整,就像被刀切割过一样。
用它堵洞口浑然天成,几乎没一丝缝隙,就像专门订制的一样。
洞口不大,人进去需要猫着腰。洞也并不是向前平行的,而是斜着向下走的。不是太深,大约二十步左右,就到底了。
洞的下边有积水。
在洞的中间位置,有许多木片。
经过辨认,这是木箱子的残骸。
这些木箱,和当初在广元寺藏宝洞发现的木箱用材一致,尺寸长度以及厚度也都一样。经验证,是同一批货。
无疑,这个洞是用来藏东西的。
当年,张信打开了藏宝洞,十余辆马车都没能把东西装完,便把剩下的,转移到了这里。
康熙知道这个消息后,为了得到它,在无法找到他的具体位置后,便派人长期驻守这儿,目的是守护宝藏。同时也在守株待兔,一旦出现寻宝人,便立即抓捕。
想不到宝藏藏在这儿。
在众人看守之下,这些人仍盗走了财宝,看来是又有高人出现了。
那么,这个高人是谁?
《他是奸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他是奸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他是奸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