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

淮上蓑笠翁

首页 >> 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 >> 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篡清重生三国练精兵收美女抗战之铁血狙击手特战兵王合体双修大唐:八岁熊孩子,气疯李世民无敌升级王内最强兵王盛唐剑圣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 淮上蓑笠翁 - 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全文阅读 - 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txt下载 - 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6章 今日无事勾栏听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元明之际,南来北往的漕船停泊在三岔河口,卸货之后,饱经风浪颠簸、数月劳碌的船户、水手,纷纷登岸休整,他们在餐饮、沐浴、理发、休闲上的需求,极大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很快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城镇——侯家后。

明代天津建城之后,侯家后发展的更为繁华,成为酒家茗肆、歌榭妓寮丛集之处,每日从早到晚人流如织,达官显贵不绝于路。

时值傍晚,朱由校一身便装,身后跟着孙传庭、曲松以及济尔哈朗三人。

济尔哈朗还是第一次见识到中原的繁华,这里远不是关外那些地方能比了,他虽然去过辽阳城,但那里依旧比不了这里。

前面人声鼎沸,许多人聚在那里,济尔哈朗有些好奇地问道:“徐兄,前面那是什么地方?怎么那么多人?”

朱由校看了一眼,原来是一家歌榭,也就是听曲的地方,明朝后期可以说是戏曲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戏曲班社数不胜数,这种地方哪个大城市没有个几十家,他反正是见怪不怪了。

“此乃人间销魂地,英雄埋骨乡,怎么,朗哥想进去体验体验?”

济尔哈朗摸了摸下巴,笑道:“徐兄这么说,某倒还真想见识一下。”

朱由校来到这个世界三年多,还真就没去过娱乐场所,济尔哈朗这么一怂恿,他还真就拉着三人凑了过去。

凑近一看,原来是一帮LSp正在抢购“门票”,一打听,才知道这里最近从苏州府请来了一个戏班,不仅曲唱得好,里面那个头牌更是长得貌如天仙,这下立即轰动了天津城,无数LSp不惜花费重金也要一睹芳容。

曲松仗着人高马大强行挤了进去,结果引来骂声一片,他也不管不顾,径直走到门口,嚷嚷道:“管事的,我家公子要进去听曲!”

管事的中年男子对曲松的行径颇为不满,但一看曲松的体格又不敢招惹,故而只好阴阳怪气道:“你是哪家护院,真如此不懂规矩,不知道先来后到吗?”

曲松哪里肯让朱由校在这排队,直接犯浑道:“什么先来后到,爷爷又不差你的钱,你只管让爷爷们进去便是,哪来那么多废话!”

“好大的口气,真当这是你撒野的地方吗?”中年男子虽然心中发怯,但也不甘示弱,这毕竟关系到他们的口碑。

曲松直接爆了粗口:“我操你大爷,信不信老子拆了你这鸟店?!”

朱由校在外面看的直皱眉,刚要出言制止曲松,就听得前方有人对曲松说道:“哟,几位爷来了,我家主人等候多时了,请跟小人进来吧。”

此言一出,不光是曲松,就连站在外围的朱由校也傻了,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也没跟人相约啊?!

曲松不知该怎么回答,只好回头看向朱由校,朱由校也没多加思考,直接朝曲松点了点头,他很好奇是什么人在等自己。

孙传庭和济尔哈朗二人只当这是朱由校的安排,也没说什么,直接跟着走了过去。

围观的人群见到此情此景,也纷纷给让开了一条路,人家有贵人相请,谁还敢多嘴。

一行人顺利进到店内,自有人引他们进了二楼雅间,这种地方,很多人名义上是来听曲,实际上是来谈见不得光的事情,自然会有雅间。

进了二楼雅间,早有一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在那等候,见朱由校几人进来,男子赶忙起身打招呼:“小可王敬暄,见过几位!”

朱由校回礼,随后问道:“兄台认识我等?”

王敬暄却摇摇头:“小可不过一介商贾,哪里认识几位,只是方才在窗口见几位一身贵气,故而想高攀一下而已,冒昧相请,还望海涵。”

这话说得很露骨,但却很容易让人相信,朱由校不疑有他,笑着对王敬暄说道:“王兄如此直率,那我等就多有叨扰了。”

“哪里!哪里!这是小可的荣幸,几位,请!”

几人先后落座,仆人打开前面的窗子,正好对着戏台,戏台上已准备完毕,只等开场,下面的大厅里座无虚席,看来这里的戏班果然不一般。

孙传庭此时才明白刚才发生的一切不是朱由校的安排,但也不好在王敬暄面前提醒朱由校,只好给曲松打眼色,提醒他多加小心。

很快,乐声响起,好戏上场。

朱由校对戏曲了解不多,对戏曲的发展历史倒是有一些了解。

明朝初期,由于各地方语言、风俗以及传统音乐的差异,传奇剧(即戏曲)可以说是诸腔竞作,包括了大量风格各异的地方声腔。

到了明朝中期以后,南曲中盛行的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其中尤以“海盐腔”衍生而来的“宜黄腔”名声最显,原因无他,因为他们有汤显祖老爷子这个buff加成,《牡丹亭》最早就是由汤老爷子亲自指挥宜黄当地的一个班社唱起来的。

《牡丹亭》在戏曲发展史上的地位,后世只要上过初中的就都知道,该曲一经面世,便火遍大江南北,成为经久不衰的曲目。

今日楼下唱的便是《牡丹亭还魂记》(即《牡丹亭》),只见那饰演杜丽娘的女子一上台,下面那群LSp便立即叫好,这要是在后世,肯定得有人上去给献花。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

“杜丽娘”一开口,就连不懂戏曲的朱由校都忍不住想给叫个好,怪不得这里这么火,抛貌美如花的“杜丽娘”不谈,就止这唱功就值得来听一场。

王敬暄偷偷瞄了一眼朱由校,微笑道:“徐公子觉得这曲唱的如何?”

朱由校点点头:“难得一见,惊为天人!”

王敬暄继续笑道:“那徐公子觉得这个‘杜丽娘’如何?”

“美若仙子!”好色是男人的通病,朱由校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自然不能免俗。

“哈哈哈!”王敬暄大笑,“徐公子倒是性情中人,不知徐公子可愿稍候一时半刻,见一见这位佳人?”

朱由校一愣,这个王敬暄看来来头不小啊,说这话的语气就跟再说自己的阿猫阿狗一样。

“还未请教王兄与这家班社是何关系?”

“不瞒徐公子,小可自曾祖始,便以经营班社为生,这仙霓社便是其中之一。”

“原来是开演艺经纪公司的!”朱由校心中对王敬暄多了一些认知,这样的人三教九流人脉极广,在后世那是挣的盆满钵满的行当,在这个时代想来也差不到哪儿去。

“没想到王兄还有这样的身份,小弟可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了。”

“哪里的话,小可不过下九流一员,怎承得住徐公子这样的贵人夸赞。”

二人又互相“吹嘘”了几句,这才再次安下心来继续听曲。

一折《游园》唱罢,“杜丽娘”下场,楼下也变得喧闹起来,根本不鸟卖力演唱的“柳梦梅”。

再说朱由校的包间内,不大会功夫,“杜丽娘”款款而至,向几人一一行礼。

王敬暄此时也跟朱由校介绍起来:“这位可是仙霓社的头牌花旦,小可的摇钱树———青青姑娘。”

听到这个名字,朱由校突然心中一动,向女子问道:“青青姑娘是哪里人氏?”

喜欢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悠然山村重生后,爷爷为我暴打富豪爸爸洪荒造化煮酒点江山重生九零做团宠中国古代历史史实梳理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顶级恋爱脑的觉醒从洪荒开始到诸天万界三体!我是星灵大主教阿塔尼斯绝世高手在都市苟在无尽海域修妖仙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官场,女局长助我平步青云重生柯南当侦探今夜有戏无限装殖御舰飞仙:我在玄幻当舰修一品国将创世棍王
经典收藏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制霸大宋之奸臣传行道:兵道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直播三国:这个主播太不稳健!大唐之九子夺嫡我有皇后光环抗战之重整河山循霸三国嫡女狂妃天云大陆之唐天崇祯是我老丈人!血药世家十七世纪富二代绝代废材倾天下大明极品赘婿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
最近更新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寒门科举小懒娃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三国伏生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乱世草莽:从荒村种田开始称霸天下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大乾杀猪匠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王直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
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 淮上蓑笠翁 - 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txt下载 - 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最新章节 - 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