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

淮上蓑笠翁

首页 >> 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 >> 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战之关山重重红色莫斯科铁血山河最强兵王煮酒点江山三国:最强谋士重建北宋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重生宠婚:吻安,老公大人
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 淮上蓑笠翁 - 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全文阅读 - 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txt下载 - 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7章 舆论控制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离开茶楼,朱由校心不在焉,一旁的段妙君见他这副模样,悄悄问道:“皇上,你是准备把那位青青姑娘纳入后宫吗?”

朱由校瞪了段妙君一眼,没好气道:“你们女人除了购物和八卦还能不能有点别的事做?!”

段妙君以为朱由校发怒了,吓了一跳,赶紧低下头,再也不敢多嘴。

朱由校也并不是想责怪段妙君,而是他的心里一直在琢磨另一件事情,这个王敬暄背景太强大了,就比如刚才那间茶楼,竟然也是他的产业!

倒不是朱由校嫉妒人家有钱,而是他始终觉得这个王敬暄太不寻常了,就算是封建社会重农抑商,这么有钱有势的王敬暄也不该如此低调才对,他可是见过扬州那些商人,一个个那排场连当地府县官员都自愧不如。

王敬暄为人低调,却喜欢结交权贵,这对于现在疑心病越来越严重的朱由校来说,那摆明了是有鬼!

“不行,回去得让大成查一查这个人。”

回到南台,朱由校立即叫来严大成,想让他查一查王敬暄,不过还没等他开口,严大成就汇报了一件大事——东林党人也学着办报刊了!

过去的大半年,朱由校以报刊为阵地,用百姓的舆论为武器,一步步推进改革,这期间自然有不少官员也因此看到了报刊的威力,一些小团体就开始研究创办属于自己团队的报刊,这其中以东林党人动作最快。

东林党人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想要创办一份报刊那是相当容易,八月初八《东林月评》第一期正式在无锡东林书院出版,虽然售价高达两百文一册,但依然吸引了无数东林粉丝慷慨解囊。

严大成呈上第一期的《东林月评》,朱由校简单翻看了一下,其中内容主要以东林大佬们写的时评为主,东林党此举不可谓不高明,如此一来能迅速将他们的政治主张传播到更多的地方,以此影响更多的文人。

朱由校看完,并没有怒火冲天,这是意料之中的事,自从他创办《大明月刊》那天,就想到了会有这么一日,而对此,他也早有应对方案。

“大成,你把这本《东林月评》送去崔呈秀家里,一定要亲自交给他,他自会明白我的意思。”

“是!”

第三日,崔呈秀果然上疏,认为东林党人私办报刊,乃蛊惑人心、图谋不轨之举,要求立即查封报馆,逮捕相关人等严惩不贷。

对此,朱由校并未直接答复,而是将奏疏转给了内阁讨论。

刘一燝和韩爌两位大佬多少有些慌了,他们虽然确实有心想要学朱由校创办报刊,却没想做第一个出头的人,只是没想到下面那些人这么猴急,根本没有询问过他们的意见,就私下赶工出了这么一份《东林月评》,最恶劣的是还在上面引用了几位朝中大佬的文章。

现在事情搞成这个样子,如果朱由校深究下去,整个东林党势力必将受损,“众正盈朝”的局面也将会打破!

朱由校将奏疏转到内阁的目的就是要刘一燝这个东林首辅做出选择,是牺牲自己还是牺牲东林党二选一!

朱由校认为刘一燝绝不会选牺牲东林党,这样的话,他就可趁势将刘一燝赶出内阁,安插帝党成员进入内阁。

刘一燝确实很难选,如果选择牺牲自己,东林党是保全了,可他自己就得卷铺盖回家,如果选择牺牲东林党,那他一辈子的名声就全毁了,同时还会遭到东林党成员的记恨。

思来想去,刘一燝选择牺牲自己保存东林党,毕竟名节最重要,下台了有人推崇还能再入朝堂,名节毁了,这辈子也就完了。

八月二十五,在拖了七八天之后,刘一燝终于上疏,表示自己身为内阁首辅有失察之责,请求辞去内阁首辅之职。

这一次朱由校没有痛快同意,而是下旨慰留,做足了场面工作。

你以为这是朱由校想做个好人,那可拉倒吧,这货是在逼刘一燝,他怎么可能让刘一燝轻松脱身!

刘一燝也知道朱由校的小心思,但他又如何会轻易表态,既然你朱由校不批准,那我就继续上疏请辞,同时借口有病,连开会也不去了。

对此,朱由校又是下旨宽慰,同时派御医到刘一燝府上。

如此又拉扯了七八天,朱由校正式让顾秉谦入阁,同时又责成次辅韩爌负责《东林月评》之事。

见此情形,刘一燝实在装不下去了,他知道如果再这么拖下去,他和韩爌全得回家抱孙子,这样的话东林党在内阁就失去了话语权。

刘一燝最终还是上疏表态了,不过和稀泥的成分依然居多,只是提出将发行的《东林月评》全部销毁,相关制作者杖责,属于是不疼不痒。

虽然不疼不痒,但朱由校觉得也够了,他现在也不可能真的跟东林党翻脸。

有了刘一燝的表态,内阁很快给了回复,朱由校于是下旨追回所有已发售的《东林月评》,对主要制作者每人杖五十、罚银三百两,同时颁布《图书报刊管理律》,要求日后所有出版物必须在获得朝廷审核后才准发行。

对!没错!朱由校的真实目的就是这部《图书报刊管理律》,既然你们内阁一致说私办报刊违法,那我就出台一部法律,告诉你们怎么样不违法。

这下,包括袁可立在内的所有内阁成员心中都直呼上当,这个朱由校是越来越狡猾了!

朱由校可没心思去管这些人怎么看自己,《管理律》颁布后,他立即以审理图书报刊申报需要专门机构为名,宣布成立新闻出版总署,挂靠在礼部名下,以新科进士孙之獬为主事。

别人也许觉得孙之獬没什么,但知道历史走向的朱由校却清楚地知道孙之獬是个什么货色,他这样的安排,无疑是将舆论阵地这一块控到了自己手里。

进入九月,天气骤然冷了下来,北京城早早落下了第一场雪,小冰期就是这样,北方地区一年冷得早暖的晚,干旱情况逐年加剧,给粮食种植带来很大问题。

虽然三种新作物已经开始小范围推广,但受限于气候因素,育种工作进行的很慢,离全国推广的目标还远得很。

早在今年四月份,山东、河南地区因去年黄河决口受灾的灾民在白莲教徐鸿儒的带领下聚众起义,得亏朱由校知道这段历史,让左光斗早有防备,这才没让形势恶化。

虽然起义被很快平定,但其中暴露的问题不由朱由校不去深思,不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投入再多的赈灾银也是白扯,先不说有多少赈灾银能到百姓手里,就算全到了百姓手里,没有粮食也解决不了问题。

从那时起,粮食问题就成了朱由校的一块心病,如今秋收完毕,他也终于可以行动起来了。

朱由校的打算是在海南岛建设育种基地,那里气候炎热,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农作物,正是育种的好地方,大德鲁伊袁老不就是选择在海南岛育种吗!

朱由校原本计划将皇庄中熟练掌握新作物种植技术的佃户移民一大批到海南岛,由他们配合育种工作,但这些佃户听闻之后,却陷入了恐慌之中。

海南岛在21世纪是旅游天堂,但现在可不行,此时人们的印象中,那里是流放犯人的蛮荒之地,据说毒蛇猛兽遍地、瘴气环绕,人去了那里九死一生。

佃户多是北方人,对海南岛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传闻中,因此对于移民海南岛大多抱有抵制的情绪,甚至有两户连夜逃亡了。

没想到是这个结果,朱由校只好赶紧停下移民计划,转而以官身和金钱利诱,这才选出了二十多个佃户表示愿意移民。

喜欢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开局废了,我开启最强进化悠然山村神针侠医陈飞开局就长生,可我咋是奴隶啊穿越八零一身恶名末世:洗劫海外万亿物资我无敌了农夫凶猛惊!被五个哥哥团宠的废材,竟是神级炼丹师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她想咸鱼躺,非逼她造反她来运转太古玄幻神王刚被退婚,摄政王连夜进宫求赐婚重生后,爷爷为我暴打富豪爸爸云起瓦罗兰三体!我是星灵大主教阿塔尼斯战天绝世剑神内创世棍王天降我才必有用
经典收藏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醉枕江山大人,得加钱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我的姐夫是太子许你盛世安宁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盛唐再临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奇缘之旅直播三国:这个主播太不稳健!三国吕布之横扫千军逆转红楼:从拯救秦可卿开始三国的真相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帝国再起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吾父朱高煦
最近更新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寒门科举小懒娃重生回到家破人亡前,从赎罪开始汉末听雨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三国伏生志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太子城传奇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
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 淮上蓑笠翁 - 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txt下载 - 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最新章节 - 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