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需要四人为使,分别前往兖州、徐州、荆州、陈国,与各地诸侯联络,可有人愿意担此重责?”袁术看向众人,踌躇满志道。
“我出身陈国阳夏县,不但与陈国国相骆俊有些交情,与陈王刘宠亦有数面之缘,愿意前往陈国,劝说陈王出兵庐江郡。”何夔挺身而出道。
“下官与东海王景兴(王朗)、下邳陈元龙(陈登)乃是至交好友,同徐州士族多有往来,愿意前往徐州,劝说陶谦,出兵九江!”华歆同样站了出来,拱手一礼道。
“哈哈,很好!有何叔龙与华子鱼前去,必定马到成功,本后将军无忧也!
至于荆州与兖州,可有人愿意自告奋勇前去?”
“当年南阳郡爆发叛乱,贼人占据宛城,徐某跟随时任右中郎将的朱儁,大破贼寇于城外,与当时被拜为骑都尉的曹孟德曾经并肩作战,愿意前往兖州!”汝南太守徐璆见到没有人出声,缓缓说道。
“难道没有人愿意前往荆州?虽然这些年我们与刘景升互有攻伐,在边境摩擦不断,但是只要利益到位,仍然有可能化敌为友!”袁术眉头紧皱,不满的说道。
“九年前,党锢之祸的禁制解除,刘景升出任北军中候,统领北军五营。桥某在虎贲军中任职,虽然隶属于不同的禁军,却有过一些交集,愿意前往荆州,说服刘景升出兵庐江郡。”
桥蕤见到袁术不满,加上他的连续失误,导致颖水以东的地区丢失,只能硬着头皮上前说道。
北军中候是东汉初设置的官职,负责监察由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统领的北军五营。
该职虽品级低于五校尉,但可自行征召僚属,实际承担京师禁卫军管理职责,属于禁卫军中的核心岗位。
虎贲军乃汉武帝时期所置,取军中遗孤与各将官子孙统为一军,号为虎贲军,立虎贲校尉为军事长官。
虎贲军不受任何人节制,仅全权受命于皇帝一人。
虎贲中郎将,在东汉时,负责领导汉朝的虎贲骑兵,同样受命于皇帝一人。
刘表担任北军中候时,桥蕤乃虎贲军中的一名大队长,属于军中的核心人物,与刘表曾经有过数次交流。
…………
袁术忽然击案长笑道:“若耿将军四路合围之策能成,韩信即使三头六臂,亦无能为也。望诸君前往各地,皆能说服刺史或是州牧,共剿张角、韩信于淮南。”
…………
一日后。
陈国,陈县。
陈县历史悠久,大约八千余年前,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名为宛丘,开启了华夏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约五千年前,炎帝神农氏定都于此,改名为陈。
战国末期,秦国一统天下之势已经不可阻挡。
秦国灭亡楚国后,在此地置陈县,始有县域之基本。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建立“张楚”政权,并定都于陈县。
陈县地处黄淮平原腹地,向西与许昌连通,北上可进入兖州,东方则是沛国重镇谯县,南下可经汝南郡进入淮南地区。
陈县自古以来就控扼中原南北商道,连接洛阳至江淮的水陆交通线。
该地军事布防体系以陈县为中心,覆盖阳夏等周边地区。
何夔的马车碾过陈国边境的黄土。
这位以风骨着称的名士掀开车帘,看见田野间持戈巡视的农人,不禁想起临行时寇恂的叮嘱:“陈王刘宠保境安民,拥兵十余万,十年磨一剑,并非可以轻易说动其出兵。
必须从宗庙社稷与天下大义两件事上,刺激陈王,方有机会劝说其出兵讨伐张角。”
陈王宫前的演武场上,五十余岁的刘宠正在校准三石强弓。
当何夔捧着符节踏上石阶时,弓弦正发出龙吟般的震响。
“陈王真是老当益壮,勇猛不减当年啊!”何夔见到陈王风采依旧,由衷的赞叹道。
“何叔龙乃我陈国名士,如今却为袁公路效力,可惜,可惜啊!不知叔龙来此,有何要事?”刘宠放下弓箭,在侍从的指引下,与何夔来到偏殿坐下。
何夔恭敬的向陈王刘宠呈上袁术的书信,并转达了其“共讨张角,以安社稷”的提议。
然而,端坐在主位上的刘宠,只是扫了一眼书信,便随手将其置于案上,脸上浮现出毫不掩饰的鄙夷之色。
“陈王,您这是何意?”何夔见到陈王连书信都没有打开看上一眼,不禁眉头紧皱。
只见刘宠冷哼一声,声如洪钟道:“袁公路?四世五公,名门之后,却行龌龊之事。
暗中指使汝南郡的盗匪劫掠谯县,其意不过是想以平定叛乱为由,占领梁国与沛国。
如此狼子野心,天下谁人不知?
现在倒想起朝廷,想起大义来了?
回去告诉他,孤乃汉室宗亲,世受国恩,岂能与他这等无父无君之辈为伍!想让孤出兵助他?休想!”
偏殿内的气氛瞬间凝滞。
何夔深吸一口气,并未因刘宠的断然拒绝而退缩。
他拱手一礼,目光清澈而坚定,向着愠怒的陈王深深一揖,郑重的说道:“下官深知陈王对袁公的为人不齿,此乃人之常情,夔亦不敢多言。
只是今日下官前来,并非为了袁公,实为宗庙社稷与天下大义,恳请陈王垂听。”
刘宠虽然脸上仍有怒容,却并未出言打断何夔。
何夔见此情景,立刻说道:“其一,在于利害。
汝南郡东部与陈国疆土相接,河流贯通,道路交错,实为唇齿之依。
现在汝南郡颖水以东的地区已经被张角麾下的大将韩信所占。
只需北上就能进入陈国境内,听闻陈王早就增加了陈国边境的守军,必定也怕韩信突然北上。
韩信率军屯于颖水以东,其势如饿虎盘踞于门庭之外。
若其消化既得之地,稳固根基,下一步兵锋所指,既可能是颖水以西,也可能是富庶安稳之陈国。
烽火燃于边境,贼寇蹂躏乡里,陈王纵然不惧,又如何对得起信赖大王的陈国百姓?
正所谓‘唇亡则齿寒’,乃眼前之急,不可不察也!”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