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同样是标配,并且升级为了4d192线,和3d激光雷达相比增加了对速度的感知,能更好的区分静止物体和运动舞台,提升感知的可靠性,同时全车内外也标配了14颗高分辨率摄像头,超声波雷达以及毫米波雷达。”
“车内部分,我们在拥有hUd的基础上,依然和21款相同保留了仪表盘,翻转式的仪表盘我们陈总认为这也是启动汽车的一个仪式感,说到hUd这里我就不得不提一下我们红星的光波导hUd显示。”
听到这个光波导hUd,台下不少人瞬间就来了精神,之前他卢伟奇在技术发布会上就说过这个东西,而且也在红星的AR眼镜上面使用过这项技术。
现在终于技术成熟,要往车上放了吗?
“众所周知,普通的hUd是利用仪表台上的显示屏反射光线到挡风玻璃上的,也是被各大厂家广泛使用的一项技术,而我们红星的光波导hUd则不同,我们不是靠仪表台直接反射,而是通过玻璃内的反射完成的。”
“大家可以看一下屏幕,上面有一个简单的科普。”
卢伟奇用翻页笔在大屏幕上放出了一则渲染图演示,显示屏在挡风玻璃的顶部中间位置,而要显示的内容则是在主驾驶的前方,所以这就需要光在玻璃中进行反射传输。
“光波导的原理和光纤是类似的,都是光在介质中实现全内反射,由光源位置传输到成像位置,又因为介质材料具有透明属性,所以这种成像技术对需要看到虚拟信息又需要看到真实信息的应用来说就非常合适,更加深的内容我这里就不细讲了,总之就一句话,表面浮雕光栅是业内最顶级的技术,而且每一个光栅尺度都是纳米级别的。”
“全球能生产大尺寸光波导屏幕的厂商,仅此一家,别无分店,让我们来看看效果。”
随即卢伟奇播放出了一段对比视频,是普通hUd和光波导hUd的对比,从视频可以看出,光波导由于是直接在屏幕内部成像的,所以可以显示更多的色彩,亮度也更加的高。
最重要的是显示面积非常的大,几乎覆盖了大半个前挡风玻璃,也就是说车主可以选择在任意位置显示他想要看到的信息,比那种可调范围非常小,信息非常少的普通hUd要方便很多。
放完对比的视频,则是制作的视频,说原理的话是非常简单的,就是在玻璃基材上添加一层薄薄的树脂,然后用纳米压印的方式给这层树脂刻上凹凸不一的光栅。
生产难度没有做芯片那么大,但纳米级别的精度控制也不是普通厂商能搞的定的,重点是这不是一层,是数层叠加在一起的!
更通俗一点说就是,这玩意你没有大规模生产芯片的能力,就没有大规模生产这玩意的能力,能玩这项技术的起码家里也得有个晶圆厂。
你要是没有?
那出门左转不用想。
空哥:“卧槽,卧槽,这就是一个前挡风玻璃啊,你特么用半导体的技术去做?这真的对吗?”
星转星灭:“完了,我的关注点全在前挡风玻璃的成本上了,以后开车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前挡,我甚至感觉这玩意和奥迪的车灯是一个样的,车价只值两万八,两个车灯九万八。”
七星.志:“卢总你别吓我啊,这是不是以后保险公司要单独出个前挡风玻璃险啊?听你这么介绍我都感觉这块玻璃没个三万五万下不来啊。”
吾心静似海:“大家以后记住,碰到新款的红星h20切莫别拿自己的头去碰人家的前档,碰不碰得过另说,这个价格都有点受不了。”
卢伟奇这一番介绍,让台下的观众包括直播间的观众瞬间哗然,这尼玛用纳米级别的压印搞,成本能遭的住?
或者说维修成本车主能受得了?
不过也确实从这能看出来,红星是很想给这台改款的h20上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大米的yu7有环状投影屏,红星的有光波导hUd,都在前挡风玻璃上去找点花出来。
“全车独立分区空调,独立分区超级小星,20个共1.8kw扬声器系统。”
“15.6中控屏,车机系统和辅助驾驶系统共用赤霄Elite这枚精英级座舱芯片,关于这枚芯片,陈总在之前的发布会上也介绍过,我这里就不做过多赘述了,只简单说说有哪些升级。
首先这枚赤霄Elite的工艺升级,使用了最新的3nm制程工艺,工艺升级也带来了性能上的提升,晶体管数目由原来的960亿提升到了1170亿,核心数目不变,依然是36颗核心,其中6颗为智能座舱服务,30颗为辅助驾驶服务,总算力也提升到了2800topS。
异构,多域计算加上starlink-c2c互联技术,将车辆的多种智能功能统一整合到一个框架中来,这样提高了效率又大大降低了功耗。
没错,设计热功耗由原本的193瓦降低到了150瓦。”
升级,又升级了!
老黄在台下愣愣出神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明明已经提速了,明明已经快要把dRIVE-thor变成真正的产品了,可还是跟不上红星的节奏。
自己最强智驾芯片的纸面数据,还比不上红星两年前的赤霄Elite。
反观老玛则是一脸的无所谓。
你强任你强,只要没有对比那FSd永远都是第一。
而且就陈尘这种败家玩法,能控制的住成本?
在老玛心里,还是他的FSd纯视觉才是未来,起码便宜。
“这个kingchen,真的是白瞎他那么多的应龙了,如果给我足够量的卡,现在的FSd早就可以装车实用向全球展示他的完全体了。”
老玛无奈的摇摇头,模型越来越大,数据越来越多,原本几亿,几十亿参数都称得上是大模型了,而现在呢?
没有个几千亿都不好意思出门和人打招呼说自己是搞模型的,像openai,参数规模已经突破了万亿,据说还要朝着十万亿百万亿规模挺进。
只是这么多的参数和训练数据量,却没有足够的算力。
而他陈尘呢?
特么的这就是一台车,给上了2800topS的算力。
一台车啊,就是单纯的一台车,我们西方渴求算力都渴求成什么样了,你陈尘竟然在这浪费,给一台车装那么高的算力!
喜欢黑科技:谁让他这么造手机的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黑科技:谁让他这么造手机的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