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光头李三

首页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最强藩王抗战之关山重重楚汉争鼎亡命之徒五代梦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最强兵王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萌妻十八岁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光头李三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文阅读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txt下载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75章 南洋行……11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都指挥使那番倾向于王府的言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顿时在武官队列中激起一片附和之声。

“王都司所言极是!南洋情况特殊,非中原腹地可比,正需一位强权亲王坐镇统筹,方能令行禁止!”

“正是此理!若军政令出多门,遇有土人叛乱或西洋人挑衅,到底是听总督府的,还是听王府的?贻误战机,谁人能担待得起?”

“末将等久在南洋,深知此地治理,非强力不可为!康王殿下身份尊贵,正可凝聚人心,震慑四方!”

这些出身福建、多年在南洋征战或驻守的将领们,无论是出于对刘鹤旧部的香火情谊,还是基于对南洋复杂局面的实际认知,都更倾向于一个权力集中、决策高效的统治核心,而康王无疑是这个核心的最佳人选。

反观文官队列,则显得沉默和纠结许多。

李振宗等官员面面相觑,表情各异。

他们何尝不知南洋与本土情势迥异?

他们大多来自福建、广东,本身就是开拓政策的受益者和执行者,深知在这片新土上,很多时候不能完全照搬内地的治理模式。

冥冥之中,他们也明白,皇帝陛下将康王封建于此,绝不仅仅是给个虚名,必然寄予了实权统治的期望。

但……将握在自己手上,这么多年的权力,移交出去一部分,多少有些心不甘。

李振宗深吸一口气,再次站起身,这次他的语气更加恳切,带着一种为大局着想的姿态:“总督大人,王都司及诸位将军所言,固然是出于稳定南洋的考量,下官亦深以为然。”

“康王殿下尊贵无比,我等身为臣子,自当尽心辅佐,岂有掣肘之理?”

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然而,下官所虑者,乃是一个‘缓急’与‘时机’的问题。”

“不是不交,而是要缓缓地交,不能急……”

“康王殿下初来乍到,舟车劳顿,对南洋之风土人情、政务军务之千头万绪,尚需时间熟悉。而若此时便将诸多权责一并交付,殿下日理万机,万一有所疏漏,或是被下面的人蒙蔽,反而落了下乘……”

他看了一眼周围的文官同僚,得到了一些鼓励的眼神,便放大了一些声音:“况且……下官素闻康王殿下雅好清静,颇有世宗皇帝遗风。这治理藩国,乃是极其繁琐劳心之事,殿下是否真有此意愿……”

“我等亦不敢妄加揣测。不如……暂缓一二年,待殿下熟悉情况,亦明确表达了治理意愿后,再行逐步移交权责,岂不更为稳妥?”

“眼下,总督府及各司仍可按旧例运行,定期向王府禀报,既全了礼数,也不耽误实务。”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看似处处为康王考虑,实则核心就一个字——拖。

用“需要熟悉情况”和“可能不愿管事”作为理由,试图延缓权力交接的过程。

“李大人所言有理!”

“是啊,殿下初来,总需时间适应。”

“政务繁杂,若仓促交接,恐生混乱。”

文官队列中,不少人纷纷出言附和。

他们并非要对抗皇帝旨意,而是本能地试图维护现有体系的运转和他们手中的实务权力,希望能有一个更长的过渡期,甚至期待那位“好修道”的康王真的对俗务不感兴趣。

武将那边则明显流露出不满之色,但一时也不好直接反驳李振宗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叶梦熊端坐其上,将文武双方的神色尽收眼底。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那股无形的对立情绪正在滋生。

文官们的挣扎在他的预料之中,毕竟谁都不愿轻易放弃经营已久的权力……包括他自己……

然而,叶梦熊的政治智慧告诉他,绝不能陷入这种“缓急”之争的泥潭。

这种争论可以无休无止,只会加剧文武矛盾,给未来的治理埋下隐患。

皇帝的决定是明确的,封建康王并赋予实权是既定国策,他作为总督,首要任务是确保这一国策的平稳落地,而不是纠结于过渡期的长短……

他必须一锤定音,定下一个不容置疑的基调。

想到这里,叶梦熊不再犹豫,他轻轻咳嗽一声,声音不大,却带着总督的威严,瞬间压下了所有的议论声。

“李大人及诸位所虑,不无道理。”

“然,陛下封建康王于南洋,乃深思熟虑之国策,非一时权宜之计!殿下是否熟悉政务,是否乐于亲政,此乃殿下之事!”

“我等身为臣子,唯有恪尽职守,尽心辅佐,岂能因揣测上意而延误国策施行……”

他的目光扫过文官队列,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权责划分,必须明晰,且需即刻遵循!”

“此非争权,乃是明确各自职分,以便各司其职,高效运转!若因权责不清导致政令不畅,贻误时机,这个责任,谁也担待不起!”

他不再给文官们挣扎的余地,直接开始框定核心原则:“赋税之权,依陛下明旨,王府留三,七分归国。然税制、征收、管理,仍由总督府执掌,不过账册需王府派人监督,允定期抽查……”

“南洋之事依大明律行事!此乃底线,无需再议!王府可派员观摩、稽核,但流程须遵朝廷法度……”

“大明律高于一切!一切诉讼,归按察司及州县!王府审理所,权限仅限王府内部及特许案件,不得逾越!”

“此节,关乎朝廷法统,绝无通融!”

“军务之权,最为紧要!朝廷驻军,仍由都司统领。王府护卫私兵,殿下自决。然,”他语气加重,目光扫过武将们:“为防令出多门,遇有战事,需成立联席经略,由总督府总督与康王殿下共同主持,协商决策,统一号令!”

最后,他总结道,语气缓和了一些,但原则依旧强硬:“总而言之,日后南洋,康王府为主,总督府及三司为辅,此乃大势,亦是圣意!”

“诸位需摆正位置,各安其分!”

“权限可以逐步细化,但尊卑主辅之序,不容模糊!”

“我等要做的,是尽快帮助王府熟悉情况,顺畅交接,而非设置障碍,拖延观望!”

叶梦熊这番雷厉风行、不容置疑的定调,彻底打消了文官们“缓一缓”的幻想。

他将皇帝的意志高高举起,将权责划分的核心原则牢牢框死,既安抚了武将,也压制了文官的拖延倾向。

李振宗等人面面相觑,知道总督心意已决,且占着“遵奉圣意”的大义名分,再也无法反对,只得纷纷躬身:“总督大人英明,下官等……遵命。”

叶梦熊看着终于统一了思想的麾下,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他知道,矛盾只是被暂时压下,未来的磨合必然还会有波折,但至少,方向已经指明,框架已经搭好。

他作为总督的使命,就是在离开前,为这南洋的新格局,奠定一个尽可能稳固的基础……

当然,最大的变数,还是康王殿下,自己安排的这一套,人家愿不愿意接受……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初之心盛霆烨免费阅读无弹窗二十四异盖世神医无名箫踏准风口成巨富无敌升级王内都市超级邪医为保研,我盗墓贼身份曝光了!重生左唯剑骨他和她们的群星逆天小农民美漫之道门修士山村最强小农民我家农场有条龙上门女婿叶辰小说免费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诸天影视流浪初之心盛霆烨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大明新命记
经典收藏攻约梁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万世师表从收徒汉武帝开始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的真相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大明:刚中状元,被曝科举舞弊?塞音老仙闹大明我,人皇武帝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帝国再起大明极品赘婿
最近更新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一品悍臣三国之青龙镇世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浮世离歌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衙役凌云志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大宋闲医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光头李三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txt下载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最新章节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