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光头李三

首页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最强藩王摸尸涨修为,成死囚的我成为并肩王人在大唐已被退学重生三国练精兵收美女秦末,兵锋席卷九天十地我也是皇叔我领海宽,战舰多亿点过分吗?大家好,我就是那个倒霉蛋鲁滨逊三嫁夫君超宠的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光头李三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文阅读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txt下载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26章 太宗文皇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此于礼法,恐有未安。太祖高皇帝为不祧之祖,地位超然。若太宗文皇帝复为‘祖’,则太庙之中,有二祖并列,于宗法继承之序,难免有淆乱之虞。”

“更兼兴献帝入庙,虽为孝思,然究非帝系正统之直传,长久立于太庙,恐非万全之策。”

“故,朕思之再三,为理顺宗庙礼法,明晰统绪,意欲:一,复太宗文皇帝庙号,去‘成祖’之称,仍尊‘太宗’。”

“二,于太庙之中,依古礼及我朝实际情况,重新厘定拊庙之制。 兴献帝尊号仍存,感其生育世宗皇帝之恩,另立‘世祀庙’,享帝王祭祀,永世不绝,既全了孝道,又不紊太庙正统之序。”

“如此,则太庙昭穆有序,统系分明,上合天理,下顺人情。”

此言一出,殿内虽然依旧寂静,但许多大臣的心中已掀起了惊涛骇浪。

还真的要改啊。

这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礼制大事!

不过,在这些官员看来,是大事,在现在的朱翊钧来看,已经不算是天大的事情了。

文官队列中,孙承宗一直低着头,心中暗道:‘陛下跟世宗皇帝还真是……一脉相承的能折腾老祖宗啊!成祖这庙号叫了都六七十年了,这又要给改回去?”

不少人的目光,也不由自主地投向了站在文官班列前方的礼部尚书王家屏。

这等关乎宗庙礼法的大事,最终具体仪注的拟定和理论支撑,必然要落到王尚书头上。

王家屏自从去了一趟南洋之后,其心性也变化了不少,最起码不会像之前一样,直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跟陛下顶牛。

朱翊钧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众臣没有反对。

也没有跟以往一般口呼圣明。

想来,还都在琢磨天子的深意。

“此事关乎国体礼法,非同小可。着礼部、翰林院、太常寺等有司,详考古典,参酌今情,广集众议,拟定详尽仪注奏来,务求斟酌至当,以副朕尊祖敬宗、理顺统绪之意。”

不过,朱翊钧倒也是直接,直接就开始派发任务了。

短暂的失神之后。

“臣等遵旨!”以王家屏为首的礼部官员及相关的翰林学士们齐声领命。

看到相关人员领了旨意,朱翊钧便站起身来。

而一旁的陈矩赶忙唱道:“退朝……”

文武百官跪送天子离朝。

朱翊钧并未多看殿内群臣,径直转身离开,前往后殿。

皇太子朱常澍亦步亦趋,沉默地跟在父皇身后。

待皇帝和太子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视线中,皇极殿内那根紧绷的弦仿佛瞬间松弛了下来。

文武百官们这才起身,随后开始依照品级序列,缓缓向殿外移动。起初还保持着朝堂的静默,但刚一出皇极殿那高大的门槛,低沉的议论声便如同潮水般涌起,再也抑制不住……

“王尚书,留步,留步!” 一位都察院御史快走几步,赶上礼部尚书王家屏,压低声音道,“陛下今日所言……这,这太宗、成祖之称,自嘉靖初年定下,沿用至今已近一甲子,骤然更改,且涉及兴献帝祧庙之事……这,这恐非小事啊!不知部堂对此有何高见?”

王家屏面色沉静,脚步不停,只是微微侧头,低声道:“李都宪,陛下圣意已明,着礼部详议。我等臣工,谨遵圣谕,考据经典,斟酌仪注便是,何须妄加揣测?”

旁边另一位中年官员凑过来,眉头紧锁:“话虽如此,可下官总觉得……陛下此举,深意颇重。莫非是要……重新厘定自嘉靖朝以来的一些……旧制?”

………………

阳光透过朱红廊柱,在皇帝,太子二人袍服上投下交错的光影……

沉默片刻后,朱翊钧并未回头,声音平淡地问道:“今日朝会之事,你怎么看?”

朱常澍知道这是考校,他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翻涌的思绪整理成条理清晰的奏对:“回父皇,儿臣反复思量,以为父皇此议,看似更易庙号、调整祭祀,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其意深远,恐非止于正名而已。”

“其一,在于统绪之正。‘太宗’与‘成祖’,一字之差,关乎对我大明承继法统的界定。‘太宗’显承继开拓之实,‘成祖’则有媲美开创之嫌。复‘太宗’庙号,意在明晰统序,江山社稷自太祖而始,一脉相承,此乃固本培元之基,可绝后世关于‘二祖并立’可能引发的法理纷扰。”

“其二,在于礼法之纯。兴献帝拊庙,乃世宗皇帝纯孝之体现,然究其根本,确与‘大宗’继承之礼有所偏离。父皇为其另立世祀,享帝王之礼,既全了世宗皇帝的孝思,未伤其令名,又更正了太庙,使后世嗣君祭祀,昭穆井然,再无淆乱之虞。”

“其三,或亦在于臣工之心。借此契机,重新审定礼制,亦是向天下臣民昭示,父皇有拨正轨、定乾坤之志与能。使群臣知朝廷纲纪、祖宗法度,非一成不变之死物,唯在陛下权衡执中。此…或可收震慑与引导之效,使彼等更加惕励用心。”

他一口气说完,自觉思虑周全,既分析了利弊,又揣摩了可能的深意,然后恭谨地等待父皇的评点。

朱翊钧听完,脚步却停了下来。

他转过身,目光平静地落在儿子那带着几分自矜与探寻的脸上,并没有如朱常澍预料般赞许或深入探讨,反而是摇了摇头,嘴角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近乎淡泊的笑意。

“你想得太多,也太复杂了。”

朱翊钧的声音不高,却像一块巨石投入湖心,打破了朱常澍精心构建的逻辑水面。

“呃?” 朱常澍一时愕然。

朱翊钧抬眼,望向廊庑外广阔的宫宇天际,语气平缓而笃定:“朕没有你想的那么多深意。什么震慑臣工,什么法理铺垫,皆是旁枝末节。”

“朕只是觉得,此事不妥,应当改回来。太宗便是太宗,这是事实。太庙只奉一系直传,这是规矩。既然此事,朕能做主,那么,将它拨回它应在的位置,便是了。”

“能做主的事情,想了,便去做。觉得对了,便去改。如此而已。”

“若凡事皆要瞻前顾后,权衡无数利害,计较臣工如何作想,那这皇帝当得,也未免太过憋屈了吧……”

朱常澍怔在原地,父皇这一番话,与他所学的帝王心术、权谋平衡截然不同,简单、直接,甚至有些“粗暴”。

朱翊钧看着他恍然又有些迷茫的神情,不再多言,转身继续向前走去……

为君者,不仅需要懂得权衡的智慧,更需要拥有打破权衡、直击本质的魄力与实力,今日,他便是用这看似最简单的方式,给太子上了一课……

不过,这个时候的朱翊钧也不会想到,就是因为今日的事情,在他百年之后,他的儿子,也给他上了一课……

大明的太庙中,又多了一个祖,为了成全他这个祖,礼法要求,又把朱翊钧改回来三十年之久的太宗文皇帝朱棣,再次更改成了成祖皇帝……

在这个时空中,绕了一圈,永乐大帝在数百年后,还是成祖……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重生左唯躺平:老婆修炼我变强霸总追婚:夫人,哪里跑!爽炸了!绝色妖精横行影视世界罗峰顾雪念我的七个姐姐绝世无双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奇门医仙混花都无上仙魔这是正经修仙吗?求魔万古第一婿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醉仙葫无敌升级王内舰娘改造,提督去宪兵队忏悔吧诸天影视流浪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恋上邻家大小姐赵原柳莎结局逆天小农民
经典收藏嫡女狂妃大人,得加钱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参商人在大唐已被退学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我,人皇武帝山河血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绝代废材倾天下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逆转红楼:从拯救秦可卿开始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混在大唐当首富帝国再起我有皇后光环回到东汉
最近更新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猎秦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大唐:家父程咬金山河劫之青云志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帝业从捡垃圾开始大明,朱允炆我来了!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财倾山海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光头李三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txt下载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最新章节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