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

一笑付苍穹

首页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魏逆红色莫斯科大时代1958铁甲轰鸣内我领海宽,战舰多亿点过分吗?神魂至尊全民穿越:原始时代大唐:八岁熊孩子,气疯李世民篡清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 一笑付苍穹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全文阅读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txt下载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1章 山外的消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黄岭深处,

常年幽深静谧,

有一处山丘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这山丘地势极为崎岖,一块块怪石突兀地耸立着,

犬牙交错,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就在这山丘的底部,隐藏着一个天然形成的溶洞。

此刻,溶洞里密密麻麻地聚集着几百号逃难至此的难民。

他们或是疲惫地瘫坐着,或是眼神迷茫地望着洞外,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未来的担忧与无助。

忽然,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溶洞内的沉闷。

一个身影连滚带爬地从洞外匆匆钻了进来,

此人正是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只见他满脸汗水,头发也被树枝挂得凌乱不堪,顾不上整理,

便三步并作两步,急切地朝着一群男女老少快步走去。

“各位叔叔婶婶!”

小伙子喘着粗气,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我昨儿出山去了,好不容易打听到了一些消息。

你们知道吗?

现在北方的旱情愈发严重了,那地方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到处都是饥民,为了一口吃的大打出手,真是惨不忍睹啊!”

说到这儿,小伙子眉头紧皱,脸上满是忧虑。

“不过呢,有个好消息,

鞑子已经被赶出紫山县啦!”

小伙子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

“我就在想啊,咱们是不是得考虑出山了?”

“出山?出啥山!”

一位婶婶听到这话,皱着眉头,脸上写满了担忧,

“你瞧瞧外面现在乱成啥样了,边境到处都是危险,

到处都是那些鞑子的身影。

咱们要是就这么贸贸然出去,万一撞上鞑子,那不是羊入虎口嘛!”

“没错,不能出山,

再说了,外头旱灾这么厉害,

土地都干裂得种不出东西,根本没什么粮食吃。

咱们留在这黄岭山里,好歹还能靠着打点野味、挖点野菜勉强糊口,

出去了说不定连这点活路都没了。”

“就是就是,与其出去饿死,还不如在这大山里待着。”

几位大叔随声附和,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你刚说鞑子被赶出紫山县了,可谁知道他们啥时候又回来呢。

那些鞑子就跟狼似的,可狡猾了。

咱们可不能轻易出山呐!”

小伙子一听,急得满脸通红,

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来回跺着脚说道:

“各位叔叔婶婶,你们先听我说呀!

我还打听到一个特别好的消息。

紫山县已经被大将军带兵收复啦,

大将军那可是威名远扬,有他出马,那些鞑子根本不是对手!

现在留在紫山县城负责保护大家的,是小侯爷呢!

小侯爷你们也知道,平日里就对咱们老百姓特别好。”

“啊?小侯爷?

还有大将军……

这么看来,鞑子确实是被赶跑了。”

人群中传出一阵惊讶的低语,

一些人脸上的担忧似乎稍稍减轻了一些。

“话是这么说,”

一位老者缓缓开口,他拄着一根树枝做成的拐杖,

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谨慎,

“可就算小侯爷留在紫山县,咱们出去不还是没粮食吃嘛。

这没吃的,出去了又能咋样呢?

还不是一样忍饥挨饿。”

众人又一次你一言我一语地打断了年轻小伙。

小伙子急得不行,赶忙抬起双手,

在空中用力往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

大口喘着粗气,着急地说道:

“叔叔婶婶们,你们先听我把话说完呐!

我还没说完呢!

我打听来一个最重要的消息,

紫山县那边打算收留灾民去开荒种地。

而且呀,他们还在城门门口施粥救济大伙呢。

只要咱们出山去,就有热乎的粥喝,能填饱肚子。

另外,朝廷派了个大官,好像叫王县伯的,带着大批的粮食过来救灾啦!”

“啊?真的有粮食?”

一位大娘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惊喜与不敢置信,

“你可千万别骗我们呐!

咱们这些日子都快被饿怕了,

要是真有粮食,那可真是老天爷开眼了。”

“对对对,朝廷真能来救灾?

要是真有粮食,那咱们还在这待着干啥呢?

不管是去开荒还是咋样,总比在这山里担惊受怕、吃不饱饭强啊!”

“......”

众人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纷纷议论着,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众人讨论的话音刚落,

小伙子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又赶忙提高音量说道:

“另外啊,还有个重磅消息要告诉大伙!

我打听到紫山县的大官贴出了告示,说是要推行‘以工赈灾’的法子。”

“‘以工赈灾’?

这是啥意思哟?”

人群中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娘满脸疑惑,皱着眉头问道。

小伙子兴高采烈地比划起来,解释道:

“就是让咱们给朝廷打工干活呀!

像去开垦荒地,把那荒了的地变成能种粮食的好田;

或者去挖河道,让水流得更顺畅;

还有砍树制作各种工具,以及把城墙加高加固,

反正只要你有力气,能干活,啥活都成。

而且每天干完活,就会发给咱们银钱或者粮食当报酬呢。

这样一来,咱们不就有活干,有饭吃了嘛!”

“真的?假的?”

“不会吧,骗人的吧?”

“对啊,要是真的,咱们这么多人,

一人干一点,肯定能做不少事,

也就能领到粮食了。”

“是啊,如果有活干,有粮食领,

那咱们再也不用天天饿得前胸贴后背啦!”

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兴奋地附和道,

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没错,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呀!”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一时间,七嘴八舌的议论声在溶洞内此起彼伏。

小伙子看着大家热烈讨论的样子,

忍不住咧嘴哈哈一笑,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神情:

“哈哈哈,还有一个超级重要,

我觉得都能算得上是最最最重要的消息没说呢!”

“哎呀,我说小王蛋,

你这孩子,就不能痛痛快快一次性把话全倒出来嘛!”

一位性子急的大叔忍不住大声催促,眼睛瞪得老大,满脸的急切。

“是是是,叔,您别急呀,先让我喘口气。

这一路跑回来,可把我累坏了。”

小伙子一边说着,一边抹了抹额头上豆大的汗珠,

稍作停顿后接着说道,

“咱这地方太偏了,紫山县离咱们这儿又不近,

平时来往的人少得可怜,消息传得那叫一个费劲。

不过我还是费了好大功夫,问到了几个刚出山,

正打算去紫山县的人。

听他们讲啊,紫山县现在正在开荒的土地,

等全部开垦完了,不管是当地的老百姓,

还是像咱们这样的难民,每人都能免费领到十亩地呢!”

“啥?你说啥?!

免费领土地?还一下子十亩?!”

人群瞬间像被投入了一颗巨石的湖面,炸开了锅。

一位中年汉子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了,

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

“这不是在做梦吧?

从古到今,哪有这种好事,

会给咱们这些难民百姓分地的呀?”

一位老者连连摇头,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

“对呀,难不成是皇帝老儿大发慈悲,

亲自下凡来,看不得咱们受苦,

所以才特意照顾咱们?”

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猜测着,眼中带着一丝期待。

“哼,怎么可能,

天高皇帝远的,皇帝哪能知道咱们在这儿受苦。

别做白日梦了。”

另一个人不屑地反驳道。

“哎呀,你们听我说嘛。

虽然这分地的消息我也拿不准真假,

但咱们最起码可以出山去紫山县领粮,还能做工挣粮食呀。

总比留在这儿,每天饿得头晕眼花,只能眼巴巴地等死强吧?”

小伙子着急地挥舞着双手,试图说服大家。

“也是,小王蛋说的确实在理。

咱们要不合计合计,看看是不是该出山去碰碰运气。”

这时,队伍中间一位六十多岁、背有些佝偻的老人,

迈着缓慢的步伐,慢悠悠地挤上前来。

众人见了,纷纷自觉地给他让出一条路,眼神中满是敬重。

“小王蛋,我再认认真真问你一遍,

你说的这些消息,到底准不准呀?”

老人神色凝重,目光紧紧盯着小伙子,严肃地问道。

“王大爷,您放心,确实准。

除了最后分地这个消息,是听别人随口说的,

我也不太确定真假,其他前面说的那些信息,

我可是找了好多人打听,再三确认过的,绝对错不了。”

小伙子挺直了腰板,一脸认真地回答,眼神中透着坚定。

“好好好,

既然紫山县那边恢复了秩序,还有这‘以工代赈’的事儿,

那咱们确实可以出山去挣份口粮了。

与其在这儿坐以待毙,不如出去闯一闯。

再说了,我寻思着,他们总不会像那些鞑子一样,

二话不说就把咱们给砍杀了吧。”

老人缓缓地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

“是是是,七叔公说的对,我们听七叔公的!”

“七叔公您说咋办,咱们就咋办!”

“没错没错,七叔公可是咱的族长,跟着族长走,准没错!”

“......”

众人纷纷响应,眼神明亮,一直注视着七叔公。

“是啊,七叔公,您就给拿个主意,咱们出不出去?”

一个年轻的后生迫不及待地问道。

“出!”

老人斩钉截铁地吐出一个字,

声音虽然苍老,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好嘞,七叔公,那咱们这就去收拾东西。”

人群中有人高声喊道。

“走哇,大家伙一块儿去收拾,咱一起出去!”

众人纷纷响应,一时间,溶洞内气氛热烈起来。

这几百号难民原本是分地盘而居的。

里头的人瞧见外面上百号人一副要出去的架势,

赶忙一窝蜂地围过来打听情况。

虽说他们来自不同群体,但其中不少人都是邻村、邻乡或者邻县的,

七拐八拐总能沾上点亲、带点故,

不然也不会这么巧合都聚到这个山洞里。

当然,里头也有一些走单落单的陌生人。

不过在这艰难时刻,大家同为难民,

也就不分彼此,能帮衬的都会相互帮衬。

此刻,

得知以七叔公为首的王家村村民们打算出去,

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人,都纷纷凑上前打听消息。

那个叫王蛋的年轻小伙,

只好又一次扯着嗓子,把自己打听到的消息给众人详细讲了一遍。

这一回,

他连那些不确定的小道消息也一并说了出来。

“各位叔伯婶子们呐,

我还听说,有人讲,

边疆那边好多被俘虏的县令和将军,

竟然拥兵自重,还妄图跟着鞑子谋反呢。

可也有人说,那些县令和边疆众位将军,

根本打不过鞑子,都被鞑子给全部杀害了。

反正这些小消息乱七八糟的,真真假假,实在难辨呐。

但有一点能确定,现在紫山县已经被收复回来啦,

而且正在大力搞什么建设呢。

像修城墙、盖房屋,还有以工代赈,组织大伙耕种土地。

朝廷派来的大官把咱们这些难民都接收了,安排去开荒。

还听说小侯爷在紫山县,负责维持秩序、保护县城呢。

有他守着,鞑子应该不敢再来入侵咯。”

王蛋一口气说完,停下来喘了喘气。

众人听他这么一说,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当听到大将军和小侯爷的事儿,更是觉得心里踏实了不少。

“大将军啊,咱大华谁人不知啊!

他家世代忠良,世代保卫国家。

有他在,想必北方很快就能安稳下来。”

人群中有人感慨道。

一听到大将军在北边,众人恨不得立刻出山,赶回紫山县,

在大将军和小侯爷守护的地盘生活,

这样就不用担心鞑子再次入侵了。

周围十里八乡的这些难民们都低头,相互小声地商议着。

一番讨论后,大部分人都愿意听从王家村七叔公的意见,

决定一起出山去紫山县讨个生活。

不过,还是有人心里不踏实。

“王蛋,你跟叔说实话,

紫山县真的会收留咱们这些灾民,

去了还能开荒种地?”

一位被叫做窝头叔的中年男子皱着眉头,满脸担忧地问道。

周围的乡亲们听到窝头叔抛出的这个问题,

刹那间,仿佛在绝望的深渊中瞥见了一缕曙光,

一双双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满是惊喜与期待,

齐刷刷地看向王蛋。

“开荒?这不就意味着能种地嘛!”

众人心里暗自思忖着,

对于他们这些祖祖辈辈在土地里刨食的泥腿子而言,

种地,那可是再熟悉不过的营生了,

虽说又苦又累,但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王蛋迎着那一道道炽热且充满期盼的目光,

感觉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他的身体,直射进他的心底。

他重重地、使劲地点了点头,用尽全力大声说道:

“我四处打探到的消息,千真万确就是这样的!”

话一出口,

他心里却也忍不住犯嘀咕:

“这消息到底是真是假,

恐怕只有老天爷知道了。”

毕竟这一路道听途说,

谁又能保证呢?

看来,也只有到了目的地,

才能揭开这谜底呀。

可他心里明白得很,在这绝望的境地里,

只要有这么一丝希望的火苗,就能给大伙注入无穷无尽的动力。

果不其然,

好些上了岁数的老人,

听闻此言,眼眶瞬间就红了。

这段日子,他们过得提心吊胆,

一颗心始终悬在嗓子眼儿,被恐惧和绝望紧紧笼罩着。

而此刻,

这个消息就像一场久旱后的甘霖,稍稍滋润了他们那干涸已久的心灵。

“只要能活着赶到紫山县,咱就又能种地啦!

能种地,咱就不至于被饿死,

娃娃们也不用跟着咱四处颠沛流离,居无定所,

乡亲们也就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呐。”

老人们嘴唇颤抖着,喃喃自语,

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画面:

在紫山县的土地上,他们辛勤耕耘,

收获着沉甸甸的粮食,

孩子们在一旁嬉笑玩耍,一家人其乐融融。

七叔公看着大伙眼中重新燃起熠熠光芒,

每个人都激动得满脸通红,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他知道,种田的血脉在他们这些人身上代代相传,

早已融入了他们的骨髓,这是他们与土地之间割舍不断的联系。

他也清楚地意识到,从这里到紫山县,

路途遥远且充满艰辛,

当下首要之事,便是把所有东西都仔细收拾好。

这些看似破旧不堪的物件,可都是他们在这艰难岁月里的保命家当啊,

哪怕只是一根野菜,那也是无比珍贵的,

说不定在接下来的路途中,就靠着它延续生命呢。

在七叔公和几位同样身为中年男子的领头人的带领下,

众人迅速行动起来,开始积极地收拾自己那一堆堆破破烂烂的东西。

此刻,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喜悦,

那是一种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神情。

他们终于在这漫长的黑暗中,等到了一丝曙光,

仿佛看到了期盼已久的美好生活正在不远处向他们招手。

在之前那段暗无天日的时光里,

他们犹如置身于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

根本看不到未来的方向,满心充斥着迷茫与恐惧。

而现在,就如同黑暗中突然出现了一道耀眼的光,

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尽管这份希望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憧憬,尚未真正变成现实,

但仅仅是能够看到希望,对他们来说,就是上天最大的恩赐了。

他们深知,有太多人没能熬过这黎明前的黑暗,

永远地倒在了追寻希望的路上,

再也看不到这来之不易的曙光。

七叔公见大伙收拾得差不多了,

便赶忙让人抓紧时间生火煮了些东西,

然后一一分给大伙吃。

大伙围坐在一起,狼吞虎咽地吃着,

那场面,仿佛这些简单的食物是世间最美味的佳肴。

等大家都吃饱喝足,体力也稍稍恢复了些,

在那个年轻小伙~王蛋的带领下,

众人一个挨着一个,

缓缓走出了这个,陪伴他们度过无数个艰难日夜的山洞。

他们踏上了那条崎岖不平的山路,

山路蜿蜒曲折,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块和坑洼。

一路上,不管是年逾古稀的老人,还是年幼的孩童,

不管是强壮的汉子,还是柔弱的女子,

每个人都咬着牙,强忍着脚底传来的钻心疼痛,

一步一步坚定地向前走去。

他们的脚步虽然略显蹒跚,

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对新生活坚定不移的执着。

那一个个渐行渐远的背影,在山间的小道上,

构成了一幅充满力量与希望的画面......

老话说得好:

“进山容易出山难。”

这黄岭的大山,想要走出去,简直比登天还难。

王家村这一群人,光是迈出这出山的第一步,

就耗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

等到夜幕如墨般笼罩大地,

他们实在是精疲力竭,只好趁着夜色,

在一片荒芜的空地上暂且安歇。

第二天,

天还未亮,

凌晨时分,天色依旧透着蒙蒙的暗,

王家村的村民们就已纷纷起身。

他们按照往日形成的默契队列,有条不紊地收拾着各自的家当,

随后背起那些沉重的物资,迈着略显疲惫却又坚定的步伐,

缓缓开启新一天的行程。

大伙心里都明镜似的,七叔公的话那是字字在理。

既然下定决心出山,就得争分夺秒,

否则拖得越久,变数越大,

尽早摆脱这危机四伏的大山才是当务之急。

毕竟黄岭这地界,到处潜藏着凶猛的野兽,

每一声风吹草动,都可能预示着致命的危险。

那些尚在睡梦中的小娃娃,

或是在父母温暖的怀抱里,

或是趴在父母坚实的背上,依旧甜甜地酣睡着,

全然不知大人们的艰辛。

而稍大一些的孩子可就没这般惬意了,

他们睡眼朦胧,眼皮好似千斤重,

勉强撑开一条缝,

便只能迷迷糊糊地跟着阿爹阿娘的脚步,跌跌撞撞地前行。

一路上,他们不知摔了多少跟头,

每一次摔倒,眼眶里瞬间蓄满了委屈的泪水,

那哭声已经到了嗓子眼,可还没等哭出声,

就被自家大人严厉地呵斥住。

孩子们满心委屈,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小脸憋得通红,却只能强忍着,

咬着牙,默默地从地上爬起来,

继续跟着大人艰难地往前走。

他们心里明白:

走还是不走?当然得走啊!

不走就只能永远被困在这大山里,

只有走出去,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队伍中,

还有些疼爱孩子的父母,

心疼自家儿女走路辛苦,

宁愿自己累得腰酸背痛,也要把孩子稳稳地放在肩膀上背着。

与此同时,不少身强力壮的壮年汉子分散在队伍四周,

他们神情严肃,目光如炬,

时刻留意着周围的一举一动。

他们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任务——时刻警惕,预判并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

只见他们眼神专注,耳朵竖起,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的声响,

精神高度集中,犹如临战的士兵,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就这样,众人走着走着,

天边泛起了鱼肚白,天色渐渐亮了起来。

不知何时,路上的灾民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

王家村这一群人的出现,让路上一些胆小怯懦的人吓得惊慌失措,

像受惊的兔子般,立刻慌慌张张地闪到一旁。

有些实在是体力不支、无力闪避的人,

见这几百号人只是自顾自地赶路,并无恶意,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好不容易走出了大山,

众人发现,

路上的灾民愈发多了起来。

起初,只是稀稀拉拉的一个两个,

后来逐渐变成十个八个,人数呈直线上升趋势。

这些灾民大多背着沉甸甸的包裹,艰难地前行着,

有的甚至还推着简易的手推车,车上堆满了他们仅有的家当。

偶尔能瞧见一两个人,

吃力地拉着人力车,也就是俗称的地排车,一步一步地往前挪。

一路行来,竟没有见到一辆马车或驴车。

想来也是,在这灾荒连年的岁月里,

对于普通难民而言,家里的牲畜想要存活下来,谈何容易。

不是饿死,就是被杀吃掉了!

不过,这些灾民都有一个共同的显着特点,

那就是他们赶路的速度,比以往逃难时快了许多。

尽管每个人都累得汗流浃背,汗水湿透了衣衫,气喘如牛,

但他们的脚步却一刻也不停歇,

依旧匆匆忙忙、急速地往前奔走。

哪怕因为饥饿和疲惫而体力不支,摔倒在地,

他们也会拼尽全力挣扎着爬起来,

摇摇晃晃、踉踉跄跄地继续朝着前方走去。

这一幕,把王家村的人看得瞠目结舌。

七叔公看着周围如潮水般急切赶路的灾民,

眼神中闪过一丝笃定,不禁连连点头,

“看他们这般火急火燎往前赶的架势,

想必是听闻了紫山县收留灾民的消息。

这消息,想来不会有假,

否则这些灾民怎会像被无形的手推着,

如此不顾一切地向前奔呢。”

“是啊,七叔公。”

一个虎背熊腰的壮年汉子,迈着大步来到七叔公身旁。

他的目光扫过周围那些形形色色的灾民,

有的零零散散地躲在一旁,用警惕又好奇的眼神打量着他们这群人;

而更多的则是像着了魔似的,只顾低头匆匆前行,

那急切的模样,仿佛前方有能让他们脱离苦海的人间仙境,

又好似堆满了数不尽的金山银山,正等着他们去挖掘。

汉子深信,前方一定有巨大的希望在翘首以盼。

“咱们可得麻溜地加快速度了,七叔公。

要是去晚了,那些好的差事都被别人抢了先,

到时候挣不到几个钱,也领不到多少粮食,

那咱这一路的辛苦可就白费啦。”

七叔公听闻,神色一凛,

迅速转头看向身旁的众人,扯着嗓子大声指挥起来:

“都给我麻溜点走!

一个个磨磨蹭蹭的,像个啥样子!

这是去讨生活,又不是出来闲逛的!”

嘴里一边骂骂咧咧,

那话语就像连珠炮似的,一刻也没停下。

七叔公在这世上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

尽管年事已高,身子骨也不如从前硬朗,

但骨子里那股子倔强劲丝毫未减,依旧坚持自己走路。

王家村的大伙好不容易在慌乱中找到了一辆地排车,

满心欢喜地想着,七叔公年纪大了,行路不便,

让他坐在车上,大伙拉着他赶路,也能轻松些。

可七叔公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执意不肯,

非要把地排车让给小娃娃们坐。

他一脸严肃地说道:

“娃娃们年纪小,经不起折腾,

这一路走下来,脚都磨破了。

我这把老骨头,硬朗着呢,还能走。”

“这......”

众人无奈,只能作罢。

队伍继续浩浩荡荡地向前行进,

仗着人多势众,众人横排着走路,

宛如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

队伍外围的青壮年们,一个个身姿矫健,

人数众多,光是这阵仗,就透着一股威严。

那气势,足以让不少胆小的人望而却步,心生畏惧。

就算有些胆子大、平日里胆肥的人,

瞧见这情形,也不禁要在心里掂量掂量,不敢轻易靠近。

从晨曦初露走到夜幕深沉,

途中大伙只是匆忙地往嘴里塞了几口干粮,

咕噜咕噜喝了几口水,便被七叔公连赶带骂地催促着再次启程。

那场面,就像一群被驱赶的牛羊,片刻不得停歇。

终于,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布,

沉甸甸地压了下来,乡亲们再也支撑不住,

像是被抽去了筋骨一般,不顾形象地瘫倒在地上。

众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四处寻找水源,

然而找了许久,却一无所获。

好在他们之前在山里的时候,

有先见之明,在岩壁下将能找到的装水的器皿,

不论是破旧的陶罐,还是简易的竹筒,

都满满当当地装满了水。

此刻,望着这些珍贵的水源,

大伙心中稍感安慰,暂时不用担心缺水的问题。

他们此次选择的宿营之地,距离紫山县城已不到五里。

可夜色已深,四周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为了安全着想,他们商量后决定,晚上不再继续赶路,

就在此地露宿一晚,等第二天天一亮再前往紫山县。

毕竟这么晚赶到县城,城墙上的士兵看不清状况,

万一把他们当成土匪或者流民,

一阵乱箭射过来,那可就太冤了,

辛辛苦苦走到这里,却落得个这样的下场,实在是得不偿失。

七叔公到底是上了年纪,

忙乎了一天,此时已疲惫不堪。

这些露营住宿的安排事宜,他实在无力再去操心,

便全交给了底下身强力壮的青壮年们负责。

他找了个相对平坦的地方,

铺上一张破旧不堪、满是补丁的席子,

端起一碗稀粥,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

喝完粥后,他往席子上一躺,

不一会儿,

便传来了均匀的鼾声,

沉沉睡去......

喜欢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红色仕途重生之逆回千年(都市最强帝君)世界第一宠:财迷萌宝,超难哄(你是我戒不掉的甜)刚被退婚,摄政王连夜进宫求赐婚九重仙图重生后我靠抽卡系统征服大反派重生之我从天龙活到现代我,地星人道,成就多元!团宠三岁半,全宗门最会御兽的崽四合院:大家都说我是个好人开局就长生,可我咋是奴隶啊与南宋同行悠然山村天降我才必有用这个皇子真无敌罗峰顾雪念我的七个姐姐绝世无双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陆沉周若雪全文阅读从洪荒开始到诸天万界收到未来短信,我赚百亿很合理吧浮华掠影:宫闱
经典收藏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攻约梁山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黄沙百战穿金甲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吾父朱高煦初唐:砥砺前行穿越明朝小王侯绝代废材倾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许你盛世安宁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罗斯君王穿越之女扮男装惹桃花大人,得加钱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抗日之铁血军旅
最近更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巨宋水煮大明水浒之往事随风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大明权谋录史上第一祸害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开局中童生:凡女重走仙路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我在北宋教数学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 一笑付苍穹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txt下载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最新章节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