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勇武无法扭转整体的劣势。
一名日军曹长从侧面突刺,锋利的刺刀捅进了卢畏三的腹部。
卢畏三身体猛地一颤,剧痛让他几乎晕厥,但他强忍着,反手一刀削掉了那名曹长的半边肩膀。肠子从破裂的伤口流出,他用左手死死按住,右手依旧拄着指挥刀,屹立不倒。
这时,一辆日军八九式中型坦克,轰鸣着碾过护城河上的临时通道,朝着缺口开来。
坦克上的机枪疯狂扫射,将敢死队员成片打倒。
“坦克!狗日的坦克!”幸存的士兵惊呼,眼中露出绝望。
卢畏三抬起浑浊的眼睛,看着那辆越来越近的钢铁怪兽,脸上闪过一丝疯狂的笑意。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将指挥刀当成标枪,朝着坦克的了望孔猛掷过去!
刀尖撞击在装甲上,迸出火星。。。。
日军坦克最终碾过卢畏三和众多敢死队员的尸堆,伴随着更多步兵,从中华门缺口汹涌而入。
南京城,被撕开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
然而,守军的抵抗并未结束。
第264旅的残存力量,早已在旅长廖龄奇等人的指挥下,进行了最后的部署。
他们知道城墙终将失守,于是将最后的力量,用于巷战的序幕。
当日军先头部队,包括那辆耀武扬威的坦克,冲入城内,沿着太平路向前推进时,他们以为胜利在望,队形开始变得密集。
廖龄奇旅长在远处一栋半塌的楼房窗口,死死盯着日军的进程。他的军装已被鲜血浸透,不知是自己的还是战友的。
当日军队列大部分进入预设的雷区时,他对着身边仅存的一个通讯兵点了点头,吐出一个字:
“爆!”
工兵狠狠按下了手中的起爆器。
轰!轰隆!轰隆隆!!
刹那间,整条太平路化作了烈焰地狱!埋设在街道两侧废墟下的地雷,炸药包被依次引爆。
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冲击波裹挟着碎石断木横扫一切。
那辆日军坦克被炸断了履带,熊熊燃烧。
周围的日军士兵在爆炸中肢体横飞,惨叫声不绝于耳。
火焰迅速蔓延,引燃了街道两旁本已残破的房屋,形成了一道巨大的火墙,暂时阻断了日军后续部队的进入。
这片火海,成为了中华门守军玉石俱焚的最终乐章,也成为了南京沦陷首日最惨烈的注脚。
。。。。。。。。。
中华门被攻破的同时,雨花台主峰上,一面破损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在烽烟中倔强地飘扬,旗布上千疮百孔,却依然没有被放下。
第88师262旅旅长朱赤站在山顶的明代炮台遗址上,举起望远镜向山下望去。
年仅三十七岁的朱赤旅长,连日血战已在他脸上刻下远超年龄的沧桑。
军装沾满泥泞和暗褐色的血渍,左臂简单包扎的伤口还在隐隐渗血。
“旅座,日军又上来了。”参谋长李维城哑着嗓子报告,声音里满是疲惫。
朱赤没有放下望远镜,只是微微点头。
山下,日军第114师团如同蚁群般在山脚下集结。
这是又一次进攻,也会是最后一次。。。。
雨花台作为南京城南的制高点,一旦失守,整个中华门将直接暴露在敌军炮火之下。
“我们还有多少人?”朱赤问道,尽管他心中早已有数。
“能战斗的,加上轻伤员,一共八十七人。”李维城的声音低沉:“弹药也不多了,每支枪不到五十发子弹,手榴弹还剩两箱,迫击炮弹。。。只有最后两发了。”
朱赤放下望远镜,转身面对他这些衣衫褴褛却目光坚定的部下。
他们中有的还是不满二十岁的娃娃兵,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坚毅。
有的是跟随他多年的老兵,眼神中已看透生死。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激昂口号,士兵们只是默默检查自己的武器,将刺刀擦亮,将仅有的子弹排列整齐。
他们知道,这可能是最后一战。
日军并没有让守军等待太久。
上午十时,炮火准备开始了。
炮弹如同雨点般砸向雨花台阵地,整个山头被硝烟笼罩,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此起彼伏。
守军百多人蜷缩在简陋的掩体中,感受着大地剧烈的颤抖。
炮击持续了近一个小时。
当炮声渐渐稀疏,朱赤抖落身上的泥土,探头向外望去。
奇怪的是,日军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发起冲锋,而是看到无数步兵背着柴草捆,以低姿匍匐向山上爬来。
“这是什么新战术?”年轻的传令兵王小狗疑惑地问。
朱赤眉头紧锁,随即明白了日军的意图:“他们想用火烧山!这些柴草是来烧毁我们掩体的!”
情况危急。
守军的掩体多是木质结构,一旦被点燃,他们将无处可逃,日军则可以趁守军撤离时一举攻占山头。
“旅座,怎么办?”李维城焦急地问。
朱赤目光扫过阵地,突然想起什么:“还记得我们上个月挖的引水渠吗?当时是为了防止日军火攻,从山顶储水桶接出来的那条。”
李维城眼睛一亮:“记得!可是水量够吗?”
“试试才知道,你带几个人去打开所有水闸,把水引到阵地前沿!”朱赤命令道,同时抓起一挺捷克式轻机枪:“其余人准备射击,等我命令!”
日军仍在匍匐前进,他们背负柴草,行动缓慢,但人数众多,如同火蚁般密密麻麻覆盖了山坡。
最前面的日军已经接近阵地前五十米处,开始准备点火。
朱赤屏住呼吸,计算着距离和时间。
他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感受到周围士兵紧张的情绪,就在这时,山水顺着预先挖好的渠道流到了阵地前沿,虽然水量不大,但足以湿润一片区域。
“开火!”
朱赤一声令下,阵地上所有武器一齐开火,子弹如同镰刀般割向日军,前排的敌人纷纷倒地。
日军指挥官显然没料到守军还有如此猛烈的火力,急忙命令点火。
然而,被水浸湿的柴草难以迅速燃烧,冒出的浓烟反而阻碍了日军的视线。
更糟糕的是,水流与泥土混合,形成了一片泥沼,背负沉重柴草的日军士兵在泥泞中艰难移动,成了守军的活靶子。
喜欢谍战:我是宪兵队长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谍战:我是宪兵队长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