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兵们齐声呐喊,随后一个个滚入河中,向浮桥方向游去。
日军发现后疯狂射击,水面绽开朵朵血花,但仍有人成功接近桥墩。
张永华是最后一个下去的,他在水中回头对岸上的徐鹏喊道:“徐营长,替我看看太平年的南京!”
然后,他消失在水下。
几秒钟后,接连不断的爆炸声响起,浮桥剧烈摇晃,部分桥墩坍塌,日军工兵惊慌失措。
爆炸在黄昏的水面绽开血色涟漪,成功迟滞了日军进攻两小时之久。
夜幕再次降临,王耀武知道水西门守不住了。
日军已经从其他方向突破南京防线,整个城市即将沦陷。
“师长,快撤吧!”警卫连长急切地说。
王耀武看着满目疮痍的城市,问:“徐鹏呢?”
“徐营长带着敢死队断后,让我们转告您,他无愧于南京人民。”
此时的水西门,徐鹏和李阿福等最后二十余名守军正与日军进行巷战。
洪水已经退去一些,露出水下的惨状,无数平民的尸体与士兵的遗体交织在一起。
“营长,没子弹了!”李阿福喊道。
徐鹏看着涌来的日军,平静地说:“我们工兵,最擅长的是什么?”
李阿福先是一愣,然后笑了:“爆破。”
徐鹏点头:“我在这片街区埋下了最后一批炸药,足够带走不少鬼子。”
他拿出最后一个引爆器,看向周围幸存的几名士兵:“怕吗?”
众人摇头。
日军越来越近,已经可以看清他们的面容。徐鹏缓缓按下引爆器。
巨大的爆炸声响起,水西门最后一段城墙轰然倒塌,将进攻的日军和这些不屈的守军一起埋葬。
。。。。。。。。。。。。
黎明,紫金山顶弥漫着硝烟与寒雾。
中山陵牌坊前,日军第十六师团第38联队已经展开进攻队形。
联队长近卫勋大佐骑着战马,傲慢地望着通往陵寝的392级台阶。
“支那军已经山穷水尽,一鼓作气,拿下中山陵!”他抽出军刀,直指山顶。
日军如潮水般涌上台阶,却在台阶中段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阻击,教导总队第二大队的战士们从石阶两侧的密林中突然杀出,利用高低差直刺日军咽喉。
冲在最前的是第二大队队长周卫国,这位黄埔军校第九期,毕业后被选派至德国柏林军事学院的留学生,手持一把缴获的日军将佐军刀,刀光闪处,必有一名日军倒地。
他独创的“阶梯刺杀术”已在军中广为流传,利用从上而下的冲力,刺刀直取敌方咽喉或肩颈结合部,一击毙命。
“大队长!左侧有小股日军突破!”一名士兵高喊。
周卫国转身跃上石栏,如灵猿般在栏杆上奔跑,在日军惊讶的目光中飞身跃下,军刀划出完美的弧线。
激烈的白刃战在台阶上展开。教导总队士兵占据高位,每每利用台阶落差,在日军举刀困难的瞬间突刺。
在陵门前,周卫国突然发现一小队日军试图从侧翼绕向祭堂。
他立即带领十余名士兵拦截,却在接近祭堂时听到了令人心碎的声音,子弹击中大理石的回响。
“不好!陵寝!”周卫国目眦欲裂。
几乎同时,天文台观测所内的桂永清收到了更令人不安的消息:“总队长,日军使用特种燃烧弹,陵园附近的林木起火!”
桂永清心头一沉,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如果火势蔓延,整个紫金山将成火海,守军和平民避难所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执行“火障计划”!”桂永清下令,眼中闪过一丝痛楚。
早在战前,教导总队就在山腰多处预埋了松脂和燃油,原本是准备在最后关头阻敌用的。
如今提前引燃,虽可阻敌,却也意味着放弃了最后的防御手段。
刹那间,紫金山腰燃起一道火墙。
正在攻山的日军猝不及防,许多士兵因火势过猛不得不脱掉厚重的防寒服,在严寒中战斗力大减。
然而,风向突变,火势开始向山顶蔓延。
“总队长,火势失控,三号,五号防空掩体被大火包围,里面有伤员和平民!”通讯兵惊慌报告。
桂永清一拳砸在观测台上:“救火队立即行动,优先转移伤员和平民!”
中山陵祭堂内,枪声与喊杀声越来越近。
周卫国带领残部退守至此。
“大队长,子弹不多了!”士兵们将最后的弹药集中分配,每人不到十发。
周卫国望着祭堂内庄严肃穆的孙中山大理石坐像,突然想起自己作为黄埔学生时在此宣誓的场景。
那时他还是个热血青年,满怀救国理想,如今却要在这民族圣地与敌人做最后搏杀。
“吱呀”一声,祭堂大门被撞开,日军如潮水般涌入。
“保卫总理英灵!”不知谁喊了一声,教导总队残部与日军在祭堂内展开惨烈白刃战。
子弹呼啸,周卫国怒吼,手持军刀杀入敌群,如入无人之境。
激战中,一颗手榴弹在坐像基座旁爆炸,巨大的冲击波将周卫国掀飞。
他重重摔在地上。。。
近卫勋大佐得意地走进祭堂,军刀指向受伤的周卫国:“这个人十分勇武,俘虏他,我要他亲眼看着皇军占领南京。”
千钧一发之际,观测所方向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桂永清下令炸毁了天文台主楼,防止机密设备落入敌手。
爆炸动摇了日军的攻势,周卫国趁机跃起,将军刀刺入近卫勋的胸膛:“这一刀,我等你很久了!”
近卫勋难以置信地看着胸前的刀柄,缓缓倒下。
日军顿时大乱,周卫国趁机高呼:“弟兄们,撤往第二防线!”
黄昏时分,紫金山顶的火势逐渐被控制,但阵地已失守大半。
桂永清在临时指挥部清点人数,教导总队现在能战斗的不足五百。
周卫国带着十余名幸存者赶到,悲痛报告:“总队长,中山陵失守。。。。”
桂永清沉默良久,望向暮色中的南京城,城内多处起火,枪炮声此起彼伏。
“我们迟滞日军多久了?”他轻声问。
“整整三天,总队长,指挥部要求我们再坚守二十四小时,为城内军民转移争取时间。”
喜欢谍战:我是宪兵队长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谍战:我是宪兵队长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