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棉被!快!”守军第87师师长黄保国亲自指挥防毒。
得益于战前从南京市民那里学来的土法,士兵们迅速将准备好的棉被浸湿,覆盖在射击孔和城垛上,同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这些简陋的防护措施竟然发挥了作用。
毒烟被湿棉被过滤,守军伤亡大大减少。
更令人称奇的是,几个机灵的士兵收集了全城的镜子,利用夕阳余晖,将反射的光线直射日军阵地,短暂扰乱了敌人的进攻节奏。
然而,日军的坦克还是上来了。
这些钢铁巨兽轰鸣着冲向城门,守军的步枪子弹在它们面前如同蚊蝇叮咬。
“工兵队,准备火攻!”黄师长的命令下,一桶桶汽油被搬上城楼。
日军坦克越来越近,甚至能看清驾驶员的面孔。
当第一辆坦克冲破城门废墟时,黄师长大吼:“倒!”
整桶整桶的汽油从城楼倾泻而下,瞬间将坦克和跟随的步兵淋了个透湿。
紧接着,一支火把划出抛物线,落在汽油上。
“轰。”的一声,一道火墙瞬间升起,吞噬了最前方的坦克和士兵。
日军惨叫着在火焰中挣扎,坦克的弹药被高温引爆,连环爆炸让后续部队不得不暂停进攻。
然而,这胜利是短暂的。
火焰不仅吞噬了敌人,也灼烧着六百年前的明代城墙。
高温熔化了城砖间的糯米灰浆,这种古代华夏独特的建筑工艺原本让南京城墙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坚固,此刻却在现代战争的炮火与烈焰中软化。
“城墙要塌了!”有人惊呼。
只见一段近十米的城墙开始倾斜,砖石在火焰中崩解滑落。
黄师长望着这一切,眼中满是泪水。
这火焰是他们点燃的,是为了退敌,却也加速了城墙的毁灭。
战争就是如此残酷,有时为了保护而不得不先破坏。
在光华门和通济门激战正酣时,一场更加隐蔽而致命的突破正在发生。
日军第36联队联队长井上勇作是个华夏通,战前曾深入研究过南京城的历史和建筑。
他知道明代修建的排水系统四通八达,有些涵洞足以容纳单人通过。
“找到它了!”一名工兵兴奋地报告。在炮火掩护下,他们终于在城墙与山体结合部找到一个明代排水涵洞,虽被部分堵塞,但清理后足以让瘦小的士兵钻入。
“松本小队,突击!”井上命令道。
十余名精瘦的日军工兵脱下厚重的外套,只携带短刀和手枪,依次钻入黑暗的涵洞。
他们像老鼠一样在污秽中爬行,希望通过这条隐秘路径潜入城内,里应外合。
然而,他们的行动并未完全逃过守军的耳目。第36师炊事班长老杨头在取水时,隐约听到地下传来异响。
他将耳朵贴在地面,脸色骤变。
“小鬼子钻下水道了!”老杨头奔回阵地报告。
师长当即命令炊事班负责处理这一危机。
于是,一场另类的战斗在排水涵洞口展开。
“烧油!快!”老杨头指挥炊事班将原本用于做饭的食用油烧沸,然后对准洞口倾泻而下。
惨叫声顿时从洞内传出,持续不断,凄厉异常。
滚油流过的地方,连污水都沸腾起来,潜入的日军士兵在狭窄空间内无处可躲,活活被烫死。
这一夜,惨叫声几乎没有停歇。
每当日军试图通过涵洞潜入,守军便用滚油,开水甚至点燃的煤油招待。
排水系统成了死亡通道,无数日军士兵葬身其中。
然而,守军低估了日军的决心和涵洞的复杂程度。
凌晨时分,一支日军小队通过一条未被发现的支线,成功潜入城内。
他们迅速占领了钟楼制高点,建立机枪阵地。
当黎明的第一缕光线照亮南京城时,太阳旗已经在钟楼上飘扬。
日军的机枪从制高点向城内守军扫射,造成了巨大恐慌和混乱。
消息传到光华门和通济门时,守军意识到大势已去。
城墙已破,日军多路突破,制高点失守,再坚守只会导致全军覆没和被屠杀的平民。
“师长,下令撤吧!”参谋长红着眼睛恳求黄保国。
黄师长望着城内升起的浓烟,听着钟楼方向传来的机枪声,沉默良久。最终,他艰难地吐出两个字:“撤退。”
撤退命令迅速传遍各阵地,守军开始有序向城内撤退,准备进行巷战,城墙失守只是开始,更残酷的城市争夺战即将上演。
在通济门缺口处,士兵们带走了李江师长的遗体。
这位将军仿佛只是睡着了,他的大刀仍紧握在手,刀身上的血迹已干,但锋芒依旧。
光华门上,黄师长最后望了一眼那道由他们亲手点燃的火焰屏障。
明代城砖在高温下熔化的糯米灰浆正在慢慢凝固,如同伤口结痂。
这座千年古城曾经无数次在废墟中重生,他祈祷这次也不例外。
当夜幕再次降临时,南京城墙已基本落入日军手中。
但战斗远未结束,它只是从城墙转移到了街头巷尾。
枪声,爆炸声,呐喊声,惨叫声,这些声音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成为南京的常态。
在一条偏僻的小巷里,几个华夏士兵帮助平民躲入地下室。他们满脸烟尘,衣衫褴褛,但眼神依然坚定。
“长官,南京会沦陷吗?”一个年轻学生颤抖着问。
士兵望着窗外燃烧的城市,轻声道:“城会陷,国不会亡。”
。。。。。。。。。。。
1938年1月8日,寒风裹挟着硝烟与血腥气,弥漫在南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曾经繁华绮丽的都城,此刻已沦为巨大的修罗场。
城墙多处被日军重炮轰开缺口,潮水般的土黄色军服涌入城内,但战斗并未结束,反而以一种更残酷,更血腥的方式,在街巷,楼宇,废墟间展开。
新街口广场,这座南京城现代商业的象征地,此刻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防御工事。
第88师下属的一个残破营,在孙铭鑫营长的指挥下,利用一切能找到的东西构筑阵地。
有轨电车的车厢被推翻,与沙包,砖石,家具残骸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数道曲折的街垒。
士兵们的军装早已破烂不堪,沾满血污泥垢,但眼神中仍有一种困兽般的决绝。
《谍战:我是宪兵队长》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谍战:我是宪兵队长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谍战:我是宪兵队长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