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歇过后,苏窈回到太医院,邓嬷嬷已在太医院内等着她。
桂枝瞧见她回来了,连忙小步迎上,细声禀报:“苏大人,邓嬷嬷在两刻之前就到了,但是邓嬷嬷不让奴婢告知您。”
邓嬷嬷早已听闻太子殿下与苏大人感情深厚,午膳亦形影不离,自当不敢贸然催请苏大人回太医院。
邓嬷嬷走到苏窈面前,福身行了礼:“老奴参见苏大人。”
“邓嬷嬷请起。”苏窈在心里庆幸,正好在不久之前就把太后娘娘交代的事情办完了。
太后那边早已安排了人时时刻刻盯着太医院这边,一是担心有人暗中阻止苏窈查清药方,其二,是想知晓苏窈如何查清。
在苏窈前往鹤云宫后,徐太医被召见,太后便猜,事情已有结论。
邓嬷嬷微微低着头,恭敬道:“苏大人,太后娘娘命老奴前来,是想询问苏大人查药方一事可是顺利?”
苏窈点了点头,事关太后娘娘,怕隔墙有耳,她带邓嬷嬷回到自己屋内,这才拿出辛泊鹤所写的药方,递还给邓嬷嬷,一边简单扼要地解释道:“邓嬷嬷,药方上的‘土茴香’是‘小米花’,长期服用,可使人对其上瘾,逐步折损身子。”
邓嬷嬷脸色一变,纵使早有心理准备,却也仍然被吓一跳,她慌忙压低了声音问道:“苏大人,依您看,太后娘娘的身子可有被此药所损害?”
苏窈蹙起眉心,仔细回想太后娘娘的脉象。
片刻过后,她用词谨慎,跟着小声道:“或许,我是说或许,太后娘娘的头疾,可能是因小米花而起,但是,既然我开的药方能缓解太后娘娘的头疾,即便有所损害,亦不严重,徐徐戒之便可。”
“老奴明白了,多谢苏大人。”邓嬷嬷行礼,肃然道:“老奴这就去向太后娘娘回禀此事,苏大人,您且忙,老奴告退。”
“邓嬷嬷慢走。”
待邓嬷嬷离去,太后娘娘交代的事已办完,苏窈总算是浑身放松下来。
冬苓端着茶水入内,见自家主子几乎是软绵绵地趴在桌案上,憋着笑道:“主子,喝口茶水歇一歇。”
“不歇了,我刚在鹤云宫那儿歇过。”苏窈勉强坐直起来,接过茶杯喝了喝。
忽地,她疑惑地看一眼茶杯里的茶水,“太医院的茶水换啦?”
平日喝的茶水虽也不差,毕竟她的官职在这儿,太医院的人不敢怠慢她。
手中的这杯,入口润,甘甜清爽,与平日的茶水全然不是一回事。
冬苓这下不憋笑了,嘿嘿回答道:“主子,这是太子殿下命人送来的新茶,说是今儿内务府新得的曼松茶。”
苏窈不知什么曼松茶,但知道他送来的,定是不菲。
她再喝一口,动作小心翼翼起来,一手端着茶杯,一手扶在下巴处,一滴也舍不得洒落。
冬苓瞧见自家主子的小动作,掩唇笑道:“主子不必担忧,太子殿下送了好些,足够主子喝上小几个月。”
“那也得小心点喝。”苏窈做不到把茶供起来,舍得喝,但舍不得浪费。
未时四刻,福宁宫寝殿内传来细微的动静。
太后足足睡了将近两个时辰,头疾已是不再犯起,但眉心被她先前捏出的红印还未完全消散,甚至隐有疼痛感。
邓嬷嬷上前服侍太后漱口擦脸,丝帕经过眉心处,力度更是轻柔谨慎,她满脸忧心,提议道:“太后娘娘,不若今后便由苏大人为您请平安脉。”
太后侧眸瞧了邓嬷嬷一眼,“看来她将事办完了。”
邓嬷嬷回答道:“是,太后娘娘,苏大人心系您,从福宁宫离去后,就一心念着您的事,这不,才半日不到的功夫,苏大人便将那一味药方查清了。”
“的确比哀家预料的快一些。”太后望了一眼殿外,日头斜照,屋内暖和,又带着一分恰到好处凉意。
邓嬷嬷扶着太后起身,将药方一事仔细回禀,亦偷偷以私心,为苏大人多说了几句好话。
太后的神情无甚变化,知晓那小米花有瘾,也只是抬了一下眉,并没有多意外。
听到邓嬷嬷夸着“苏大人当真是华佗在世啊”,太后的唇角轻轻往上勾,弧度不明显,“小小丫头,本事是大。”
邓嬷嬷见太后心情愉悦,接话道:“是呢,苏大人也不过及笄,看着稚气,办事却可靠极了。”
顿了顿,邓嬷嬷又叹一口气,道:“就是苏大人身世可怜,想着苏大人年纪轻轻,她的爹娘却已……”
太后脚步一停,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不久之前,苏窈硬是喂了自己蜜饯、又胆小如鼠地悄悄挪远的那一幕。
邓嬷嬷也跟着停下脚步,静等太后娘娘下一步。
须臾,便听太后娘娘开口吩咐道:“摆驾,乾清宫。”
喜欢不妙!太子发现我造谣与他有染!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不妙!太子发现我造谣与他有染!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