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于老家种的菜,我确实大部分都不认得。
大妈指着一片脚底的菜地说:“我们这里冬天能种的菜可有不少呢!你看绿菜叶有,菠菜,生菜,油麦菜,小白菜……但咱们就选爱吃的种上2、3种就行。”
我看着大妈种的菜,绿油油的一小片,我说:“冬天怎么也不怕冷呢?大妈?我们陕西那边冬天都一片荒凉,除了大棚菜。”
阿姨和傅云归从另外一个方向走了过来。
其实我最喜欢老家的菜,因为都是原生态的环境种出来的,不用化肥,不会打药,吃起来放心安全。
阿姨问:“你们在看什么呢?”
大妈说:“小夏说,咱们这边为什么冬天也能有这么多绿色的菜,我就给她看看都种了些啥子。”
傅云归这时慢慢的走到地坝边边说:“咱们四川冬天可以种植蔬菜,主要原因是冬天的气候一般是在5-15c。这个温度适合好多耐寒蔬菜的生长。
比如大妈种的小白菜,芥菜,冬萝卜,胡萝卜,儿菜,什么的。这个儿菜是咱们这儿特有的菜哦!
这些菜呢,耐寒性很强,冬天生长比较缓慢,但有的菜仍然可以多次收割。
你看儿菜,在低温下也能保持口感和品质,这种菜一般在10月种,冬天就可以收了。
当然冬天种菜一定要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否则像夏天的蔬菜空心菜什么的,那就不能种。”
大妈听完一顿夸:“还得是咱云娃子,一说就说的明白,嘿嘿……”
阿姨也说:“我们也不懂为啥,以前你们几个都小的时候,就按照以前老一辈流传下来种的菜,选择一些去种具体原因也不知道。”
我说:“老一辈的经验很重要,老百姓也就这样慢慢摸索着种菜,也是厉害。”
接着,大妈又带我去看了别的地方的菜。
虽然所有菜上面都会有一层霜,可是这些菜的绿色依旧不减。
此刻,我觉得生活在山上,健康方面真是多了很多保障,不像是城市,有些菜都被各种农~药,保鲜药剂浸~泡过……
大妈和阿姨这时站在一起看着地里的菜的长相,聊着一些菜种植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傅云归则看着手机,刷着视频,偶尔也和朋友聊聊微信。
我则又想知道四川冬天的植被为什么一直保持绿色的原因。
我之前刚刚从东北辽宁沈阳刚刚到四川时,就被这里的绿色惊呆了。
东北辽宁的冬天下雪就是白茫茫的一片,覆盖着整座城市。
当飞机从沈阳桃仙机场直达成都双流机场时,降落前看到的一片绿色让我就非常惊讶。
毕竟是冬季,怎么可以做到这么的“春天”?
因此,我现在查查资料,看看具体原因。
原来有竟然有这么多原因。
第一个就是:气候条件非常优越。
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气候比较温和,平均气温基本不会低于0c,这个温度比较适合植被的生长。
而且冬季的降水量也比较充足,空气的湿度比较高,这就有助于各种植物保持水分,从而减少冬季对植被的影响。
第二个是,植被的适应性强。
像四川的植被种类大多具有耐寒、耐湿性。比如:冷季型草如高羊毛、黑麦草、樟树、黄葛树,这些常绿的植被。
它们都能够在低温下保持生长和绿色外观。
还有就是竹子,常春藤,冬青,等喜湿耐寒植物在四川广泛分布,因此冬季依然保持常绿。
第三个,就是城市绿化管理。
四川非常重视城市绿化,会适合冬季生长的至于品种,通过科学养护确保植被四季常绿。从而提升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质量。
所以,因此,四川就变成了一副,冬季也让人觉得一副春意盎然的景象。
……
看完很多有关四川的信息,我这才觉得,这里我让我又多了一份喜欢。
当然每个省份城市都有它的可欣赏之处,就像那时候,我还以为我会在沈阳待很久很久。
因为那时候我喜欢那里。
我喜欢踩着雪听它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也喜欢偶尔和同事在小区楼下打雪仗的时刻。
不过,婚姻的归宿地是四川,我也不得不离开那座东北的城市,继续融入这个新的环境。
让自己爱上这里和我自己有关的人和地。
……
傅尧的声音传来:“舅舅刚刚问我我们什么时候回去?”
阿姨说:“现在都2点多了,那走吧!”
傅云归也说:“走,我回去要帮忙干活,今天家里还有客人。”
大妈和阿姨两个人一前一后从田地里走上了院坝。
“吃完晚饭再走嘛!不用这么着急吧?我都还有很多菜没做呢!”大妈着急的说。
傅云归说:“大妈,我们回去了,舅舅家还有客,我家也有客,今天初二,比较忙,中午我们都吃了那么多菜了。下次我们再来。”
大妈无奈的说:“那行,下次来多待会儿。”
接着大妈从包里掏出两个红包给我和傅尧一人一个。我们推辞推辞也就收下了,因为这是这里的习俗。
走时,大伯拉着傅尧的手说:“孩子,有空回来。”
傅尧大声说:“知道了大伯,您保重身体,我有空就回来看你们。那我们先走了。”
后来和大伯大妈道别后,我们一行4个人也就离开了大妈大伯家。
走了很远,我们准备下山,大妈大伯还在能院坝里看着我们离开的方向。
开始下山他们就看不见我们了。
我打开红包看了看,500,我正准备问傅尧多少钱,可我的脚步突然滑了一下,差点摔倒。
傅尧见状一把扶住我,说:“下山虽然比早上来好多了,你也不能一心二用啊!好好走路,摔了我得多心疼,你说。”
傅云归在前面听到了笑了:“咦!我得快点走,太肉麻了。哈哈……”
阿姨也笑了。
我真奇怪,阿姨和傅云归在这么滑的也就30厘米宽的山路上怎么就行如流水……
服了。
而我,每走一步都像是走钢丝绳似的, 提心吊胆。
喜欢那根稻草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那根稻草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