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宁窑瓷碗”特展开幕当天,省博物馆朱红色大门尚未完全敞开,门前广场已排起蜿蜒长队。晨光里,众人,低声议论着宋代瓷碗,风里满是期待。
顾繁星站在展厅回廊,指尖轻攥淡蓝色连衣裙裙摆,既紧张又兴奋——这是她首次以“文物发现者”身份站在众人面前。
“别紧张。”
裴洛南帮她理了理挽起的发髻。
“你准备这么久,比谁都懂这只瓷碗,把想说的讲出来就好。”他掏出一颗薄荷糖剥开塞进她嘴里,清甜凉意驱散燥热,也让狂跳的心平稳些。
上午九点,开幕式准时开始。
省文物局李局长走上台,语气庄重又喜悦:“‘清宁窑’是宋代晚期重要地方窑口,却因存世器物稀少,一直是考古研究‘盲区’。
今天,顾繁星女士团队发现的完整‘清宁窑’瓷碗,不仅填补空白,更让我们窥见宋代民间制瓷工艺的精湛——这是考古界的喜事,更是文化传承的幸事!”
台下掌声热烈,相机快门声不断。
顾繁星站在台侧,看着李局长手中的瓷碗照片,想起一个月前雨后清晨:当时她蹲在探方,指尖拂过湿润黄土,突然触到冰凉瓷质,拨开泥土后,淡青色釉面在晨光里泛着微光,那份惊喜至今清晰如昨。
接下来王教授发言,他手持泛黄的《宋代民窑图谱》,翻到“清宁窑”页,指着模糊残片插图,语气激动:“我研究‘清宁窑’三十年,只见过三块残片。
直到顾繁星女士发来瓷碗照片,我连夜对比二十多份文献,才敢确认——这就是我们找了半辈子的‘清宁窑’完整器物……”
台下观众纷纷探头,想看清插图。
顾繁星注意到第一排有位白发老奶奶正用手帕擦眼角,后来才知,老奶奶父亲曾是制瓷匠人,家中也曾有类似瓷碗,可惜战乱中遗失。
终于轮到顾繁星上台。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顾繁星握话筒的手微抖,声音却清晰,“今天站在这里,想先分享个故事——一个月前的一个下午,阳县遗址突降大雨,探方瓷片未及整理,我和队员都慌了,怕雨水损坏文物。是裴总第一时间组织搬防水布、装密封盒,甚至冒雨爬架子固定防水布,才保住瓷片,也为后来发现这只瓷碗埋下伏笔。”
她顿了顿,看着台下倾听的人群。
“发现瓷碗那天,我和九儿清理探方边缘积水,突然见土层里露一点淡青色。我心跳得特别快,蹲在地上用小刷子一点点清理泥土,足足四十分钟,才让瓷碗完整露出来——它釉面虽有些磨损,却仍能看出当年温润,碗底印记像藏在时光里的印章,等着我们解读它的故事。”
台下静极了,只剩相机快门声偶尔响起。
顾繁星目光望向展厅中央展柜:“很多人问我,考古到底是什么?对我来说,考古不是冷冰冰挖文物,而是跟古人对话——这只瓷碗,或许曾被宋代百姓用来盛饭、喝茶,见证过烟火日常,也经历过岁月变迁。
现在它站在这里,是想告诉我们,那些被遗忘的历史,从未真正消失,只是在等我们去发现、去守护。”
话音落,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比之前更热烈。
顾繁星看见裴洛南笑着点头,眼里似有微光;王教授擦着眼角,念叨着“说得好”;连那位老奶奶也朝她竖大拇指。
开幕式结束后,观众有序进入展厅。
顾繁星和裴洛南陪着李局长、王教授走在前面,刚到中央展柜就被围住。
“这釉色真好看,像春天的湖水!”穿校服的女生举着手机拍照,“顾姐姐,这瓷碗真是宋代的吗?怎么能保存这么完整?”
顾繁星蹲下身与女生平视:“它确实是宋代晚期的,能保存完整,一是埋在干燥土层,二是我们发现后立刻用密封盒保护,避免接触空气水分,运输时还专门用了防震泡沫和恒温箱,就是为了让它完好地站在这里,跟大家见面。”
女生似懂非懂点头。
“顾姐姐,你以后还会发现更多这样的文物吗?我长大了也想跟你一样,挖历史的故事!”
“当然会。”
顾繁星摸了摸女生的头,“只要你保持对历史的热爱,一定能实现梦想。”
这时,人群里传来熟悉声音:“星星,你讲得真好!”顾繁星转头,是陈工匠和他老伴,两人持着放大镜凑在展柜前看瓷碗。
“陈师傅,您怎么来了?”顾繁星惊喜上前,“您不是说今天要去乡下看老友吗?”
“听说你特展开幕,我特意跟老友改了时间。”
陈工匠笑着递过一张纸,上面是他手绘的“清宁窑”釉色配方。
“我带了这个,想给观众讲‘清宁窑’釉色特点,也帮你撑场面。这瓷碗含铁量0.8%,是‘清宁窑’典型配方,比我去年测的残片还标准!”
顾繁星接过配方纸,满心感激。
“谢谢您,陈师傅,有您帮忙,观众肯定能更了解‘清宁窑’。”
中午,展厅依旧人头攒动。
裴洛南拉顾繁星去休息区吃午饭,递上温热的三明治和牛奶。
“别一直站着,吃点东西补体力,下午还有媒体专访呢。”
顾繁星咬了口三明治,想起早上的薄荷糖,忍不住笑。
“你今天准备真周全,连薄荷糖都带了。”
“知道你紧张。”裴洛南帮她擦去嘴角面包屑,眼里满是宠溺。
“听说含薄荷糖有用,我就顺便带了几颗。对了,我妈刚发消息,说她和我爸也来了,在展厅看瓷碗,一会儿咱们去找他们。”
顾繁星有些不好意思:“阿姨和叔叔来了?我都没注意,早知道该跟他们打招呼。”
“没事,他们就是来看看,不想打扰你,”裴洛南笑说,“我妈还说,你今天穿的裙子特别好看,比上次去家里时还漂亮。”
顾繁星脸颊泛红,低头吃着三明治,心里暖洋洋的。
下午的媒体专访在展厅侧厅进行。
有记者问:“顾小姐,特展之后,您对‘清宁窑’研究还有什么计划?”
顾繁星放下话筒,语气坚定:“我们打算跟省博物馆合作,扩大阳县遗址发掘范围,争取找到‘清宁窑’窑址。
另外,会整理研究成果,出版一本关于‘清宁窑’的书,让更多人了解这个被遗忘的宋代窑口。”
特展第一天参观结束时,裴洛南从背后轻轻抱住她:“星星,恭喜你,特展很成功。”
顾繁星靠在他怀里,“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成功,是所有人的,没有你们,就没有这只瓷碗的今天。”
远处路灯亮着,像一串暖星,照亮他们的身影,也照亮属于他们的、充满希望的未来。
这只“清宁窑瓷碗”穿越千年,见证宋代烟火;而他们的爱情,也会像这瓷碗一样,历经时光,愈发温润、珍贵。
《禁欲裴总,追妻别太甜》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禁欲裴总,追妻别太甜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禁欲裴总,追妻别太甜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