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远在京城的明朝朝廷,在杨嗣昌死后,才终于对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人的胜利做出了反应。】
【这几场胜利,当然是当头一棒,因此明朝朝中大为震动,并且有许多官员——如兵科都给事中张缙彦、吏部尚书李日宣等人,都纷纷上疏,表示这都是杨嗣昌的罪过,是杨嗣昌导致了这样的局面,“极言枢辅之恶”,要求严惩杨嗣昌,追究他的责任。】
【朱由检的态度却并不如此。】
【除了可能的他依旧对杨嗣昌存在好感和信任这种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杨嗣昌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是他的亲信,心腹,是他这么些年中最为倚重也最为厚待的大臣,为此,他又是一开始把杨嗣昌夺情任用,委以重任——夺情这件事情,影响相当大,背后的意义同样非常大;后来,他又在数次可能牵连到杨嗣昌的战场态势变动中,力保杨嗣昌,一次都没有如何惩处,而是惩处罢免乃至流放其他官员。】
【换言之,杨嗣昌就已经和朱由检牢牢绑定在一起了,如今,就算是朱由检想要切割自己和杨嗣昌,然后惩处杨嗣昌,保住自己圣明的名头,都根本做不到。】
【既然切割不了,那就干脆不切割了!】
【反正他是皇帝,明朝的制度和局势也决定了,大臣们根本不可能对他如何——何况,不过是杨嗣昌这一件小事儿罢了。】
“夺情是什么来着?这为什么重要?”百姓中,有人其实一直没怎么关注这个“夺情”,当时讲到这里也只是一掠而过,所以现在,他们才猛然发现,这个被自己忽略过去的夺情,好像非常重要嘿。
夺情是什么,当然有人知道,于是立刻解释了起来:“就是杨嗣昌当时应该是要守孝的,他爹,那个杨,杨,杨什么来着,反正过世了,他就要守孝三年,这三年当然是不能当官的,这你们明白吧?”
他打量了一下这些提问的人的神情,确定这个问题所有人都明白后,才接着往下讲,“按理来说如此,但是如果皇帝非常信任某个官员,觉得朝廷根本不可能离开这个人,自己现在必须要这个人给自己办事儿,那就可以让这个官员继续为官,不要回去守孝,这个做法就叫做‘夺情’。”
这件事情其实非常简单,所以这么一说,其实就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周围百姓脸上的神情也表示他们全都听明白了,并没有什么还不理解的地方。
但是或许是起了谈兴,这人在解释完之后又忍不住接着说了起来:“其实这什么夺情也不是不能理解,有的时候,最好的那个人就那一个,能办事儿能让皇帝信任的也就那一个,就像清官也就那么一点点而已……所以如果皇帝夺情官员也不是不能理解,就是这很容易和皇帝本人的声名联系起来……”
毕竟,这是守孝大事,是谁也不能阻挡的人伦大义。
皇帝需要一个大臣在朝堂之中,目前的局势离不开这个人,没有问题,但是这不能改变守孝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这其实也能算作是忠和孝之间的矛盾……
所以,如果皇帝一旦让某个大臣夺情,对这个大臣本人的名声会不会造成什么负面影响不好说,但是一定会让这个大臣日后的发展、情况都和皇帝牢牢绑在一起。
如果这个大臣日后被证实是个沽名钓誉的无能之辈,或者是个大贪官……哇,那皇帝的名声就基本上可以说是要完蛋了。
所以,朱由检对杨嗣昌如今是这么个态度,也其实很正常。
他现在未必还真的信任杨嗣昌,也未必还真的对杨嗣昌抱有好感,很可能他现在是恨不得直接弄死杨嗣昌,但是他更需要在意自己的名声问题——所以,他不能把杨嗣昌如何,也不能让别人把杨嗣昌如何,至少现在,这个关头,绝对不可以。
“知道知道。”周围百姓也都点头,这不就是自己的情况更加重要,远比什么其他事情更重要么,他们当然是明白的。
皇帝在乎自己的名声,比什么一个大臣的处置更重要,这也是老常识了,不需要多说。
【于是,朱由检很快就选找了六部九卿、科道诸官,对他们表示:“杨嗣昌是朕简拔任用的,用兵不效,朕自有判断裁决;况且他尚有才可取。”随后,又开始训斥那些上过奏折的大臣们,表示他们是借机排挤杨嗣昌搞党争,并且想要借此机会沽名钓誉。】
【“本该重治,尔等又说朕庇嗣昌,姑饶这一遭”。】
【大臣们见皇帝如此表态,自然不能再如何,只好缄口不语。】
【顺带一提,这个时候,杨嗣昌的死讯还没有传到朝中,大臣和皇帝都还以为杨嗣昌还活着。朱由检又把之前弹劾杨嗣昌的奏折全都留中,并且把杨嗣昌的责任以“议功”之例免罪——就是大家说的“八议”中的议功。】
【八议源自于周朝的八辟,在曹魏时期首次被列入律法,在唐朝得到了明确规定,一直延续下来,不过随着皇权的集中,到了明朝时期,其实八议的应用范围是在不断缩小甚至少有使用的,朱由检这个时候给杨嗣昌用上了这个条例,足可见回护之意。】
【当然,这一遭定下来,不代表事情就能到此结束,明朝朝廷还不知道杨嗣昌的死讯呢。】
【如果杨嗣昌还活着,那这一次他不被论罪,自然是继续领兵作战下去;但是他死了——没过多久,明朝朝廷就收到了这个消息,那就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措施了。】
【由谁来接任杨嗣昌呢?】
【这个位置,就和这些年来的三边总督、陕西总督一样,是个绝对的烫手山芋,谁也不想要沾手,但总还有人得去。最终,朱由检接受了兵部尚书陈新甲——就是那个和杨嗣昌关系还可以,之前帮着他把左良玉给来了一次撤职的兵部尚书——的建议,任命现在的三边总督丁启睿接任督师,而三边总督则由原兵部尚书、如今已经被下狱的傅宗龙接任。】
喜欢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