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 他的声音平淡,却蕴含着比对待流寇时更显冰冷的意味,“他们与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在朕眼中,并无本质区别,不过是一群披着官袍,行径却同样不堪的匪徒罢了”。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雷虎和林云,话语如同寒冰撞击,清晰而残酷:“传朕旨意,凡持械抵抗我大夏王师之明军,无论其是战是降,但凡手上沾了我大夏将士或无辜百姓之血,一经查实……”。
秦思源的语气没有丝毫波澜,将之前的判决再次重申,并赋予了更广泛的适用性:
“其待遇,与流寇同!”
“一律视为祸乱国家、抗拒统一的罪囚,不赦! 全部发配边疆、矿场、筑路,服苦役!刑期,最低十年!遇赦不赦!”。
他略微停顿,仿佛在给这道冷酷的旨意加上一个注脚,声音里带着一种近乎无情的公正:
“莫要以为顶着‘官军’的名号,就能逃脱制裁。旧明之弊,其军队亦是帮凶!吃空饷、欺压百姓、临阵脱逃、甚至杀良冒功者,比比皆是!他们或许未曾如流寇般大规模屠城,但细究其行,对百姓的盘剥与伤害,同样罄竹难书!”。
“既然选择了拿起武器,站在大夏的对立面,那就要有承担后果的觉悟”。
“朕,不会因为他们曾经的身份,而有丝毫宽宥,在这片需要彻底革新的土地上,任何阻碍统一、延续旧弊的武力,都将是清算的对象”。
这道旨意,彻底打破了“官”与“匪”在传统观念中的界限。
在秦思源看来,无论是失控的流寇,还是腐朽的官军,只要其行为构成了对秩序、对统一、对百姓的伤害,那么在大夏的新秩序下,都将面临同样严厉的、旨在彻底改造与惩罚的结局。
这是一种基于行为而非身份的审判,冷酷,却也带着一种打破旧有框架的、近乎绝对的“公正”。
雷虎深吸一口气,彻底明白了皇帝的意志,这是要一举荡平北地所有武装力量,无论是“叛军”还是“官军”,凡抵抗者,皆以最严厉的手段处置,从根本上铲除任何可能再次割据或引发动荡的军事基础。
“臣,明白了!谨遵陛下圣谕!” ,雷虎与林云再次齐声应道,声音在空旷的殿内回荡。
秦思源微微颔首,不再多言。北方的画卷已然在他心中铺开,无论是流寇的乌合之众,还是明军的残兵败将,都将在帝国战车的铁轮下,被碾碎,被改造,最终化为构筑新秩序的、沉默的基石。
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将用敌人的血与汗,来洗刷过去的苦难,迎接一个全新的时代。
就在雷虎与林云领命,肃杀之气尚未完全消散之际,殿外侍从通传,监察院院长常山明与法院院长刘文斌联袂求见。
秦思源抬眼看了看窗外,暮色已然四合,宫灯初上。他心念微动,便吩咐道:“让他们进来吧,另外,在偏殿设一席简便酒宴,朕要与几位卿家小酌几杯”。
不多时,在较为轻松随意的偏殿内,一桌不算奢华却精致的酒席已然备好。
秦思源居首,雷虎、林云、常山明、刘文斌四人分坐左右。这五人,可谓是大夏帝国权力核心中的核心,皆是跟随秦思源从微末中崛起,历经风雨的绝对心腹。
秦思源率先举杯,脸上带着一丝难得的、卸下部分帝王威仪的缓和:“这里没有外人,都是朕的股肱老臣,不必拘泥俗礼,随意些” 。
他与四人轻轻碰杯,琥珀色的酒液在灯下荡漾,“今日唤山明和文斌来,也是想听听‘家里’的事”。
众人皆举杯饮尽,气氛稍显轻松,但话题却依旧沉重。常山明放下酒杯,他面容清癯,目光锐利中带着忧思,沉吟片刻后开口道:“陛下,承蒙陛下信任,执掌监察院,巡视四方”。
“大夏如今总体海晏河清,政令畅通,远胜前明末世,但是水面之下,亦有暗流潜涌”。
他顿了顿,组织着语言:“最为突出的,便是南方,尤其是闽、粤、赣、湘等地,根深蒂固的宗族势力问题”。
“这些宗族,在前明时,往往聚族而居,筑堡自守,某种程度上,确实在乱世中庇护了部分族人,使其未被完全吞噬”。
“因此,在我大夏立国之初,清算前明余孽、打击豪强时,他们因无明显恶行,甚至在某些方面维持了地方基本秩序,得以保全”。
常山明的语气带着无奈与凝重:“然而,问题也正出于此,我大夏推行‘村村自治’,本意是激发民力,使政令直达乡里”。
“但在这些宗族势力强大的村落,所谓的‘选举’,往往流于形式,当选的村长,不是族中德高望重的族长,便是掌握话语权的族老”。
“他们表面上遵从朝廷法令,实则内里依旧奉行宗法族规,形成了一套独立于国家律法之外的‘小朝廷’”。
刘文斌接口道,他作为法院院长,对法律与现实的冲突感受更深:“陛下,常院长所言极是。臣在审理地方上报案件,乃至派员暗访时,发现诸多问题”。
“宗族内部事务,如田产纠纷、婚姻矛盾、忤逆不孝等,往往由族老在祠堂内部依族规处置,或罚跪、或杖责、甚至更有沉塘、驱逐等私刑,严重侵夺了朝廷司法之权!”。
“而地方官吏,或因势单力薄,或因不愿招惹麻烦,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国法在这些地方,威严大打折扣”。
“这其中,为了维护宗族利益,欺压外姓、侵吞孤寡财产、包庇罪犯等龌龊之事,绝非个案!”。
秦思源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这种情况,他早有预料,甚至在心中推演过无数次。
宗族,这个在农业社会中延续了千年的基层组织,既是稳定的基石,在某些时候,也是皇权下乡、推行新法的巨大阻碍。
它凝聚了人心,也禁锢了思想;它提供了庇护,也滋生了特权和不公。
族法与国法的冲突,人治与法治的碰撞,在这新旧交替的时代,显得尤为尖锐和复杂。
喜欢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