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渊传

王子余

首页 >> 立渊传 >> 立渊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御天邪神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重生宠婚:吻安,老公大人刚参军就立一等功,你这叫新兵?极限保卫霸天武魂大明:我洪武爷亲弟!魏逆仙朝警界穿越:丑后奴皇
立渊传 王子余 - 立渊传全文阅读 - 立渊传txt下载 - 立渊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1章 立渊的密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寒风卷着雪粒撞在窗纸上,发出细碎的噼啪声,像极了杨轩此刻乱跳的心绪。他将那份抄报狠狠拍在案上,烛火被气流掀得剧烈摇晃,映得他眼底翻涌的惊怒与寒意忽明忽暗。

“好一个杨轼……”他咬牙重复着,指腹按在“图谋海州盐场”那行字上,几乎要戳破纸背。这些年,他与杨轼明里暗里的角力从未停过——父皇面前的每一次奏对,朝臣间的每一分拉拢,都是通往东宫之位的战场。他原以为,弟弟争的不过是父皇的青眼,是与他平起平坐的权柄,却没料到对方藏着如此吞天噬地的野心。

太子之位还不够吗?竟要把手伸到吴国的土地上!

杨轩猛地起身,袍角扫过案几,将堆叠的文书带落在地。他想起去年秋猎,杨轼一箭射落他瞄准的白狐,笑着说“兄长箭术越发精进,只是这猎物,该是我的”时,那眼底一闪而过的锐利。那时只当是少年意气的争强好胜,如今想来,竟是早已露骨的宣战。

他走到舆图前,指尖重重戳在东海城的位置。这里是杨轼的根基,是对方用来抗衡他东宫势力的筹码,可现在,这筹码竟变成了能掀翻整个邺国的风暴。私蓄盐利是为了充盈军备,掌控边军是为了握紧刀兵,连刺杀吴太子都做得如此隐秘——杨轼要的哪里是储君之位,分明是想踩着他,踩着整个朝堂,甚至踩着邻国的尸骨,登上那至尊之位!

后背的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比窗外的风雪更刺骨。他一直将杨轼视作势均力敌的对手,却没看清对方藏在温和面具下的獠牙。这场争斗,从一开始就不是兄弟间的意气之争,而是你死我活的绝杀。

望海镇的冬夜比颍州更烈,咸腥的海风吹拂着立渊的玄色斗篷。他站在海边的了望台上,指尖捏着那份从南都传来的早朝抄报,纸张边缘被海风刮得发脆。他望着远处隐在风雪里的东海城轮廓,眉峰拧成一道深壑——邺皇终究还是没敢动杨轼,只下了道“闭门思过”的旨意。

“殿下,渤海密信。”可安的声音穿透风声,她捧着信笺的手冻得发红,却仍稳稳托着。

立渊展开信纸,宏临那遒劲的字迹在摇曳的灯火下格外刺眼:北境王已整备南下,北幽州三州正以小股袭扰牵制,然老将军治军极严,恐难久拖。

“北境王……”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指尖骤然收紧。那是邺皇的叔父,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老将,论城府、论兵权,都比杨轼这毛头小子更难对付。杨轼在东海城虽根基深,却充斥着年轻人的锐与躁;可北境王不同,那是柄藏在鞘里的钝刀,看似无锋,实则能轻易割开最复杂的局。

若北境王真接管了东海城,他之前布的那些暗棋——盐场周边的眼线、与杨轼麾下不满者的联络、甚至裴修那份“恰到好处”的供词,都将变成无用功。

“乐安传回消息。”可安补充道,“东海王府外围增了禁军,杨轼确在府中,只是府内侍卫换了半数,都是他的心腹。”

立渊冷笑一声。闭门思过?怕是在府里调兵遣将吧。邺皇的犹豫,恰恰给了杨轼喘息的机会。他转身走向案几,上面摊着东海城布防图,海州与东海城交界的延绵山脉像条银线,隔开了吴邺两国,也隔开了他唾手可得的战机。

他要的不是杨轼闭门,是杨轼离开东海城。只有杨轼走了,这座被经营十年的堡垒才会出现裂缝——那些杨轼提拔的将领、那些依附盐利生存的势力、那些与杨轼有仇怨的旧部,才会成为他可以撬动的支点。

“可安,”立渊忽然抬眼,眸底闪过一丝狠厉,“给沧州水师的暗线传信,让他们‘不小心’泄露出杨轼仍在调动水师的消息——就说,东海王不满闭门之令,已暗中联络旧部,要‘清君侧’。”

可安一怔:“殿下是想……”

“邺皇不是怕杨轼反吗?”立渊望着风雪更急的夜空,声音裹着寒意,“那就让他更怕一点。” 让满朝文武都相信,杨轼的“闭门思过”是幌子,是积蓄力量准备逼宫。到那时,别说调走杨轼,邺皇怕是会直接动杀心。

若杨轼被逼得真反了呢?他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那就更好了。一个起兵叛乱的王爷,麾下势力必然四分五裂,东海城将不攻自破,甚至北境王都会出手。

海风扑在脸上,寒意扑面。立渊重新望向东海城,那里的灯火在风雪中明明灭灭,像极了杨轼此刻摇摆的命运。但他要做的,就是添一把火,让那摇摆变成决绝的坠落。

“再给宏临兄长回信,”他拿起笔,墨汁在纸上晕开,“不必留手,让北境王觉得,渤海的异动,是杨轼暗中勾结的结果。”

既然邺皇疑心重,那就让他疑得更彻底些。杨轼的野心、北境王的南下、渤海的异动……他要让这盘棋里的每颗子,都朝着“逼反杨轼”的方向走。

只有乱起来,才有机会。

寒冬,幽州的风刮过北境王的营帐,帆布被吹得猎猎作响,像无数不甘的嘶吼。帐内燃着一盆旺火,却驱不散空气中的沉凝。

北境王捏着那份从东都快马送来的早朝抄报,纸张边缘被炭火烤得微卷,上面的字迹却清晰得刺眼——户部尚书的激愤、御史大夫的危言、吏部侍郎的“铁证”,还有陛下那道看似强硬实则妥协的旨意……字字句句,都在将他的侄孙杨轼往“谋逆”的深渊里推。

帐外传来巡逻士兵踏雪的脚步声,厚重的靴底碾过积雪,发出咯吱的闷响。北境王抬眼,透过帐帘缝隙望向远处连绵的雪山,眸色深沉。

“疯狂?”他低声嗤笑,将抄报扔在案上。满朝文武都在喊着东海王杨轼“狼子野心”,说他铤而走险,又是袭扰郁州港,又是刺杀吴国太子,简直是自寻死路。可在他眼里,这哪是什么疯狂?分明是一环扣一环的伎俩,拙劣却有效,像有人在暗处拉着线,把所有人都当成了提线木偶。

他太了解杨轼了。那孩子八岁封王,年少时在他帐下待过两年,性子看着跳脱,实则比谁都谨慎。当年跟着他在北境抵御部族,极北的雪夜里,能忍着冻裂的伤口蹲在帐篷外盯梢三个时辰,只为摸清敌军的换防规律——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做得出“袭扰他国、刺杀太子”这种授人以柄的蠢事?

更何况,东海城的边军和卫营里,至今还有他当年派去的心腹。杨轼若真要反,何必绕这么大一个圈子?直接调动兵马,比什么都来得实在。

“推波助澜……”北境王指尖叩着案几,目光落在“吴国太子立渊”几个字上。裴修刺杀的是他,郁州港的冲突也牵扯着吴国,如今邺国朝堂乱成一锅粥,吴国那边看似在等说法,实则稳坐钓鱼台……这一切的受益者,或者说,这一切的布局者,若不是他,还能有谁?

雪狐岭的雪,仿佛又落在了眼前。那个穿着玄色锦袍的年轻人,眉眼清俊,却藏着与年龄不符的锐利,在漫天风雪里笑着与他打赌,说五年之内,他必定让东海城换个天地。当时只当是少年意气,现在想来,那双眼眸里的笃定,早已藏好了今日的棋局。

“立渊……”北境王端起案上的冷茶,一饮而尽。茶水的苦涩漫过舌尖,却浇不灭心头的明悟。杨轼被栽赃,北境被渤海牵制,陛下疑心加重,满朝文武被裹挟……这盘棋,走得可真够狠。

帐外忽然传来副将的声音:“王爷,渤海又在边境集结了,要不要加强巡逻?”

北境王放下茶盏,声音恢复了惯有的沉稳:“不必。传我令,让张谋士暂代北境军务,调五千骑兵随我南下。”

“南下?”副将愣了一下,“可东都的旨意是让您……”

“陛下被蒙了。”北境王打断他,目光扫过案上的抄报,“杨轼在东海城待了十年,东海城的兵,一半是他带出来的,一半是我当年手把手教的。真要让他‘闭门思过’,才是把刀递到别人手里。”

他起身,披上月白狐裘,腰间的佩剑随动作轻响:“告诉张谋士,渤海异动是幌子,盯着就行。我侄孙的麻烦,我这个当叔公的,得亲自去解。”

此时,帐帘被掀起,带着一身寒气的张谋士快步走进来,手里捏着一封火漆封口的密信:“王爷,刚截获的,是从东海城往渤海方向送的。”

北境王接过密信,指尖刚触到那粗糙的信纸,眉头便微微一蹙。拆开一看,墨迹淋漓的字迹里,赫然写着请求渤海配合东海城行动,事成之后割让幽州的承诺。

“呵。”他低笑一声,没等看完,直接将信纸丢进了脚边的火盆。火苗舔上纸页,迅速将那些“反迹”吞噬,蜷成焦黑的灰烬。

张谋士还未缓过神来,愣在原地:“王爷,这信……”

“立渊的手笔。”北境王掸了掸指尖,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他倒算得精细,连渤海都扯进来了。”

他走到帐内悬挂的舆图前,指尖点在渤海与邺国交界的位置:“你想想,皇后虽是渤海王的妹妹,可镇守边境的宏临太子,是杨轼的表兄没错,但圣上这些年做了什么?限制边境贸易,封锁海域,几年前渤海大饥,他连一粒粮食都没肯接济——这份血缘,早就被怨怼泡烂了,轼儿若真要反,找谁不好,偏去找一群恨透了邺皇的人合作?”

火盆里的灰烬被气流卷得微扬,北境王的声音愈发清晰:“倒是吴国,立渊的正室是渤海王次女,长女嫁的是他麾下的秀水军副将郭淮。这姻亲织成的网,可比那点早就凉透的表亲关系结实多了。这密信,无非是想让圣上相信,杨轼连外敌都勾搭上了,彻底坐实他的反心。”

张谋士恍然大悟,随即又忧色满面:“可圣上本就疑心重,这信若是传到东都……”

“所以得给他提个醒。”北境王转身走到案前,抓起纸笔。狼毫饱蘸浓墨,他笔走龙蛇,字字铿锵:

“圣上亲启:截获伪信,乃吴国太子立渊嫁祸之计。渤海与邺积怨已深,断无合作可能,反倒是吴与渤海联姻甚密,此乃立渊借刀杀人之策。杨轼虽有不察,然反心绝无,臣已率军南下,必护东海城无虞。望圣上明辨是非,勿中奸计。”

写完,他将信纸折好,用火漆封缄,递给亲卫:“快马加鞭送往东都,务必亲手交到陛下手里。”

亲卫领命而去,帐内重归寂静。北境王望着窗外愈发紧的风雪,眸色沉静——这封信或许不能完全打消邺皇的疑虑,但至少能让他在方寸大乱时,多一分清醒。立渊想方设法逼邺皇调离杨轼,甚至逼迫杨轼谋反,他偏要撕开这层伪装,让所有人都看看,这盘棋背后,究竟是谁在翻云覆雨。

“备马。”他沉声吩咐,“我们该启程了。”

东都皇宫的暖阁里,地龙烧得正旺,案上摊着那封截获的密信,墨迹仿佛带着刺,扎得他眼睛生疼——正是杨轼写给渤海,许诺割让幽州以求配合的那封。

“反了!真是反了!”邺皇猛地将密信拍在案上,玉镇纸被震得哐当作响。他鬓角的白发在烛火下愈发显目,想起这些年杨轩与杨轼兄弟俩争斗不休,朝堂被搅得鸡犬不宁,如今杨轼竟还敢勾连外敌,一股怒火烧得他几乎失去理智。

什么血缘亲情,什么旧日功绩,在“勾结渤海”这四个字面前,都成了刺向他的尖刀。北境王之前的奏报还压在案底,说这是吴国太子的伎俩,可眼下密信确凿,字字都在喊着“杨轼要反”,他哪还有心思去辨什么真假?更何况一封密信还能被截获两次?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伎俩。

“刘公公!”邺皇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几乎是吼出来的。

侍立在侧的刘公公连忙躬身上前,那张素来圆滑的脸上也多了几分谨慎:“奴才在。”

“备驾!不,你亲自去!”邺皇指着案上的密信,手指因愤怒而颤抖,“持朕的手谕,即刻赶往东海城,把这封信甩在杨轼脸上,问问他!问问他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父皇!还有没有邺国的江山!”

刘公公心头一紧,想说什么,却见邺皇双目赤红,显然已是听不进劝。他知道这位陛下被兄弟俩的争斗吓怕了,也恨极了臣下拥兵自重,这封密信恰好戳中了他最痛的地方。

“奴才……奴才遵旨。”刘公公不敢迟疑,双手接过邺皇亲笔写下的手谕,那纸页上的字迹潦草而用力,几乎要划破纸张。

“告诉杨轼,”邺皇喘着粗气,额上青筋突突直跳,“朕给他留着体面,他若还有半分忠心,就自己捆了来东都请罪!若敢抗旨……”他顿了顿,咬牙道,“朕不介意让东海城换个主人!”

刘公公连声应着,捧着谕旨匆匆退下。暖阁里只剩下邺皇一人,他望着那封被怒火浸透的密信,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烛火摇曳,映着他疲惫而狰狞的脸。这盘棋,他似乎已经懒得去算,只剩下被猜忌和愤怒驱使的冲动。

《立渊传》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立渊传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立渊传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漫威之神级法师七零找个队长老公,生活甜蜜蜜罗峰顾雪念我的七个姐姐绝世无双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红色仕途年代:我和四个小姨子相依为命离婚后我的国医技能觉醒了收到未来短信,我赚百亿很合理吧末世危机:黎明重启权财农夫凶猛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重生后我靠抽卡系统征服大反派重生八零,李老太她抛夫弃子三体!我是星灵大主教阿塔尼斯重生74:我在东北当队长二十四异桃花沟开局偶像成为内娱白月光绝世反派,被女主强推很合理吧美漫之道门修士
经典收藏带个手机回汉朝三国吕布之横扫千军铁血山河志穿越之女扮男装惹桃花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回到东汉大明:刚中状元,被曝科举舞弊?奇缘之旅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循霸三国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混在大唐当首富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大明极品赘婿抗日之铁血军旅三国之诸葛天下绝品特战兵王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绝代废材倾天下
最近更新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水浒之往事随风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巨宋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靖康前夜:帝业重光三藏还俗英烈传奇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玉符传奇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立渊传 王子余 - 立渊传txt下载 - 立渊传最新章节 - 立渊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