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首页 >> 大宋网红苏眉山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文唐寒门:我一介书生,白捡个老婆很合理吧大唐:拜托,我真没想造反啊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大唐:解锁七十二变,老婆小兕子三国:开局去荆州救关羽问棠gl红楼春舅舅去造反,我科技种田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
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 大宋网红苏眉山全文阅读 - 大宋网红苏眉山txt下载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章 苏爷爷的奇闻异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就在小苏轼与母亲程夫人被范滂母子感动得稀里哗啦之时,这一年,北宋着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的黄庭坚在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呱呱坠地了。

请大家记住,苏轼年长黄庭坚十岁。

当黄庭坚同志还在襁褓里吮奶哭闹之时,小苏轼已俨然成了一名识文断字的小学生了。

某一日,下雨天闲来无事,小苏轼与彭山县的同学程建用(字彝仲)、杨尧咨(字不详)、苏辙四人在一起做联句的游戏。

首先程建用起句:庭松偃仰如醉。

杨尧咨对曰:夏雨凄凉似秋。

苏轼即云:有客高饮拥鼻。

苏子由却说:五人共吃馒头。

众皆笑倒。

这是一段苏轼兄弟俩小时候的美好回忆。

庆历六年(1046),父亲苏洵与史经臣一起去举制策,接着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但十一岁的小苏轼,在这一年里作了一篇通篇四字句的《却鼠刀铭》。《却鼠刀铭》中讲述是苏子瞻有一把却鼠刀,此刀从村夫野老手中得到,平时就藏在匣子里。需要驱鼠时,只需焚香礼拜,将却鼠刀置于擦拭干净的几案上,就能使该房间里再无鼠患。

此铭写就后,深得老祖父苏序的称颂,并且命人找来名贵的纸张誊写下来,加以装饰,钉在居室的墙壁上,时时把盏捋须、呵手观览。

次年,在外游历的苏洵与其二哥苏涣在京城开封相遇,面对小弟落榜后的失落,苏涣作诗“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灵关稳跨驴。”安慰了小弟一番,苏涣言辞恳切地告诫三弟,出门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住店时务必警觉些。另外还有——路过荒郊野岭时,说到天边要把你的驴给我骑稳喽!

灵关就在今四川雅安市宝兴县南,属一座险要的关隘。

苏洵心怀着二哥的谆谆教导,踽踽独行,骑着毛驴离开了京师这个伤心之地。他先是绕道嵩山一带,游览了嵩岳奇峰以及伊洛秀水,接下来又与讷禅师、宣僧、景顺长老几个人同游。讷禅师,全称庐山圆通居讷祖印禅师,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人,俗姓蹇。蹇音兼,形容跛足或是行走困难。但讷禅师腿脚却极好,还能畅游,而蜀僧阿宣则是逮事(侍奉)讷禅师的随从。

苏老泉在见多识广的讷禅师与景顺长老的引领下,一路来到江西虔州(今称赣州),在天竺寺见到了白居易留下的墨宝真迹。之后,还与钟棐、钟槩(请注意宋时兄弟起名字的惯有传统)兄弟一起闲游。

哪知,物极则必反,否极则泰来。

这年的五月十一,正当苏洵在江南水乡玩得极为嗨皮之时,七十五岁的老父亲苏序在家乡驾鹤归西了。限于当时的通讯条件,等到苏洵知道这一噩耗,已经是N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苏序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不平凡的一生,他亦是一名伟大的无神论者。

因其子苏涣登朝,苏序先是被追封大理寺评,后又因苏辙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苏爷爷甚至被加封为“太子太傅”之荣耀。

据《族谱后录》介绍:苏序字仲先,少孤。“少孤”的意思是小时候丧父或父母双亡,但据上文苏洵的奶奶是个刁钻的老妇人那一段的描述,可以推断在苏爷爷小时候父亲就死了。

苏爷爷少时好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就是不好读书。晚年虽爱作诗,能直接口占,且作诗很快,挥笔立就,数十年间竟作了几千篇。上自朝廷郡县之事,下到乡间子孙打猎捕鱼经营生计的事情,都能在诗中体现。

他的诗虽然不甚工整,但能通过诗文知道他胸襟的开阔磊落,为人坦荡。他生性坦率和易,不讲求礼节,不注重庄重的仪容举止,看淡为自己谋利的事情而看重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和别人交往无论富贵贫贱都喜爱赏识。见到士大夫都非常恭顺礼敬,人们认为他谄媚,等到他见到村野老人也这样,之后人们也就再不认为他的行为有什么异常了。

从表面上看没有苏爷爷不能结交的人,但在他心中评判人的标准却非常严格。在乡间居住,出入从不骑马,他说,有比我年纪大却还走路的人,我如果骑马,没有办法面见他们。穿破衣、吃粗食不认为是耻辱,一定要让自身居于众人所不屑的境地。虽然他没学过《老子》却与老子的思想相契合。

在家时从不染指家中之事务,而把家事悉数托付给儿子们打理,等到族人有事情来找他谋划的时候,常常为他人尽心竭力,反复谋划而不厌烦,年成不好的时候曾卖掉自己的田地来周济挨饿的人。等到粮食丰收了,人们将要还给他粮食或钱财时,他会说,我自有变卖田地的原因,绝不是因为你们。最终也不肯接受。

他还身体力行“退隐”之事,来求得不被世人所闻知,但是做好事时间久了,乡人也就知道了他,认为古代归隐的君子也没有谁比得上他的。

因爱屋及乌之故,我们北宋中期伟大的文坛领袖、全才式的艺术巨匠苏轼,应该也有一个伟大的爷爷。为了行文之需,下面再略举三例,来稍加佐证与渲染吧:

李方叔的《济南先生师友谈记》中记载了有关苏爷爷的三段轶事,由于年代接近,故可信度较高,在这里复述其下:

其一:

苏轼眼中的祖父“甚英伟,虽不读书,而气量甚伟。”

苏爷爷种地虽然不多,但都种成了谷子,另外还将所有的稻米余粮也与别人换成了谷物。他的这一创举,惹得所有人大为不解,都对他的行为议论纷纷。谁知,到了灾年,极耐贮藏的谷物却派上了用场,自己家的亲朋好友也从中获得了馈赠,得以活命。

他还在庭院的四周广植芋魁(大芋头),这种芋魁产量极大,收获后及时盖上柴草储藏。遇有灾民前来乞食时,苏爷爷便用大瓦笼蒸上几笼,放在自家大门外,任人取食。直到此时,他所谓的“异行”才被众人理解了。

其二:

苏爷爷平素喜饮,在村中也不讲什么礼仪,袒胸露乳,席地而坐,大声猜枚都是常态之事。直到有一天,其二儿子苏涣被授官的文书送达时,他还在大醉之中。

苏序当时衣冠不整,只光着头戴一顶小冠,席地盘脚把封告文书粗读了一遍,就把不期而至的封告,连同做官用的外缨、公服、芴、交椅、水罐子、衣版等物全部倾入一只布囊里。当天喝酒剩下的牛肉,也一并倾入到了布囊中,命村中小童担着两个布囊,自己则骑着毛驴进城。

城里人听说了苏序收到了封告,就等候在进城的道路旁观看,在半路上遇到苏序他们时,只见苏序醉骑驴子,仅让童子用两只布囊就把这些官用挑回来,莫不掩面大笑、叹为观止。

其三:

眉州城有段时间忽传有一灵异之神降临,灵神名曰“茅将军”。一时间,当地百姓人心惶惶,害怕自家人受到伤害。于是乎,大家都争相上香礼拜,三拜九叩,天天祈祷不止,好不虔诚。

此事被苏爷爷知晓后,乘醉带领一众村中青年人,将正在跪拜的所谓的神像悉数砸碎,弃之沟渠之中。村中人虽然都惊骇不已,但也未见苏爷爷被神灵有丝毫的惩罚,于是此事暂告平息。

三年后,苏涣考中返乡,苏爷爷到剑门外迎接,路过七家岭时,忽见有一座大庙,匾额赫然大书:茅将军。

苏爷爷大骂曰:你是何路妖孽,竟敢盘踞此地,为害我等乡民!

说罢,苏爷爷举起手中家伙,想像上次一般予以捣毁了之。谁知,该庙的庙祝突然现身,颤抖着跪拜在苏爷爷面前,哭泣道:昨晚庙中神灵就已托梦给小人,说明日有一个叫苏七君(苏序)的人将会到此,务请代为求情,求他休毁此庙,小神还要以此为生呢?

在众人的苦苦相劝之下,苏爷爷才就此罢手,放过了这里的“茅将军”。

庆历七年(1047)八月,云游于江西赣州一带的苏洵突然得到老父亲病逝的噩耗,匆忙结束了自己的行期,回四川奔丧,史经臣也一起返蜀。

二伯苏涣也自京师开封回乡奔丧。

这时,年已九岁的苏辙在家乡才第一次见到二伯父真人。伯父的此次返乡,使得苏轼兄弟二人得以聆听到了伯父的许多教诲。

多年后,伯父的一些告诫之语还在苏轼兄弟的耳畔回荡:“二伯我小时候读书,稍大些后写文章,每天有一定的限量,不完成不罢休。到外面去的路上,言行都符合规矩,回到卧室,也没有怠惰的神情。所以在那个时候,别人没听说我有什么错误的品行。你们的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也学习我少犯错误的作法就可以了。”

喜欢大宋网红苏眉山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宋网红苏眉山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怪谈:抽了个疯子?是大佬小号!离谱!都无敌了,女帝让我吃软饭憨批宝可梦大师玄幻:成为瞎子,我游历江湖斗罗:震惊,最美新娘千仞雪!氪命修行:从锦衣卫开始长生娱乐让你拍电影,没让你文化霸权四合院:被新婚夜娄晓娥盯上了北洋军婚:七零国医在北大荒撸大猫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甜诱,撩宠!顾先生蓄谋已久投喂星际网民,军舰上交国家暴富星河战队:从机动步兵到星际主宰无敌修仙奶爸师妹低调点,我还没无敌呢!檀郎精灵:一只捷拉奥拉重生成龟:开局被孙大圣捡到万人迷向导:S级哨兵们的菟丝花
经典收藏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大唐之九子夺嫡三国吕布之横扫千军朕绝不当皇帝铁血山河志逆转红楼:从拯救秦可卿开始天云大陆之唐天山河血开元情诗与剑榜回到古代建特区寒门霸主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战争承包商温水煮相公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大人,得加钱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吸血亲王的甜蜜宠物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
最近更新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唐刀陌刀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重生逆袭:智谋登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我教原始人搞建设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穿越大明朱雄英古今名人记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成州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我这等人,也能称帝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 大宋网红苏眉山txt下载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 - 大宋网红苏眉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