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首页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三国模拟器:这个刘封绝地求生特战兵王赵氏虎子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盛唐剑圣寒门枭士御天邪神邪凰狂妃:魔尊,蚀骨绝宠!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全文阅读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txt下载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47章 老相赴宴忧谏阻 炀帝筹巡志南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二年正月初一,杨广在他的行宫里接受百官朝贺,宣布改年号为\"大业\",同时大赦天下。

他神采飞扬地坐在龙椅上,看着满朝文武,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高声宣布:“从今天起,萧妃正式册立为皇后,晋王杨昭立为太子。”

旁边的侍从官员马上躬身说:“微臣这就派人去长安传旨!”

杨广点点头,接着颁布一连串命令:“任命宇文述为左卫大将军,郭衍为左武卫大将军,于仲文为右卫大将军。

豫州改名为溱州,洛州改称豫州,废除各州的总管府制度!”

大臣们齐声高呼:“陛下英明!”

大约过了二十多天,杨素从并州打了胜仗回来,进宫面见皇帝。

杨广特别高兴,命人把早就准备好的金银珠宝、锦缎绸缎、豪华车马都摆在殿前。

杨广看着杨素,满意地笑着说:“爱卿这次立了大功啊!”

杨素恭敬地行礼说:“臣只是尽忠职守,不敢居功。”

这时大臣牛弘上前,大声宣读圣旨:“杨素立下大功,晋升为尚书令,特别赐予重赏!

其他将士也都加官进爵!”

殿内的将士们个个喜形于色,纷纷谢恩。

杨广一挥手,侍从们立即把赏赐品分发给众人。

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很快就分配完毕。

将士们跪地磕头,齐声高喊:“谢陛下恩典!

万岁!万岁!万万岁!”

炀帝龙颜大悦,当即拍板要建造宫室:“杨素,朕命你为东京总监工,即刻动工!”

杨素领命而去,转眼间便召集了二百万人手。

工地上热火朝天,号子声此起彼伏。

不到一个月,宫室拔地而起,气势恢宏。

炀帝背着手巡视了一圈,却皱起眉头:“房子倒是够大,可怎么冷冷清清的?”

他眼珠一转,下令道:“来人!

把洛州城内的百姓,还有各地富商,统统给朕迁过来!

至少几万户!”

没几日,宫墙外便挤满了人,街市喧闹,繁华骤起。

炀帝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可没过多久,他又觉得不对劲了。

“杨素盖的这房子,大气是大气,可不够精致啊!”

炀帝摸着下巴嘀咕。

他立刻召来宇文恺和封德彝,这两人最懂他的心思。

“陛下有何吩咐?”

宇文恺躬身问道。

炀帝一挥袖:“朕要你们再造一座离宫,必须比杨素的更精美!”

“臣遵旨!”

二人异口同声。

他们直奔洛水南岸,圈地数十里,一直延伸到皂漳。

工地上尘土飞扬,工匠们忙得脚不沾地。

“木料、石料,统统从东南运来!”

宇文恺指挥着,“陆路用民夫,水路用船,日夜不停!”

封德彝补充道:“还有奇花异草、珍禽异兽,但凡天下少有的,都给陛下找来!”

炀帝远远望着忙碌的人群,眯眼笑了:“这才像样!

朕的离宫,总得有点稀罕物点缀点缀!”

工地上,车马船只川流不息。

江岭以南的奇珍,源源不断送入洛阳。

炀帝背着手,心想:“这天下,还有什么是朕得不到的?”

试想为了一座离宫,要耗费多少民脂民膏?

光是那些几十围粗的巨木、三五丈长的巨石,搬运起来就不知累死了多少壮丁。

更别提那一草一木、一禽一兽,都是从千里之外运来,不知又花了多少钱粮,死了多少性命,才终于建成这座洛阳离宫。

这天晌午,宇文恺正和封德彝在宫门外等候圣驾。

烈日当头,封德彝擦了擦汗,低声问道:“宇文兄,你说咱们这事儿,会不会太过劳民伤财了?”

宇文恺冷笑一声:“封大人倒是会替百姓操心。

可你想想,这天下是谁的天下?

只要陛下高兴,死几个草民算什么?”

正说着,远处传来仪仗队的鼓乐声。

两人连忙整了整衣冠,跪伏在地。

炀帝的龙辇缓缓停在了宫门前。

他撩开车帘,眯着眼睛打量这座崭新的宫殿。

阳光照在鎏金的屋檐上,晃得人睁不开眼。

“起来吧。”

炀帝挥了挥手,“带朕看看你们的新作。”

走进宫门,处处都是雕梁画栋。

汉白玉的栏杆上盘着金丝龙纹,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七彩光芒。

后花园里移植来的奇花异草,都是从江南快马加鞭送来的。

“陛下请看这棵珊瑚树。”

宇文恺指着一株两人高的红珊瑚,“是南海郡守特意献上的贡品。”

炀帝抚掌大笑:“好!

比朕在扬州见过的还要精美!”

走到一处凉亭,封德彝小心翼翼地问:“陛下觉得这亭子的样式可还满意?”

“满意,自然满意!”

炀帝踱着步子,忽然转身对二人说:“你们知道吗?

当年陈叔宝的临春结绮,跟这儿比起来,简直就是乡野茅屋!”

宇文恺立即接话:“陛下圣明。

那陈后主沉迷酒色,哪能跟陛下相比?”

炀帝被这话捧得飘飘然,随手解下腰间玉佩赏给二人:“你们办事得力,该赏!”

就这样转了大半天,炀帝越看越欢喜。

最后他站在最高的楼阁上,望着远处的洛阳城,忽然说:\"传旨下去,这儿就叫显仁宫吧。

明日就让皇后她们都搬进来住。”

封德彝欲言又止,宇文恺已经跪地叩首:“臣这就去办!”

当夜,显仁宫里灯火通明。

炀帝躺在龙床上,心满意足地想:这地方,可比大兴城的皇宫舒服多了。

干脆,就在这儿长住吧!

萧后本是后梁国主萧岿的女儿,生得花容月貌,又通晓诗书,在后宫佳丽中堪称翘楚。

她与炀帝平日里恩爱非常,从未红过脸。

后宫里还有几位嫔妃,个个都是风姿绰约的美人。

按理说,炀帝有这般如花美眷相伴,该是心满意足才是。

可这天,炀帝忽然变了脸色。

“陛下今日怎的闷闷不乐?”

萧后递上一盏新沏的香茶,柔声问道。

炀帝接过茶盏却不饮,只是长叹一声:“无事。”

萧后挨着他坐下,轻轻摇着团扇:“妾身伺候陛下多年,还看不出您有心事?

眉头都皱成川字了。”

炀帝抬眼望了望殿外盛开的牡丹,突然没头没脑地问:“爱卿可还记得宣华夫人?”

萧后手中团扇微微一顿,随即笑道:“原来是为这事。

陛下既然惦记,为何不早说?”

“朕......”

炀帝欲言又止。

萧后将团扇搁在案上,温言道:“妾身虽是妇人,却也不是那等善妒之人。

陛下若实在思念,不妨召她入宫相伴。”

炀帝眼睛一亮,握住萧后的手:“当真?”

“自然当真。”

萧后抿嘴一笑,“此处又不是长安,没那么多双眼睛盯着。

陛下开心最重要。”

炀帝顿时眉开眼笑,连声称赞:“皇后果然贤惠!

朕这就派人去接。”

说罢,他立即唤来内侍:“速速备马,去把宣华夫人接来!”

宣华住在仙都宫里,日子虽清闲,却总有些寂寞。

这深宫大院,抬头只见四角高墙,低头唯有青石地板,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她正倚窗发呆,忽见内侍匆匆赶来。

“娘娘,陛下急召您去显仁宫。”

内使躬身道。

宣华一愣:“现在?”

“是,车驾已备好,请娘娘即刻动身。”

宣华叹了口气。她不用想也知道炀帝召她做什么。

可圣命难违,她只得重新梳妆,登上轻舆,一路兼程赶往洛阳。

到了显仁宫,炀帝正与萧后饮酒作乐。

听说宣华到了,他立刻丢下酒杯,大步迎出来。

宣华刚要行礼,炀帝已一把扶住她。

“爱妃可算来了!”

炀帝握着她的手不放。

宣华瞥见萧后冷眼旁观,连忙挣开:“臣妾参见皇后娘娘。”

说着就要跪拜。

萧后心里不痛快,但面上不显:“妹妹请起。”

她虚扶一下,转头对宫女道,“给宣华夫人看座。”

炀帝见二人和睦,喜不自胜:“来人,上酒!

今日定要尽兴!”

席间,炀帝谈笑风生,连饮数杯。

萧后故作大度,时不时与宣华搭话。

宣华勉强应付,不知不觉也被灌得双颊绯红。

夜深了,萧后起身道:“陛下,时候不早,臣妾先行告退。”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宣华,“妹妹好生伺候陛下。”

宫女掌灯引路,将微醺的炀帝和宣华送入寝宫。

房门一关,宣华的手被炀帝紧紧攥住。

她垂下眼睫,知道今晚又逃不掉了。

自那日起,炀帝变着法子寻欢作乐。

今日赏花,明日观月,总要宣华作陪。

“爱妃,你看这牡丹开得多好。”

炀帝折下一朵,别在宣华鬓边。

宣华勉强笑笑:“谢陛下赏赐。”

“怎么不高兴?

来,陪朕饮酒赋诗!”

炀帝揽着她的肩,举杯畅饮。

宣华望着杯中晃动的酒液,心想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

可面上还得堆出笑容,陪他吟诗作对。

炀帝见她展颜,越发开怀。

一时间,殿内欢声笑语,看似其乐融融。

且说显仁宫里的花木,多半是从江南运来的。

炀帝这人,贪心得很,有了这个,还想要那个。

他望着满园奇花异草,心里却想着:“江南的山水,可比洛阳还美呢!

更何况六朝时的繁华盛景,至今还在流传。”

当年灭陈时,他还能装装样子,不便久留江南。

可现在呢?

他已是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于是心里盘算:“不如借着巡狩的名义,去江淮玩一趟。”

可皇帝出行,哪能随随便便?

他得摆足排场,显显威风。

想着想着,他立刻下诏,说要巡视淮海,察访民情。

诏书一出,朝臣们纷纷跑来献计。

宇文恺抢先一步说:“陛下,臣以为可开凿新河,直达江淮,既方便龙舟行驶,又能显我大隋国力。”

封德彝不甘落后,赶紧附和:“陛下圣明!

若走水路,沿途可设行宫,既能休憩,又可沿途观景。”

另几位大臣也凑上来,七嘴八舌地献策:“陆路也得修整,让銮驾畅行无阻!”

“沿途州县需提前准备迎驾……”

炀帝眯着眼听,心里却只想着江南的风月。

他摆摆手,打断众人:“好了,你们去安排,务必要让这次巡狩,风光体面!”

群臣唯唯诺诺,退下商议。

有人提议如何开河,有人盘算如何铺路,还有人琢磨着怎样让龙舟更奢华。

尚书右丞皇甫议跟着附和道:“走陆路不方便,得走水路南下,这样还能沿途看看风景,人也不那么累。

不过江河都是向东流的,要想有南北通道,就得开通济渠。

先引谷洛水到黄河,再引黄河水入汴水,引汴水入泗水,这样才能和淮水相通。”

嘿,各位想想,按皇甫议说的这么搞,这开凿工程得花多少钱、多少人力啊!

可炀帝才不管财力够不够呢,只要能让水通起来,他立马就照办。

皇甫议自然成了监工,征发了百万壮丁,按照自己提的方案,一段一段地开掘。

有大臣就劝炀帝:“陛下,这工程耗费巨大,百姓怕是吃不消啊。”

炀帝却大手一挥:“朕要的就是水路畅通,哪管得了那么多!”

皇甫议可不含糊,接着还要沟通江淮,又征发了十万百姓去疏凿邗沟,一直通到江都。

这邗沟挖得还挺宽,有四十步呢。

旁边还修了御道,种上了杨柳。

从长安到江都这一路上,炀帝想着自己以后出行得有地方歇脚,便下令每隔百里就建一座行宫。

手下人劝道:“陛下,建这么多行宫,花费甚巨啊。”

炀帝瞪了他一眼:“朕意已决,休要再劝!”

于是,那些工匠们没日没夜地干。

这边宫殿起了一座又一座,百姓们却累得苦不堪言。

有的百姓就私下抱怨:“这劳役没完没了,咱们哪有活路啊。”

可抱怨归抱怨,谁也不敢违抗命令。

就这样,在炀帝的强硬要求下,工程一项项完成。

最后统计了一下,从长安到江都,总计建了四十余所行宫。

黄门侍郎王弘等人,奉了皇上的命令南下。

他们到江南去督造龙舟,还有杂七杂八的船好几十艘。

这可苦了当地的郡县,官府得安排人手当差,老百姓也得去干活。

本来大家日子就不好过,这下更痛苦了。

这工程可不小,还限了日子要完工。

当官的从早到晚地催,一刻都不让人停歇。

那些做工的百姓,累得实在受不了。

好多人走着走着就倒在了路边,再也起不来了。

他们成了无依无靠的冤魂,死得实在可怜。

这时候,有个事儿就值得说道说道了。

隋炀帝这么折腾老百姓,可有人不乐意了。

有一位老宰相,他觉得这么干不行,心里头不赞成。

他想着进宫去劝劝皇上,别再这么劳民伤财了。

巧的是,就在他琢磨着进宫谏言的时候,隋炀帝派人来请他赴宴。

老宰相心里犯起了嘀咕。

这宴会上,他能不能把心里的话痛痛快快地说出来呢?

这可是个难题。

说吧,怕皇上不高兴,自己惹上麻烦;

不说吧,又觉得对不起百姓,心里过意不去。

老宰相站在那儿,眼神有些犹豫,嘴里嘟囔着:“这宴上到底说还是不说呢?”

身边的仆人看着他发愁的样子,小心地问:“老爷,这进宫赴宴,您看……”

老宰相摆了摆手,没说话。

他一边往皇宫走,一边心里盘算。

到了皇宫,见到隋炀帝,隋炀帝笑着说:“老爱卿,来,一起好好吃个饭。”

老宰相拱手行礼,嘴上应着:“陛下,多谢赏赐。”

可心里还在想着谏言的事儿。

这宴会上气氛看似热闹,可老宰相却有些心不在焉。

他时不时地看着隋炀帝,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未知能否直言,且待下一章分解。

喜欢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权财重生之王妃太嚣张漫威之神级法师末世危机:黎明重启农夫凶猛我,地星人道,成就多元!沈七夜林初雪绝世战神苟在无尽海域修妖仙重生之逆回千年(都市最强帝君)诸天中间商超级锻造师重生九零娇娇媳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终章【残梦幽影】终止暗恋后,傅总对我死缠烂打综武:以医入道,剑斩李淳罡!红色仕途咸鱼穿越,嫁给太监爽翻了开局成为亿万富豪:钱多的花不完我的工作是花钱
经典收藏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罗斯君王三国吕布之横扫千军我的姐夫是太子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制霸大宋之奸臣传三国之诸葛天下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大明:刚中状元,被曝科举舞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逆转红楼:从拯救秦可卿开始穿越之女扮男装惹桃花绝品特战兵王初唐:砥砺前行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盛唐再临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我有皇后光环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
最近更新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靖康前夜:帝业重光笔架叉将军大唐躺平王万浪孤舟,沧海一粟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清宫秘史十二章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穿越之原始之路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英烈传奇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txt下载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