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的行程重新安排下来。
红太阳基地的周期拉长到两个月,他继续在关外待着也是浪费时间。
安排专机,先到金陵,加油之后,再直接飞抵滇南。
随行的有唐为源,以及他第三军麾下的师长参谋,一行16人,随着李峰的专机一同到达滇南。
这边的十万大山层峦叠嶂,能看到蜿蜒的公路曲折入山。
远征军撤往印支那整编的过程中,也有一部分退守到滇南,其中有德械师出身的36师,也有滇南地方军的几个师。
日军推到滇南后,迫不及待的发起了向印支那进攻作战,损失惨重后,也顺势失去了继续猛攻滇南的想法。
留有一个步兵联队封锁滇缅公路,剩下的兵力防守在翡翠境内。
飞机降落在小型机场,李峰率先从机舱内钻了下来。
守卫机场的是滇军士兵,看他们装备落后,军装不齐,心里泛起了另外一种滋味。
“李司令,一路辛苦了!”
两个军官快步迎上来,走在前面的是滇军第 12 师师长鲁道源,后面跟着的少将,是 36 师指挥官李志鹏。
两人的军靴都沾着山路的红泥。
李峰看向两人声音沉缓:“鲁师长,守在这里不容易。”
他朝卫兵的方向抬了抬下巴,“弟兄们的装备,就这些?”
鲁道源脸上掠过一丝苦涩,侧身引着他往机场简陋的休息室走:“不瞒李长官,全师三个团,平均两人一支步枪,重机枪只剩六挺,子弹每人不足三十发。去年日军攻滇南时,弟兄们靠大刀和土雷硬顶,才算没让他们过了红河。”
36师曾经是德械师的精锐。
如今也是落魄的凤凰不如鸡,彻底沦为杂牌了。
部队内的老兵,战死的战死,消亡的消亡,令人唏嘘不已。
日军的竹内联队封锁在滇缅公路,也断绝了物资的涌入,部队的日子都不好过啊。
组建第二批远征军不是简单的事情,最难的不一定是兵力问题,而是物资能否运送过来。
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只有靠山公路,运载能力有限。
这也是为何日军一个联队,就能封锁滇南公路。
缺乏重武器,根本打不过去。
靠步兵猛冲,只不过是给敌人送战功罢了。
唐为源同为滇军出身,跟鲁师长自然认识。
两人简单寒暄了一会。
“老鲁,咱们是同一批讲武堂毕业的军官,同一批提拔到师长位置,这几年过去了,你怎么还是师长?”
鲁道源苦笑一声,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
咋比啊。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平台比选择更重要。
唐为源在第八战区麾下,拿的是美械装备,吃的是牛肉罐头。
他鲁道源在滇军麾下,连装备都凑不齐,缺枪少弹,没见过几门火炮。
想出战功可太难了。
同一批讲武堂毕业,唐为源已经是远征军司令了,而他还仅仅是少将师长,差了两个级别呢。
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
李峰没有兴趣跟他俩闲扯,看看远征军司令部设立在哪,目前有哪些部队,如何接受整编,得把正事儿推下去。
计划远征军一共九个师,按照三个军至四个军的番号。
每个军2-3个师不等。
唐为源本人必须主抓两个军,分别是三个师、两个师。眼巴前正有两个滇军出身的部队,分别是53军跟第六军,前者是曾经东北军出身,后者是纯本土部队,擅长山地作战。
李峰示意唐为源先带人去这两个军查看情况。
他手下第三军的班底都带过来了,大多是滇军出身。
由他们介入部队整编,得看看提拔哪些心腹,形成指挥骨干。
至于眼前的李志鹏,也值得拉拢一下,36师毕竟是德械师出身,多少还有点老底子的。
这样五个师的班底就建立起来了,无外乎是如何想办法把装备运过来。
他转头看向陈勇,低头询问:“虞部长那边安排谁来了,他麾下的四个师什么情况,一并过去看看。”
“虞部长那边只集结了一个第八军,该军麾下只有一个师,师长虞啸卿,还在滇南整编兵力。”
虞啸卿?
李峰心里念叨一句,大概知道了虞部长的情况。
这家伙想要四个美械师编成两个军,纯属于小肚子吃年糕,心比肚子大。
以军政部目前的能力,根本撑不起四个美械师。以虞文山的关系网,只有虞啸卿是他的嫡系,听说是他的亲侄子。
嫡系要么是一起发家的心腹,要么是学生子侄。
想掌握一支部队,没有这两样关系,基本不肯控制的住。
李峰微微一笑,到最后也就一个第八军,可能听虞文山安排,其他的师,必然要被唐为源收入麾下。
唐为源既有地方滇军关系,又有李峰第八战区撑着,前途可比其他人大多了。
“走,去虞啸卿的部队看看。”
吉普车载着李峰一行人,拉成长队,直奔滇南的小镇禅达。
沿途的商户纷纷避开,也有人好奇的盯着车上的士兵。
陈勇的警卫营跟这边的溃兵不一样,各个军装整齐,士气浑厚,精神面貌极佳。
溃兵跟难民一样,浑身脏乱,衣服破烂不堪,聚在一起跟逃难差不多。
偶尔也能看到一两名溃兵,不知道番号,胡乱的溜达着。
车子停下来,堵在了两名士兵的前方,李峰叹了口气,始终没有说什么,让人扔下一箱罐头跟面包。
虞啸卿的师部不在这里,在树堡的对面,一心想要解决竹内联队。
但今天的禅达很热闹,虞啸卿带着师部骨干,就在镇中央审判炮灰龙文章。
这家伙胆敢冒任团长,混乱军纪。
三堂会审来决定要不要毙了他。
来得早,不如来的巧,应该是有一场热闹来看。
于无聊的日子中,于紧张的局面中,看一场热闹,有时候也可以作为一种消遣。
车队停在镇子中心,李峰拦住了陈勇,让他不要多嘴,仅带着几个人进入三堂会审的院子。
院子外边聚拢了十几个炮灰,军装隶属于不同部队,有川军的,有东北军的,亦有看不出来的番号。
大家伸长了脖子,看着屋子内。
龙文章站在堂中央,听着虞啸卿的询问,“打过仗吗?”
“一个区区军需中尉,管鞋垫袜子的家伙,竟然敢冒认团长,我平生最恨不诚之人。”
喜欢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