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静伊轻轻摇头,压低声音道:“表姐,沈太后虽被幽禁礼佛,可根基还在呢!年前沈贵人有孕,她一开口陛下就给了晋封,可见陛下对沈家仍有念旧之情。这次礼部发难,定是她暗中授意。这是既想打压您、断了方魏两家的势头,又能借规矩的由头抬举沈贵人,简直一石二鸟!”
眼见方允娴脸色涨红,显然被戳中怒火,魏静伊语气更急切:“您再细想,咱们邀陛下用膳的事极为隐秘,若非有人刻意透给礼部,他们怎会精准拿‘孝期邀宠’说事?沈太后就是算准了礼部死抠规制,不用自己沾半点脏水,就能让您吃大亏,这心思多阴啊!”
方允娴气得拍案:“那本宫就这么认栽?让她和沈贵人得意?”
“表姐别急呀!”魏静伊连忙拉住她的手,“此时,我们得稳住,禁足虽是困局,却也是藏锋的良机!您想想,陛下也仅是禁足您三个月,这说明陛下就没想真罚您,不过是碍于礼制做给外人看。”
方允娴转怒为喜,“表哥素来疼我,怎么舍得罚我。”
魏静伊把头偏开,翻了个白眼,回首又是那副诚惶诚恐的模样,“沈太后想借孝期搞事,咱们偏不遂她的愿。您就安心在翊坤宫待着,把禁足的姿态给做足了,陛下看在眼里,只会觉得您识大体、明事理,会越发疼惜您的。沈太后见了,也会放下戒心,一门心思帮沈贵人筹谋,反倒不会再盯着您这边的动静。妾身则暗中布局,定能搅得沈太后和沈贵人不得安宁。”
“你要怎么做?”方允娴问道。
“妾身打听到,沈贵人怀着身孕,越发娇纵,私下用了不少珍贵食材,这可不合孝期节俭的规矩,妾身会让递消息的人故意把话漏出去,倒要看看礼部会怎么做?”魏静伊笑道。
方允娴眼神一亮,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语气里满是赞许与急切:“这法子好!孝期本就该克勤克俭,她一个贵人竟敢如此铺张,正好戳中礼部的痛处!你且放手去做,最好让那些老古板们闹到陛下面前,看她还怎么借着身孕恃宠而骄!”
魏静伊嘴角勾起一抹笃定的笑:“表姐只管放宽心!此事我既敢提,便一定盘算周全,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既让沈贵人吃足教训,又绝不会牵扯到我们半分。”
方允娴盯着她,良久才道:“本宫就再信你一回。”
魏静伊垂首,掩去眼中的算计:“表姐放心,不出半月必有动静,到时候沈太后会自食恶果,再不敢算计我们。”
接到圣旨的谢知意和沈落霞,却不认为这事是沈太后所为。
毕竟方允娴禁足、被剥夺六宫协理权,于沈太后并无实质好处。
长春宫的回廊下,暖融融的日头铺了满地。
谢知意坐在铺着软垫的竹椅上,怀里抱着四皇子莫离,指尖轻轻逗弄着儿子肉乎乎的小手。
莫离乌溜溜的眼睛盯着她,嘴里时不时发出“咿呀”的软声,小拳头还攥着谢知意的衣角不放。
“娘娘,贤妃娘娘到了,说有要事想与您商议。”寒露走过来道。
谢知意眸光微闪,转头对不远处候着的杨氏道:“杨嬷嬷,你把莫离抱去东暖阁,给他喂点温水,再哄他睡吧。”
杨氏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从谢知意怀里接过莫离:“娘娘放心,奴婢定会照看好小皇子。”
谢知意对寒露吩咐:“请贤妃去小厅奉茶,我换身衣裳就过去。”
过了会儿,换了身月白绣暗纹素缎夹袄的谢知意走进小厅,沈落霞起身屈膝行礼:“妾身见过淑妃娘娘。”
“贤妃娘娘不必多礼,请坐。”谢知意在主位坐下。
宫女送上热茶,退到一旁。
沈落霞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开门见山地问道:“礼部上书重申礼制,淑妃娘娘觉得是谁指使的?”
谢知意有点意外,没想到沈落霞一改往常的性子,把话问得如此直接,抬眸迎上她的视线,笑着反问道:“贤妃特意过来问本宫,想来心里已有了计较,不如先说说你的看法?”
沈落霞唇边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放下茶盏:“不如我们各写各的,看看是否想到一处去了?”
“甚好。”谢知意颔首,拿起面前的茶盖,指尖蘸了点微凉的茶水,在光洁的瓷面上轻轻写了个字。
沈落霞也取了茶盖,在茶盖上写字。
片刻后,两人同时将茶盖翻转,给对方看,淡青色的瓷面上,赫然都写着一个“余”字。
空气里静了一瞬,随即两人都低低笑了起来。
无需多言,这一个字便足以说明一切:六宫之中,有足够理由针对方允娴、又能撬动礼部的,除了那位虽沉湎丧子之痛、却从未想过放下中宫权柄的皇后余少云,再无第二人。
“看来我们想到一处去了。”沈落霞收起茶盖,指尖轻轻蹭过瓷面的水渍,将那个“余”字抹去。
“启元宫这次出手,倒是果决。”谢知意勾了勾唇角,“还以为她没这么快走出丧子之痛呢。”
“淑妃娘娘,你与她相处时日尚浅,她可不是那种会被丧子之痛困住的人。”沈落霞精准点评,“她从来就是个凉薄之人,所作所为都只是在维护她的权势和地位。”
谢知意眸光微闪,这是出了什么她不知道的事吗?
一向说话喜欢拐弯抹角的贤妃,今天直抒胸臆得有些反常。
要知道往日里她即便是看透了内情,也总爱留几分余地,话里藏锋、点到即止,今日却这般开门见山,连皇后“凉薄”的评语都直言不讳,倒像是被什么事逼到了跟前,或是察觉到这盘棋局里,藏着比表面更凶险的算计?
“本宫入宫时日尚短,多亏贤妃提点,本宫日后行事会更谨慎的,毕竟我们可没有贵妃娘娘那搬得力的娘家。”谢知意笑得意味深长。
沈落霞眸中笑意渐深,端起茶盏轻轻一啜,语气里多了几分心照不宣的默契:“淑妃娘娘一如既往的聪慧通透,那宫务上,步步留心、彼此照拂。”
谢知意举杯,“理应如此。”
喜欢繁花笺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繁花笺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