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老院回来,张阿姨那个无意识摩挲手指的动作,和她周身那股万念俱灰的气息,在我脑海里盘旋了好几天。那个空荡荡的无名指,和红木盒子里隐约感知到的金属冰凉感,像两块破碎的拼图,在我心里慢慢合拢。
我几乎可以肯定,那红木盒子里锁着的,是一枚戒指。一枚对张阿姨女儿而言,意义非凡的戒指。
这枚戒指,可能就是解开这个死结的关键。
但光知道是戒指还不够。它代表着什么?是定情信物?是女儿自己心爱的饰品?还是某个未完成的承诺象征?不同的意义,需要不同的应对方式。如果送错了“引子”,或者用错了方法,可能适得其反。
我再次尝试与角落里的红木盒子沟通。这一次,我的意念更加集中,不再试图去感受那磅礴的悲伤,而是像一根细针,小心翼翼地探向那缕微弱的、属于金属的冰凉气息。
我“看”不清戒指具体的模样,金还是银,有没有镶嵌宝石,这些细节都模糊不清。但我能清晰地感受到附着在它上面的情感——不仅仅是喜爱,更强烈的是一种期盼,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一种少女怀春般的羞涩与甜蜜。然后,所有这些明亮的情感,都被一股突如其来的、黑暗的绝望瞬间碾碎,取而代之的是母亲无尽的悔恨和心痛。
这枚戒指,承载的是女儿生前最灿烂的梦想,和梦想破碎后母亲最深的绝望。
我收回意念,心里有了底。这枚戒指,是通往两个极端情感的开关。直接把它还给张阿姨,风险极大,很可能瞬间将她推入更深的痛苦回忆。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归还戒指本身,而是尝试着,将附着在戒指上的情感色彩,从纯粹的绝望和遗憾,稍微向那份曾经的“期盼”和“美好”引导一点点。
哪怕只是一点点。
可是,该怎么做呢?我一个出马仙,总不能去给一枚无形的戒指“做法事”吧?
正当我有些一筹莫展时,微信上小慧的消息来了。她发了几张媛媛画的新画给我看,说是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作业,画“我的家”。画上有大大的太阳,彩色的房子,还有手拉着手的三个小人。
“王姐,您看媛媛画得多好。”小慧的语气里带着为人母的骄傲,“她到底是个孩子,之前那些事,过去了就过去了,现在整天开开心心的。”
我看着那幅充满童真和生命力的画,尤其是画上那个光芒四射的、象征着希望和温暖的太阳,心里忽然一动。
孩子。希望。新的生命。
张阿姨失去的,是她的孩子,是她未来的希望。而小慧和媛媛,代表着新的生命和延续。让张阿姨接触到鲜活的生命力,感受到“未来”依然存在,或许比任何言语和法器都更能触动她心底那块坚冰。
一个大胆的、甚至有些冒险的计划,在我心里慢慢成形。
我拿起手机,给小慧拨了过去。
“小慧,”我开门见山,“有件事,可能需要你和媛媛帮个忙。”
“王姐您说,只要我们能做到的。”小慧立刻回应。
“我想……带你和媛媛,一起去看看张阿姨。”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是小慧有些迟疑的声音:“啊?带媛媛去?这……王姐,会不会吓到孩子?或者……刺激到张阿姨?”
“我明白你的顾虑。”我说,“所以不是现在。我们需要准备一下。而且,我们去,不是直接去还盒子,也不是去跟她提伤心事。我们就以邻居的身份,带着孩子去看看她,让她看看活蹦乱跳的媛媛。什么都不用多说,就是让孩子在她面前玩一会儿,让她感受一下孩子的生气。”
我顿了顿,补充道:“当然,这有风险。如果你觉得不合适,或者害怕,我们绝不勉强。这事,完全自愿。”
小慧在电话那头思考着,我能听到她细微的呼吸声。过了一会儿,她像是下定了决心:“王姐,我相信您。媛媛现在状态很好,我觉得……让她去给一位伤心的奶奶带去一点点快乐,是件好事。我们什么时候去?”
“不急,”我说,“等我再准备一下。去之前,我们得约法三章……”
我详细跟小慧说了注意事项:不能提女儿,不能提房子,不能问过去,就当是去看望一位普通的、孤独的长辈。让媛媛自然地表现就好,不用刻意讨好。
挂了电话,我看着窗外。这个计划能否成功,我一点把握都没有。张阿姨那颗沉寂的心,是否会因为一个陌生孩子的到来而起一丝涟漪?谁也无法预料。
但我知道,我们必须尝试。用生者的温度,去暖一暖那被冻结的时光。这或许很微弱,但可能是唯一能渗进去的光。
下一步,就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然后,带着一份小心翼翼的善意,去敲响那扇紧闭的心门。
喜欢一个出马仙自述真实经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一个出马仙自述真实经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