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级VIp产房里洋溢着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气息。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却被新生儿身上特有的奶香和窗台鲜花散发的芬芳所中和。
林帆坐在病床边,小心翼翼地削着一个苹果,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处理一件稀世珍宝。
他的目光时不时地飘向床头旁并排放置的两只婴儿床,里面躺着他的一对双胞胎女儿。
两个小家伙睡得正酣,粉嫩的小脸皱巴巴的,像两只可爱的小猴子。
这是他生命的延续,是他和裴雯爱情的结晶。
重生十年,他不仅在事业上扶摇直上,更拥有了一个曾经不敢奢望的圆满家庭。
这种从心底满溢出来的幸福感,比任何事业上的成功都来得更加踏实和厚重。
病床上的裴雯气色已经恢复了不少,她靠在柔软的枕头上,眼神温柔地看着丈夫和女儿们,嘴角挂着一丝疲惫但满足的微笑。
“慢点削,别划到手。你这笨手笨脚的样子,真不像在单位里运筹帷幄的林大处长。”
林帆嘿嘿一笑,将削好的苹果切成小块,用牙签扎了一块递到妻子嘴边:“为我们家的大功臣服务,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来,补充点维生素。”
就在这时,病房门被轻轻敲响,随后门被推开,林帆的父母——林父林母,以及林帆的妹妹林怡欣和妹夫宋凯,提着大包小包的补品和婴儿用品走了进来。
“哎哟,我的两个乖孙女!”林母一进门就压低了声音,脚步却飞快地凑到婴儿床边,脸上笑成了一朵菊花,“快让奶奶看看,长得真俊,一个像小帆,一个像小雯,真是会挑着长。”
林父跟在后面,故作深沉地点点头,但眼角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嗯,不错,精神头挺足。”
“爸,妈,你们怎么又来了?不是说了让你们在家好好休息嘛。”林帆起身接过他们手里的东西,有些无奈地说道。
“你懂什么!”林母瞪了他一眼,“我们看自己的孙女,什么时候来都行。小雯啊,感觉怎么样?妈给你炖了乌鸡汤,大补的!”
一家人围着病床和婴儿床,七嘴八舌地聊着,温馨的氛围在小小的病房里发酵。
林怡欣拉着裴雯的手,分享着自己的育儿经,而宋凯则被林帆拉到一旁,两个男人交流着当父亲的“甜蜜负担”。
下午时分,林帆的几个好友——贾明亮夫妇、张一梅和柴芳也结伴而来。
“老林,恭喜恭喜啊!双喜临门,你这人生进度条一下子就加载了百分之五十!”贾明亮人未到声先到,他提着一个巨大的果篮,身边的妻子沈莹莹则抱着两个精致的礼品盒。
“就你嗓门大,别吓着我女儿。”林帆笑着捶了贾明亮一拳,将他们迎了进来。
张一梅和柴芳也送上了祝福和礼物,她们好奇地围在婴儿床边,看着那两个小生命,
“天啊,太可爱了,跟洋娃娃似的。”张一梅忍不住感叹。
“是啊,老林,你真是人生赢家了。”柴芳也由衷地说道。
众人寒暄过后,话题很自然地就转移到了孩子和家庭上。
林帆看着已经当了父亲的贾明亮,问道:“明亮,你家那小子现在怎么样了?淘气不?”
“别提了,”贾明亮一摆手,故作愁容,“属猴的,一天到晚能把房顶给掀了。不过说真的,看着他一天天长大,那种感觉……确实不一样。累是真累,但快乐也是真的。”
沈莹莹在一旁补充道:“是啊,我们正考虑要不要追生个二胎呢,一个孩子太孤单了。”
听到这里,林帆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他看着自己两个并排躺着的小棉袄,心中无比满足,随即他话锋一转,目光投向了还是单身的张一梅和柴芳。
“你们俩也得抓紧啊。”林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看看我们,一个个都拖家带口的了。你们再不努力,以后我们聚会都是聊孩子屎尿屁,你们都插不上嘴。”
张一梅正在逗弄婴儿的手指微微一顿,随即洒脱地笑了笑:“得了吧你,林大处长,刚当上爹就开始催生了?我这事业正处在上升期呢,哪有时间谈恋爱生孩子。自由自在不好吗?”
柴芳则有些腼腆地笑了笑,眼神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向往和落寞:“缘分这东西,急不来嘛。”
“话不是这么说的,”林帆切换到了“过来人”模式,语气诚恳,“以前我也觉得事业最重要,但现在你看看,”他指了指婴儿床,又指了指身边的裴雯,“这种幸福感,是签下再大的合同,完成再漂亮的项目都换不来的。人生的圆满,不只是事业的成功,家庭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他看着张一梅:“事业什么时候都可以拼,但合适的人和生孩子的最佳年龄,错过了可就真错过了。别等以后后悔。”
又转向柴芳:“缘分是得等,但也得主动去创造机会啊。你条件这么好,别总宅着,多出去走走。”
一番话,说得张一梅和柴芳都陷入了沉默。
她们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
只是都市里的职业女性,面临着工作压力、社交圈固化和对爱情婚姻的高标准,想要找到那个对的人,组建一个家庭,并非易事。
贾明亮和沈莹莹也在一旁帮腔,分享着婚姻生活虽然有摩擦但更多的还是甜蜜的日常。
一时间,整个病房里,除了婴儿均匀的呼吸声,就只剩下已婚人士对未婚人士的“循循善诱”。
张一梅和柴芳脸上的笑容依旧,但眼底深处却悄然泛起了一丝愁思。
她们为朋友的幸福感到高兴,却也因朋友的圆满而映照出自身的孤单与迷茫。
这种被催婚催生的压力,就像一根看不见的线,在朋友欢聚的时刻,轻轻勒紧了她们的心。
林帆看着她们的神情,也意识到自己的话可能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便缓和了语气:“行了行了,不给你们压力了。总之,就是希望我的好朋友们,也都能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病房,给两个新生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林帆握住妻子的手,看着眼前这群或喜悦、或沉思的朋友,心中感慨万千。
重生归来,他逆转了自己的人生,拥有了现在的一切。
而如今,他也开始像所有获得了幸福的人一样,忍不住希望身边的人,也能同样拥有这份温暖与圆满。
只是,每个人的路,终究要自己去走。
他能做的,或许也只有这一句真诚的祝福了。
好的,根据您的要求,这是续写的内容。
这初为人父的无尽温柔与喜悦,如同醇厚的佳酿,让林帆整个人都沉醉其中。
他甚至觉得,窗外京州深秋的萧瑟,都被病房内的暖意融化了。
下午时分,这股暖意随着朋友们的到来,变得更加热烈。
贾明亮的大嗓门打破了病房的宁静,他和他妻子沈莹莹,连同张一梅、柴芳一起,提着大大小小的礼品走了进来。
“老林,可以啊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直接一步到位,俩千金!”贾明亮放下果篮,夸张地对着林帆竖起两个大拇指。
“你小点声,刚睡着。”林帆笑着捶了他一拳,眉眼间的幸福却藏也藏不住。
“雯雯,辛苦啦!”沈莹莹、张一梅和柴芳则围到了病床边,关切地看着气色尚佳的裴雯。
一番热闹的寒暄过后,女人们围着裴雯和婴儿床,讨论着育儿经和产后恢复,而男人们则被“赶”到了外间的会客区。
贾明亮一屁股坐下,感慨道:“还是你好福气,直接来对双胞胎,我跟莹莹还在琢磨要不要二胎呢,一个太孤单了。”
林帆深以为然,他如今才体会到,生命的延续带来的满足感,是任何事业上的成就都无法比拟的。
这种圆满,让他忍不住想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给身边的人。
探视时间结束,众人准备离开。在病房门口,林帆送他们出来。
贾明亮和沈莹莹要赶着去看看他们新开的店铺,先行一步。
林帆的目光落在了最后面的张一梅身上。
“一梅,你今年……是不是快三十了?”林帆状似随意地问道。
张一梅正在整理围巾的手一顿,随即白了他一眼:“林大处长记性这么好?怎么,准备给我发‘大龄未婚女青年’补贴?”
“补贴没有,忠告有一句。”林帆的表情难得地严肃起来,“说真的,该考虑一下个人问题了。事业固然重要,但家庭的幸福是另一种圆满。别等到以后,看着我们这帮人天天晒娃,你一个人孤零零的。”
张一梅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
她是个要强的女人,在职场上披荆斩棘,从不落于人后。
可是在个人问题上,却始终未能如意。
林帆的话,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她心底最柔软也最不愿触碰的地方。
她深吸一口气,突然展颜一笑,带着几分挑衅地看着林帆:“行啊,听你的。那你给我物色一个呗?你现在人脉广,认识的青年才俊多,给我介绍个靠谱的。要求不高,跟你差不多就行。”
她本以为林帆会一口答应,或者至少会客气地表示帮忙留意。
没想到,林帆却干脆利落地摇了摇头:“这忙我帮不了。”
“为什么?”张一梅愣住了。
“介绍对象这种事,责任太大了。”林帆解释道,“成了还好,要是不成,或者以后处得不好,我里外不是人。你们是我的朋友,我不想因为这种事影响我们的关系。”
他的理由很现实,也很冷静,却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张一梅心中刚刚升起的一丝希望。
她感觉自己像是被当众驳了面子,先是被说教了一番,然后连一个顺水人情都不给。
“呵,”张一梅冷笑一声,语气里满是嘲讽,“知道了,林大处长日理万机,我们这些小人物的‘小事’,自然不劳您费心。”
说罢,她头也不回地转身,高跟鞋踩在光洁的地面上,发出清脆而愤怒的“哒哒”声,快步离去。
林帆看着她的背影,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知道自己的拒绝有些不近人情,但他更清楚,感情的事,外人最好不要插手。
他转过头,看到柴芳还站在原地,神情有些落寞。
“柴芳,你呢?最近……有情况吗?”林帆的语气温和了许多。
柴芳有些腼腆地摇了摇头:“没……没有。”
“你也老大不小了,”林帆再次切换到“过来人”模式,“一梅性子要强,事业心重,可以理解。但你性格这么好,工作也稳定,怎么也单着?别总宅在家里,要主动一点。”
柴芳的头埋得更低了,声音细若蚊蝇:“我……我圈子小,也不知道该怎么主动。”她鼓起勇气,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期盼,“林帆,要不……你帮我留意一下?有合适的……就行。”
同样的话,从柴芳口中说出,没有了张一梅的挑衅,只剩下小心的恳求。
然而,林帆的答案依旧是拒绝。
“柴芳,这事我真的不能做。”他重复了一遍刚才对张一梅的理由,语气更加耐心,“感情需要自己去体会,去碰撞。别人介绍的,总隔着一层,先入为主。相信我,属于你的缘分,你主动走出去,总会遇到的。”
如果说张一梅感受到的是愤怒和难堪,那么柴芳此刻感受到的,便是彻头彻尾的郁闷和失望。
她不像张一梅那样会用言语反击,只能将所有的失落都憋在心里,点了点头,轻声说:“……我知道了。那我先走了,恭喜你。”
看着柴芳略显萧索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林帆站在原地,心中五味杂陈。
他只是希望朋友们也能幸福,却没想到,幸福的过来人一句半是炫耀半是关心的催促,对仍在路上跋涉的人来说,竟是一种如此沉重的压力。
两天后,也就是孩子们出生的第三天。
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洒在两只并排的婴儿床上。
林帆和裴雯正俯身看着,惊喜地发现,两个小家伙都睁开了眼睛。
那双眼睛清澈得像黑曜石,带着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好奇,懵懂地转动着。
“睁眼了,睁眼了!我的乖孙女睁眼了!”江妈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她几乎是二十四小时守在这里,比谁都上心。
然而,喜悦之后,新的烦恼接踵而至。
裴雯的母乳分泌不足。
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家伙显然不够吃,常常是吸了半天也吸不出来,急得哇哇大哭。
更糟糕的是,由于姿势不对和频繁的吮吸,裴雯的乳头很快就被咬破了,每一次喂奶,都像是上刑一般。
“呜……”深夜,当裴雯再次尝试着给女儿喂奶,那钻心的疼痛让她忍不住掉下了眼泪,既是疼的,也是急的。
“别喂了,别喂了!”林帆心疼地拿过毛巾给她擦泪,看着妻子痛苦的样子,又看看旁边哭闹不休的女儿,一向无所不能的林帆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无力。
最后,在护士的建议下,他们买来了吸奶器。
虽然解决了乳头被直接吮吸的痛苦,但奶水不够的根本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一周后,裴雯出院回家。
家里的月嫂已经到位,但两个孩子的口粮问题成了全家头等大事。
当晚,林帆召集了父母和裴雯,开了一次正式的家庭会议。
“……情况就是这样,小雯的奶水确实不够,而且她现在身子还很虚,不能再这么折腾下去了。”林帆沉声说道。
江妈满脸愁容:“那怎么办?奶粉哪有母乳好啊?”
“妈,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的配方奶粉营养很全面的,总比让孩子饿着,让小雯受罪强。”林帆耐心地解释。
最终,在林帆的坚持下,全家达成一致:混合喂养,以奶粉为主。
解决了最大的难题,日子渐渐步入正轨。
两个小棉袄在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一天一个样,粉雕玉琢,越发可爱。
林帆的生活重心也发生了巨大的偏移。
重生以来,他第一次对公务有些提不起劲,常常处理完紧急事务就往家跑。
对他而言,单位里再大的项目,似乎都不及回家给女儿换一块尿布、冲一次奶粉来得重要。
这种变化,让江爸江妈喜闻乐见。
老两口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孙女身上,抱完这个抱那个,爱不释手。
这天,林帆看到江妈又抱着睡着的大女儿在客厅里来回踱步,忍不住提醒道:“妈,您别总抱着了,会惯出毛病的。书上说,这样对孩子脊椎也不好,而且以后不抱就不睡了。”
江妈一听就不乐意了,抱着孩子的手紧了紧,回头反驳道:“什么书上说的?你就是书上养大的?我把你拉扯这么大,不也挺好的!我的孙女,我抱一下怎么了?金贵着呢!”
林帆碰了一鼻子灰,只能无奈苦笑。
好在这两个小家伙确实比较乖,除了饿了、拉了会哼唧几声,其余时间都很安静,很少哭闹,倒也省心。
江妈抱着孩子念叨着,一旁的江爸却没参与这场“育儿理念之争”。
他戴着老花镜,一直沉默地坐在沙发上。
林帆走过去才发现,父亲的膝上,正摊着一本厚得像砖头一样的《辞海》。
“爸,您这是干嘛呢?”林帆好奇地问。
江爸抬起头,郑重地推了推眼镜,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孩子出生这么多天,连个正经名字都还没有,这可不行。”
他指着那本厚重的字典,神情严肃。
“给我的孙女起名字,是家里眼下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重生十年前,买彩票岂不是发财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重生十年前,买彩票岂不是发财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生十年前,买彩票岂不是发财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