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民间志

一分零二秒

首页 >> 九州民间志 >> 九州民间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不装了,霍总每天都想复婚斗罗:阿银俯首那一晚我永生难忘全能大佬装乖撩他,厉爷欲罢不能宗门风气不对劲?凭什么都怪我!山神转世,我养的动物都成精了!惊!被五个哥哥团宠的废材,竟是神级炼丹师夏至惹惹,大佬们心上的娇娇光遇斗罗:开局契约王冬儿,唐三急了攻略失败回现代,暴君忏悔求复合
九州民间志 一分零二秒 - 九州民间志全文阅读 - 九州民间志txt下载 - 九州民间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元朝那些事39《草原鬼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德三年的秋,草甸子黄得比往年早。老哈河的水打着旋儿啃咬岸边长满芨芨草的土坡,苏合巴鲁赶着羊群往回走时,看见自家毡包的烟囱正冒起淡灰色的烟——阿娘该是在煮咸奶茶了,铜锅里的砖茶混着羊骨汤的香气,该是裹着草腥味漫出来了吧。他甩了甩手里的羊鞭,靴底碾过干枯的羊草,忽然听见身后的羊群发出细碎的惊咩。

回头时,暮色正从东边的山梁上漫下来。原本青紫色的草坡上,几簇幽蓝的光正顺着风滚的方向晃悠,像被掐灭了芯子的马灯,明明灭灭地飘在齐腰的芨芨草间。苏合巴鲁的眼皮猛地跳了跳——阿爷临终前曾攥着他的手说,草原上的蓝火是长生天的眼睛,若在戌时三刻撞见,定要朝着北斗星的方向磕三个响头,莫要贪看,莫要靠近。

可那光太怪了。不像往年见过的“达呼尔”——牧人们说那是祖先的魂灵提着灯笼找回家的路,总是淡淡的、远远的,像落在草尖上的星子。此刻的蓝光却带着股子执拗的劲头,直往他站的方向飘,最近时离羊群不过三丈远,连草叶被光影染出的轮廓都看得清:那光团儿竟不是圆的,倒像只半睁半阖的眼睛,边缘泛着细碎的银白,像人眼睫毛上凝着的霜。

“咩——”头羊突然发出一声尖利的叫,前蹄刨着土往后退。苏合巴鲁这才惊觉自己的手心攥出了汗,羊鞭杆在掌心里滑溜溜的。他慌忙转身往毡包跑,靴跟踢到块浑圆的石头,踉跄间又回头瞥了一眼——蓝光停了,歇在一丛开败的金莲花旁,像枚嵌在草甸子上的蓝琉璃,在渐浓的夜色里泛着冷幽幽的光。

阿娘的奶茶正咕嘟咕嘟响。铜锅里浮着的奶皮子被滚水顶得打旋,混着砖茶的苦香扑进鼻腔。苏合巴鲁掀开毡包的羊毛帘,看见阿娘正往陶碗里掰炒米,皱纹里盛着暖黄的牛油灯光:“咋回来这么晚?阿姐去接你了没?”他刚要开口,毡包的门帘又被掀开,带着股子凉气闯进来的是大他三岁的姐姐朝鲁门,辫梢上还沾着草籽:“阿弟,你看见西边草坡的光了么?额吉,那光……”

“住嘴!”阿娘忽然提高了声音,手里的木勺磕在铜锅沿上,发出清亮的响,“天黑了就该守着毡包,瞎跑什么?往年教你们的‘渥德嗨’忘了么?过了戌时,眼睛要往地上看,耳朵要听马蹄声,莫要乱瞅天上地下的怪东西。”她往两个陶碗里斟满奶茶,奶皮子的油花在碗面晃啊晃,映着她鬓角新添的白发,“那是‘宝格德’在巡山,咱们牧民只管敬着,别瞎琢磨。”

朝鲁门抿了抿嘴,指尖绞着辫梢的红绳。她比弟弟大,记得更清楚:三年前的冬夜,阿爷弥留时窗外就闪过这样的蓝光,当时阿爷攥着她的手说,斡难河畔的老故事里,蓝火是“穆呼珠”的眼泪——穆呼珠是草原上的精灵,专管着牛羊的生死,若看见它哭,便是草原上有冤屈的魂灵没归位。

夜里躺在羊皮褥子上,苏合巴鲁盯着毡包顶透进来的星子,耳边还响着外头的风声。秋虫的叫声渐稀了,偶尔有一两声狼嚎从远处的山梁传来,拖得老长。他翻了个身,看见姐姐的身影在暗影里动了动,忽然听见她压低声音说:“阿弟,明日咱们去西边草坡看看吧,阿爷说过,蓝火落的地方,或许藏着草原的‘扎撒’(注:蒙古语,意为‘法律’‘规矩’,此处引申为‘秘密’)。”

他没吭声,指尖却攥紧了盖在身上的羊毛被。窗外的风掀起毡包的边角,一道冷光忽然晃过——不是星光,是那簇蓝火,竟在毡包外头的羊圈旁停住了,透过毛毡的缝隙,能看见那光团儿轻轻摇曳,像个蹲在地上哭的小人儿,忽明忽暗的,竟让他想起去年夭折的小羊羔,临死前也是这样眼巴巴地望着他,眼里蒙着层白翳。

第二天晌午,苏合巴鲁跟着朝鲁门往西边草坡走。秋阳晒得草甸子暖烘烘的,羊蹄草的叶子蔫巴巴地贴着地,唯有几丛沙葱还透着股子硬气,在石缝里挺着紫白的花。朝鲁门攥着腰间的皮袋,里头装着阿娘腌的奶豆腐,说是给“宝格德”的供品——虽说阿娘不让他们瞎跑,可姐弟俩还是揣着忐忑,踩着露水未干的草往昨天蓝光停留的地方寻。

“看!”朝鲁门忽然蹲下身子,指尖拨开一丛干枯的芨芨草。土黄色的草根下,竟露出半截磨得发亮的牛骨,指头长的骨节上刻着细密的纹路,像某种古老的符号,在阳光下泛着青白的光。苏合巴鲁觉得眼熟,忽然想起阿爷的桦皮箱里,也有根类似的牛骨,上面刻着的是斡难河的流向图,阿爷说那是祖先留下的“塔尼”(注:蒙古语,意为“印记”“符号”),刻着草原的过去。

顺着牛骨往坡下走,草越来越稀,露出大片被风磨平的黄土。朝鲁门忽然停住脚步,嘴唇微微发抖——前方的洼地边缘,几座坍塌的石冢歪歪斜斜地躺着,石缝里长出的芨芨草有一人高,在风里晃着穗子,像给荒冢戴了顶破破烂烂的草帽。最边上的石冢塌了半边,里头露出半截腐朽的木板,木板上的漆早已剥落,却还能辨出些模糊的花纹:是匹奔腾的马,马尾上系着的,竟像是人的头骨。

“这是……‘忽兰察’的坟?”苏合巴鲁咽了咽口水,忽然想起阿爷讲过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个叫忽兰察的部落首领,为了争夺草场带着族人打仗,却中了敌人的埋伏,全族男女老少三百口人,全被埋在这斡难河畔的草坡下。后来每到秋天,这片草坡就会亮起蓝火,牧人们说那是忽兰察的战马在找主人,马蹄踩过的地方,就会冒出祖先的魂灵。

朝鲁门没说话,她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石冢上的荒草。草根下的泥土里,嵌着几片碎陶片,釉色是极淡的蓝,像被雨水洗过的天空——那是元朝初年的“枢府瓷”,阿爷曾说过,只有部落里地位尊贵的人,下葬时才会用这种带着“太禧”款的蓝釉陶。她忽然摸到一块凸起的石头,石头上竟刻着字,虽被风雨磨得模糊,却能辨出“至元十七年”“斡难河”“百夫长”几个字,字体是歪歪扭扭的畏兀儿体,像被刀刻得深浅不一的伤痕。

“阿姐,你看这——”苏合巴鲁忽然指着石冢后方的土坡,眼睛瞪得老大。那片黄土坡上,星星点点嵌着许多白色的斑点,不是石头,是人的头骨,眉骨处的凹陷黑洞洞地朝着天,像在盯着什么。朝鲁门觉得心口发紧,忽然想起昨夜的蓝火,那些光团儿晃悠的轨迹,竟和这些荒冢的分布一个样,从东边的石冢开始,顺着风的方向,一盏一盏“飘”到西边的洼地,像在给什么人引路。

“把奶豆腐留下吧。”朝鲁门轻声说,从皮袋里掏出那块方方正正的奶豆腐,放在最完整的石冢前。奶豆腐的乳香混着草腥味飘起来,忽然有阵风吹过,荒草发出沙沙的响,竟像是有人在叹气。苏合巴鲁看见姐姐的睫毛在阳光下颤了颤,她的眼睛盯着石冢上的马纹木板,轻声说:“阿爷说,忽兰察部落的人死后,会把马头琴埋在身边,让琴声陪着魂灵过阴山。你说……这些石冢里,有没有被人拔掉琴弦的琴?”

回家的路上,姐弟俩谁也没说话。羊群在草坡上慢悠悠地啃草,远处的斡难河闪着银亮的光,像条拴在草原腰间的银带子。苏合巴鲁忽然想起阿娘煮奶茶时说的话:“草原上的每粒沙子都记着故事,只是风太大,把花都吹散了。”他低头看着靴底沾着的黄土,那些土粒里会不会藏着忽兰察部落的魂灵?昨夜的蓝火,是不是正替它们捡回被风吹散的花?

阿娘果然发现了他们鞋上的黄土。晚饭时,铜锅里的手把肉炖得烂乎乎的,肥油漂在汤面上,映着阿娘严肃的脸:“西边草坡的石冢,是你们阿爷当年跟着老族长去祭过的‘敖包’(注:此处指祭祀用的荒冢群),那里头埋着的,是咱草原的‘阿勒坦·塔本’(注:意为‘黄金过往’,此处指历史),可也是‘博格多汗’(注:意为‘神圣的’,此处带敬畏之意)的伤口。你们去了,看见什么了?”

朝鲁门捏着木勺的手顿了顿,把奶豆腐供在石冢前的事瞒了,只说看见几簇蓝火停在荒草里,像没回家的灯笼。阿娘忽然放下手里的刀,羊皮围裙上的油点子在灯光下闪了闪:“说起这蓝火,你们阿爷的阿爷那辈儿,曾有个叫巴图的牧人见过。那年冬天闹雪灾,巴图的羊群丢了,他摸着黑去寻,在忽兰察的石冢旁看见个穿蓝袍子的女人,怀里抱着个婴儿,蓝火就绕着她的脚边转,像给她围了圈会发光的羊圈。”

“后来呢?”苏合巴鲁忍不住问,手把肉的油汤顺着嘴角滴在羊皮袄上,他也顾不上擦。阿娘的眼神飘向毡包外的夜色,声音轻了些:“后来巴图把女人和孩子带回了部落,才知道她是忽兰察部落的遗腹子,她阿爹战死时,她娘正怀着她,躲在斡难河的芦苇荡里生下她,没熬过三天就咽了气。那夜的蓝火,原是她娘的魂灵护着她,怕狼叼了去。”

“那她后来呢?”朝鲁门追问,她想起石冢上的马纹木板,想起那些刻在牛骨上的符号,忽然觉得那些模糊的过往,正像被奶皮子浸软的炒米,一点点在她心里泡开。阿娘叹了口气,往陶碗里斟满马奶酒:“她被巴图收养了,后来嫁给了部落里的神箭手,生了三个儿子。可她总在秋天的夜里哭,说听见石冢里有马头琴的声音,说她阿爹的战马还在草坡上跑,马蹄踩过的地方,就会冒出她阿娘的眼睛。”

夜风掀起毡包的边角,一股凉气灌进来,灯芯忽地跳了跳。苏合巴鲁看见阿娘的影子在毡包壁上晃了晃,像个被风吹得歪歪扭扭的魂灵。他忽然想起白天看见的头骨,那些黑洞洞的眼窝,是不是就像那个忽兰察遗女说的“阿娘的眼睛”?蓝火是魂灵的眼泪,可眼泪里泡着的,到底是未归的冤屈,还是放不下的牵挂?

后半夜,苏合巴鲁睡不着,偷偷溜出毡包。秋夜的星空亮得扎眼,北斗星在北边的天上明晃晃地挂着,像阿爷手里的铜勺子。他踩着露水往羊圈走,忽然听见东边的草坡传来细碎的响动,不是羊啃草的声音,倒像是有人在哼歌,调子低低的,含含糊糊,像被风揉碎的马鬃——

“斡难河的水啊,你流吧流吧,

石冢里的骨头啊,你睡吧睡吧,

蓝火是天上掉的星子,

落在草尖上,等着回家的人啊……”

他屏住呼吸,顺着声音摸过去。离羊圈百来步的芨芨草里,蹲着个穿灰袍子的老人,手里攥着根磨得发亮的马头琴杆,琴头的雕马早已没了脑袋,只剩个光溜溜的杆儿,在月光下泛着白。老人没发现他,还在哼着那首调子,声音哑哑的,带着痰音,却把每个字都浸在苍凉里,像泡在马奶酒里的旧故事。

“爷爷,您……”苏合巴鲁忍不住开口。老人猛地回头,皱纹里盛着的月光忽然抖了抖,他认出这是部落里的老莫日根,年轻时是有名的猎手,后来摔断了腿,就总坐在毡包前晒羊皮,很少说话。老莫日根盯着他,忽然笑了,缺了牙的嘴咧开,露出暗红的牙床:“小子,听见蓝火唱歌了?这调子啊,是我阿爷的阿爷传下来的,说当年忽兰察部落遭难时,马头琴手们边拉琴边打仗,琴弦断了就用马鬃接,马鬃断了就用自己的血,等打完仗,斡难河的水都变成了红的,马头琴的琴身里,全是没唱完的歌。”

老莫日根指了指远处的石冢,琴杆在草叶上敲了敲:“看见那些石头了么?当年元军的百夫长带着人埋他们时,不让他们带马头琴,说‘马的魂灵跟着琴走,琴在,魂灵就不安’。可你知道么?有个小琴手临死前,把琴弦缠在手腕上,等埋进土里,琴弦就和骨头长在了一起,后来每到秋天,他的手腕骨就会发光,那光啊,蓝汪汪的,像他阿娘缝在他衣襟上的蓝缎子。”

夜风裹着草腥味吹过来,老莫日根的灰袍子沙沙作响。苏合巴鲁忽然觉得嗓子发紧,眼前浮现出白天看见的牛骨——那些刻着纹路的骨节,会不会就是老莫日根说的“长着琴弦的手腕骨”?蓝火在草甸子上飘啊飘,原是在找自己的琴弦,找那些被人掐断的、没唱完的歌。

接下来的日子,蓝火出现得更频繁了。有时是在黄昏的羊圈旁,有时是在黎明的草坡顶,那簇幽蓝的光像个调皮的孩子,总在离人不远不近的地方晃悠,却又不让人看清它到底是什么。朝鲁门发现,蓝火出现时,羊群会变得格外安静,头羊甚至会跪卧在地上,把脑袋搁在蹄子上,像在给那光行礼。

阿娘终究还是叹了口气,从桦皮箱底翻出块褪了色的蓝缎子,递给朝鲁门:“明日去西边草坡吧,把这缎子系在最高的芨芨草上。这是你阿爷当年从石冢旁捡的,说摸着像忽兰察部落女人的头巾。蓝火若是收了这缎子,便是知道有人记着它们的事,该不会再吓着羊群了。”

那是个晴朗的午后,天上飘着几朵棉絮似的云。朝鲁门把蓝缎子系在芨芨草的穗子上,褪色的蓝在秋风里飘啊飘,像只想要展翅的蝴蝶。苏合巴鲁蹲在旁边拨弄草叶,忽然发现石冢缝隙里嵌着粒圆圆的东西,扒开浮土一看,竟是颗琉璃珠,指甲盖大小,幽蓝幽蓝的,中间还凝着些褐色的斑点,像被封在冰里的血。

“这是‘穆呼珠’的眼泪。”不知何时走来的老莫日根蹲在他身边,指尖擦过琉璃珠的表面,“草原上的老人们说,人死后若有未了的心愿,眼泪就会变成琉璃珠,埋在离魂灵最近的地方。忽兰察部落的人被埋时,好多人眼里还含着泪,泪水渗进土里,就成了这‘宝格德的眼睛’。”他指了指远处草坡上晃动的蓝火,“看见没?那不是鬼火,是磷火——可磷火为啥只在这片草坡上飘?因为底下埋着的,是三百个没合眼的魂灵,是他们骨头里的火,顺着草根往上爬,想看看这草原,是不是还像他们活着时那样宽,那样远。”

朝鲁门忽然想起阿爷说过的“达呼尔”——牧人们以为是祖先的魂灵提灯回家,却不知那是埋在地下的磷火,借着秋风的劲儿,替死去的人再看看人间。可为什么这磷火是幽蓝的?老莫日根像是看出了她的心思,从怀里掏出块晒干的牛骨:“看见没?这骨头缝里的蓝,和火一个色。当年忽兰察部落的人吃的盐里含着矿,死后骨头就带着这股子蓝光,风一吹,就成了你们看见的‘鬼火’。”

原来不是长生天的眼睛,也不是穆呼珠的眼泪,是骨头里的火,是没被风吹散的牵挂。苏合巴鲁攥着那颗琉璃珠,指尖能摸到珠子表面的细痕,像人的指纹,或许曾属于某个抱着孩子的母亲,或许曾属于某个拉着马头琴的少年,他们的体温早已消散,可这颗珠子还在,在草甸子下埋了几十年,等着被人捡起,等着把故事说给活人听。

那天夜里,蓝火竟飘到了毡包前。朝鲁门轻轻掀开毡帘,看见那簇光停在系着蓝缎子的芨芨草旁,光团儿比往日大了些,幽蓝的光晕里,竟能隐约看见些细碎的影子——像是人的轮廓,又像是马的剪影,在光里晃啊晃,像在跳一支古老的舞。她忽然想起老莫日根哼的那首歌,轻声跟着哼起来:

“斡难河的水啊,你流吧流吧,

石冢里的骨头啊,你睡吧睡吧,

蓝火是天上掉的星子,

落在草尖上,等着回家的人啊……”

光团儿忽然颤了颤,像被歌声戳中了软肋。朝鲁门看见蓝光的边缘泛起细碎的银白,像人眼睫毛上的霜花,却渐渐凝成了水珠,顺着芨芨草的叶子往下滴,落在她脚边的泥土里,竟发出“嗒”的一声轻响——不是磷火的虚浮,是实实在在的泪,带着体温的、带着冤屈的泪。

部落里的老人说,秋天的第三个戌时,是草原魂灵最清醒的时辰。苏合巴鲁和朝鲁门跟着老莫日根,抱着新做的马头琴,来到西边的草坡。新琴的琴头雕着奔腾的马,马尾弦是用最细的马鬃搓的,琴身蒙着的羊皮,是阿娘特意选的、没受过伤的小羊皮。

老莫日根把琴放在最大的石冢前,从皮袋里掏出半碗马奶酒,绕着石冢洒了一圈:“忽兰察的子孙啊,当年你们的琴被人断了弦,今日咱们给你们补上新的。这马奶酒是今年头茬的,带着苜蓿花的香,你们闻闻,是不是和当年斡难河畔的味儿一样?”酒液渗进泥土里,带着奶香的气息漫起来,忽然有阵风吹过,石冢上的芨芨草发出沙沙的响,竟像是无数人在呼气,带着久别重逢的释然。

朝鲁门把那颗蓝琉璃珠放在琴头下,指尖轻轻抚过琴身:“你们的眼泪,我们捡起来了;你们的故事,我们记在心里了。如今草原还是你们的草原,羊儿还在吃着芨芨草,斡难河的水还在唱着歌,你们啊,该跟着琴声回家了。”她忽然想起阿爷说过,魂灵最牵挂的不是坟冢,是活着的人心里的惦记——只要有人记得,魂灵就不会散,就像蓝火再亮,终究是要落在记得它的人脚边。

老莫日颤颤巍巍地拿起马头琴,琴弦在秋风里发出细碎的颤音。他调了调琴轴,忽然奏响了那首听了半辈子的调子,这次不再是含混的哼鸣,而是清清楚楚的琴声,琴弦擦过松香的琴弓,拉出的音带着草原特有的苍凉,像斡难河的水漫过石滩,像秋风吹过千年的荒冢。

琴声起时,蓝火来了。一簇簇幽蓝的光从草坡的各个角落飘来,不再是孤单的“眼睛”,而是连成了串的“灯”,顺着琴声的方向,从东边的石冢飘到西边的洼地,再飘回中间的空场,像给魂灵铺了条发光的路。苏合巴鲁看见,蓝光经过的地方,芨芨草的穗子轻轻点头,像是在行礼;羊群不知何时围了过来,头羊领着它们跪下,把脑袋搁在地上,像在送归乡的魂灵。

琴声渐缓,老莫日根的眼角淌着泪,皱纹里盛着蓝火的光。忽然,最大的那簇蓝光停在马头琴上方,光晕渐渐变大,竟凝成了个模糊的人影——是个穿蓝袍子的男人,腰间别着断了柄的弯刀,怀里抱着把没了头的马头琴,他的脚边,蹲着匹透明的马,马鬃在风里飘啊飘,像被蓝火点燃的烟。

人影朝着姐弟俩的方向弯了弯腰,忽然化作无数光点,飘向星空。其他蓝光也跟着升起来,越飘越高,渐渐融入了秋夜的星子,唯有那颗蓝琉璃珠还在琴头下闪着光,像颗落在草原上的星子,替那些归位的魂灵,守着这片他们爱过的土地。

晨雾漫上来时,石冢前的马头琴上凝着露水。朝鲁门摸了摸琴弦,发现琴轴上缠着根细细的蓝线,像从蓝缎子上扯下的丝,轻轻一拉,竟发出清亮的音——那是魂灵留下的“扎撒”,是草原写给活人的信,说所有的冤屈终会被风吹散,所有的牵挂终会化作星子,落在记得的人眼里。

苏合巴鲁回头望向毡包,阿娘正站在门口朝他们招手,铜锅里的奶茶香又漫了过来,混着晨雾里的草香,暖烘烘的。他忽然明白,草原上的鬼火从来不是鬼,是未归的魂灵在说“我曾来过”,而活着的人能做的,便是接过那簇光,把故事酿成奶茶,酿成马奶酒,酿成世世代代在草原上流传的歌。

风又起了,吹过系着蓝缎子的芨芨草,吹过新立的马头琴,吹过斡难河畔的老石冢。远处的星子渐渐淡了,可有些光,却永远落在了草原的心里——那是魂灵的归处,是活着的人眼里,永不熄灭的、属于草原的“鬼火”。

喜欢九州民间志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九州民间志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说抄家你不信,流放路上你哭啥神豪:从绑定追星系统开始快穿: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人美漫之道门修士咸鱼穿越,嫁给太监爽翻了我,地星人道,成就多元!重生后我靠抽卡系统征服大反派还情剑天降我才必有用神豪从绑定女友开始离婚后我的国医技能觉醒了终章【残梦幽影】刚被退婚,摄政王连夜进宫求赐婚任家小厨娘:美食惊爆古代全天下历史科代表我的工作是花钱竹马的小冤家她超甜综影视之美色撩人重生74:我在东北当队长三体!我是星灵大主教阿塔尼斯
经典收藏穿成反派儿子的亲女儿?戏仙记死神之鬼差斗罗:开局教皇祭天希腊神话:诸神宠儿无限流:我嘞个豆,这个入有桂茅山道士传奇2怀了死对头的崽后我跑路了和怪物一起养崽的末世日常休夫带两娃,她靠种田风生水起烬霜劫玩梗梦比优斯殇祭男主绝嗣?她靠系统母凭子贵!穿书七零嫁给男主他叔少夫人安王爷很忙,帝尊很撩,剧情炸炸炸厨娘小俏媳之带着全家致富绑定交换系统后,上交国家当首富【娱乐圈】脸蛋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最近更新天边那颗星绝世:霍雨浩妹妹杀疯了斗罗大陆资本家小姐搬空宝库,嫁绝嗣机长香烬欢被献祭后,觉醒了顶级元素师血脉随母改嫁旺新家,重生嫡女嘎嘎乱杀穿到自己写的虐文后我翻天了男寝炸了!入住的小魔王竟是女生惨死除夕夜,重生老太带弹幕杀疯了!我引风月局君上,你没搞错重生后影帝的白月光黑化了兽世恶雌花样多,兽夫纷纷求收留点点灯火煞星辰快穿:宿主她只想做反派的老父亲三尺莫问暗夜灼骨CV大大要成仙你巅峰时我退让,你衰老时我骑脸诱捕白月光,沈小姐她又乖又野
九州民间志 一分零二秒 - 九州民间志txt下载 - 九州民间志最新章节 - 九州民间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