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残月如钩。
张炀离开玉阳殿之后便回到天香楼,立在天香楼外的长廊之下,望着战后略显寂静的玉阳城,目光深沉如海。连日大战后,这座城池依旧弥漫着淡淡的血腥气,街道上不时有修士往来,或是搬运灵材或是重修防阵。魔道虽然获胜,但气息中仍透着肃杀之意。
他轻轻一叹,收回目光,推门而入。
天香楼内一片静谧,玉阶之上青烟袅袅,檀香味弥散在空气中。张炀刚踏入楼阁,衣袍一拂,十数道灵光飞出,分别没入门窗、墙角与屋顶的阵法之中。片刻后,整座阁楼被一层隐隐波动的光幕笼罩。
所有禁制皆启。
张炀这才露出本色,脸上那一抹虚弱之色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温润如玉般的平和之气。战后那副“气血亏损”的模样,不过是故意伪装。
他缓步走至案几前,袖袍一卷,那枚乾阳大真君所赠的血灵提灵果出现在手中。
此果晶莹似血玉,通体流转着淡淡赤光,果皮之下灵气翻腾,仿佛蕴藏着无穷生机。张炀凝视片刻,伸指轻触果面,顿时感到一股温热灵力沿着指尖传入经脉,直冲心脏,激起血液微微沸腾。
“果然不愧是以灵根凝结的天地奇果。”他低声自语,目光之中露出一丝赞叹。
旋即又袖中一拂,取出青魔大真君所赠的乌黑储物袋。此袋外观平平,却隐约有着鼓鼓囊囊的感觉。张炀略一探查,灵识探入袋中,随即眼中闪过一抹亮光。
随着他一挥衣袖,数十样珍稀物品悬浮在案几上方。
有一块晶莹剔透的冰魄石,表面寒气凝霜;有一株三千年火纹芝,赤光流动,药香扑鼻;还有五六块赤色灵晶、三瓶丹药,以及数卷古旧玉简。
其中更有一枚指甲大小的玄魂珠,内中似有细微灵魂波动闪烁。
张炀目光扫过,微微一笑,眼底闪过几分满意。
“看来魔道诸宗……倒也舍得。”
他手指微动,所有灵物重新回入储物袋。
十余日之后,黎明的霞光洒满天地,薄雾笼罩山川。一道青色遁光破空而行,灵芒在云层之间疾驰而过,身影若隐若现。那正是张炀。
自离开玉阳城起,他几乎未曾停歇。一路穿行于万里山河之间,灵力如潮,不断催动着遁光前行。
半日后太方国境内,天峦连绵。
此国自百年前起,战火频仍。现今北部半数疆土落入妖族之手,张炀来到太方国,发现太方国还算太平并未因为魔道与妖族大战而产生动乱。
张炀眼神微微眯起,袖袍一振,青光再次卷起,遁光疾驰而去。
又是一日之后,张炀便出太方国界,他已抵樊国境内。
樊国境内的灵气更为浓厚,山河秀丽。更重要的是极为安定。
又是三日后,张炀进入齐国边境。
齐国一如往常并无太大动乱。于是张炀也不停留直接向着曲阳国方向遁去。
再过两日,他已踏入曲阳国境。
入境之时,张炀心中微动,思绪如潮。
天色渐暗,远处那熟悉的山脉轮廓映入眼帘——正是青华山脉所在。
山门之外,云雾缭绕,灵气蒸腾,几道护山光幕在夜色中闪烁着淡淡灵辉。张炀遁光一收,稳稳落在山门百丈之外,静静立于风中。
他目光微凝,神识缓缓探出,只觉宗门内灵气平和,弟子修炼气息有序,显然宗门无虞。
那一刻,他的神色终于柔和了几分。
“……三十年了。”
轻声一叹,张炀抬步向前,衣袍轻摆。随着他走近,护山大阵感应到熟悉的气息,灵光波动几下,随即在他面前自动开启一条通道。
青光流转之间,他迈步而入。
长青宗山门内,一切依旧。灵竹摇曳,飞泉潺潺,远处传来弟子修炼的声音。张炀神色平静,却在那宁静之下,心中暗潮起伏。
张炀回到长青宗之时,并未惊动任何人,而是径直回到玉莲峰的洞府。
玉莲峰,云雾缭绕,灵气氤氲。
峰内之上,一片青翠的竹林在山风中沙沙作响,竹影婆娑间,灵泉潺潺流过石阶,流入一方小小的灵池。灵池旁筑有凉亭一座,檐角悬着几串青玉风铃,随风发出叮当清响,悠远空灵。
此刻,凉亭中坐着三道女修身影。
子言依旧是一身浅蓝宫装,眉目如画,只是眼神中透着一抹焦急。她捏着手中茶盏,语气中带着些许怨意地说道:
“沐姐姐,如今还没有公子消息吗?上回你说,他已与几位真君同去探宝去了,可如今三十年都过去了……”
话音未落,她轻轻一叹,神色低落。
亭中另一女子,正是沐沅。她一身素衣,青丝挽起,眉宇间多了几分成熟的风韵。此刻她正凝视着面前的茶盏,微微摇头,语气轻柔而又无奈:“夫君向来谨慎,若真出了意外,我们应当早有感应。只是……他不传信回来,让人心中难安。”
一旁的珑儿蹲在凉亭边角,怀中抱着一只尺许长的小青夔,小兽通体碧光流转,鳞片晶莹,正用舌头舔着她的指尖。珑儿小声道:“我觉得公子一定没事,小 青夔也说了,公子气息没断……”
她话音刚落,青夔似乎感应到了什么,忽然抬起头,碧眸闪烁,双耳微竖,尾巴一摆,从珑儿怀中猛地跃起!
“吼——!”
一声轻啸,灵风在亭前涌动。下一瞬,虚空微微波动,一道青影自云雾中现身,身形凝实如真,正立于凉亭前方。
——正是张炀。
他负手而立,衣袂微扬,眉宇间透着淡淡疲意,却掩不住那份沉稳与从容。身上灵光一敛,气息如海深不可测。
子言先是一怔,随即眼中闪出惊喜之色,惊呼道:“公子!”
几乎同时,沐沅也倏然起身,玉手微颤,眼角泛红。而珑儿更是欢呼一声,指着空中那道熟悉的身影:“我就说嘛!公子回来了!”
青夔小兽率先扑了过去,一下子跳到张炀肩头,嘴里发出“呜呜”的低鸣,亲昵地用头蹭他的脸。
张炀伸手轻抚它的头,笑意温和:“好久不见,小家伙。”
他环视三女,眼神柔和,语气带着几分歉意:“此行出了一些变故,致使如今才回归。倒是让你们担心了。”
沐沅再也按捺不住情绪,几步走到张炀身旁,伸手紧握住他的手臂,那双素手微微发颤:“夫君……到底出了什么事?妾身出关之后,二十余年夫君都未曾回来。若不是子言与珑儿说你没什么大碍,我怕是早已坐不住出宗寻你去了。”
张炀轻叹一声,苦笑着被她拉到凉亭的石凳上坐下。风铃被山风拂动,发出清脆声响,打破了这一刻的静寂。
“若说此行变故……的确不算小。”他低声道,目光看向远处云雾翻涌的山巅,缓缓将自己这数十年来的经历讲述出来——
从他结识朱云一伙人后前往凉国,与几位真君共同探查上古战场;到炫光金鸦脱困,天火焚原;再到他被放逐进入空间裂缝之中;再之后,修为精进脱困而出,到不得不绕道魔道疆域腹地,最后卷入妖族与魔道的大战……
张炀言语平静,却字字如敲金戛玉,带着一种从血火中淬炼出的沉重。
当他说到炫光金鸦那一战,三女神色皆变,尤其是子言与珑儿,眼中满是惊骇与担忧。沐沅更是紧握张炀的手,轻声道:“那妖……很厉害吗?”
张炀轻轻点头,眼神深邃:“此妖乃具备真灵血脉,极为不凡。一般同阶修士若想牵制此妖,最少出动三位大真君才可。而且我怀疑……妖族之乱还未结束。此妖很可能还会发动大战!”
沐沅沉默,眼底泛起一抹忧色。
子言轻咬红唇,小声安慰道:“公子既然能平安归来,便是好事。日后无论妖族如何谋划,我们都会助公子一臂之力的。”
张炀微微点头。这时凉亭中微风轻拂,竹影婆娑,灵雾缭绕。张炀刚讲述完外界战事,心神方松,忽听珑儿兴奋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主人!你看——珑儿如今已然结婴了!”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骄傲与迫不及待的喜悦。
张炀神识一扫,目光一凝,果然感应到珑儿体内散发出的元婴真君级别的灵压。而且从其灵压波动来看,珑儿自身的灵力也极为精纯稳定,不似普通修士初结元婴那般虚浮不稳。显然,她的根基极为坚实。
“好。”张炀露出一丝欣慰之色,语气温和中带着一丝赞赏,“看来你这段时日确实下了不少苦功。”
珑儿得意地笑了笑,眸中灵光闪烁,轻声说道:“那都是主人的功劳。若非主人提前准备好的那些灵丹和渡劫所用的宝物,珑儿也不敢奢望能如此顺利结婴。”
张炀轻轻点头,目光在三人之间一一扫过。
当他的视线落到沐沅身上时,神色微微一顿。
沐沅正静静坐在亭中,衣袖轻垂,整个人气质温柔静雅,唯独那股灵气流转的波动,让他眉头渐渐皱起。
“沅儿,”他开口道,声音带着一丝关切,“这三十年来,你的修为……为何还停留在结丹中期?是灵丹不够用吗?”
话音刚落,沐沅脸上浮现一丝苦涩,微微垂下眼帘,轻叹了一声。
“夫君有所不知。”她的声音柔和,却透着几分无奈,“自从妾身转修《太真化灵诀》之后,修炼之法的确玄妙非常,但修炼所需要的资源也是极大。妾身这些年几乎未曾懈怠修行,就连杜师兄也特意为我炼制了许多精进修为的丹药,只是——”
她抬起纤指,拂了拂耳边青丝,轻声续道:“此功法虽能让根基极稳,但每一步都艰难异常。妾身如今虽吞服了不少灵丹,可距离结丹后期,仍有一线瓶颈难以突破。恐怕越往后,修炼速度还会更慢。”
说到这里,沐沅眼底掠过一丝淡淡的自责,柔声补充:“让夫君失望了。”
张炀闻言,神色沉思片刻,眼底闪过一抹深思与歉意。
他心中暗叹:——当年让沐沅改修《太真化灵诀》,是为让她根基更稳、道途更好,却未曾想到此诀的修炼之难远超寻常法门。如今看来,虽筑下无比坚实的道基,但代价却是修行艰涩。
思绪转瞬即逝,他收回目光,轻轻叹息一声,伸手覆上沐沅的手背,语气温柔而坚定:“沅儿,莫要担忧。此事是我疏忽了,并非你的错。”
他略顿了顿,神色渐转为认真,继续说道:“过几日,我会去寻杜师兄一趟,让他帮忙炼制一些上古灵丹。此次虽然为夫被困那处秘境三十载,但是其内孕育有不少灵药珍材,都是上古灵药。到时,等杜师兄看看灵药,能否会为你单独炼出几炉上古灵丹,只要可行,到那时定可助你更进一步。”
沐沅原本神色微黯,听到这里,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温意。她轻轻点头,嘴角露出一抹笑意:“有夫君这句话,妾身便心安了。”
夜色渐深,玉莲峰上雾霭氤氲,灵泉汩汩,月色如银。亭外的竹影被夜风轻轻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青石地面上。张炀与沐沅、子言、珑儿三人围坐在凉亭中,一盏灵灯静静燃烧,乳白色的光晕柔和地笼罩四周,将几人面庞映得温润如玉。
张炀神情放松下来,取出一壶灵茶,亲手斟满,淡淡灵香在空气中弥散。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目光转向三女,语气平和地问道:“我离宗三十载有余,你们可细说说这些年长青宗的变化?宗门上下是否安好?”
沐沅轻轻颔首,温声道:“夫君放心,宗门这些年安稳得很。曲阳国自驱逐妖族之后也无大动荡。长青宗也一直遵夫君之令,行事低调,不与外界诸宗争斗。”
她轻轻顿了顿,又接着说:“如今宗门每十年才开放一次山门,择优收徒。弟子虽不算多,但根基扎实。到如今,宗门上下弟子已有千余人,其中筑基修士近二百,新晋的结丹修士也有两位。”
子言在旁补充道:“这些年宗门在外占据的几处灵地,也在稳步发展。十年前沐姐姐更是抽空带着我们将那几处灵地的防御法阵重新构建了一番。还有山门各峰,沐姐姐也顺手将聚灵阵建立了,如今我们长青宗诸峰灵气比之先前浓郁数成。弟子们修炼的速度比以往快了不少。”
《玄青录》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玄青录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玄青录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