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首页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海贼之母巢秩序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三国之小兵传奇抗战之铁血狙击手盛唐剑圣龙珠演义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御天邪神北洋大文豪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文阅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txt下载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99章 后秦未冕之王姚襄:遵父遗命南渡归晋的乱世征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五律?咏前秦魏武王姚襄》

陇右生雄杰,峥嵘气贯虹。

长怀匡世志,莫作败途鸿。

附晋罹疑忌,图秦毙箭锋。

霜戈沉夜月,戍角咽悲风。

霸业湮秋草,英魂没野蓬。

公元331年,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东南),一声响亮的啼哭划破羌族豪酋姚弋仲的营帐。这个排行老五的男婴,就是日后搅动中原风云的姚襄。史书说他天生异相:“年十七,身长八尺五寸,臂垂过膝,雄武多才艺”。这配置,搁现在妥妥是“超模”身材加“十项全能”人设。

更离谱的是他的“吸粉”能力。刚成年,这位“羌族吴彦祖”就圈粉无数,每天上千名部众跑到他爹姚弋仲跟前打卡请愿,强烈要求立他为继承人。那场面,据史家含蓄记载:“众咸请以为嗣”,活脱脱一场古代版的“顶流粉丝见面会”加“继承权公投”。老父亲姚弋仲起初有点懵圈,毕竟老大姚益生还在呢,按规矩轮不到老五。但架不住“民意汹汹”,最终大手一挥:“行行行,你们说了算!”于是,这位臂长过膝、粉丝遍地的羌族少年郎,揣着老爹给的兵权,一头扎进了五胡十六国这个大“修罗场”,开启了他短暂如流星、绚烂如烟火的征途。他的故事,就是一部行走的“乱世魅力教科书”,实力演绎了什么叫“打仗没赢几场,粉丝遍布四方”。

一、初露锋芒:后赵“打工人”的硬核职场

时间快进到永和六年(350年)。中原大地乱成一锅粥:后赵皇帝石虎刚蹬腿,他的儿子们就上演了“权力的游戏”番外篇——“诸王争位大逃杀”。此时,冉闵趁乱在邺城称帝,建立冉魏。姚襄此时的身份是后赵的“骠骑将军、豫州刺史”,标准的“高级打工人”。

他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高光时刻——襄国之战(今河北邢台)。冉闵气势汹汹来攻,姚襄与石琨、悦绾组成“反冉联盟”。面对冉闵的虎狼之师,姚襄展现了他初露的军事小聪明。他玩了一手“拖枝扬尘”的把戏:让士兵拖着树枝来回跑,扬起漫天尘土,制造出千军万马正在调动的假象。这一招“人工沙尘暴”果然奏效,把本就疑神疑鬼的冉闵大军吓得够呛,未等接战就阵脚大乱。最终,冉魏精锐在此战中几乎报销,冉闵本人仅率十余骑狼狈逃回邺城,堪称史诗级大翻车。

按说立下如此大功,该升职加薪了吧?姚襄兴冲冲地回营,迎接他的不是庆功酒,而是老爹姚弋仲的“家法套餐”——结结实实一百军棍! 理由简单粗暴:没抓住冉闵!这场充满游牧民族“硬核狼爸”教育风格的责罚,生动诠释了羌人军事集团的严苛标准和不满足于“小胜”的勃勃野心。姚弋仲的潜台词大概是:“小子,干得不错,但离‘优秀’还差得远呢!给老子继续努力!”(史载:“襄败闵于常安,弋仲怒其不擒闵,杖之一百。”) 这顿打,估计让姚襄刻骨铭心地明白了什么叫“父爱如山…体滑坡”。

然而,后赵这艘破船沉得太快。石氏内斗把自己玩残了,冉闵也蹦跶不了几天。姚氏父子这对“职场老鸟”审时度势,果断跳槽,抱上了当时看起来还算“正统”的东晋大腿。姚襄摇身一变成了东晋的并州刺史,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始书写属于自己的独立剧本了。

二、江淮恩怨:与东晋大佬们的“塑料情”

好景不长,352年,老爹姚弋仲病逝。姚襄成了姚氏集团的“新cEo”。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秘不发丧,带着老爹攒下的“家底”——六万户部众(这可是实打实的生产力加战斗力!),浩浩荡荡南迁,打算在东晋的地盘上扎根发展,建设美好新家园。

南迁之路堪比“西天取经”,艰难险阻不断。刚走到半路,就遭遇前秦(当时还叫前秦)军队的截杀。激战中,姚襄的战马不幸中箭倒地,眼看要凉凉。危急关头,是他的亲弟弟姚苌(就是后来后秦的开国皇帝)杀红了眼冲过来,把自己当成人肉盾牌,硬生生把他从鬼门关捞了回来。这兄弟情深的戏码,后来想想,真是命运埋下的伏笔。

历尽艰辛,终于抵达东晋边境淮河。姚襄再次展现了他“不走寻常路”的个人风格。为了表示诚意和消除对方疑虑,他上演了一出极具个人魅力的“单骑渡淮”——脱掉铠甲,轻装简从,只带着几个随从,渡河去见当时的东晋豫州刺史谢尚(谢安的堂兄)。史书记载两人相见场景:“幅巾谈笑,一见如故”。想象一下:一位身高一米九几(八尺五寸)、臂长过膝、英姿勃发的羌族青年将军,头扎儒雅的头巾(幅巾),与江东名士代表谢尚谈笑风生,毫无违和感。这场面,瞬间征服了以“颜控”和“清谈”着称的江东士族圈。姚襄的“偶像光环”在江南初次点亮,人气值飙升。

可惜,甜蜜期总是短暂的。 东晋朝廷内部的水,深得能淹死龙。当时的权臣殷浩(一个热衷于北伐但能力配不上野心的名士),对这位“雄武冠世”、自带流量的羌族实力派充满了羡慕嫉妒恨,外加十二分的不信任。他的脑回路清奇:与其合作,不如干掉!于是,殷导演开始了他拙劣的“暗杀连续剧”。他频频派出刺客,打算给姚襄来个“物理退圈”。

结果呢?这些刺客的表现堪称“史上最不敬业”。他们见到姚襄本人后,大概是被其风采折服,或者觉得暗杀这种“顶流”实在天理难容,纷纷临阵倒戈,主动坦白:“老板,我们是殷浩派来的刺客,他让我们来噶你腰子!”(史载:“浩潜遣将军魏憬率五千余人袭襄,襄乃斩憬而并其众。浩愈恶之,乃使将军刘启守谯,迁襄于梁国蠡台,表授梁国内史。襄益疑惧,乃遣其权翼诣浩”)。姚襄的处理方式更绝:不仅不杀,反而“待之若旧友”!这心胸,这格局,让殷浩的暗杀行动成了“大型粉丝见面会”兼“反向招聘会”,简直成了东晋官场的年度笑话。

暗杀不成,殷浩恼羞成怒,决定来硬的。他派手下将领魏憬率五千兵马搞偷袭。姚襄可不是吃素的,早就防着呢。结果魏憬的偷袭变成了“千里送人头”,被姚襄反杀,连人带马(哦,不对,是连人带兵)被姚襄一口吞并,实力反而更强了。

殷浩气得跳脚,跑去跟姚襄的使者权翼告状(这操作也是迷):“姚襄这小子不讲武德!他偷我的马!”(史载:“浩遣谢万讨襄,襄逆击破之。浩甚怒,会闻关中有变,浩率众北伐,襄乃要击浩于山桑,大败之,斩获万计,收其资仗”)。权翼(姚襄的谋士,也是个妙人)淡定回怼:“殷大人啊,您天天疑神疑鬼,总觉得我家老板要造反。他拿您几匹马,纯粹是为了自卫!您要是对他好点,他至于这样吗?”(原文:“将军轻信谗慝之言,与平北(姚襄)构隙,谓其马牧为叛,窃马为盗。其为疑惧,亦已深矣。然马犹远放牧,将军何不取其近者?”) 这逻辑,堪称古代版“受害者有罪论”的巅峰演绎。

矛盾彻底激化。 公元353年,被彻底激怒的姚襄在山桑(今安徽蒙城北)给殷浩挖了个大坑。殷浩果然“不负众望”地一头栽进去,被姚襄打得大败亏输,损失惨重(“斩获万计”)。这下好了,姚襄不仅出了一口恶气,还缴获了大量物资装备。战后,他屯兵盱眙(今江苏盱眙),开始搞“根据地建设”:“劝课农桑”(鼓励大家种地养蚕),“训练士卒”(练兵备战)。效果显着,短时间内就聚集了七万多户人口。更绝的是,他还一本正经地派人去东晋首都建康(今南京),状告殷浩的种种罪状!这操作,俨然把自己当成了独立王国的元首,跟东晋朝廷平起平坐地打起了“口水官司”。

这场跌宕起伏、充满黑色幽默的“江淮恩怨录”,最终以殷浩身败名裂、被东晋朝廷废为庶人黯然退场而告终。而姚襄,这位能打仗、会搞建设、能圈粉、还自带“反暗杀光环”的羌族青年,其独特的叛逆气质与非凡的个人魅力,已深深刻进了江南士民的心中,成为那个乱世一道难以忽视的风景线。

三、悲情北归:行走的“吸粉”机器与常败将军

在江淮站稳脚跟后,姚襄的雄心并未止步。公元355年,他正式亮出旗号,自称大将军、大单于,挥师北伐,目标直指故都洛阳!这气魄,颇有几分光复中原的豪情。

兵临洛阳城下,长史王亮(重要谋士)却给他泼了盆冷水:洛阳这地方,地方小又残破,守起来费劲,不如直接北上,找更好的根据地(“洛阳城小固,请北渡据邺”)。姚襄一听,豪情万丈地说:“洛阳虽小,山河四塞,吾欲据此开建大业!”(洛阳城虽小,但四面山河险固,我就要在这里开创我的大业!)这话说得掷地有声,充分展现了他的战略眼光和决心。

然而,命运就爱开玩笑。 话音刚落没多久,王亮同志……病逝了!姚襄悲痛欲绝,抱着王亮的遗体大哭:“天不欲成吾事乎?”(老天爷你是不想让我成事吗?) 这句话,不幸一语成谶。

第二年(356年),东晋真正的实力派大佬,大名鼎鼎的桓温,也挥师北伐了。姚襄这位“洛阳钉子户”自然成了他的目标。两军在伊水(洛阳附近)展开激战。姚襄虽然勇猛,但面对桓温这位经验老道的名将和东晋的精锐部队,最终还是败下阵来(“桓温自江陵北伐…襄屡败”)。史书记载,姚襄被打得挺惨,“士卒死者数千人”。

但接下来的一幕,堪称五胡十六国时期最魔幻现实主义的情景之一! 就在姚襄战败,狼狈不堪地连夜向北山(今洛阳北邙山)撤退的那个晚上,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超过五千户百姓,拖家带口,甚至“抛妻弃子”(原文如此,可能形容急切),跟着他一起跑路了! 这还没完,后续又有四千多户百姓,扶老携幼,穿过战区,历尽艰辛前来投奔他!(史载:“襄率麾下数千骑奔于北山…百姓随襄者五千余户…其后有四千余户归之”) 这场景,简直比现代明星开演唱会粉丝追车还狂热!一个刚刚吃了败仗、丢盔弃甲的将军,居然能吸引近万户百姓(按一户五口算,就是四五万人!)死心塌地跟着他逃亡?这“吸粉”能力,简直逆天了!

更传奇的还在后头。后来有谣言说姚襄重伤不治,挂了。那些被桓温俘虏的、曾经追随姚襄的百姓听到这消息,反应居然是:无不面向北方,默默流泪! (“及闻襄死,被掠者无不北望而泣”) 这份发自内心的拥戴,让胜利者桓温都感到震惊和好奇。后来,姚襄的谋士杨亮(兵败后投奔了桓温)给出了一个解释。他对桓温说:姚平北(姚襄)这个人啊,“神明器宇似孙策,雄武更胜之!”(他的神明风采和器宇格局像孙策,但雄武勇猛比孙策还厉害!) 这话虽有吹捧旧主之嫌,但也道出了姚襄魅力的一部分。

这位战场上的“常败将军”(至少对东晋和桓温是败了),在“得民心”这项事业上,却是不折不扣的“顶流巨星”。他的魅力密码是什么?史书零星记载:他“明察善抚下”,对下属和百姓明察秋毫,善于安抚;“能断大事”,关键时刻有决断;“爱护士卒”,体恤士兵;“百姓怀之”,百姓感念他。在那个视人命如草芥的乱世,姚襄身上展现出的仁德、雄武、气度和对部众百姓的真诚关怀,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绝望中人们的心。百姓们用脚投票,选择追随这个能给他们带来希望和安全感的人,哪怕他暂时失败了。这份“败多胜少”却能让部众“效死力保火种”的奇特现象,堪称五胡十六国乃至中国历史上一道独特的奇观。

四、三原落日:英雄的最后一搏与宿命轮回

带着百姓的追随和未竟的梦想,姚襄继续他的征途。公元357年,26岁的他剑指关中(今陕西一带),意图在这片“帝王之资”的土地上建立基业。

进军颇为顺利。四月,他进驻杏城(今陕西黄陵西南)。消息传开,如同点燃了燎原之火,五万余户羌族、匈奴等胡人部众闻风归附!声势一时无两,震动了整个关中。姚襄的声望达到了新的顶峰,似乎霸业可期。

然而,关中当时的主人——前秦(苻生当政),可不是好惹的。他们派出了名将邓羌(后来成为前秦战神)前来阻击。邓羌不仅打仗厉害,还深谙心理学。他敏锐地抓住了姚襄性格中的一个关键弱点——“性刚果,群下莫敢谏”,性子刚烈果敢,甚至有点急躁,手下人都不敢劝他(有点像项羽的毛病)。

于是,邓羌导演了一出“骂阵激将法”。他只带了三千精锐骑兵,跑到姚襄营前,不是挑战,而是开骂!用尽当时能想到的最污秽、最恶毒的语言,重点“问候”了姚襄本人及其家族女性成员。 这波操作,堪称古代“键盘侠”的线下真人版,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效果立竿见影。姚襄果然被彻底激怒了!他怒火中烧,血脉贲张,什么战略战术,什么厉兵秣马(当时有僧人智通劝他“秣兵厉马”等待时机),统统抛到脑后。他拔出战刀,慨然长啸:“二雄不俱立!天若佑民,吾计决矣!”(两个英雄不能并存!老天爷如果保佑百姓(意指自己代表正义),我的决心已定!) 这声怒吼,充满了英雄的悲壮,也暴露了性格的冲动。他决定立刻出战,与邓羌决一死战!

战场选在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邓羌佯装败退,诱敌深入。姚襄盛怒之下,不顾一切率军追击。追到一处险要之地,邓羌伏兵四起!更致命的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姚襄心爱的坐骑——那匹神骏的“黧眉騧”(一匹黑毛白眉的名马),不知是中了箭还是绊了腿,突然马失前蹄,轰然倒地!

一代雄主,落马于乱军之中。前秦伏兵一拥而上……刀光剑影之间,羌族的一代骄阳,陨落了。年仅二十七岁。他的生命,如同最绚烂的烟花,在极致绽放后瞬间熄灭。

弟弟姚苌强忍悲痛,收集残部,为了保全力量,暂时投降了前秦。前秦皇帝苻生倒也没辱没这位对手,以公爵之礼安葬了姚襄(“生以公礼葬之”)。历史在此刻仿佛按下了暂停键,又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十一年后(368年),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 姚苌趁前秦在淝水之战后崩溃的良机,起兵自立,最终建立了后秦帝国,登基称帝。他没有忘记那位光芒万丈、却壮志未酬的兄长。他追谥姚襄为魏武王。这个谥号,“武”彰其勇,“魏”或许暗指其曾志在中原(魏地)。这段由兄长开拓、弟弟最终实现的“兄弟接力创业”传奇,在血与火的历史中,终于续写上了新的一章。

五、历史天平:魅力值mAx与功业值的悖论

姚苌称帝后,有一次和大臣们聊天,感慨道:“吾不如亡兄有四”:第一,“身长八尺五寸,臂垂过膝”(身高臂长,天生异相);第二,“统十万之众,望麾而进,前无横阵”(统领十万大军,所向披靡,无人能挡);第三,“温古知今,讲论道艺,收罗英隽”(通晓古今,谈论学问,能收罗天下英才);第四,“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统领大军,履险如夷,上下信服,人人愿为他效死力)。姚苌总结道:“此四者,人何可及!”(这四点,别人哪能比得上啊!)

这份来自亲弟弟兼事业继承人的评价,虽有追念之情,但也道出了姚襄作为领袖的非凡魅力与综合素质。他几乎是那个时代理想型领袖的模板:外形伟岸、武力超群、知书达理(在胡人领袖中尤为难得)、知人善任、勇毅果敢、深得人心。尤其是能让部众“人尽死力”这一点,是多少帝王将相梦寐以求的境界。

然而,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却充满了矛盾与唏嘘。

《晋书》的评语最为典型:“弱岁英奇,见方孙策…然而蹈履迷途,婴罹倾覆”(少年英才,可比孙策…然而误入歧途,遭遇覆亡)。前半句是极高的赞誉,后半句则是深深的惋惜。史家站在东晋“正统”的角度,将他最终的反晋视为“迷途”。

现代人看他的战绩,也难免揶揄一句“败多胜少”。确实,对冉闵、对殷浩(虽胜但非灭国之战)、对桓温、对邓羌,他鲜有决定性的、奠定基业的大胜。他的军事才能似乎更体现在战术层面的小聪明和勇猛上,而非战略层面的宏图大略。

那么,姚襄的历史价值究竟在哪里?

或许正在于他那难以复制的“魅力值mAx”!在秩序彻底崩坏、人命贱如蝼蚁的五胡乱华时代,他如同一股清流。他用“仁义”凝聚流离失所的百姓(伊水败后百姓追随是明证);他用雄辩和风度折服了高傲的江东士族(单骑见谢尚);他甚至能让前来刺杀他的刺客临阵倒戈(待刺客若旧友)!这份由内而外散发的领袖魅力、人格光辉和对“人”的尊重,在黑暗的乱世中,如同一束温暖而耀眼的炬火。他照亮了绝望中百姓的求生之路,给了他们追随的理由和希望。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那个血腥时代的一种“叛逆”和“救赎”。他证明了,即使在最野蛮的时代,仁德、勇武、真诚和魅力,依然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能够跨越族群,赢得最广泛的拥戴。他不是最终的胜利者,但他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关于“人心向背”的壮丽悲歌。

当他战死三原的消息传开,黄河两岸的羌笛声里,当有无数曾受其庇护、感其恩德的百姓,在心中默念——那个臂长过膝、雄姿英发、总打败仗却总有人追随的将军,终于不必再败了。他像一颗燃烧殆尽的流星,用尽生命的光热,照亮了那个黑暗的时代一瞬,然后归于永恒的寂静。而他的故事,他的魅力,以及他与命运搏斗的悲情,则永远留在了历史的星河之中,供后人凭吊与思索。

当后秦帝国随着末帝姚泓向刘裕投降而轰然崩塌(417年),关中的父老或许会在某个夕阳西下的时刻,想起六十年前——那个总打败仗,却总能让成千上万百姓抛家舍业、死心塌地追随的年轻将军,曾在滚滚黄河水畔,许下过“济黎民”的朴素誓言。乱世的硝烟终会散去,英雄的功业终成黄土,而历史深处,那份由人格魅力点亮的、人心所向的微光,却如同不灭的星辰,永远在时间长河中明灭闪烁,诉说着一个关于勇气、悲情与永恒吸引力的传奇。姚襄,一颗划破黑暗的流星,虽短暂,却足够耀眼。

后记:

其一:《七绝?读史叹姚襄》

横槊江淮胆未寒,五千黎庶共危湍。

雄才待整山河碎,倒马空留折戟残!

其二:《钗头凤?姚襄南渡辞》

烽烟骤,胡笳奏,半生鞍马春衫皱。

冠盖绝,霜刀咽,暗潮惊破,谢郎欢靥。

别!别!别!

枋头柳,伊川酒,铁衣空对山河锈。

江淮竭,心难灭,父鞭痕在,孤城空阙。

决!决!决!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清梦仙缘重生后我靠抽卡系统征服大反派我的工作是花钱早安,小逃妻(悠悠古哥)九重仙图绝世高手在都市收到未来短信,我赚百亿很合理吧不向命运低头的我重生九零娇娇媳开局就长生,可我咋是奴隶啊神豪从绑定女友开始罗峰顾雪念我的七个姐姐绝世无双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罪仙岛乡村神医地球唯一修士超级锻造师全民游戏:开局极夜荒野求生氪命修行:从锦衣卫开始长生温宁厉北琛许逸全文免费黑欲青春
经典收藏我有皇后光环直播三国:这个主播太不稳健!天云大陆之唐天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醉枕江山大明极品赘婿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回到古代建特区抗战之重整河山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温水煮相公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大明:刚中状元,被曝科举舞弊?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吾父朱高煦逆转红楼:从拯救秦可卿开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绝代废材倾天下
最近更新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天赐良臣开局中童生:凡女重走仙路世子无双,这纨绔不当也罢!穿越大唐,我靠变身闯天下史上第一祸害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北疆战神:从边军小卒到杀穿蛮族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大明锦官梦暗涌:血绣春刀录远古人皇纪魔改白话水浒,梁山好汉够野上山为匪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谁主噬心大夏第一神捕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txt下载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