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首页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之汉域无疆我领海宽,战舰多亿点过分吗?抗战之关山重重问棠gl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一戟平三国我也是皇叔昏君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太古剑尊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文阅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txt下载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02章 后秦末帝姚泓:仁君的悲喜剧与佛系帝王养成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五律?咏后秦主姚泓》

芸帙涵清气,仁襟抗虎狼。

宫深崩稚魄,素袂絷降王。

灞溃千军阵,秣陵霜刃凉。

青编空拊叹:慈厚即家亡!

公元417年初秋,建康(今南京)闹市。当羌人皇帝姚泓被按在行刑台上时,他恍惚的思绪或许瞬间闪回了三个月前长安城头那令人心碎的一幕——年仅十一岁的儿子姚佛念,紧紧拽着他的衣角,带着超越年龄的清醒哭喊道:“晋人将逞其欲,终必不全,愿自裁决!”话音未落,小小的身影决绝转身,衣袂在风中如折翼之鸟般坠下高高的宫墙。此刻,冰冷的刑刀落下,三十岁的后秦末帝身首异处,一个以“秦”为号的王朝,最终以最惨烈的方式落幕于江南的烟雨之中。这位被史书盖章认证为“孝友宽和”的君主,在历史的长河里,似乎只激起了建康百姓茶余饭后的一声唏嘘,以及后世史家笔下的一声叹息——这叹息里,混杂着同情、惋惜,还有一丝“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一、佛系太子的“非主流”养成记(384年 - 416年)

公元384年出生的姚泓(此处修正出生年份为384年,据《晋书》),完美地错过了羌族姚氏创业阶段的腥风血雨。当他开始懵懂记事时,老爹姚兴已经把后秦经营得颇具气象,稳稳占据了关中这块风水宝地。这位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皇长子,在尚武成风的羌族王朝里,却活脱脱像个拿错了剧本的“异类”。

他的日常画风是这样的:

沉迷诗书,无法自拔: 别人家太子在演武场挥汗如雨,他在御书房里和儒家典籍、佛经玄谈“谈恋爱”。召集名儒王尚、段章等人研讨经义,那是家常便饭;与文坛大V胡义周、夏侯稚以诗文唱和,更是乐此不疲。御书房就是他的“快乐星球”,刀光剑影的战场?那画面太“暴力美学”,不够优雅!妥妥的文艺青年一枚。

仁慈过头,大臣挠头: 他的仁厚简直成了朝堂上的“泥石流”。某次朝会,尚书王敏激情澎湃地提议要搞严刑峻法,以儆效尤。咱们的太子殿下姚泓,慢悠悠地晃着脑袋(想象一下那个画面),引经据典地反驳道:“人受挫易生壮烈心,政令苛薄反酿奸猾行。治国啊,就像风吹草伏,要顺势而为,润物细无声。诸位不想着怎么推行仁德宽恕之道,整天光琢磨着怎么上酷刑、立峻法,这像话吗?这合适吗?”(原意类似“政令苛则人奸诈,人挫惧则祸乱生”)一席话,把一群法家实干派怼得哑口无言,面面相觑:这位爷,怕不是孔夫子转世投胎到羌人家里了?

尊师重道,惊掉下巴: 最出圈、最具“热搜体质”的事件,当属他探望生病的老师淳于岐。听闻恩师病倒,太子殿下二话不说,亲自驾临病榻前。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位帝国未来的继承人,竟然“扑通”一声,恭恭敬敬地跪拜下去问安!这一跪,不仅把病床上的淳于岐感动得老泪纵横,更把随行和后来听说的满朝公侯惊得下巴差点脱臼。从此以后,长安城里的教育工作者们地位火箭般飙升,老师们走路都带风——行业春天来了!拜见师傅不行大礼?你好意思在长安混?

然而,帝王家的剧本,底色永远是残酷的权力游戏。他的弟弟姚弼,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仗着老爹姚兴的宠爱(甚至有点昏聩的纵容),对储位虎视眈眈,小动作不断。老爹姚兴呢,在立储问题上也是举棋不定,态度暧昧,无形中给野心家们留了念想。有一次,姚兴终于被姚弼的过分举动激怒,下令逮捕姚弼的同党。眼看弟弟要倒霉,你猜姚泓干了啥?他!竟!然!流着眼泪跑去向老爹求情!求情词更是“感人肺腑”:“如果我的死能换来国家的安定,请赐我一条白绫吧;如果父王您不忍心杀我,那我愿意主动退位,让贤给弟弟...”(《晋书》:“陛下若以臣为弟之故,亏伤至亲之道,臣请退就藩国。”)这番操作,直接把朝野上下,包括他的政敌们都看懵圈了:这...这太子怕不是个活圣人转世?还是脑子...嗯...过于清奇?在权力斗争的修罗场里玩“孔融让梨”,这操作简直让对手都无从下手,只能干瞪眼。

二、登基大礼包:豪华版“叛乱全家桶”配“强敌环伺套餐”(416年)

公元416年二月(修正为二月,据《资治通鉴》),老爹姚兴终于驾崩。姚泓擦干眼泪(这眼泪大概率是真心实意的),在巨大的悲伤和不安中,战战兢兢地坐上了那把滚烫的龙椅。屁股还没坐热乎呢,“新皇登基大礼包”就以一种排山倒海、毫不讲理的方式汹涌而至——内忧外患豪华全家桶!

开胃菜:地方实力派掀桌——羌酋党容: 这位老兄一看新皇登基,根基不稳,觉得机会来了,率先发难,直接率领本部人马叛逃出走,啪啪打脸新朝廷;氐王杨盛: 隔壁仇池的氐族首领杨盛,一看后秦后院起火,立刻化身“趁火打劫专业户”,挥兵攻陷祁山要塞,剑指后秦的秦州(今天水一带),烧杀抢掠,好不热闹;北地太守毛雍: 这位封疆大吏更绝,一看中央有点乱,直接在自己驻守的赵氏坞宣布“单飞”,自立门户,当起了土皇帝,地方割据的苗头蹭蹭往上冒。

主菜:北方恶邻的致命打击开胃菜还没消化,主菜就端上来了,而且异常血腥。北边那位以残暴闻名的“大夏”天王赫连勃勃(人送外号“赫连疯子”),一看后秦新丧,简直像饿狼闻到了血腥味。他不仅悍然入侵,更在青泥大败秦军,更令人发指的是,他竟然将俘虏的后秦五千多名将士全部活埋!消息传回长安,举国悲愤。时任秦州刺史的姚军都(姚泓的宗室)怒发冲冠,当面斥责赫连勃勃背信弃义,结果当场就被这位暴君砍了脑袋。赫连勃勃用实际行动告诉姚泓:什么叫“邻居屯粮我屯枪,邻居就是我粮仓”。烽烟四起,告急文书雪片般飞到姚泓案头,这位新皇帝像个手忙脚乱的救火队长,对着军事地图,内心大概有一万头神兽奔腾而过:“朕的龙椅是焊了引雷针吗?还是出厂自带‘吸引叛乱’buff?”

甜点(馊的):自家亲戚的“致命背刺”如果只是外部敌人和地方叛乱,或许还能勉强支撑。但最扎心、最具黑色幽默的“甜点”来了——来自至亲的背刺!

“猪队友”堂弟姚宣: 这位老兄听信了谗言(也可能是自己野心膨胀),觉得长安药丸,突然带着足足三万八千户部众,南逃到邢望(今陕西大荔附近),美其名曰要“建立霸业根据地”,搞战略备份。结果呢?他前脚刚潇洒地“战略转移”,后脚他原来镇守的李闰(今陕西大荔北)就被当地的羌人豪强乘虚而入,占山为王,举旗造反了!姚泓接到战报,估计气得直哆嗦,内心oS:“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还是带不动的那种!”

亲兄弟的“帝王体验卡”: 这还没完!亲兄弟也来“添砖加瓦”。他的亲弟弟、征东将军姚懿,一看哥哥焦头烂额,觉得“彼可取而代之”,突然就在蒲坂(今山西永济)宣布登基称帝了!上演了一出“我的兄弟是皇帝,但我也想当皇帝”的闹剧。紧接着,堂叔姚恢(这位可是手握重兵的实权派)一看姚懿都称帝了,心想“不能让他独美”,也立刻在安定(今甘肃泾川北)起兵造反,挥师直逼长安!好家伙,亲弟弟、堂叔叔组团“创业”,目标直指姚泓的项上人头和皇帝宝座。姚泓被迫调兵遣将,去讨伐自己的亲弟弟和堂叔。当他下令的那一刻,内心大概在无声地咆哮:“说好的兄友弟恭、血浓于水呢?剧本不是这么写的啊!” 靠着大将姚绍等人的浴血奋战,叛乱终于被艰难平定。尘埃落定后,姚泓抱着堂叔姚恢的尸体痛哭流涕(这眼泪大概率也是真的),感伤手足相残。旁边的群臣们面面相觑,内心估计疯狂吐槽:“陛下啊陛下!您是不是忘了这位‘手足’刚才差点就带着叛军把长安城门给拆了、把您给‘咔嚓’了?您这心也忒大了点吧?” 这悲情戏码,在残酷的权力游戏中,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又如此令人啼笑皆非。

三、刘裕的“双十一灭国特惠”:买一送一,包邮到家(417年)

就在后秦内部乱成一锅热气腾腾的八宝粥,你方唱罢我登场之时,东边那位志在“收复中原,加冕称帝”的超级权臣+战神——刘裕,已经磨刀霍霍,嘴角露出了“捡漏王”的微笑。他敏锐地洞察到,此刻的后秦,比纸老虎还要脆皮百倍,简直是天赐良机。于是,公元417年,刘裕发动了旨在彻底灭亡后秦的“双十一终极北伐特惠活动”,口号是:“光复旧都,买一(灭秦)送一(为称帝铺路),包邮(直捣长安)到家!”

后秦的抵抗?嗯,更像是一份实时更新的“死亡倒计时”战报。

闪电推进: 刘裕麾下的金牌打手檀道济、王镇恶等人,如同开了外挂,连克漆丘、项城(均在河南境内),势如破竹。

望风归降: 徐州刺史姚掌(又是宗室!)一看晋军这架势,很识时务地(或者说毫无骨气地)举城投降,给晋军当起了带路党。洛阳守将姚洸(还是宗室!)更惨,他倒是想守,结果部下们集体“反水”,直接把他给卖了,洛阳门户洞开。后秦的统治基础,脆弱得像块酥饼,一碰就碎。

悲壮的孤勇者: 唯一给这份“投降名单”增添了点硬核色彩的,是新蔡太守董遵。城破被俘后,面对檀道济,这位硬汉毫无惧色,怒斥道:“古人伐国,尚待士以礼。尔等不义之师,安敢如此无礼!”(《资治通鉴》引其意)话音未落,人头已然落地。悲壮,确实悲壮,但在晋军滚滚向前的铁蹄洪流面前,这点抵抗如同螳臂当车,瞬间被碾得粉碎。

长安,这座曾经的帝国心脏,此刻已是危如累卵。最后的决战时刻到了。姚泓大概也意识到这是背水一战,他亲率数万大军(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出城在青泥(今陕西蓝田)附近迎战晋军沈田子部(仅有千余人)。这本该是一场毫无悬念的“碾压局”,结果战场秒变大型“黑色喜剧”现场。

从未有过真正实战经验的皇帝姚泓,在深宫和书房里培养出的“王者之气”,在真实的刀光剑影面前瞬间破功。当他远远望见晋军士兵如狼似虎地冲杀过来,那震天的喊杀声、寒光闪闪的兵器,直接把他这位“佛系皇帝”给整破防了!他竟然……吓得调转马头,带头就跑!皇帝跑了?!主帅临阵脱逃?!这操作直接让后秦大军原地石化,然后瞬间引发雪崩效应——数万人的军团,被沈田子区区千余人追着屁股砍!场面一度十分“壮观”且“滑稽”。站在灞水西岸还没来得及投入战斗的后秦士兵们,看着皇帝陛下那绝尘而去的背影,内心估计是崩溃的:“陛下!您跑得比兔子还快,让我们这些留下来的人情何以堪啊?!这仗还怎么打?在线等,挺急的!”(青泥之败,《晋书》、《资治通鉴》均有载,姚泓怯阵奔退是关键原因)。这一跑,彻底跑掉了后秦最后一点精气神和抵抗力。

四、长安血色黄昏:佛心难敌刀锋(417年八月)

公元417年八月,长安城坚固的平朔门,在晋军猛攻下轰然倒塌。晋将王镇恶如同神兵天降,率军从河道乘蒙冲小舰(想象一下水陆两栖突击队)直冲入城!后秦皇宫瞬间乱成一锅粥,宫女太监哭爹喊娘,侍卫们四散奔逃。

面对这末日景象,姚泓似乎认命了。他默默地换上素服,准备履行一个亡国之君最后的“仪式”——投降。然而,他年仅十一岁的儿子姚佛念,却比他这个父亲看得更通透,也更有血性。这个早慧的孩子,用稚嫩却无比清晰的声音说出了残酷的真相:“晋人岂会真心留我姚氏性命?与其受辱而死,不如自行了断!” 说完这句震撼人心的话,小小的身躯毅然决然地转身,从高高的宫墙之上一跃而下!用最刚烈、最惨烈的方式,保全了帝王血脉最后的尊严。这一幕,成为了后秦灭亡过程中最悲怆的绝响。

姚泓目睹爱子殒命,悲痛欲绝。但作为君主、作为家族最后的象征(至少他自己这么认为),他只能强忍哀恸,带着妻妾子女、宗室成员,步履沉重地走向晋军大营投降。那一刻,他的背影,或许比实际年龄苍老了二十岁。

然而,投降仪式只是更大悲剧的序幕,刘裕展现了他作为枭雄冷酷无情的一面。

集体处决: 姚泓的堂弟姚赞,带着宗室子弟及官员一百多人投降,本以为能保住性命。结果刘裕大手一挥,这些人被集体押往刑场处决!长安街头,血流成河,姚氏宗亲几乎被一网打尽。(《晋书》载刘裕“诛姚氏宗族”)

押解江南: 姚泓及其直系亲属、部分女眷,被作为最重要的“战利品”,押往千里之外的江南建康(东晋都城)。

建康刑场: 最终,在建康闹市,在江南百姓的围观下,姚泓被公开处斩,时年三十岁(虚岁)。后秦三代(姚苌、姚兴、姚泓)近三十四年的基业,就此彻底化为史书上的几行冰冷墨迹,消散在历史的风烟之中。一个以仁厚着称的皇帝,最终以最不仁厚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五、历史天平上的“佛系仁君”:生不逢时的悲剧注脚

后世史家回顾姚泓的悲剧,常常把板子打在他的性格上:“仁义柔弱做皇帝,兄弟纷争各自立”。北宋大咖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的点评更是犀利如刀:“姚泓的仁厚,若生在太平守成的年代,或许能成为一代贤君良主;但不幸遭逢乱世,这种仁厚反而成了导致亡国的阶梯。”(原文:“使泓有守文之资,虽德非汤武,其臣皆庸才,亦将有十世之安。” 而现实是“卒至亡国”)。仁慈,在弱肉强食的权力修罗场里,成了最致命的软肋。

然而,当我们跳出个人性格的窠臼,将视野放宽到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就会发现,时代的洪流早已汹涌澎湃,绝非姚泓个人之力所能抗逆。

根基不稳: 后秦立国本就依靠武力征服关陇,统治基础极其脆弱。境内羌、氐、汉、匈奴等各族势力盘根错节,离心离德,一有风吹草动就伺机作乱(党容、杨盛、毛雍、李闰羌豪等叛乱即是明证)。姚兴后期已显疲态,姚泓接手的是一个内部矛盾重重、火药桶般的帝国。

强敌环伺: 北方有凶残狡诈如狼的赫连勃勃(大夏),东方有雄才大略、志在天下的刘裕(东晋)。这两位都是当世顶级的枭雄,如同两把悬在后秦头顶的利剑。后秦同时与这两强为敌,战略态势极其恶劣。

制度痼疾: 十六国时期普遍存在的门阀政治、宗室拥兵自重问题在后秦尤为严重。姚兴在位时就未能有效解决儿子们(尤其是姚弼)和宗室(如姚恢)拥兵自重、尾大不掉的问题。姚泓即位后,这些手握重兵的宗室藩王,立刻化身最危险的炸弹(姚懿、姚恢之乱),从内部给了帝国致命一击。

大势所趋: 东晋虽然偏安,但刘裕的北伐代表了南方政权收复中原的强烈意愿和历史趋势。后秦作为占据关中的北方政权,首当其冲。刘裕的北伐,既是个人野心,也顺应了当时一定的“华夷”观念和南方民众的期望。

因此,姚泓的悲剧,固然有其性格“仁柔”的因素,但更深层的是时代、局势和帝国固有矛盾的合力结果。他的宽仁,或许生不逢时,在乱世中显得格格不入甚至“迂腐”,却也如暗夜中的一点烛火,在血腥的权力游戏中,绽放出难得的人性微光。

当那个在博士淳于岐病榻前恭敬下拜、尊师重道的青年太子身影,与刑场上引颈就戮、满门尽灭的亡国之君身影重叠时,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王朝的末路,更是一个在黑暗时代里,固执地(或许也是徒劳地)坚守着内心那份仁义与儒雅的灵魂。纵使这光芒如流星般短暂,也曾试图照亮过那个充满杀戮与背叛的历史夜空,留下一个关于“帝王心性”与“时代铁律”冲突的永恒思考。

后记:

其一:《七绝?叹后秦末帝姚泓》

锦绂犹沾芸草香,素衣终系帝王殇。

刑刀落处山河寂,青史空余佛韵长。

其二:《虞美人?姚泓建康祭》

长安烽烬山河坠,玉阙成墟泪。

胡笳声里啮斜阳,忍见降幡孤影没沧江。

仁心怎挽兵戈烈?草木萦残血!

建康魂断暮风腥,千古寒潮飒飒撼空旌。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贷灵刚被退婚,摄政王连夜进宫求赐婚中国古代历史史实梳理超级锻造师重生后我靠抽卡系统征服大反派美漫之道门修士二十四异离婚后我的国医技能觉醒了开局偶像成为内娱白月光权财竹马的小冤家她超甜云起瓦罗兰开局废了,我开启最强进化四合院:大家都说我是个好人重生之王妃太嚣张与南宋同行创世棍王罗峰顾雪念我的七个姐姐绝世无双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惊!被五个哥哥团宠的废材,竟是神级炼丹师末世:洗劫海外万亿物资我无敌了
经典收藏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帝国再起抗战之重整河山回到东汉我的姐夫是太子大明:刚中状元,被曝科举舞弊?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盛唐再临维多利亚的秘密千古奸臣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兴元之大宋科技兴国吸血亲王的甜蜜宠物天云大陆之唐天乱世第一能臣开元情诗与剑榜
最近更新始皇帝看到地球仪后,炸裂了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逆宋:穿到水浒当战神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我为大隋延运三百年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一世豪权,一世月明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玄桢记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古代打工日志:从退婚开始躺赢娘娘,对不住了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我的旋风小娘子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txt下载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