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首页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赵氏虎子文唐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亮剑:你一游击队长竟有十万雄兵大文豪残唐局五代梦寻唐楚汉争鼎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全文阅读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txt下载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9章 这书绝对是一部奇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时,朱元璋听了有些尴尬,摸了摸胡子,若无其事地说道:

“嗯,看来报社的人听说了我们的评价,知错就改了啊!”

“你把最近没看的报纸都拿过来,咱们得好好看看,这**梅写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在这深宫里,居然这么多人在议论这事,真是少见!”

宋利听完立刻行礼,转身到偏殿取报纸去了。

朱元璋近来并不太看报纸,但宋利不能因此就忽视这项工作。

而且报纸会第一时间送到宫里,宋利也不需要费力去取。

即便朱元璋暂时没看,宋利也能直接拿出一沓整齐堆放好的报纸。

宋利抱着报纸来到朱元璋面前。

一开始朱元璋没太注意,但翻到第五篇时,老脸突然涨红。

“这…这是什么?”

朱元璋身为皇帝,后宫佳丽无数,阅人无数,对于这类事并非完全陌生。

他年轻时也曾见过一些**图之类的东西。

但这种直白描述风月之事的文章,他还从未见过。

而且写得还挺有意思!

朱元璋惊讶片刻后便沉默了,一旁的宋利忍不住开口了。

作为朱元璋的近侍,宋利的主要职责是听令办事,如今朱元璋明显有心事,他如果不问清楚,岂不是白做了这份差事?

“陛下,若是报纸有问题,老奴这就去大明周报社一趟?”

朱元璋愣了一下,摆手道:“不必了!”

“我只是突然看到这些风月之事觉得意外而已!”

“第一次见有人如此直白地写闺房之事,还写得如此生动。

“对了,这样的书,那些酸儒怎的没有痛骂?”

“他们平日里不是最爱口是心非吗?”

“这种事情他们做起来一向偷偷摸摸,如今竟被写成书,公然登载在《大明周报》上,难道他们没反对?”

宋利嘴角微扬,随后严肃说道:“起初确实引起了一些*动,不过近来新晋探花解缙在青楼醉酒提及**梅,反而为这本书正名了。

“在他看来,此书虽嬉笑怒骂、酒色财气俱全,实则是一本难得的警世之作!”

“嗯?”

朱元璋疑惑地哼了一声,随即面色凝重,重新拿起刚搁下的报纸仔细阅读。

既然这句话能在士林中流传开来并得到多数认可,那么解缙的话应该很有道理。

警世良言?

再看看!

朱元璋第二次拿起报纸,已不像先前那样惊讶失措。

他不再纠结于那些风月描写,而是认真研读故事、判词及人物行为。

越看脸色越不对劲。

这写的内容怎么如此熟悉,像极了大明啊。

作为一位勤勉治国且能力卓绝的开国皇帝,他对大明的情况了如指掌。

这种了解不仅限于官场政务,更深入民间疾苦和朝堂弊端。

正因为深知这一切,他对**梅中的内容感到格外刺眼。

该不会是借宋代故事警示世人,实际说的是咱们大明的事吧?

不得不承认,这个念头一旦浮现便挥之不去。

虽然尚未完全确认,但他确信一点——

这书绝对是一部奇作!

()

朱元璋始终认为,一个人的价值观与他的出身、知识和经历息息相关。

即便他现在已成为特权阶层的顶端,但他的贫农背景、经历及军旅生涯,使他对许多事务的看法与众不同,与大多数“传统”朝臣大相径庭。

在他眼中,一些被朝臣视为离经叛道的行为,其实毫无问题;而一些朝臣习以为常的事情,却让他深感刺痛。

朱元璋自知出身卑微,如今身处高位,两极的感受都很深刻,但中间的经历却相对空白。

当他看到梅后时,最初只注意到表面的风月之事,但冷静下来后,他的看法完全不同。

此刻,朱元璋半眯着眼,脸上的笑意全无,目光中透出阵阵煞气,仿佛实质般向外扩散。

“西门大官人,呵呵,真是好一个西门大官人!”

“一个商人,仅凭家里的些微财富,就能勾结县令、胥吏,甚至拉拢地痞、掮客!”

“未经科举,未得朝廷认可,竟也能为官!”

“坑蒙拐骗,坏事做尽,反倒成了这城里的头面人物!”

“呵呵,好得很!好一个西门大官人!”

朱元璋越看越怒,牙齿都咬得发痒。

在他看来,这绝非宋朝之事。

如今距离宋都多少年了?

这些攀缘附会、东拉西扯的情节,根本写不出来。

所以,这西门大官人,其实是明朝的人。

名字或许不同,或者这些事并非集中于一人身上。

但这样的事情,绝对存在。

还有,这“兰陵笑笑生”在书中暗含的那些讽刺和调侃,只要稍微思考就能明白,让朱元璋头疼不已。

书中的话,他不得不承认,句句切中要害。

有的诙谐,有的委婉,有的粗俗,但无一不是警世良言。

甚至有些内容竟然与他多年来的思考不谋而合,这让他愈发感兴趣。

可以说,他越看就越把这本书当作“乡间故事”来读。

没错,就是乡间故事。

那种由乡间读过书的老夫子,凭借自身见闻撰写的箴言。

借大宋之名,古今结合,实际说的是当朝之事。

这类人通常是乡间郁郁不得志、连个官职都得不到的老夫子。

他们多少有些才华,但更多能力恐怕是没有的。

不过,这种不上不下的文人,朱元璋并不缺,他缺少的是对大明现状的深入了解。

无论他如何揽权、勤政,锦衣卫也遍布天下,但他终究只是困于皇城的一介凡人。

因此,他对突然走红的《梅》最关注的,是书中对大明底层社会的真实描绘。

尽管文中反复提到的是大宋的故事,但朱元璋认定,这说的就是大明。

书中所言,就是**!

想假都不可能!

朱元璋对《梅》的解读,虽然排除了胡大老爷作为幕后作者的可能性,但也间接放松了对《梅》的限制。

实际上,大明周报社的郑先生最近也是忐忑不安。

眼看着书中关于风月的内容越来越吸引人,官场描写也越来越尖锐,郑先生一方面期待报纸销量能再创新高,另一方面又担心朱元璋会突然下令禁止这本书的传播。

朱元璋突发奇想的举措,彻底解决了这本书的后顾之忧。

不过,这个消息还没有传到郑先生这里,所以他并不知情。

实际上,从历史的真实情况看,明朝有四大奇书:《水浒传》《三国演义》以及《西游记》。

这些书中,《西游记》因为讽刺意味过于明显,曾一度被禁止传播。

若对此毫无反应,岂不是显得朝廷无所作为?因此,《梅》能够顺利发行并获得朱元璋的喜爱,并非什么惊天动地之事。

定下《梅》的规矩后,朱元璋重新拿起手中的报纸翻阅,这时的他只是单纯为了消遣。

带着这样的心态,他无意间看到了一些令人不适的内容。

老实说,即使没有经过胡大老爷这样的老手润色,仅凭《梅》本身的内容,就足以让朱元璋感到震惊了。

特别是那些欲露还羞的描写,让他心潮澎湃。

“这作者想必年轻时没少在青楼勾留。

一篇篇文章读下来,竟让朱元璋萌生了试验的想法。

幸好他内心坚定,意识到有些事终究不妥,于是克制住了冲动。

他感慨道:“果然是奇书,什么都教。

随后,他将报纸丢在一旁,决定不再去看,转而处理奏章。

不久,马皇后带着两名宫女端着食盒款步走入谨身殿。

她见朱元璋专心致志,连她的到来都未察觉,便静静等待。

朱元璋身旁散落着许多报纸,马皇后默默帮忙整理收纳。

报纸摊开,刚好落在梅的那一版面。

马皇后随意一瞥,便愣住了。

这般内容,竟公然刊登在报纸上?

而且看情况,皇帝竟然同意了?

难道他……动心了?

想到这里,马皇后看向朱元璋的眼神变得犀利。

“重八,你是不是年少轻狂了?”

“什么?”

“后宫佳丽三千,你竟要到外面**作乐?”

()

---

朱元璋正在处理政务,突然听到马皇后一番责备,顿时迷糊了。

我是谁?我在哪?发生了什么?

迷茫地抬头,先看了马皇后一眼,又环顾四周,才明白过来。

“哦,你说这个啊!”

“你这人,跟那些街边女子一样,酸溜溜的!”

“我看的是世事艰辛,百姓疾苦,不是那些儿女情长!”

马皇后听后一愣。

她半信半疑地看着朱元璋,迟疑地说:

“你这话,我不太相信。

“你以前可是很看重那些画的!”

夫妻多年,这陈年往事一提就出来。

即便朱元璋脸皮厚,也被说得很尴尬。

干脆搂过妻子,没好气地说:“你就这样糟蹋我们的名声?”

马皇后这时也想通了。

朱元璋既然这么说了,那就信他的吧。

无论如何,总要给他几分薄面。

瞬间,这皇宫里最尊贵的一对夫妇笑容满面。

梅的畅销,带来的不仅是朱元璋的关注,还直接影响了大明周报社。

有了这样一本广受欢迎的好书,大明周报的销量自然飞速增长。

起初,郑大人激动不已,但很快变得从容淡定,只用了四期的时间。

这不是他冷漠,而是现在的销量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举个例子,自梅连载以来,现在已经到第五期了。

然而,仍有外地商人带着现金来到报社,要求购买第一期的梅开篇。

他们一开口就是几千甚至上万份,仿佛不计成本。

当然,郑大人明白,这是因为大明周报社是官方机构。

若是一般机构,恐怕早就有人私自复制发行了。

毕竟,大明周报的价格并不高,买几千份和自行印刷的成本相差无几。

否则,仅凭如此销量,他们肯定会偷偷复制销售。

郑大人日子越来越好,但也多了一份心事——每日向菩萨祈愿兰陵笑笑生平安。

毕竟,一个能写出如此佳作的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送来新稿。

不过,街坊间开始热议一个问题:兰陵笑笑生究竟是谁?

落第秀才、乡间贤士、隐居学者……

各种猜测纷纷,却无人能拿出确凿的证据,也没人敢公开承认。

这份神秘感,无疑让原本就备受关注的**梅一书,更加增添了传奇色彩。

人们觉得,这样的奇书似乎就该如此。

而此刻,幕后策划这一切的**胡大老爷,正躺在自家府中,清点着**梅一书带来的丰厚报酬。

“胡义,你是不是把本该给下人的报酬扣下了?”

“否则,这笔钱未免也太多了吧!”

胡义苦笑着拱了拱手:“老爷,您这话从何说起!”

“您这么慷慨,我怎么敢拦着?”

“账目清清楚楚,柱子每次去报社领钱回来,都会带着报社的回执报账。

喜欢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竹马的小冤家她超甜重生74:我在东北当队长中国古代历史史实梳理重生后肆爷他嗜妻如命与南宋同行终止暗恋后,傅总对我死缠烂打重生官场:从驻村干部到权力巅峰强爱蜜宠:傲娇老公,请矜持重生九零娇娇媳红色仕途重生九零做团宠黑欲青春战天桃花沟七零找个队长老公,生活甜蜜蜜追妻攻略渣夫携白月光抢子?我离婚你哭什么浮华掠影:宫闱我,地星人道,成就多元!重生爆红娱乐圈后,渣们后悔了
经典收藏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大明极品赘婿回到古代建特区黄沙百战穿金甲维多利亚的秘密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三国的真相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罗斯君王许你盛世安宁带个手机回汉朝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帝国再起铁血山河志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十七世纪富二代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最近更新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水浒之往事随风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英烈传奇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铜镜约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衣冠谋冢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明辽国公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txt下载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最新章节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