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霄

竹晴园

首页 >> 逸霄 >> 逸霄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恋与深空小狸花与秦彻甜蜜日常蚀骨情糜七零:炮灰女配囤粮囤房拐大佬盗墓:是谁又着了苗疆妖女的道流放?姑奶奶看上你们的江山了救我男人,怎么每次都成了救世主斗破:我都成帝了,怎么系统才来末世:爱捡破破烂的萌崽她重生了神豪:从绑定追星系统开始死亡游戏:弥留之城的公民们
逸霄 竹晴园 - 逸霄全文阅读 - 逸霄txt下载 - 逸霄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661集:非遗的“校园驿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竹丝凝韵:非遗驿站里的文化种子

晨光透过非遗传承博物馆的雕花窗棂,在温如霜办公桌上的文件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桌角堆叠着厚厚一沓中小学合作意向书,最上方那页纸的标题“非遗驿站建设方案”被阳光映得格外清晰。温如霜指尖摩挲着纸页边缘,目光落在窗外——虚拟糖龙的全息影像正盘旋在博物馆上空,龙鳞上流转的非遗纹样里,有竹编的经纬、剪纸的镂空,也有泥塑的温润。

“传承不能只停留在馆内。”温如霜轻声自语,将手中的方案往身前拉了拉。自博物馆开馆以来,线上线下的热度让她更加确信,非遗需要走出展厅,走进更贴近生活的场景。而中小学,正是播撒文化种子最好的土壤。

一周前,她带着团队走访了市内二十多所中小学,从老牌重点校到新建的社区小学,校长们的热情超出预期。“现在的孩子太需要传统文化浸润了,”启星小学校长周敏握着她的手时,眼里满是期待,“要是能把非遗手艺带进课堂,比多少说教都管用。”这句话,成了温如霜推进“非遗驿站”项目最坚定的动力。

此刻,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林舟抱着一个竹编收纳盒走进来,盒里整齐码放着细如发丝的竹篾,阳光落在竹篾上,泛着淡淡的琥珀色。“如霜姐,你要的竹编启蒙材料都准备好了,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了粗细,小学生用的这些,我都提前打磨过边缘,不会扎手。”

温如霜抬头,看着林舟额角的薄汗,笑着起身:“辛苦你了,这次启星小学的首站试点,竹编课就靠你了。”她走到收纳盒前,拿起一撮竹篾,指尖划过细腻的纹路——这些竹篾来自张爷爷合作社的竹林,经过选料、剖篾、蒸煮、晾晒等十多道工序,才变成这般柔韧光滑。“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竹编,得从最简单的入手,你打算教什么?”

“竹编书签。”林舟蹲下身,从收纳盒底层取出几个样品,“我设计了三种基础纹样,单丝平纹、双丝交错和简易回纹,难度循序渐进。做好的书签可以系上流苏,孩子们肯定喜欢。”他拿起一个回纹书签,阳光透过竹篾的缝隙,在桌面上投下规整的纹路,“而且书签实用,孩子们用它看书,或者送给老师,都是一份带着温度的心意。”

温如霜看着书签上细密的竹丝,眼中闪过赞许:“这个想法好。既练了基本功,又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手艺的价值。对了,驿站的迷你展板和工具包都准备好了吗?”

“都齐了。”林舟点头,“风痕把博物馆里的竹编展品做成了迷你展板,还配了二维码,扫一下就能看竹编的历史介绍和张爷爷的制作视频。工具包每个孩子一套,有小剪刀、篾刀、固定用的软木板,还有预裁好的竹篾和流苏。”

两人正说着,办公室的电话响了,是启星小学的周校长。“温馆长,我们这边都安排好了,四年级(3)班的教室腾出来当临时驿站,桌椅都按手工课的布局摆好了,就等你们过来了。”

挂了电话,温如霜拿起方案册:“走吧,我们去启星小学,把第一个非遗驿站搭起来。”

车子驶进启星小学大门时,正是课间操时间。操场上,孩子们的笑声像清脆的风铃,顺着微风飘进车窗。周校长早已在教学楼前等候,一身藏蓝色西装,胸前别着一枚校徽,笑容温和。“温馆长,林老师,这边请。”

四年级(3)班的教室在三楼,走到楼梯口,就看到走廊墙上贴着“非遗驿站欢迎你”的彩色海报,海报上画着竹编、剪纸、泥塑的卡通图案,显然是孩子们提前准备的。推开教室门,四十套桌椅被摆成了八组,每组桌上都铺着浅绿色的桌布,墙角已经架好了迷你展板——展板高约一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竹编展品的高清图,从古代的竹编食器到现代的竹编摆件,下层则是文字介绍,配着可爱的插画。

“我们特意选了四年级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合适。”周校长笑着说,“班里的班主任李老师是语文老师,特别喜欢传统文化,这次会全程配合你们。”

说话间,一个穿着浅粉色连衣裙的女老师走进教室,扎着低马尾,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温馆长,林老师,我是李青。孩子们听说今天有竹编课,课间都在问什么时候开始呢。”

正说着,下课铃响了。走廊里瞬间热闹起来,一群孩子簇拥着来到教室门口,扒着门框往里看,眼睛里满是好奇。“李老师,是不是今天要学编竹子呀?”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探头问道,身后的孩子们跟着附和,叽叽喳喳像一群小麻雀。

温如霜笑着朝孩子们招手:“大家进来吧,今天不仅能学编竹子,还能把自己做的作品带回家呢。”

孩子们欢呼着涌进教室,找好座位坐下。林舟把工具包分到每个孩子桌上,看着他们迫不及待打开包装的样子,笑着提醒:“大家先别急着动工具,我们先看看这些竹篾的故事。”他走到迷你展板前,指着上面的图片:“大家知道吗?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用竹子编东西了,从装粮食的竹筐,到睡觉的竹席,竹子用它的柔韧,陪着我们的祖辈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孩子们的目光紧紧盯着展板,刚才那个虎头虎脑的男孩举手:“老师,竹子那么硬,怎么能变成这么细的丝呀?”

“问得好。”林舟从收纳盒里拿出一段完整的竹节,“要把竹子变成竹篾,得先选两年生的毛竹,去掉竹青和竹黄,然后用篾刀一层一层剖开来,就像剥洋葱一样。而且每一层竹篾都要煮过,这样才不容易发霉,还能变得更柔韧。”他边说边比划着剖篾的动作,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

讲解完竹编的历史,林舟开始示范竹编书签的制作。“今天我们先学最简单的单丝平纹,大家先把四根竹篾摆成‘井’字,两根横着,两根竖着,固定在软木板上。”他手把手教身边的小女孩固定竹篾,指尖捏着细竹丝,动作轻柔又精准,“然后拿起一根竹篾,从横篾的上面穿过去,再从下一根横篾的下面穿过来,像走迷宫一样,大家试试。”

教室里顿时响起细碎的“沙沙”声,孩子们握着竹篾,小心翼翼地尝试。坐在前排的男孩叫陈阳,性子急,刚穿了两针就把竹篾弄乱了,急得鼻尖冒汗。林舟走过去,蹲在他身边,轻轻把乱掉的竹篾理顺:“别急,慢慢来,竹篾很听话的,你越温柔,它越配合你。”他握着陈阳的手,一起穿了两针,“你看,是不是很简单?”

陈阳眼睛一亮,跟着节奏慢慢编起来,虽然速度慢,但渐渐找到了感觉。旁边的女孩苏晓雨则格外细心,她编得又快又整齐,还悄悄在竹篾的末端系了个小小的结,防止松散。“老师,我能不能在书签上编一个小爱心呀?”苏晓雨举着半成品问。

林舟笑着点头:“当然可以,等你熟练了基础纹样,就能自己设计图案了。非遗手艺不仅要传承,还要有创新,你的想法特别好。”

温如霜站在教室后排,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神情,心里满是欣慰。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孩子们的发顶,也落在他们手中的竹篾上,那些交错的竹丝仿佛有了生命,在指尖跳跃。周校长走到她身边,轻声说:“你看他们,平时上课还会开小差,今天连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因为手艺是有温度的。”温如霜轻声回应,“当孩子们亲手触摸竹篾的质感,感受经纬交错的规律,他们和传统文化之间,就有了真实的连接。”

不知不觉,一节课过去了大半。孩子们的书签渐渐有了雏形,有的编得规整,有的带着几分稚拙的歪扭,但每一个都凝聚着专注与认真。陈阳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对林舟说:“老师,你看我编好了!虽然有点歪,但我觉得特别好看!”

林舟接过书签,仔细看了看:“确实很好看,这是你亲手做的,独一无二。要不要给书签系上流苏,让它更漂亮?”

“要!”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林舟拿出准备好的彩色流苏,教大家怎么系在书签末端。孩子们选了自己喜欢的颜色,粉色、蓝色、黄色的流苏垂在竹编书签下,随风轻轻晃动,像一串串小小的风铃。

“老师,我想把这个书签送给李老师。”苏晓雨拿着系好流苏的书签,走到李青面前,眼里带着羞涩的期待,“李老师平时总给我们讲古诗,这个书签上有竹丝的纹路,就像诗里的平仄,我觉得很适合她。”

李青接过书签,指尖轻轻摩挲着细密的竹编纹路,眼眶微微发热。她低头看着苏晓雨澄澈的眼睛,又看了看教室里其他孩子——不少人都拿着自己的书签,眼神里带着犹豫和期待,显然也想把作品送给老师。

“孩子们,”李青走到讲台前,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谢谢你们的心意。老师收到过很多礼物,但这枚竹编书签,是最特别的一个。”她举起书签,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大家看,这细细的竹丝,是你们一针一线编出来的,里面有你们的认真,有你们的心意,更有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孩子的脸庞,认真地说:“这不仅是书签,更是一颗文化的小种子。它会跟着老师一起,藏在书页里,也会落在你们的心里。等你们长大了,这颗种子会生根发芽,让你们记得,我们的祖辈留下了这么多珍贵的手艺,而你们,就是传承这些手艺的希望。”

教室里安静下来,孩子们看着李老师,眼神里充满了认同。陈阳举起自己的书签:“李老师,我也要送你一个!我编的虽然歪,但我以后会好好学,编出更漂亮的书签送给你!”

“我也要送!”“我也是!”孩子们纷纷举手,教室里瞬间又热闹起来,却比之前多了几分郑重。李青笑着接过一个个书签,小心翼翼地放在讲台上,仿佛捧着一堆稀世珍宝。

温如霜看着这一幕,眼眶也有些湿润。她想起自己最初推动非遗传承的初衷,就是希望这些古老的手艺能被更多人看见、记住、传承。而此刻,在这间小小的教室里,她看到了最生动的传承——不是冰冷的展品,不是遥远的历史,而是孩子们手中的竹篾,是老师眼中的感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手艺传递的温度。

下课铃响了,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教室,嘴里还在讨论着下次要学什么手艺。周校长走到温如霜身边,感慨地说:“温馆长,今天这堂课,比我们预期的效果好太多了。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竹编,更懂了什么是传承。”

“这只是开始。”温如霜笑着说,“接下来,我们会在更多学校设立非遗驿站,除了竹编,还会开设剪纸、泥塑、编绳等课程,让更多孩子接触非遗手艺,让文化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林舟收拾着工具,听到两人的对话,笑着补充:“刚才有几个孩子问我,什么时候能去博物馆看看张爷爷编竹编,我跟他们说,等他们熟练了基础纹样,就组织大家去博物馆研学,让他们亲眼看看老匠人是怎么创作的。”

“这个主意好。”温如霜点头,“非遗驿站是桥梁,一头连着校园,一头连着博物馆,连着老匠人,连着千年的文化传承。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座桥搭得更宽、更稳。”

离开启星小学时,夕阳已经西斜。车子驶过高耸的教学楼,温如霜回头望去,只见四年级(3)班的窗户里,李老师正把孩子们送的竹编书签整齐地摆放在窗台上,夕阳的余晖落在书签上,竹丝的纹路被镀上一层温暖的金光。

回到博物馆,温如霜径直走到虚拟糖龙的全息影像前。龙鳞上,新增了一个小小的图案——一枚竹编书签,书签上系着彩色的流苏,旁边标注着“启星小学非遗驿站·竹编第一课”。温如霜伸出手,轻轻触碰那枚虚拟的书签,仿佛能感受到孩子们指尖的温度。

“接下来,还有更多学校要对接,更多课程要设计。”温如霜轻声说,语气里充满了坚定。她知道,非遗传承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每一个非遗驿站都能播下一颗文化的种子,只要有林舟这样的年轻传承人,有李老师这样的教育者,有孩子们这样的未来希望,这些种子终会长成参天大树,让古老的非遗手艺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几天后,温如霜收到了启星小学发来的照片。照片里,李老师的语文课上,每个孩子的课本里都夹着一枚竹编书签;学校的文化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竹编作品和创作心得;甚至在学校的图书馆里,也专门开辟了一个“非遗书签角”,展示孩子们的作品。

其中一张照片,是陈阳和苏晓雨在给其他班级的同学讲解竹编的方法,两人手里拿着竹篾,神情认真又自豪。照片下方,是李老师写的一段话:“非遗驿站带来的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文化自信。那些在指尖流淌的竹丝,已经变成了孩子们心中的文化印记,而这颗种子,终将在时光里绽放出最美的花。”

温如霜把照片打印出来,贴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每当她伏案工作感到疲惫时,看到照片里孩子们灿烂的笑容,看到那些稚嫩却真诚的竹编书签,就会想起李老师说的那句话——“这不仅是书签,更是文化的小种子”。

她知道,这颗种子,已经在启星小学的校园里,在孩子们的心里,悄悄发了芽。而她和她的团队,会继续带着这份初心,让更多非遗驿站在校园里落地生根,让更多文化的种子,在新时代的土壤里,茁壮成长。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逸霄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无名箫法师奥义传奇大英雄竹马的小冤家她超甜惨死重生后冰山总裁变疯批了强爱蜜宠:傲娇老公,请矜持顶级恋爱脑的觉醒重生柯南当侦探重生七零:我有一艘亿万游轮空间逆天魔妃太惹火一咬定情:异能萌妃,抱一抱网游:重生后,我建立天下第一村综武:以医入道,剑斩李淳罡!开局偶像成为内娱白月光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重生之逆回千年(都市最强帝君)中国古代历史史实梳理早安,小逃妻(悠悠古哥)幻界奇旅神秘之钥我巅峰第一修个仙很合理吧
经典收藏三国经销商穿成反派儿子的亲女儿?崩三:凹分凹的茅山道士传奇2死神之鬼差混沌仙魔纪休夫带两娃,她靠种田风生水起穿越之农家老四斗罗:开局教皇祭天从凡人,到仙幻之神锦鲤弃妇:大吉大利,今日和离男主绝嗣?她靠系统母凭子贵!【娱乐圈】脸蛋天才是怎样炼成的地狱倒影醉哑年少情深:阎少的撩人甜妻不好追被逼相亲,我转身嫁给帝都首富绑定系统,农门长姐靠打人致富揽青华开局融合巅峰雷阿伦,我单骑救主
最近更新皇上他年纪轻轻,竟然!三年后,暴戾大佬被她宠成乖狗狗穿书倒霉女配:反派皇帝不许跑八零:娇娇一撩,冷面大佬破戒了撩倒四个病娇,翻车后被日日求宠师姐怎么一刀把江湖诡计全劈了食灵猎人真千金是废雌?被顶级兽人团宠二嫁公卿不婚姐姐,上司追婚在黑莲花虐文里当全能女配咒术回战:预言漫画家的生存指南女配修仙之贵女仙尊带着物资去流放,恶女她成白月光穿书后,狗都不当的师尊被我当了刺杀狗皇帝后,我们灵魂互换了!八零老太有空间,夺回气运成团宠我的保镖是贞子金陵有妖气教学杂谈我也可以优秀
逸霄 竹晴园 - 逸霄txt下载 - 逸霄最新章节 - 逸霄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