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绿营,就是八色旗之外的第九色旗:绿色旗。
是1644年满清入关后招抚大量汉人地主武装组建的“伪军”,但战斗力很快就超过了入关后迅速变质的八旗军。并且成为镇压三藩之乱的主力。但到了清末,绿营兵也腐朽了。
于是才有了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乡勇”兵崛起。
刘和发现,此时的汉末,朝廷曾经威名赫赫的南北军,也早就腐朽,基本上没啥战斗力。
也难怪汉帝刘宏要费尽心机编练西园军。本质上就是填补中央军的职能空缺。对边关日益崛起的“边军”起到了威慑作用。此时汉帝国的三大边关,就是西部的凉州,北部的并州,和东北部的幽州。三个地方,汉胡混居,最为难以治理。
特殊的背景,让这里出了不少名将和精锐部队。
如果说,想要尽快结束汉末内乱,占据三州,强势以武力镇压地方,拱卫中央,是最快速的办法。
但是有用吗?
刘和想着,刘虞离开前,自己和他的争辩。
刘和阐述刘虞尽快拿下益州,进而拱卫中央的战略。
刘虞一眼看穿,刘和名为拱卫,实际是想割据西南,为祸一方。
刘和立即反驳:“父亲,你是否有考虑过,陛下身体衰败,恐怕撑不了多久,虽然陛下做了很多荒唐事情,但在中央集权,打击地方豪强上面,一直做的非常不错。不把士族豪强镇压下去,他们早晚会把大汉朝瓜分殆尽。可惜,一旦陛下去世,不论是何皇后,大将军何进一党希望的太子刘辩即位,还是皇帝希望的陈留王刘协即位,他们都是孩子。”其实刘辩是173年出生,现在188年,已经16岁了(虚岁)。按照古代的特点,已经快成年了。
而刘协是181年出生,才8岁,也是虚岁。
这种年纪,他们能掌控朝堂吗?父亲贵为陛下的皇叔,你不该配合陛下,加强皇室权柄,以便拱卫中央吗?一旦洛阳有变,你如果手中无钱无粮,也没有兵马,你凭什么能帮助小皇帝,稳住局面?皇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希望你去帮他弹压各地捣乱的士族豪强这些黄巾企业,肯定有士族豪强的资助。目的也很好理解,赶走老实巴交的当地农民,趁机侵占他们的土地,同时杀掉为朝廷办事的地方官。这种一石二鸟的计策,脑子但凡正常的,都能看穿,父亲为什么看不穿,是不是为了那些同僚,夸夸其谈的能臣,贤臣的名声而沾沾自喜。却不知道,东汉定都洛阳,已经有十位皇帝,按照西汉最终12帝的规模,估计很快就能看得到王莽篡汉的场景。我不指望父亲成为另一个光武帝刘秀。但你至少要有自保的能力,如果能顺便给新皇帝一些支持,也能尽快稳住局面!
刘和的说法,让刘虞没那么抵触,人啊,都是自扫门前雪
,如无必要,哪有人想的那么远,除非有人提醒。
“哎,我想的没你多,看来还要多读书啊!”随后就准备回去翻看那边不久前刚得到的“天书”。
那里面很多理念,尤为新奇。让他叹为观止。难免有些废寝忘食。至于简体字要拆,这个肯定难不倒才思敏捷的刘虞。
“父亲,此去益州,孩儿分外担心,因此给你找来了两员猛士,他们的武力不逊色典佰长,领兵才能还在典韦之上。”刘虞立即道:“此二人在哪?”随后刘和就把帮他训练三百大戟士的西凉人鞠义,训练百骑的九原人吕布,介绍给刘虞。随后就在院子里,见识了两人武力,居然能在武力上在典韦伯仲之间,毕竟是同僚,不好当场扫了典韦面子。鞠义或许只能战平典韦,但吕布自信能把典韦打趴下。
但就展现的这种水准,也让刘皇叔刘虞,欣喜过望。立即拜为校尉,执掌两个营。
随后回书房的刘和,又对刘虞说:“光有猛将还不行,儿子害怕父亲在益州出事,还给你找了两位谋士!”
刘虞道:“你给的惊喜已经够多了。这二人何人,能得你看重!”
“一人名曰程昱,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人;一人名曰荀彧,豫州颍川人,字文若。都是还未成名的隐士,但他们的本事,执掌一州都绰绰有余。”其实他招募的名士可不止这两个,但他觉得,刘虞搞定益州,有这两个,已经足够了。
再加上益州本土派的法正,张松,严颜等人已经和他的人搭上线。刘虞迅速拿下益州的本钱是非常充足的。
正是有这帮人的帮助,刘和才非常淡定的呆在洛阳“享福”。
不是虚的,真真正正的在享福。我们稍后再说!
喜欢重生之千年春秋梦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生之千年春秋梦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